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網上零售業巨頭亞馬遜公司公佈消息稱,它已斥資5500萬美元收購中國網上零售商北京世紀卓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另外,它還將承擔該公司價值約260萬美元的員工股票期權費用。
亞馬遜公司發言人帕蒂.史密斯說,收購卓越網使亞馬遜得以在中國快速增長的網上零售市場佔得先機。她還說,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但尚處於初級階段,而亞馬遜在中國也是剛剛邁出第一步。
各方人士也就亞馬遜此次收購案發表評論。
零售業諮詢公司RetailForward副總裁吉夫.魏斯曼認爲,這次收購不會對亞馬遜近期的財務表現產生重大影響,但收購是亞馬遜總體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JupiterResearch零售業分析師帕蒂.弗里曼.伊文斯說,亞馬遜提出讓對中國國情有深入瞭解的人來管理卓越網的前端,這樣的安排非常明智。伊文斯說,亞馬遜可以引進他們最拿手的東西,也就是驅動前端的引擎。
雖然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還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史密斯說,亞馬遜認爲,卓越網在現有管理層的執掌下將能繼續成功運作。她指出,由於中國的分銷比較困難,卓越建立了一套系統,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建立了訂單處理中心,下面有一個由30家配送中心組成的配送網絡。
中國的消費者大多用現金而不是信用卡付賬,日本也是這種情況,而亞馬遜在日本已順利化解了這個問題。
魏斯曼說,亞馬遜最需要做的是儘量讓卓越自主發展,而不要生硬地向它推銷亞馬遜自己的那套經營思想。
兩天後,8月14日上午,亞馬遜公司又宣佈了一則讓媒體大肆報道的消息,該公司已斥資8500萬美元收購北京噹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另外,它還將承擔該公司價值320萬美元的員工股票期權費用。
亞馬遜公司還宣佈一個月之內,將卓越網的用戶註冊信息併入噹噹網,將來用戶登錄卓越網時,網站會指向噹噹網。
短短兩天的時間,亞馬遜公司就收購了當當和卓越兩家網上零售網站,一時間,中國很多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媒體紛紛報道亞馬遜公司。
8月15日下午,錢建軍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到自己的博客上——《淘寶網站價值100億美元》。
……
最近幾天,我看到了亞馬遜收購了卓越網和噹噹網的新聞,知道亞馬遜爲了收購兩家網站付出了資金超過1.4億美元,另外,還看到一些媒體說什麼狼來了,國內圖書銷售市場將出現淘寶網站和亞馬遜兩虎相鬥的局面,淘寶網站獨領風騷的日子不再了……
看到媒體就亞馬遜收購兩個網站之事做出的一些評論,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我也談談就此事的看法吧。
亞馬遜網站能夠在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取得了成功,自有一套經營理論,不過,我覺得這套理論並不適合中國市場。
我先談談亞馬遜能夠取得成功的幾個因素吧,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可能不準確,如果覺得說的不好,還請一笑了之。
首先,美國等發達國家擁有發達的物流系統,美國有很多郵購企業,這些企業的規模還不小,在中國,我可沒有聽過有年營業收入超過一億元的郵購企業。
華訊公司收購宅急送,大力發展宅急送,就是希望降低淘寶網站的運貨成本,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向每個顧客銷售商品,也提高了淘寶網站的競爭力。當然,宅急送並不只爲淘寶網站運送快遞,也和其他公司合作,這樣宅急送可以運送更多的貨物,提高了宅急送的營業收入,擴大運貨規模……
說亞馬遜呢,怎麼扯到了淘寶網站和宅急送上了,呵呵,不好意思,接著說亞馬遜。
亞馬遜收購了卓越和噹噹,拿出的可是真金白銀,這家公司也是想在中國市場上有所收穫,淘寶網站會把它當成對手,不過,淘寶網站不會怕亞馬遜……如果可以的話,宅急送也可以和亞馬遜簽訂協議,宅急送幫助亞馬遜遞送快遞,互惠互利。
亞馬遜的事情,先說道這裡了,我再談談自己對淘寶網站將來的預期吧,四年之內,淘寶網站的營業收入將突破100億,淨利潤突破6億元,和同類企業亞馬遜網站比較,淘寶網站獨立上市的話,八年之內,市值突破一百億美元不是夢。
……
八月份,全球金融市場最引人矚目的當屬Google的IPO,事實上自從今年4月末,很多金融機構就開始關注Google公司。
今年4月29日(美國時間),Google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上市的申請書。雖然股票的發行時間、擬發行股票的數量和定價範圍目前還不確定,但市場普遍認爲,本次GOOGLE的IPO將募集到27億美元,而這次GOOGLE上市的聯合主承銷商摩根斯坦利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也將從這次IPO中獲得8千萬到1億美元的收入。
Google的IPO準備在三個月內完成,超過了BarnesandNoble.comInc.在1999年創下的4.31億美元的IPO籌資記錄。根據RenaissanceCapital的數據,依據其募股說明書的估計,它的IPO規模在美國IPO歷史上名列第15位。
讓整個華爾街震驚的不是它的融資額,而是這個風光無限的互聯網公司,將計劃通過股票荷蘭式拍賣方式融資27億美元,而這種發行方式對於金額如此大的IPO來說還聞所未聞,顛覆了華爾街傳統的遊戲規則。
Google的這一做法吸引了大量個人投資者,上市計劃受到熱烈追捧。
進入5月份以來,由於大量網民對於Google上市很感興趣,他們紛紛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網站,以查看Google的財務文件,致使證券交易委員會網站的訪問速度變得很慢。
荷蘭式拍賣是一種最初出現在荷蘭鮮花市場的拍賣方式。在傳統的荷蘭式拍賣中,拍賣師將指出此次拍賣將有多少物品可供出售,並設置最小競價額度。而Google對荷蘭式拍賣的改進將體現在公司在拍賣中保留了如下權利:確定最終拍賣的價格、股票的分配權,以及其他拍賣條款所規定的相關權利。
荷蘭式拍賣是什麼呢?
荷蘭式拍賣是一種要一次拍賣多件相同物品的拍賣方式;其基本原則是出價最高者得標、全部得標者都用最低的得標價買進。舉例來說,如果有10個人要競標四箱蘋果,10個人的出價分別是20元、18元、18元、17元、16元,15元、14元,13元,10元,9元,則出價最高的四個人得到購買蘋果的機會,而他們的買入價都是四人當中出價最低的17元。
荷蘭式的拍賣在藝術品、鮮花甚至東歐國傢俬有化的進程中屢見不鮮,但至今只有不超過12家的企業在IPO時採用這種方式。雖然有散戶認爲GOOGLE的這次行動能產生巨大的示範作用,但市場人士對此卻多數化上了問號。每年都有很多公司上市,多數公司都不會採用這種方式定價。大部分公司都沒有GOOGLE這樣強大的市場地位和知名度,因此他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與主要金融機構的強大羣體把關係搞僵。因爲即便在最好的時候,他們也有不斷求助於這些金融機構以獲得額外融資的需求。
在談到GOOGLE爲什麼能夠以這種拍賣方式進行股票定價時,市場人士認爲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公司有足夠強大的市場地位和足夠高的知名度。很多公司在IPO的時候都是抱著越快越好的心態來操作的,因爲它們需要融資並擴張。GOOGLE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充足的現金並且它等得起。GOOGLE從2001年就開始贏利,並且一直保持利潤的飛速增長,到2004年3月31日爲止,GOOGLE已經將最初的3800萬美元的投資,加上後來錢建軍向這家公司投入的3億美元,變成了近6億美元現金,資產爲14億8千萬美元。
第二、承銷商的利益已經得到了保證。雖然GOOGLE決定對採用拍賣形式定價,但它並沒有完全摒棄傳統的程序。最終很可能將傳統方式和網上拍賣方式相結合,即發行價在一定程度上以拍賣的結果爲基礎。也就是說,儘管在定價中引入非傳統的方式來維護一下散戶投資者的利益,但實力強大的機構投資者仍然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就像管理著350億美元資產的保羅-庫克認爲的那樣:一個真正的投資者應該能夠在IPO中享有真正的地位。另外,從拍賣本身來講摩根斯坦利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也是受益者。一個散戶如果想參與拍賣的話,就必須在這兩個投行之一開戶。對這兩大承銷商來說,從資料登記、獲得競拍號碼到競拍的整個過程都是他們與散戶交流並獲得長期合作關係的好機會,由此帶來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
Google在其招股說明書裡說,這種拍賣旨在於消除第一天股票價格的暴漲,而這種現象在大多數IPO中不可避免。
所以,這種充滿了平等主義的股票拍賣方案聽上去似乎帶來了一些清新的東西。多年來,經濟交易的*都十分陰暗,IPO市場充斥著投資銀行家通過有意壓低IPO的價格來確保某些投資者獲得可觀利潤的陰影。
在傳統的IPO過程中,公司根據所估計設定一個價格範圍,然後由投資銀行進行購買。投資銀行將最終決定價格,並且將影響到基於此的最終價格購買股票的人員。一旦股票開始交易,被經過精挑細選的投資者們將首先獲益。
荷蘭式拍賣方式與此不同的是,這種方式允許個人投資者進行拍賣確定股價。拍賣的目的是確立更加精確反應市場需求的價格,有效避免股票在首次交易時暴跌。發展順利的話,公司將從股票發售中獲得更多資金,同時投資者雖然在成交第一天收益較少,但是股票可以得到較大範圍的發售。如果荷蘭拍賣方式按照預期運作的話,這將是一種比較符合邏輯而且更加公平的公開發售方式。
在任何IPO中,投資者們面臨著多種風險。希望參與進Google股票交易的人們的興奮之情很可能使大家的拍賣過高,從而造成股票初次交易時下跌。Google在IPO文件*這一風險稱作“winner’scurse”(“贏家的詛咒”)
Google曾在其招股說明書裡反覆地提醒潛在的投資者,“贏家的詛咒”可能出現。它也提到,如果這次IPO失敗,它們的名聲將一落千丈。Google在其招股說明書裡寫道:“我們的品牌將黯然無光,用戶和投資者會感到失望,他們有可能減少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對IPO拍賣方式向來持懷疑態度,他們說拍賣會造成股價更多的波動,而且可能一開始就把大型機構投資者排除在外。他們稱,專業投資者可能會比個人投資者更願意持有Google的股票,而後者只是想大賺一筆就走人。
分析人士認爲,假設Google初始的股票定價爲25元,而這隻股票的熱門度將讓它公開交易時驟升到80元,那麼,我們所希望的是能夠在25元的IPO價格買進,從而賺進了每股55元的利潤。
然而如果必須透過荷蘭式拍賣,則買進的價格變得不可預料。按照這隻股的熱門程度,荷蘭式拍賣後的買入價絕對要高於25元。會高到什麼程度呢?那得取決於在競標時投資人的瘋狂程度。如果競標結果,幾百萬股的最低得標價爲60元,得標者通通以60元的價格買進,則按照上述公開交易價格的假設數字,這些投資人還有20元的利潤空間。如果競標結果的買入價爲80元,則透過荷蘭式交易買到股票的投資人都將沒有利潤可言。
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在拍賣過程中出現瘋狂喊價,導致拍賣的買入價高於公開交易後的市場價,則拍賣的得標者反而將遭受損失,就像在公開交易中常常發生的情況。
到頭來,Google計劃的荷蘭式拍賣不過是把以往在公開交易階段纔會出現的競標股票轉移到一個拍賣場合、一個小投資人更陌生的程序。鑑於拍賣的種種未知數,對小投資人來說透過拍賣買股票的風險與在公開交易時購買似乎相差無幾。Google果真要照顧小投資人,恐怕必須另想途徑。
不過有一點是大有差別的。如果1000萬股原本要用25元IPO價格出售的股票,透過拍賣以60元的價格被出售,Google公司將憑空得到3億5000萬美元的多餘收入。也就是說,投資人被壓縮的利潤,都將進入Google的口袋。
……
錢建軍可不記得上輩子Google公司IPO的發行價了,也不知道該公司上市後的總市值,他只記得該公司上市之後,股價持續上升,2007年,Google公司總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美元。
Google的IPO非常成功,此次IPO成爲了歷來最大的網絡公司IPO案,該公司發行股價爲102美元,加上追加售給承銷商的股份,使銷售總值達到25億美元。
IPO之後,Google公司的總股本達到了2.25億股,錢建軍持有該公司1500萬股股票,以每股102美元計算,他持有Google公司的股票市值超過了15億美元,三年前,他爲了得到這些股票花了3億美元。
錢建軍並沒有打算馬*Google公司賣掉,他看好Google公司未來前景,包括華爾街的投資分析師在內,很多人和他一樣都看好Google上市後的潛力。
Google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票交易之前,Google公司的董事會,還有紅杉資本方面都邀請錢建軍去美國去參加Google公司上市後的慶祝晚會,不過,錢建軍找了一個藉口推辭沒有前往美國,他並不想借投資Google公司之事出名,他只想悶聲發大財。
8月19日,Google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上市當日該公司股價大漲20.1%,該公司股票市值達到336億元,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比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還多出四分之一。
對在IPO中購買得到Google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而言,Google公司上市當日股價漲幅就超過20%,這是一個好消息。
之後一段時間,Google公司股價持續上漲,李美珍希望錢建軍能夠在這個時候將Google公司的股票賣掉,不過,她知道兒子持有該公司的股票不是流通股,想要拋售套現,需要等一年以後。
李美珍和錢建軍談到Google公司未來前景時,李美珍把話題扯到了華訊公司上市的事情上。
“建軍,你真的不打算讓華訊公司到美國上市嗎?在國內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肯定不高……”
“老媽,以前,我們不是說過這個話題了嗎?!”錢建軍笑著打斷道,“我想把華訊公司打造成一家全球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在國內上市,可以讓國內投資者分享華訊公司成長帶來的回報,別看這幾年國內股市是熊市,未來幾年,國內股市肯定會出現牛市的,到時候,華訊公司再上市。”
“好,好,你的事情,我也不管了。”
“老媽,不要每次我沒有接受你的意見,你就說這樣的話。”錢建軍苦笑道,“我可是你唯一的兒子。”
“呵呵。”李美珍開心一笑,“生了你這麼有出息的兒子,我算是沒有白活了。”
“在我心裡,你是天下最好的媽媽!”錢建軍帶著撒嬌的語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