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

上回說到乾清宮中議事,朱建聞聽後金前鋒已於皇太極大軍合兵一處,卻是沉吟片刻。

“稚文,城中民夫組織的如何?”

大明帝國沒有專門的後勤力量,朱建卻是不得不發動這京中百姓的力量,何況乎發動民夫組織後勤對於帝國而言並非首次,當年瓦剌兵臨北京城下,當時的重臣于謙便是臨時徵調京師中大量的民衆。

聞聽朱建問及,錢龍錫卻是取出隨身攜帶的文薄,遞與朱建道。

“陛下,一切這文薄之上已是詳加敘述。”

“稚文辦事,朕自然信得過。簡加敘述便可!”

朱建並未接過錢龍錫遞過來的文薄,一來是對於錢龍錫的信任,二來,這文薄實在太厚,朱建卻是也沒這個心情去一頁頁翻看。

“陛下!臣已從京師各個坊區徵調五千餘木土、瓦匠、石匠等統一編成工程隊,進行集中訓練訓練,另外臣徵調城中一萬精壯,以作備戰之用!”

“軍中傷員醫療卻是如何處理?”

“回稟陛下,軍中醫官、醫士卻是由太醫院派遣。”

傷兵完整的救護體系乃是後世軍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雖說朱建對於這古代軍醫制度有些瞭解,卻不是太過熟識,故而卻是問道。

“這。”

聞聽朱建所言,錢龍錫一時間竟是有些語塞,軍中軍醫派遣向來並沒納入計劃,故而面對皇帝問及,一時間錢龍錫卻是不知從何說起。

“哦。”

錢龍錫的支吾自然被朱建看在眼裡。

“敵軍叩關,將士們即將浴血奮戰,而朕還有你們,只是居於這深宮之中,卻不能與將士們一同殺敵,於朕而言,本已是愧對前方奮戰的將士,而朕唯一能做的便是做我大明將士堅實的後盾,讓他們沒有任何顧慮,拼殺疆場之上!而現如今,汝竟是連軍中派遣軍醫多少都是不知!那麼面對那些即將拼殺戰場的將士們,汝是否有絲毫愧疚之意!”

皇帝突如其來的雷霆之怒一時間竟是讓錢龍錫有些懵了,錢龍錫向來以忠義著稱,而今竟是被皇帝罵成這不忠不義之徒!

何況剛剛皇帝還是一臉和煦,如今卻是有些怒不可遏,這天壤之別的事態又如何不讓人心中迷糊!

“陛下,錢大人雖是有些過錯,然而老臣受命全權負責京中守備後勤要務,若要是論及責任,老臣自當位居首位。”

眼見皇帝朝著錢龍錫一陣劈頭蓋臉的怒罵,李標作爲首輔,卻是起身上前。

“陛下,臣也有責!”

面對著皇帝突如其來的雷霆之怒,一時間乾清宮中後旨之人除了當事者本人錢龍錫外皆是拱手上前,

“爾等這是作何!作何!難不曾朕說上幾句都說不得了嗎?!朕告訴你們,你們是朕的子民,那些即將奮戰的將士們也是朕的子民,朕不能厚此薄彼,不能!”

言及此處,朱建幾近咆哮,本來後金即將攻城,朱建心中已是有些煩悶,而現如今問及軍中軍醫配置如何,竟是一問三不知,又如何不惱怒。

面對著皇帝幾近咆哮的聲音,此刻有一人卻是上前,厲聲道。

“陛下心憂將士,乃將士們的幸事!然陛下將軍中派遣軍醫如何,全部怪罪於錢閣老,當時有失偏頗,畢竟軍醫派遣前朝已有定數,陛下賢明君主,打破慣例自當爲我等表率,然而陛下之前一言不發,並未問及,此刻卻是全賴在錢閣老身上,何況這些日子錢閣老忙於國事,當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微臣不服!”

此人目光如炬,正是那內閣次輔劉鴻訓。

“不服?!”

劉鴻訓一番話卻是讓朱建從滿腔怒火中燒中逐漸恢復過來。

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陣重重嘆息聲。

“諸位,朕剛纔有些失言了!”

朱建不是三國的曹孟德,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那般霸道!雖是身爲君王,面子重要,但有些時候,承認過失,當更是一位君主所應有之!

宰相肚中能撐船,帝王者!更當如斯!

“臣等不敢!”

朱建卻是揮了揮手示意衆人再次坐下。

與此同時更是走到錢龍錫身旁,一把握著他的手道。

“稚文,是朕有些唐突了,在這裡朕向你道個不是!”

面對著皇帝靜在跟前的歉意,錢龍錫卻是有些語,言語之間更是帶著些凝噎。

爲何?

試問,古往今來,能享受皇帝道歉者又有幾人乎!有的那也是得遇到千古明君,而那所謂明君多是開國之主!

大明國立國已有數百年,帝國內部更是千瘡百孔!帝國已是暮靄沉沉,而這個世道,帝國竟是能再出這樣一位明君,身爲大明帝國的朝臣,此刻錢龍錫感動的不僅僅是那來自於皇帝的歉意,更多的那是一位帝國臣子,對於帝國未來的一絲期盼!

乾清宮中小小的爭吵不過一個小小插曲,然而對於軍醫之時,朱建卻是再次做了安排。

那便是太醫院出動醫官十餘人,醫士百餘人,另外京中各王府出良醫二十餘人,最後便是發帝國徵集令!召集京師之中各個醫館之中大夫!

而醫藥器物,除一部分由宮中御藥局、御藥坊供給之外,朱建還下了一條諭令!

凡是京中藥坊,捐贈藥材供給五千餘人者,賞男爵!

供應萬人者,賜子爵!

至於爲何下了這樣的旨意,那是因爲朱建心中明白,明朝商品經濟發達,商人極爲富裕,而大明帝國自立國以來,商人地位極低。

商人子弟,不得參加科舉入仕,這是太祖爺下的規矩!

面對著富得流油,卻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的商人,朱建卻是明白,自己這即將下達的諭令將會是怎樣的振聾發聵!他卻是深信商人們定會是趨之若鶩!

大明宮中之事不提,卻是此時的永定門外。

後金大營。

“城中我們的人是否已是準備妥當?”

“大汗放心,就等明日大軍攻城,我城中之人便會在城中各處放火,我大軍便可乘機攻入永定門!”

帳中二人正是後金大汗皇太極以及後金前鋒圖奈。

然而就在二人爲明日之戰還做得種種美夢之時,大營之中忽的一陣陣鑼鼓聲起。

“不好了!糧草起火了,快救火啊!”

第6章 黨規立,定官制!(二)第79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四)第17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一)第50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第30章 鐵幕!平遼之戰(四)第27章 慘烈!耀州之戰(六)第53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二)第97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二)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35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三)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第7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一)第25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三)第29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一)第38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三)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第69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7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五)第32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一)第40章 覆滅,四面楚歌(二)第34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三)第86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第33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一)第43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四)第38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三)第73章 終戰,耀州之殤(八)第5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六)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19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二)第3章 謀變法,皇黨立!(三)第28章 鐵幕!平遼之戰(二)第14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一)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55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四)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29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第15章 鎮北關外,虎踞龍盤(三)第34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三)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16章 鐵壁!平遼之戰(一)第28章 廢苛稅,罷王田(九)第35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四)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45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一)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7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八)第6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二)第77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二)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73章 終戰,耀州之殤(八)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13章 君臣之約,五年爲期(三)第44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三)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第19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三)第48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七)第57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六)蒙古來使煌煌帝國一第15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二)第5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一)第5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一)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5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四)第50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一)第20章 鐵壁!平遼之戰(五)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43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四)第61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第36章 尾聲,平遼之戰(三)第53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四)第93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八)第34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二)第86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第6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二)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5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六)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7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三)第44章 覆滅,四面楚歌(六)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6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五)第10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四)第8章 關外建場,農場生涯(四)第99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四)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3章 對話宦官,朱建之思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2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七)第77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二)第6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七)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71章 終戰,耀州之殤(六)
第6章 黨規立,定官制!(二)第79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四)第17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一)第50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第30章 鐵幕!平遼之戰(四)第27章 慘烈!耀州之戰(六)第53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二)第97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二)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35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三)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第7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一)第25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三)第29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一)第38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三)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第69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7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五)第32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一)第40章 覆滅,四面楚歌(二)第34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三)第86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第33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一)第43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四)第38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三)第73章 終戰,耀州之殤(八)第5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六)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19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二)第3章 謀變法,皇黨立!(三)第28章 鐵幕!平遼之戰(二)第14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一)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55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四)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29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第15章 鎮北關外,虎踞龍盤(三)第34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三)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16章 鐵壁!平遼之戰(一)第28章 廢苛稅,罷王田(九)第35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四)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45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一)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7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八)第6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二)第77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二)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73章 終戰,耀州之殤(八)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13章 君臣之約,五年爲期(三)第44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三)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第19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三)第48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七)第57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六)蒙古來使煌煌帝國一第15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二)第5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一)第5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一)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5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四)第50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一)第20章 鐵壁!平遼之戰(五)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43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四)第61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第36章 尾聲,平遼之戰(三)第53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四)第93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八)第34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二)第86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第6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二)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5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六)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7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三)第44章 覆滅,四面楚歌(六)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6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五)第10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四)第8章 關外建場,農場生涯(四)第99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四)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3章 對話宦官,朱建之思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2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七)第77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二)第6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七)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71章 終戰,耀州之殤(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闽侯县| 大英县| 万载县| 饶平县| 博野县| 青州市| 蚌埠市| 山东省| 荣成市| 漯河市| 长垣县| 沙洋县| 东莞市| 荆门市| 岳西县| 丰台区| 西乌| 仁布县| 洱源县| 册亨县| 赤壁市| 石楼县| 台东县| 和静县| 武冈市| 无极县| 湖南省| 任丘市| 鹿泉市| 潜山县| 南江县| 锡林浩特市| 榕江县| 兴海县| 泗阳县| 剑川县| 武清区| 武强县| 长兴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