兩個時辰過後,宛玉佳才從她父親那裡出來,剛剛冰冷的心中現在像是揣了一團熱火,全身上下都熱乎乎的,充滿了力量。
雙眼亮晶晶地看著遠處星星點點的天,呼出的白氣從嘴裡冒出來,像是吐著煙霧一般,因心情一再的激動,她的身處有些出了汗,外面本就是冷颼颼的天,現因裡衣汗溼,寒風一來瞬間感覺冰涼起來。
這一冷大腦才迅速清醒許多,這才飛身去了自己的院子,對院裡的丫頭也沒說一聲,就那樣開門進屋。
進屋也沒脫了外衫,而是直接奔著牀上而去。
到了前面一悶頭躺下,就認真的思考起來。
她只要把夜哥哥再行弄回宮她就能嫁給他了。
想到這她很想去楚夜那裡把這話告訴他,後來一想不行,她還沒想到什麼好辦法,所以現在不能去,她要想一個超級好的辦法,讓夜哥哥可一舉回宮。
倒底能有什麼辦法她才能再行讓楚夜回宮呢!宛玉佳在牀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
在楚夜離宮那年她也正好隨師父出去學藝,所以到底因爲何事夜哥哥被皇帝趕出皇宮她並不清楚。
她也是走到半路聽別人說起的,那時她還想雖然想念夜哥哥但卻沒想那麼多。
以後夜哥哥出了皇宮在宮外面生活,外面和裡面是一樣的。
也以爲會有太監宮女伺候,也會有柔妃和皇帝陪著。
可是後來她再大一些,聽到百姓說起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她初時聽到並不曾相信,後來問了師父纔信了。
當知道夜哥哥生活得不好時,她又急又氣,一連病了三天。
後來還是師父勸解她纔好了的。
那時她就發誓,等她學藝成了會回京定要找到她的夜哥哥。
待她回來她也知道了實情,夜哥哥是因爲他母親和姑母爭寵,所以才被趕出了皇宮。
她不用猜都知道夜哥哥是姑母陷害的結果,要想讓夜哥哥再行回宮,除非柔妃再次得勢,不過看眼前的情況根本不可能。
這些年來姑母早已培養出自己的勢力,朝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向著她和大皇子說話的,所以要想讓柔妃得勢這事不太可能,只要姑母在位,柔妃就不可能得勢。
再一個除非讓楚夜做出巨大的成就,而在大皇子表哥現在失勢的情況下,這樣兩個皇子比較相襯托,皇上要看到二皇子楚夜所做的成績就有可能讓夜哥哥回來。
不過時間緊迫,她想找到事情的破綻恐怕有點困難。
讓夜哥哥得勢,就得讓大皇子失了勢。
怎樣讓大皇子表哥就此失了勢就得把他以往所做了不堪的事情全部找出來,還有他才連翻去陷害楚夜。
只是這裡面的東西怎麼找宛玉佳得好好的想想。
據她所知,大皇子表哥這些年來異常跋扈,一丁點愛民如子的心都沒有,對人刻薄竟一點也不知憐惜,她可知道他宮裡的幾個女的經常受他的打罵,他說怎麼樣就怎麼樣。
況且她認爲這個表哥根本就不是當皇上的料,沒學識沒胸懷,只顧著自己高興就好,她不信朝中朝臣會看不出來,支持大皇子的都是以往關係的老臣,還有和皇后存在利益關係的幾人。
宛玉佳雖知知道姑母不簡單,但一下子能交下這麼多朝臣還是心存疑慮。
按理說後宮不得干政,姑母是怎樣和這些個大臣聯繫起來,還能爲她爲用,這點讓宛玉佳有些懷疑。
要沒有什麼特殊的利益關係,宛玉佳纔不信有這些個大臣會聽姑母的,想那位大皇子表哥就是個蠢貨,她是有些討厭外加上痛恨這人的,誰嫁給這樣的人誰倒黴。
她明天就要進宮看看,實在不行就在姑母那住兩日好觀察下先。
宛玉佳這樣一想感覺事情有了頭緒,心裡踏實了些,臉上終是美滋滋的睡著了。
……
第二日一早,宛玉佳起了牀,就特意叫來丫鬟梳洗打扮自己,她今天是要進宮的,怎麼也不能殿前失儀纔是啊!
後來她細想了想皇上這人,發現這人雖嚴肅,但給她的感覺卻不可怕,她自己都不知道爲什麼?有時不敢和姑母說的事情反到了皇上那裡卻敢說,她都不知道感覺皇子好相處是不是她的錯覺,從小她進宮時,這位皇上就對她不錯,以前雖說她是童言無忌,但皇上也沒怪罪過她一次半次,就像她小時候跑錯了宮殿,進了皇上理事的大殿,皇上卻看著她道了聲“小玉佳來這朕這裡做什麼,是來要糖的嗎?”
那時她喜歡吃糖,卻不愛聽別人這要說她,在那道:“誰說玉佳愛吃糖來著,定是皇上聽了別人的讒言,皇上該把那人找出來掌嘴”
皇上在那笑了一下道:“是朕聽了別人的讒言還是你在欺騙朕呢!對了,你可想好了再說,期騙了朕可是要砍頭的”
宛玉佳那時是天不男人幫地不怕的,在那想了想道:“皇上別砍玉佳的頭了,玉佳頭這麼小怎麼經砍呢,玉佳是怕別人笑話我,所以纔不敢說愛吃糖的,不過皇上這裡有糖嗎?”
皇上那時笑呵呵的命身邊公公特意找了一大把糖給她。
那是她第一次和皇上說這麼多話,後來聽母姑說,皇上沒有公主,所以玉佳要好好聽話,皇上會把你當公主一般的疼愛的。
這話她也只是聽聽作罷了,以爲皇上也只是一時新奇所以才逗開她,可是沒想她多年後她再次學藝歸來時竟封了她爲郡主,這位榮耀要沒有皇上的寵愛根本不可能。
所以現在她就要利用皇上對她的寵愛了。
宛玉佳想到這也被下人打扮完畢,吃了小丫鬟端來的飯菜,不過也只是簡單地吃了幾口就沒胃口不吃了。
之後她又稟報了父親和母親一聲,說自今天起要進宮陪陪姑母呆一段時間。
王博夫婦對於這個女兒是干涉不了的,因爲人家是郡主,他們沒有能管的權利,只好點頭同意。
不過在走時這人心疼女兒,再三囑咐一切小心行事,別衝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