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重甲騎兵拔出長劍,潘璋這邊卻不用拔劍了,他們本來就拿的是劍,很快兩方人馬就碰撞在了一起,萬馬相交就聽見叮叮噹噹的聲音響徹戰場。
很快就有人躲避不及,被對方砍了腦袋,也有的被長劍穿胸而過。
在重甲騎兵戰鬥的時候,魏延和潘璋也戰在了一起,魏延可不在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子了,現在的他刀法嫺熟,武藝也上了一個臺階,和潘璋戰鬥起來那是遊刃有餘。
而反觀潘璋則是一臉的鬱悶,這年輕人是誰啊,怎麼如此厲害,他只聽過典韋和張飛,卻從來不知袁軍的將領中有這麼厲害的將軍,所以在剛開始看見魏延帶著重甲騎兵來時,他還以爲撿了個大便宜呢,可以輕而易舉的斬了這年輕小將,然後全殲其重甲騎兵。
可現實是殘酷的,他現在只和魏延戰了十幾回合就已經有些吃力了,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抵擋不住,到那時自己只要一逃跑自己這方的騎兵就會大亂,隨之整個中軍也會受到影響。
想到這些,潘璋只能咬牙堅持著。就算自己戰死也不能讓其過去。
在中軍遭到袁軍的後軍衝擊時,孫策軍的左軍和右軍則和袁軍打的難分難解,雙方勢均力敵,但這只是士卒,爲首的將軍卻是異常狼狽,蔣欽現在已被典韋追著打了,不這樣蔣欽就要被典韋斬於馬下,他現在的雙臂已經有些發麻,拿刀的手臂都有些顫抖。
而韓當和張遼對戰到現在還未分勝負,二人依舊精神抖擻的大戰著。
袁基在後方的一處山坡上把這一切都看在眼中,袁基之所以此刻命令魏延帶領後軍和重甲騎兵全力出擊,並不是頭腦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孫策軍全力出擊時自己這方依舊抵擋住了其進攻,並且成功牽制住其人馬,而此時派上後軍和重甲騎兵正是時候,這很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實也是如此,雖然自己的重甲騎兵被潘璋帶領的親衛騎兵給抵擋住了,可自己的後軍步卒卻沒有任何影響,仍然在向前推進著,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倒下一片。
正當程普趕到孫策和張飛交戰之地時,滿天的箭矢又突然又出現了,隨即便與孫策軍的後軍來了個親密接觸,這是袁基在山坡上捕捉到的一個機會,他見孫策的後軍被壓縮在了一個狹長的空間中,根本沒有完全展開攻擊自己的軍隊,這主要是後軍無人統領,只是孫策讓他們援助中軍,所以並沒有很好的組織者,不像袁軍的後軍有大將魏延帶領著。看到這樣好的機會,袁基當然不會放過,當即下令撤到後面的弓弩手上前射擊孫策的後軍。
在一陣馬嘶人喊的混亂中,孫策軍的後軍頓時被射到一大片,不過袁軍也有少數幾個人被箭矢射中身亡,畢竟兩軍相距不是很遠,這個時代的遠程攻擊根本沒有辦法很好地把握精度。
剛剛趕到孫策身邊的程普見此,立刻臉色一變,連忙上前對著孫策大喊道:“主公,趕快撤退吧,袁軍的後軍衝上來了。”
孫策聞言,立刻推開張飛刺向自己的丈八蛇矛,轉身拍馬便走,其實不用程普來喊他也要撤離了,這張飛簡直不是人,打了那麼久都不見其有任何疲憊,難道他是金剛轉世力大無窮?
張飛本想去追,卻被緩過神來的黃蓋抵擋住,和張飛戰了幾個回合,黃蓋虛晃一槍也向後撤去,張飛騎著馬在原地恨得牙癢癢。
他不是不想去追,而是被黃蓋指揮的孫策步卒給圍攏住了,根本脫不開身。
孫策拍馬來到程普身邊,急聲問道:“到底怎麼回事,爲何要撤軍?”
程普焦急道:“袁基的軍馬已經全部壓上,我們的左路蔣欽軍馬已經有些抵擋不住,右路的韓當雖然抵敵住了,但卻並沒有什麼優勢,我們中路大軍則完全被袁軍壓制住了,潘璋帶領的親衛軍重甲騎兵也被從後上來的袁軍的重甲騎兵給纏住了。而袁基的生力軍現在才發動對我們的進攻,這是想以殲我們啊,主公可先走,我們在此抵擋片刻應該是沒問題的。”
“你說什麼?你在給我說一遍?讓我自先行撤退,這是不可能的,要走大家一塊走,否則我是不會離開的。”說完就偏過頭去不再理會程普。
這時,甩開張飛的黃蓋來到了二人身邊,抱拳對孫策道:“主公,趕快撤軍吧,只有這樣我們還可以保住一些人馬,等我們回到吳郡休養些時日再戰這袁基不遲啊,還望主公早做決斷。”
孫策見黃蓋也如此說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道:“那就下令吧,我和潘璋斷後,你們趕快帶著大軍撤離戰場,通知蔣欽、韓當也隨你們一起撤離。”
聽孫策這樣說,黃蓋連忙道:“主公,這樣不行,你是萬金之軀,還是讓我和潘璋斷後,你先走。”
“不必多言,抓緊時間傳信去吧,這件事不要再說了。快去!”說到最後都是用吼的了,可見孫策也預感到了不妙。
孫策的想法是好的,可現實中,袁基怎麼會放過孫策逃離出自己的手掌心。
見孫策撇下了張飛,而張飛又被敵軍給圍住了,袁基知道,該是自己出手的時候了。
對著自己身後的一萬鋼鐵軍招呼了一聲,袁基就被鋼鐵軍拱衛著向孫策的中軍衝去。
孫策此時還不知情,要是知道,他就不會像剛纔那樣死耐著不走了。
шωш●ttKan●co
在得到孫策的應允後,黃蓋程普就立刻給軍隊下了命令,命令衆軍立即撤離。
命令是下了,可衆軍卻和袁軍彼此糾纏,想走也走不了,要是轉身就逃定會被人從後給砍死,誰也不會做這樣的蠢事。只有奮力的搏殺,希望能殺出一條血路來。
很快命令就傳達到了蔣欽和韓當的左右二路大軍處,他們二人現在巴不得馬上逃離,對手太強大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抵擋的。
二人如約好般的同時推開自己的對手,調轉馬頭招呼自己的人馬轉身就走。沒有絲毫停留,可見他們早就想走了。
衆軍士的神情均不由得鬆了一些,雖然他們不怕戰死沙場,但能夠不死畢竟是讓人高興的。
而他們的對手怎麼會這麼輕易放其離開,典韋和張遼各帶著自己的左右兩路大軍就追了上去。
潘璋也收到了孫策傳來的命令,不過他正和魏延大戰呢,在心中暗暗叫苦抵擋不住的時候收到這樣的消息,這無異於雪中送炭啊,自己所擔心的不就是讓魏延衝破自己的防線嗎,現在大軍要撤離了,就算衝破也沒什麼了。
撇下魏延,帶著自己剩下的五千親衛騎兵很快就撤退到了孫策的身邊。
魏延發現此點時,潘璋已經跑出好遠,想要去追,卻被中軍士卒給抵擋住了。
這些抵擋魏延的士卒在重甲騎兵面前簡直不堪一擊,往往都是一劍一個,如殺雞屠狗一般。但他們的目的就是爲了抵擋住魏延不讓其追擊,死些人並沒有什麼。
袁基先自己親衛軍一步來到張飛處,讓張飛帶著騎兵隨著自己去追擊孫策。
張飛當然同意了,他想的就是要擒獲孫策,在典韋面前露一個臉,好好氣氣典韋。
至於這裡的中軍戰場就交給了魏延,潘璋在離開魏延後,招呼了下自己的人馬就向著孫策靠攏。
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可是要和自己主公斷後的,而且他還肩負著保衛主公的重任。
帶領著騎兵,袁基想要觀察下孫策所在位置,可這是平原,根本看不見孫策的位置,袁基看了下地下,騎著馬上了一處土坡向遠處眺望了一下,袁基立刻就發現了前方不遠處的孫策。
下了土坡帶著張飛就孫策所在地趕去。張飛在前奮勇廝殺,袁基在後催促著人馬加快前進。心中想著一定要拖住孫策,不讓其離開。
很快袁基就發現了孫策,只見其正和潘璋帶著人馬在抵擋著袁基的中軍。不讓其追擊其撤離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