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南回到銀海市,錢建軍帶回了不少品質上佳的大益普洱茶,主要是給自己和家人飲用,還有送親戚朋友,這些普洱茶的出廠價就高達十餘萬元。
3月31日,錢建軍在華訊公司上班時,樑天笑拿著十多頁的文件來到了他的辦公室。
“老闆,你要的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以及他們旗下企業的各種資料,我都蒐集來了,他們兩兄弟知道你對他們旗下的公司感興趣,提供了一些詳細的資料。”
錢建軍接過文件後,問道:“樑大哥,你對我入股華誼兄弟公司,你覺得怎麼看?”
“如果政府嚴厲打擊盜版的話,我想未來,國內的電影業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另外,我有這樣的擔心,以後電腦網絡普及,電影也會和音樂一樣,將被盜版下載,防不慎防。”
錢建軍緩緩點了點頭,覺得樑天笑說的有道理,不過,他還是沒有放棄投資華誼兄弟的想法,他知道未來幾年,國內電影票房不斷攀升,每年都有幾部票房上億的大片,另外,他知道入股華誼兄弟有很大的好處,將來,他旗下的企業可以通過華誼兄弟公司投拍的電影和電視劇植入廣告。
“我先看看這些文件,你想喝什麼,讓我秘書給你倒。”
“不渴,就不麻煩了。”
錢建軍低頭翻看起了手中的文件,瀏覽這些文件之後,他對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以及他們旗下的企業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王氏兩兄弟出生北京,王中軍有留學*,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衆傳媒專業碩士學位,九四年,王中軍回國後投身他所熟悉的行業——廣告業,後來,他和妻子劉曉梅,以及弟弟王中磊等人成立一家廣告公司,之後,這家公司更名爲華誼投資有限公司。
九八年,華誼投資公司控股投資了華誼兄弟廣告有限公司,這家廣告公司成立後,投拍的第一部作品是英達的情景喜劇《心理診所》。當時,王忠軍涉足影視業的目的很簡單,作爲廣告公司,必須從電視臺購買一定的時段作爲廣告的播出平臺,而單純的購買時段競爭很激烈,成本和難度也較大,於是他選擇了一條大多數廣告公司會走的路——通過投拍質量相對不錯的影視劇賣給電視臺,由此爭取到一個收視率相對較高的時間檔,附加自己一定的廣告。
之後,王忠軍開始把目光由電視劇轉向電影,投資的第一單生意,是與華億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北京紫禁城三聯影視發行公司一起花高價買下了電影《荊軻刺秦王》的內地發行權,之後1999年又相繼投資拍攝了《鬼子來了》和《我的1919》。《荊軻刺秦王》票房遭遇滑鐵盧,《鬼子來了》又被禁映,也算是交了學費。
對華誼兄弟而言,2000年之前屬於投資的盲目期,之後可以說,華誼兄弟逐漸開始走上比較成熟的商業化、產業化道路,這個時候,馮小剛導演也加入了華誼兄弟。
馮小剛的經歷稱得上中國電影界的傳奇,一個沒有經過影視專業教育、從美工開始做起的非專業人士,成爲今天中國電影一個代表人物,期間的艱辛可想而知,更何況,馮小剛爲之奮鬥了多年的行業,是一個非常講究門第與傳承的圈子,非專業出身的馮小剛,一開始就處在一個很不利的地位上。
馮小剛的思路與學院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這種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不是他不想追求,而是因爲他根本不具備追求的條件,一個“野路子”出身的導演,其作品不僅飽受諸如“不專業”的抨擊,更不可能從上級管理部門獲得合法出國參加海外的電影展的名額。因而,學院派憧憬的那種方式,他一開始就走不通。既然如此,追求市場和票房自然成了他所剩不多的周旋餘地了。
馮小剛一開始就以商業片導演的身份進入電影圈,這或許是在外部環境制約下一種不得已的選擇。然而就在不經意之間,他開創了中國電影商業化(或者說產業化)歷程上的一條新路線……錢建軍知道,這條路線將越走越寬闊、變成流暢的坦途。
以“藝術商人”自居的王忠軍當然首先是一名商人,對票房和利潤的追逐自然是其“天性”,或許正是因爲兩者之間在商業利益上的共同追求,雙方一拍即合,1999年,華誼兄弟投資了馮小剛導演的2000年賀歲片《沒完沒了》。不過,對《沒完沒了》的投資還是一次有限度的商業嘗試—該片的出品方仍然是紫禁城公司,華誼兄弟只是聯合投資方之一。
在與華誼合作前,馮小剛的兩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和《不見不散》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甲方乙方》3000萬元、《不見不散》4000萬元,但隨之而來的對馮小剛的評價卻不容樂觀,首先是有人懷疑這種業績能否持續;其次,行業內部的傳統觀念也不怎麼認同馮小剛個人價值的增長速度。投資《沒完沒了》,在當時狀況下,不啻於一票風險投資。
有前期投資電影的失敗,華誼兄弟當然想到的就是如何分散投資風險,能在影片中引入植入性廣告顯然是個不錯的方案,華誼廣告的老客戶中國銀行自然成了考慮的首選對象。
植入式廣告是影視劇衍生產品的一種,通過將某些企業或產品融入影視劇內容來達到爲其宣傳的目的。
植入式廣告在好萊塢大片中司空見慣,在當時的國內還是個處女地,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百龍礦泉壺”是目前國內有據可查最早的一例植入式廣告經典個案,而《沒完沒了》首開了中國電影作品植入廣告的先河,中國銀行的產品在劇中一再與影片的情節、人物結合,多次現身。因此,《沒完沒了》在製作完成之前,廣告收入已穩賺1500萬元。這意味著,影片尚未發行,華誼兄弟就已經完全擺脫了投資風險,而且還能預測利潤。意想不到的是,《沒完沒了》在2000年最終獲得了約4000萬元的高額票房,成爲當年國產影片票房冠軍。
錢建軍清楚記得——這種通過影視劇衍生品分散投資風險的做法,成爲華誼兄弟公司後來屢試不爽的一個“套路”,其接下來出品的《大腕》、《天地英雄》、《手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莫不如此。
《沒完沒了》的大獲全勝,堅定了華誼兄弟大規模進軍影視產業的信心,2000年8月,華誼廣告與太合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了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華誼太合”),註冊資本2600萬元,太合公司和華誼廣告分別貨幣出資1300萬元,各佔註冊資本的一半。
2000年,華誼太合掛牌之初,共設有製片部、發行部、宣傳部、海外部等四個部門,以及分別以馮小剛、路學長、陸川、滕華四位導演命名的工作室,這些導演都與華誼太合簽約,唯一性地爲華誼太合投資拍戲。
2001年1月12日,即與有“內地第一經紀人”之稱的王京花共同設立了北京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簡稱“文化經紀”),主要從事藝人經紀及相關服務業務。雙方分別貨幣出資75萬元,各佔註冊資本的50%。此舉不僅增加了公司的收入來源,也補充了華誼太合的業務結構……
“只有擁有較強的電影、電視製作資源作爲支持的藝人經紀公司,才能吸引到知名藝人簽約,這是因爲目前影視劇仍屬稀缺資源,大手筆、高知名度影視劇的參演機會可謂炙手可熱,而華誼兄弟恰恰在影視劇方面擁有優勢資源。正是依託這一優勢,其藝人經紀業務發展迅速。好像華誼兄弟上市之後,藝人經紀收入這塊佔了很大一塊,有些明星拍一集電視劇才十來萬,而代言一個廣告的收入就高達上百萬,甚至幾百萬,代言收入遠遠超過拍戲收入……”
“我現在向華誼兄弟投入2000億元,應該可以獲得該公司30%以上的股份,八年內,這家公司就能夠上市融資,到時候市值有好幾十億,近百億,就算未來八年,我手裡持有股權比例縮水了,投資回報率至少有50倍。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對藝人經濟公司進行投資,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錢建軍在心裡嘀咕了一會兒,望著樑天笑問道:“樑大哥,王氏兄弟對我入股他們公司有什麼看法?”
“特別歡迎。資金方面,他們沒有詳細說,就說不希望你控股超過百分之三十五。”
“百分三十五?”錢建軍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你有他們的電話號碼吧,我給他們打個電話,先在電話裡聊聊。”
“那我把王中軍的電話號碼告訴你吧。”樑天笑拿出了自己的手機,片刻之後,報了一個數字。
錢建軍拿起辦公室電話,撥打了樑天笑報出的號碼,電話接通後,直接說道:“喂,您好,我是美珍投資公司的錢建軍。”
“錢先生,你好,你好。我是王中軍。”
“王大哥,我對電影電視劇娛樂行業挺感興趣的,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投資你旗下的幾家公司,如果你有空的話,我想邀請你到銀海來談談。”
王中軍也沒有多想,當即答應了錢建軍的邀請:“好的,明天,我就可以到銀海。”
“那行,明天,我派人到機場迎接你,到時候,我請你吃飯,咱們邊吃邊聊,你也可以把你的幾個合作伙伴一起到銀海來,呵呵,我這個人和喜歡結交朋友。我把我個人的私人手機號碼告訴你,有什麼事,我們可以電話聯繫……”
錢建軍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王中軍之後,他和對方簡單聊了幾句,就掛電話了。
次日下午五點左右,錢建軍來到在錦江飯店的一個包廂門口,見到已經在飯店等待半個多小時的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
還沒有等站在王氏兩兄弟身邊的樑天笑介紹,錢建軍主動上前和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人,笑呵呵說道:“你好,你應該是王中軍王大哥吧?”
“說的。錢先生,很高興認識你。”
“我也很高興認識你。”錢建軍呵呵一笑,接著又和王中磊握手,“王中磊王大哥,你好。”
“你好!”
“老闆,我們三個人都等著你過來點菜呢。”樑天笑笑呵呵說道,“大家都入席吧,點完菜後再聊。”
衆人走近包廂坐下後,服務員也跟著走進包廂。
“兩位王大哥,今天,我請客,你們來點菜,只要點魚翅就行了。”
王中磊微笑道:“自從去年,我和我大哥看了錢先生寫過的博客後,我和我大哥再也沒有吃過魚翅了。”
“中磊大哥,中軍大哥,叫我建軍就行了,叫什麼錢先生的,也太見外了。”
王中磊和王中軍二人都微笑點了點頭,他們二人只點了幾個普通的菜,,最貴的一道菜才一百九十八,錢建軍見王氏兄弟這麼客氣,他也開口報了四個菜。
“我們四個人吃九個菜就差不多了。吃不掉,就是浪費。兩位大哥喜歡喝什麼酒呢?”
“啤酒就行了。”王中軍說道。
“服務員,先來兩打青島啤酒吧。菜快點上。”
“好的,錢先生,您稍等。”
服務員離開後,錢建軍喝了一口茶,望著王氏兄弟說道:“兩位王大哥,據我瞭解,國內電影票房的收入分成中,拍攝發行、院線、影院的比例分別是40∶10∶50,是不是這樣的呢?”
“差不多是這樣的。”王中軍微笑回答道,“老片和新片不一樣,一般將的都是新片票房分賬方式、國內新片票房分賬慣例,100元的票房,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影院拿走47元,院線拿13元,製片方和發行商拿剩下的31.7元。”
王中軍喝了一口茶之後,繼續說道:“一部電影大賣,票房收入是投資成本的數倍,事實上,投資方也賺不了多少。錢先生,我很好奇,你爲何會對電影行業感興趣呢?呵呵,我可知道互聯網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如今華訊公司發展前景這麼好,多投資一些資金也不會嫌多的,投資回報率應該遠遠超過投資電影。”
錢建軍微微一笑,說道:“華訊公司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這家公司的發展雖然需要大量的資金,如果我一下向這家公司投入10億元,一年之內花掉這些錢,而找不到一個好的盈利方式,發展速度肯定會受到抑制,甚至可能破產,我覺得發展過快也不是什麼好事。至於投資你們的公司,也沒有想過獲得多麼高的投資回報率,主要是爲了美珍公司著想,我可想著將來美珍公司能夠成爲世界五百強,呵呵,我知道植入式廣告在好萊塢大片中司空見慣,而在國內,這一商業形式還沒有被挖掘出來,如果我入股了華誼兄弟,華誼兄弟投拍電影時,我旗下的企業可以拿點錢在電影裡面做個廣告什麼的,長期建立合作關係,成本肯定會大幅減低。”
錢建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說道:“兩位王大哥,我覺得華誼兄弟將來可以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等領域,呵呵,說不定華誼兄弟將來會成爲一家像華納兄弟一樣的世界知名品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你們成立一家集團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華誼兄弟傳媒,控股所有以華誼兄弟爲名的公司,我投資入股這家華誼兄弟傳媒公司。之前,你們和樑大哥說,不希望我控股超過35%,這個條件,我能夠接受。其實,我覺得,我入股你們的公司,成爲你們的合作伙伴,對你們也是有好處的,華訊公司也有資源可以幫助你們推廣華誼兄弟投拍的電影,以及華誼兄弟的簽約藝人。”
“錢先生,來銀海之前,我和太和公司的老總也商量過你投資入股華誼兄弟公司之事,他很贊同此事,希望能夠和你成爲合作伙伴……如果按照你剛纔所說,先成立一家集團公司——華誼兄弟傳媒公司,再由這家公司控股華誼兄弟廣告公司,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和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公司三家公司?”
“是的。”錢建軍含笑點頭道,“最好這三家公司成爲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子公司的名字也別添上‘太和’二字了,我感覺公司的名字純粹一點,可以豎立好的品牌形象,將來旗下子公司發展迅速,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到時候可以讓其他公司入股其中,不過,華誼兄弟傳媒公司的控股權不能捨棄,還有子公司的名字也最好別改來改去。”
“你準備投資多少錢呢?”王中軍又問道。
“對於你旗下幾家公司的註冊資本,我也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華誼兄弟這個品牌,以及公司和導演的合約,還有藝人的經紀約,這些無形資產作價1000萬元,當作入股資金,如何分配這些資金,你們和合作人商量一下,之後再談入股資金,我希望我持股比例不低於百分之三十。呵呵,王大哥,你看怎麼樣?”
“我看行。”
“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可以借兩位王大哥一千萬元入股華誼兄弟傳媒公司,這樣,你們的股份可以多一些,細節方面,咱們可以再談。”錢建軍微笑道。
這時候,房門被敲響,之後,兩個女服務員端菜到包廂,緊跟著一個男服務員提著兩打啤酒到了包廂。
錢建軍和樑天笑陪著王氏兄弟喝了不少酒,相談甚歡。
王中磊主動和錢建軍談起了華誼兄弟準備和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合資投拍的一部電影——《大腕的葬禮》。
聽到電影的名字時,錢建軍就知道對方所說的電影就是《大腕》,他記得這部電影的票房收入不錯,而且在植入廣告方面賺了不少錢,故意裝成很好奇的樣子,問道:“能不能和我說說電影大概的故事呢。”
王中磊把電影所講的故事簡單介紹了一下,最後說道:“建軍,我覺得娃哈哈純淨水和非常可樂都可以在這部電影裡面植入廣告,呵呵,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在電影裡面客串一個角色,我想有你的加入,這部電影肯定會吸引大衆的眼球。”
錢建軍呵呵一笑,說道:“客串沒有問題啊,只要不是太重要的角色,演不好的話,可以臨時換別人。娃哈哈在電影裡面植入廣告,這事情,我需要和娃哈哈集團的董事長打聲招呼,問問他的看法,我想如果費用不是特別貴的話,娃哈哈集團方面願意出這筆廣告費。”頓了頓,問道:“美珍投資公司能不能參與投資呢,投資比例少一點也無所謂,我就是希望公司的名字在電影上出現一些。”
“這個沒有問題。”王中軍微笑點頭道。
當晚,錢建軍安排王氏師兄住在錦江飯店,而錢建軍和樑天笑都會自己的家睡覺了。
第二天,錢建軍讓樑天笑好好陪王氏兄弟,而錢建軍則去華訊公司上班……這天白天,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給幾個合夥人打了電話,他們在電話裡商談了一下,最後拿出了一個結果,這些人都願意見到華誼兄弟傳媒公司出現,晚上,錢建軍再次來到了錦江飯店和王氏兄弟一起吃飯,吃飯時,他們口頭上談好了合作方式。
如果這次合作能夠成功的話,一家註冊資本爲8000萬元人民幣的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將成立,公司總股本爲1億股,美珍投資公司向這家公司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獲得該公司3600萬股股份;
錢建軍個人借給王氏兄弟1000萬元人民幣現金,這筆錢將投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華誼兄弟廣告公司,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和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公司這三家公司併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成爲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改名爲華誼兄弟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公司改名爲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
三天後,錢建軍和王中軍等人簽訂了協議,準備買上在銀海註冊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美珍投資公司爲該公司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爲36%,不過,美珍投資公司並沒有控制該公司董事會,錢建軍只擔任該公司的副董事長,只在五個席位的董事會佔有一個席位,董事長有王中軍這個第二大股東擔任,他持有該公司28%的股份,太和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王中軍持股12%,剩餘9%的股份被馮小剛和王京花等八人持有。
爲了防止美珍投資公司從其它股東手中收購股份控股華誼兄弟,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要求,每個股東簽訂一份協議,如果哪個股東要出售手中股份,那麼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擁有優先購買權,另外,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還和太和投資公司簽訂協議,未來幾年,在確保太和投資公司投資利益的前提下,有權收購該公司持有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股份,具體什麼時間什麼樣的收購價錢都寫在合同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