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 反思

6.反思

胤禛這些日子有前後兩重天的感慨。顧八代自從與康熙在上書房交談以來,對他的教導更是用足了心思,每日幾乎都督促胤禛研讀經書,儘管纔開蒙不久,四書每一章卻足足要誦讀一百二十遍纔算過關,據聞是康熙的要求,因爲:“蓋不如此,禮義不能貫通。”康熙對此早就有訓示:“朕之宮中,從未有不讀書之子。”而且,在講習中庸一篇時,顧八代饒有深意地望著胤禛,道:“四爺,格萬物不離中庸之道,四爺天資聰穎,更因體察皇上教導的一片苦心,凡事不悖其禮,四爺可記下了。”

一番話讓胤禛開始捉摸起來:聽話聽音,顧師傅這是在提醒自己呢。一準是上次康熙和他說了什麼。自己因爲來自近六百年後,思想和當時有差異也是理所應當。可能在不經意之間,比如說話或作文時這種差異就會流露了出來,長此以往,是相當危險的。會不會就是因爲自己的表現已經有了離經叛道的意思,康熙才準備送自己出家學佛呢?

一個人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之中,生存之道在於順應,而不是急於改變環境。更而況自己現在勢單力薄,就算身爲康熙的“兒子”,也不能與天地相抗,與世間所有人對立。而且,目下身處康熙中期,看著歌舞昇平,實則波濤洶涌。

此時,阿哥黨爭的好戲還沒有上演,可是幾位嬪妃和外戚勳臣之間早已互相拉幫結派以謀後著,這也就是爲什麼佟妃要牢牢把自己拴在身邊的道理。雖然她現在聖眷正隆,但是膝下無子,老來無靠。有了自己,最不濟也可以指望自己封王之後老有所養,而且就佟妃的作派看來,她也很想把自己推到太子位上,以期將來的皇太后之榮。

可是,如果自己真的也想如歷史發展一般最終成爲雍正皇帝,現在起的每一步都必須如履薄冰,一步錯,恐怕萬劫不復。歷史完全可能不再重複,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因爲太子早立,是朝野人心所向,且康熙平時對太子也呵護有加,絕不可能希望任何人凌駕於太子之上,他現在要的就是一個衆皇子之間兄友弟恭的局面。雖然在重臣之中,康熙偶然也會倚重那些獨立不羣,嬉笑怒罵的才子,如高士其之類,但是以師徒一脈相承而言,他更希望子侄輩能老成持重。因此,從他爲皇子選的師傅就可以看出,他中意的都是謹慎,且人品端方之人,

顧八代看到胤禛出了神,輕咳了一聲,問道:“四阿哥在想什麼?”

胤禛自失地一笑,道:“我在想師傅剛纔那番訓導,還有皇阿瑪告誡我的道理。前些時候,我讀書不精,有些地方想得差了,以後還請師傅多加提點。”

顧八代欣慰地看著胤禛,道:“四阿哥真是天資聰穎,不過一言就已經體察到了緊要的關節。提點不敢當,這是奴才應盡的本分。”

胤禛擺擺手:“師傅以後在這裡不要自稱奴才,我聽著心裡也不受用,再說,聖人言,天地君親師,我在這裡是學生,雖然你是滿洲鑲黃旗下,但是隻要不是人前,我都以師禮尊你。”

顧八代這些日子和胤禛早晚相處,也知道這個孩子的思維遠超於同齡之人,聽到這話也不覺詫異,只深深一輯,道:“顧八代願竭盡全力,必不負皇上和四阿哥。”

胤禛心說,象師傅這樣的讀書人,潔身自好,又剛正不愛財,唯有誠意對之,方纔能收其心,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

胤禛也是一輯回禮,師徒二人相對一笑。

又讀了片刻的先帝撰寫的《資政要覽》,胤禛突然道:“師傅,我有一個想頭,不知是否可行:皇阿瑪本要送我去修行,我以爲皇阿瑪實際上是要我耐下心性,反省自己,我想請師傅代奏皇阿瑪,請大名寺中我的那位替身和尚,那位大師,入宮授我以佛學,我也能從中受益。師傅這裡所授的四書五經,我會努力研讀以修身,大師傳佛法與我以養性。師傅以爲如何?”

顧八代沉吟了片刻:“此事也無不可,只是最好不上摺子,只是由我私下藉著皇上驗看四阿哥窗課之際建議皇上,入宮教授一事也應改爲替四阿哥爲皇上頌佛祈福,順帶教授。”

胤禛點點頭,道:“如此甚好,就有勞師傅了。”

第327章 萬壽(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42章 麻煩(二)第156章 洗三第249章 議儲(二)第206章 驚變(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16章 家宴(四)第206章 驚變(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116章 家宴(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16 家祭三第326章 萬壽(三)第28章 傷逝(二)第83章 出征(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77章 問鼎(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第206章 驚變(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21章 渾水(二)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60章 河務(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78章 出征(一)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168章 封爵(一)第386章 問鼎(十)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158章 河務(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76章 南巡(七)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77章 從軍(八)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09章 驚變(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73章 從軍(四)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8章 傷逝(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24章 渾水(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74章 南巡(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
第327章 萬壽(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42章 麻煩(二)第156章 洗三第249章 議儲(二)第206章 驚變(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16章 家宴(四)第206章 驚變(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116章 家宴(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16 家祭三第326章 萬壽(三)第28章 傷逝(二)第83章 出征(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77章 問鼎(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第206章 驚變(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21章 渾水(二)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60章 河務(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78章 出征(一)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168章 封爵(一)第386章 問鼎(十)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158章 河務(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76章 南巡(七)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77章 從軍(八)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09章 驚變(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73章 從軍(四)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8章 傷逝(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24章 渾水(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74章 南巡(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西藏| 康保县| 文登市| 璧山县| 禹州市| 临武县| 嘉荫县| 客服| 三亚市| 澄迈县| 怀安县| 芜湖市| 剑河县| 东丽区| 沁阳市| 麻阳| 南丰县| 卓尼县| 双城市| 乾安县| 丘北县| 湟源县| 绥江县| 大丰市| 霍州市| 行唐县| 丘北县| 会泽县| 油尖旺区| 靖边县| 佛冈县| 榆树市| 宜良县| 阳江市| 德兴市| 博白县| 丁青县| 依安县| 施甸县|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