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鐵幕!平遼之戰(一)

朱建自山海關外閱兵而歸,折往山西省,卻是看一看近些年吳甡在這山西的政績卻是如何。

當初豫晉革新,朱建一來憑藉帝王強硬手段,赫赫君威,二來卻是瞿式耜與黃道周之功。

後三年,朱建以瞿式耜爲河南巡撫,專司中原之事,而又從京中將皇黨黨務主事吳甡調往山西,卻以黃道周回京述職。

要說帝國之中自有關於官吏管理的成文法,其中外官於京官每兩年基本一調換,卻是寫在帝國的官吏升遷條例上的。

儘管豫晉毗鄰,但是二者之間卻是具有較大的差異。

中原大地自古以農爲本,其氣候適宜,河流縱橫,水力資源豐富,其中平原、盆地所佔比例極大,且農耕文化深遠,更兼崇禎三年,朱建派出水利專家治理豫晉兩省水利工程,並以以工代賑的手段短期之內卻是取得了轉好的成績。

與此同時,以工代賑在一定程度上卻是緩和了階級矛盾,從而使得中原地區較爲穩定。

但是山西之地不同於中原,三晉大地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有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山多川少,卻是不適宜農耕產業,但是三晉大地上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礦蘊含豐富。

對於煤炭的使用,中國歷史悠久,在我國古典奇書《山海經》中,便是稱煤爲石涅,魏、晉時稱煤爲石墨或石炭,而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首次使用煤這一名稱。

對於煤炭的使用,前人多是用來作爲生活燃料,同時也有鍊鐵所需,但是總體而言,其使用的頻率與數量卻是相當有限的。

但是自從崇禎三年,帝國第一臺蒸汽機被研發出來以後,這煤礦的價值便是不可無往日相比。

蒸汽火車、蒸汽鐵甲戰艦、輪船以及帝國新法鍊鐵廠,以上諸多皆是仰仗煤炭的供應,而山西朔州安太堡露天煤礦,對於採礦技術限制的大明朝而言,卻無疑是帝國的福音所在。

礦業所孕育的巨大財富,已然爲世人所知曉,三晉大地上本就盛產商人,儘管以範氏家族爲首的賣國晉商集團被一網打盡,但是晉商的根是不可能連根拔起的,何況帝國要發展,在於商業,朱建自然不會幹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

只要這些晉商不幹出遺棄祖宗的事,只要在帝國商部登記在冊,按時交納稅金,那麼其經商自然得到帝國保護。

但是陽光下,難免會有陰影。

自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除了那些在帝國商部登基在冊的商人以外,很多隱藏的非法商人自然存在,他們就如蒼蠅一般,無處不在,依附著煤炭這一巨大的資源,私自招募工人,下礦挖煤,壓榨工人的血汗,藉以滿足自己的私慾,卻不願出一分稅金。

朱建派出吳甡督晉,所看重的便是吳甡的剛正不阿,對於那些不能奉公守法的商人,吳甡無疑是朱建派往晉地的利刃。

巡查三晉大地,一路由鐵路南下,直至太原府,其中除了巡閱大同邊關防務之外,更多的卻是一路聞聽山西巡撫以下諸多官吏彙報關於山西這些年治理情況。

三日後,太原府。

朱建行轅。

“吳愛卿,三晉之地,乃帝國實業命脈之所繫,此間前來,卻是依舊問題嚴峻,三晉官吏多有作奸犯科者,與奸商沆瀣一氣,掠取帝國資源不說,更是視工人有如草芥一般,此事關係重大,若是因此寒了人心,於朕於帝國而言卻是得不償失!”

“陛下所言,臣當句句牢記!”

“愛卿,有一事你務必緊記於心,礦業者,關係帝國命脈也,商業者,亦是關係帝國之盛衰,汝所牢記的便是,我大明帝國倡導合法商業,但對於無視我帝國法度,肆意而爲者,絕不姑息!”

“臣記下了!”

“對了,有一事你且附耳過來。”

突然間,朱建卻是將吳甡喚到耳旁,與其附耳幾句後,吳甡忙是點頭,繼而卻是轉身離去。

鎮北關。

皇太極率部已然於昨日到達關外,翌日,和碩親王濟爾哈朗率關中大小官吏出城迎接。

“濟爾哈朗,關於德爾格勒的喪事情況如何?”

待到稍作安歇,皇太極卻是問起關於給德爾格勒舉辦喪事一事。

“大汗,已經按照您的吩咐,以貝勒之禮葬之,並傳召諸部首領以及各旗將士,外帶那些俄羅斯人也一同在列。”

“如此甚好,多爾袞那廝想借此毀我聲譽,本汗卻是讓他白日做夢!”

“大汗所言極是,多爾袞叛國逆賊,當是人人得而誅之!”

說道此間,濟爾哈朗卻是有些口是心非,只不過極力掩飾之下,一般人卻也察覺不了,在他濟爾哈朗看來,多爾袞殺害德爾格勒嫁禍皇太極雖是有辱身份。

但是身爲後金之主,爲了與外人之間的交易,卻是不惜關押重臣,殺害知情將士,所作所爲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不過濟爾哈朗自從打算跟隨皇太極以來,卻也根本回不了頭,因爲在他臉上已然赫赫烙上皇太極的印記。

皇太極能爲後金之主,自然也非常人,面對著濟爾哈朗臉上一閃而過的怪異,他卻是並未過多在意,皇太極明白,哪怕濟爾哈朗對自己的行爲再怎麼異議,卻是絕對忠心不二的。

“對了,俄羅斯使臣如今可還好?”

“一切安好,昨日喪事之後,那俄羅斯使臣團團副侯爵戈洛文卻還借奴才的口,已向大汗表達無上的敬意!”

“哦,戈洛文侯爵?好了,濟爾哈朗,吩咐下去,今夜於府中召開宴會,邀俄羅斯使臣團前來參加。”

夜色瀰漫,塞北的夜,顯得格外清冷。

此間鎮北關內,皇太極正舉辦宴會,邀請來自俄羅斯帝國的客人。

“來!爲遠道而來的客人乾杯!”

“感謝無上的大金國大汗陛下,受到您的邀請,我們非常的榮幸,希望藉著這杯酒,讓我們的友誼之花長存!”

伯爵斯特洛甘洛夫雖是使臣團團長,但是並不會滿語,而戈洛文則是不同,其早年遊學歐洲之時便以博學著稱。

後來俄羅斯帝國開闢遠東領地,戈洛文卻是開始接觸蒙文、漢文以及滿語,故而此間俄羅斯使臣團代表講話的卻是侯爵戈洛文。

“乾杯!”

“”

酒過三巡,宴會之上的氣氛已然到達了頂峰,要說這些打小喝著烈酒在寒冬中度過無數個夜晚的俄羅斯人,相比後金人似乎是酒量更勝一籌。

本來還想趁著俄羅斯使臣有些微醺之時再談關於火器之事,以獲得最大利益,但是眼前所發生的,卻是讓皇太極不得不改變之初的想法,而是開門見山道。

“侯爵大人,聞聽俄羅斯帝國盛產火器,如今這鎮北關外大戰在即,不知侯爵大人答應的東西可是帶來了啊!”

第4章 陝西大旱,遼東行(四)第26章 慘烈!耀州之戰(五)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5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三)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5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13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三)第65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四)第45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一)第49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一)第48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七)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44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四)第2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二)第4章 謀劃陝西,剿與撫第48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七)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54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五)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51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第27章 初入京營,路遇良將第5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三)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50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第5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二)第6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六)第43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二)第45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一)第48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八)第7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三)第12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二)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第58章 終章(二)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10章 武力爲盾,迫之變法第26章 洪流!平遼之戰(五)第34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三)第28章 欲振雄風,利刃在手第9章 八方風雨,戰事起(三)第17章 鐵壁!平遼之戰(二)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24章 廢苛稅,罷王田(五)第6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二)第28章 欲振雄風,利刃在手第14章 背水一戰,死裡逃生第28章 鐵幕!平遼之戰(二)第38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六)第11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五)第20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三)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7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三)第20章 鐵壁!平遼之戰(五)第31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二)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6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二)蒙古來使煌煌帝國一第6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七)第15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五)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44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四)第6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14)第36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四)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74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二十二)第26章 廢苛稅, 罷王田(七)第36章 尾聲,平遼之戰(三)第93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八)第9章 初入坤寧,事多波瀾第24章 廢苛稅,罷王田(五)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7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九)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71章 終戰,耀州之殤(六)第53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四)第41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一)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8章 八方勢力,風起雲涌(二)第6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九)第51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三)第14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一)第30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一)第59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八)第44章 市井之間,初聞鄭家第2章 消息傳來,後金來襲第21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一)第2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二)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21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一)第18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一)第44章 覆滅,四面楚歌(六)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17章 鐵壁!平遼之戰(二)第6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三)第5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第7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九)第56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五)
第4章 陝西大旱,遼東行(四)第26章 慘烈!耀州之戰(五)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5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三)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5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13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三)第65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四)第45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一)第49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一)第48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七)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44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四)第2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二)第4章 謀劃陝西,剿與撫第48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七)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54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五)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51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第27章 初入京營,路遇良將第5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三)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50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第5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二)第6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六)第43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二)第45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一)第48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八)第7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三)第12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二)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第58章 終章(二)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10章 武力爲盾,迫之變法第26章 洪流!平遼之戰(五)第34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三)第28章 欲振雄風,利刃在手第9章 八方風雨,戰事起(三)第17章 鐵壁!平遼之戰(二)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24章 廢苛稅,罷王田(五)第6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二)第28章 欲振雄風,利刃在手第14章 背水一戰,死裡逃生第28章 鐵幕!平遼之戰(二)第38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六)第11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五)第20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三)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7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三)第20章 鐵壁!平遼之戰(五)第31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二)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6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二)蒙古來使煌煌帝國一第6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七)第15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五)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44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四)第6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14)第36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四)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74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二十二)第26章 廢苛稅, 罷王田(七)第36章 尾聲,平遼之戰(三)第93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八)第9章 初入坤寧,事多波瀾第24章 廢苛稅,罷王田(五)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7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九)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71章 終戰,耀州之殤(六)第53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四)第41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一)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8章 八方勢力,風起雲涌(二)第6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九)第51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三)第14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一)第30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一)第59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八)第44章 市井之間,初聞鄭家第2章 消息傳來,後金來襲第21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一)第2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二)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21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一)第18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一)第44章 覆滅,四面楚歌(六)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17章 鐵壁!平遼之戰(二)第6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三)第5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第7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九)第56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嘉定区| 凯里市| 内黄县| 久治县| 新晃| 门源| 子洲县| 策勒县| 秦安县| 山丹县| 石屏县| 区。| 丁青县| 嵩明县| 得荣县| 宕昌县| 梓潼县| 上饶县| 曲靖市| 庆安县| 泸西县| 铁岭县| 朝阳区| 马关县| 泰安市| 北川| 保靖县| 海门市| 浪卡子县| 修水县| 图木舒克市| 增城市| 林芝县| 义马市| 墨脱县| 乌拉特前旗| 洪雅县| 新营市| 托克托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