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童淵到來(二)

童淵沉吟許久,這才緩緩道:“昔日師父曾言,若我能擊敗李彥,則是四十年後之事!”他說罷,眉簾一挑:“當初我不過二十來歲,現(xiàn)今一晃卻也四十餘年了!”

“額!”劉協(xié)頓時汗顏,這個武藝上的差距真是時間能夠改變的嗎?縱使童淵勤學苦練,但李彥也同樣不斷進步,而今日一戰(zhàn),李彥不僅逃脫自己的攻擊,還避開了黃忠的六株箭,這等技藝,只怕當今天下無人可比,可是他轉(zhuǎn)念一想,卻覺得童淵也絕非無的放矢之人,心中一動:“這幾年師傅的武藝又提升了境界嗎?”

童淵見劉協(xié)如此聰穎,點了點頭,沉聲道:“你師祖是道家之人,而道家所言便是達到清修無爲的境界,所以,他所創(chuàng)之百鳥朝鳳槍,其實也蘊含著道家的無尚真諦,當初,我與李彥拜入師傅門下,但覺師父之武藝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長槍在他手中便如徐徐清風,飄灑搖逸,雖不見重重殺氣,但其厲害之處恰如一陣疾風,無孔不入!”他說到此,微微一嘆:“我苦練數(shù)年,卻也覺得無法達到師傅的境界,不能真正發(fā)揮百鳥朝鳳槍的威力,即使具有天生練武根骨的李彥也不過練就了百鳥朝鳳槍的一個形,而無法抵達當日師傅的成就!”

童淵此言一出,張繡和趙雲(yún)頓時面面相覷,要知道他二人也自覺已將百鳥朝鳳槍練至極處,憑藉這一桿槍法縱橫天下,其中張繡成爲一方勢力之霸主,而趙雲(yún)卻撇開了百鳥朝鳳槍,自創(chuàng)七探蛇盤槍,可如今童淵一說,竟讓他二人隱然間覺得頗爲慚愧,連童淵和李彥都無法練就出百鳥朝鳳槍的精華,又何況他們兩個呢?

“難怪師傅曾跟我說這百鳥朝鳳槍博大精深,原來竟還有如此淵源!”劉協(xié)若有所悟,當初童淵在指點他槍法之時便曾與他這麼說過,只是他自己沒有用心罷了,此刻再聯(lián)想到那玉真錄中所言,竟頗有茅塞頓開之感,不過這種感覺卻也只是一閃即逝,劉協(xié)想要抓住,相信卻還要許久的時間了!

童淵點了點頭:“李彥自負天生異丙,是個武學奇才,但凡武學一看便會,憑藉自身的聰明創(chuàng)造出諸多武學,更因爲百戰(zhàn)百勝,從無敗績,使得他狂傲、自負,不將天下人放在眼中,可也正是因爲如此,與師傅當初創(chuàng)造槍法時清修、無爲的意境背道而馳,所以縱使他將百鳥朝鳳槍練的出神入化,卻也沒有發(fā)揮出百鳥朝鳳槍的真正實力!”童淵說到此,苦苦一笑:“可憐這李彥卻還一直以爲這世間只有他才能夠發(fā)揮出百鳥朝鳳槍的真正實力!”

衆(zhòng)人聽罷,心中各異,想劉協(xié)、張繡、趙雲(yún)也只是利用百鳥朝鳳槍上陣殺敵,他們又何時想過這百鳥朝鳳槍真正意境?趙雲(yún)想起當日逼迫李彥出槍,李彥也只在三招之內(nèi)便將自己制住,其招式與百鳥朝鳳槍渾然不同,可如今童淵一說,也就是證明李彥所使的也正是百鳥朝鳳槍,可偏偏自己卻還是被兩招制住,可見同樣一套武學,他與李彥之間的差距又有多大,當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想到此,心中宛然,卻見張繡臉色更紅!

“這麼說來,師傅是達到師祖的清修、無爲的境界了?”劉協(xié)緩緩發(fā)問,如果童淵真的練到那種境界,那麼對付李彥自然是手到擒來了!

“這個這個我也不知道!”童淵眉頭微皺:“數(shù)十年來爲師一直苦練槍法,也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超越李彥,可終究無所進展!”他說罷,神色一轉(zhuǎn):“想來也是當初爲師胸中欲氣太盛所致,我見紫微星光芒大盛,知道帝王將出,所以我纔會趕到許昌,不想?yún)s恰好將你救下,並且收你爲徒,傳授武藝,其實爲師這麼做,也是私心作祟,試想我不過一民間武人,若能有朝一日成爲一國之師,那是何等的榮耀?爲師當初便是被聲明所累,纔會這麼做的!”他說罷微微嘆息!

劉協(xié)聽到這裡,暗暗搖頭:“其實這就是緣分,冥冥之中上天註定,若師傅當初沒有此心,徒兒又怎能與師傅相識?或許當初周瑾中派人刺殺的時候,徒兒便一命嗚呼了!”

童淵點點頭:“或許真是時候未到,那年我還不足六十歲,師傅說待我四十年之後或許有一勝李彥的機會,到現(xiàn)在爲止,也不過才四十四年!”他說罷,又重新回到話題上來:“其實當初爲師離開許昌,就是因爲看到朝政上的陰謀手段太多!”說到此,童淵深深地望了劉協(xié)一眼:“你當初竭盡全力地拉攏你師兄龐平,爲師便覺得心中不是個滋味,原本想將他帶回去,可是你師兄卻似乎熱衷於功名,爲師也不想阻他前程,所以纔會獨自離開許昌!”他說罷,長長一嘆:“大好男兒本就該建功立業(yè),這是自古以來的明訓,只是師傅確實也老了!”

劉協(xié)聽罷,也是幽幽一嘆,他當時也覺出童淵對自己的異樣,只是不便道破,此刻童淵自己承認,也證實了他當初的猜測是對的!想到此,劉協(xié)淡然一笑:“那師傅離開許昌之後呢?”

童淵接口道:“離開許昌之後,爲師便回到河北老家,與老妻子女團聚兩年之後便出門遊歷,享受這大好河山,這幾年爲師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走過大巴山脈,到過異族羌國的領(lǐng)地,重新踏上當年的絲綢之路,到那遍是異族的地區(qū)看了一看,甚至爲師還出過一次海!”

“出海?”劉協(xié)微微一驚!

童淵點了點頭:“說出來你不相信,從江東那邊的水域輾轉(zhuǎn)出海,在海的中央竟然還有一個極小的島國,叫做倭國!在那個倭國的北方,冬天時大雪不停,其景之美,令人讚歎!”

“倭國?”劉協(xié)一驚,原本他以爲在這東漢末年的時候根本沒有倭國,可是如今聽童淵所說,卻又讓他不得不信,想起一千多年之後,這個彈丸之地的島國在我華夏大地上的種種罪孽,劉協(xié)微微咬牙,等平定曹操,統(tǒng)一天下之後,他務必請童淵給他畫出一副倭國的地圖,屆時必然揮軍下海,徹底剿滅這個罪孽深重的島國,讓歷史不會重現(xiàn)!

童淵卻沒有注意到劉協(xié)的神色,只聽他繼續(xù)道:“就是在那個倭國的一年冬天,我遊離於此,忽然看見茫茫皚雪之下,一個老者披著蓑衣坐在小船上垂線而釣,小船順著流水緩緩而下,那老者神態(tài)悠閒,怡然自得,彷彿得道仙者遊戲紅塵,讓人分外羨慕,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似乎忽然感覺到那所謂的清修、無爲的境界,整個人頓時空明起來,竟情不自禁地抽出長槍於雪地之中一頓狂舞!”他說罷,望向劉協(xié):“在那一刻,爲師的腦海裡只有你當日所念的那首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童淵念罷,面露笑容:“也正是那一次我覺得這百鳥朝鳳槍與往日所使截然不同!雖說與師傅當日的表現(xiàn)還有一些差異,但這卻我從未達到過的境界!”

衆(zhòng)人聽罷,皆是神色迷惑,雖然他們能夠理解這種心境上的變化,但卻無法瞭解這種變化,這也就是所謂的機緣,機緣一到,萬事皆成,趙雲(yún)、張繡甚至於劉協(xié)都還達不到這個境界,所以童淵所說,都感到驚訝萬分,彷彿冥冥之中自有主宰一般!

童淵看見衆(zhòng)人神色,也是苦苦一笑:“當年師父說我要四十年之後纔有勝李彥一次的機會!想來師傅卻早已是洞穿世事!”他說罷:“只是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已經(jīng)有了一勝李彥的實力,所以我想明日出城與李彥較量一番!”次日一早,劉協(xié)再度率領(lǐng)萬餘騎兵親自出陣,而在萬軍之前,童淵一身素服顯得格外清晰,而童淵身後,張繡、趙雲(yún)左右分立,各自統(tǒng)領(lǐng)數(shù)千部衆(zhòng)緩緩跟隨,整個軍隊勢氣高昂,如同一片雨雲(yún)一般,瞬間朝李彥的駐軍處壓去!

此時李彥的大帳之中,卻是濟濟一堂,就在昨天傍晚時分,曹操的八萬大軍順利趕至,與李彥合兵一處,自從得知劉協(xié)親赴樊城督戰(zhàn),曹操便下令從宛城開拔,希望以衆(zhòng)多的兵力圍困樊城,同時擒拿劉協(xié),只要抓住劉協(xié),許昌的勢力必定土崩瓦解,到時候天下便握在他曹操的手中,所以,曹操馬不停蹄地趕往樊城與李彥會合!

第十四章 赤壁之戰(zhàn)(七)第四十三章 試探第七十七章 戰(zhàn)襄陽(十七)第四十六章 大敗曹軍(十)第十四章 買兇殺人(1)第五十九章 龍爭虎鬥(31)第十一章 螳螂捕蟬(一)第二十三章 相命(1)第四十四章 策反(一)第五十三章 劉璋與張魯第七十七章 下邳之戰(zhàn)(九)第五十七章 攜美逃亡第二十六章 赤壁之戰(zhàn)(十九)第三十四章 柳源的親戚第十八章 風起雲(yún)涌(一)第五十九章 亂樊城(三)第三十六章 梧縣山賊(三)第八章 西涼來客(一)第十一章 佈局(4)第十七章 交易(3)第五十五章 龍爭虎鬥(19)第三十八章 劉表的煩惱第五章 曹操入套(1)第十六章 大戰(zhàn)(四)第四十八章 壽春之戰(zhàn)(1)第四十三章 益州之變第十四章 赤壁之戰(zhàn)(七)第二十四章 政治婚姻(1)第十一章 赤壁之戰(zhàn)(四)第十九章 橫禍(三)第十四章 黃雀在後(二)第六十四章 火拼劉備(十一)第四十章 錦帆賊(1)第六十五章 火拼劉備(十二)第四章 陳宮之禍(4)第五十九章 火拼劉備(六)第四十二章 議會(1)第十三章 徐州危機(三)第三十三章 凱旋(3)第四十九章 龍爭虎鬥(1)第五十三章 龍爭虎鬥(14)第十三章 赤壁之戰(zhàn)(六)第五十二章 龍爭虎鬥(11)第二十九章 三喜臨門第七十七章 戰(zhàn)襄陽(十七)第二章 遷都許昌(1)第五十三章 龍爭虎鬥(12)第四十三章 奪城(1)第七十五章 下邳之戰(zhàn)(七)第五十一章 龍爭虎鬥(8)第二十章 許昌新政第五十八章 火拼劉備(五)第七十二章 火拼劉備(十九)第四十九章 龍爭虎鬥(2)第五十七章 火拼劉備(四)第六十五章 戰(zhàn)襄陽(五)第二十四章 兵壓荊襄(二)第三十三章 八百使團第八十五章 下邳之戰(zhàn)(完)第十章 恩威並施(2)第二十二章 虎豹騎(三)第二十四章 兵壓荊襄(二)第六十八章 戰(zhàn)襄陽(八)第二十七章 師徒(2)第七十二章 戰(zhàn)襄陽(十二)第七章 微服出巡(3)第四十章 錦帆賊(1)第二十七章 戮戰(zhàn)樊城(二)第五章 陳宮之禍(7)第十六章 離間(3)第五十一章 捲入風波(一)第七十二章 建鄴大亂(三)第六十三章 一石千層浪(一)第五十六章 龍虎際會(一)第七章 罪罰關(guān)羽(二)第二十章 許昌新政第四十二章 議會(2)第七十二章 建鄴大亂(三)第七章 袁術(shù)大將(一)第十章 恩威並施(3)第一章 我是獻帝(1)第六十一章 火拼(二)第二章 遷都許昌(5)第一章 我是獻帝(2)第十八章 赤壁之戰(zhàn)(十一)第六十五章 陳氏父子第二章 遷都許昌(3)第三十八章 謀劃(4)第四十二章 大敗曹軍(六)第二十七章 神機諸葛(一)第二十三章 神醫(yī)(二)第三章 太尉楊彪(3)第三十六章 江東朝堂第三十八章 重臣張昭第二十八章 神兵堂的使命(二)第十三章 許都商戰(zhàn)(4)第五十六章 調(diào)虎離山第十二章 螳螂捕蟬(二)第六章 陳宮歸漢(1)第八十三章 下邳之戰(zhàn)(十五)
第十四章 赤壁之戰(zhàn)(七)第四十三章 試探第七十七章 戰(zhàn)襄陽(十七)第四十六章 大敗曹軍(十)第十四章 買兇殺人(1)第五十九章 龍爭虎鬥(31)第十一章 螳螂捕蟬(一)第二十三章 相命(1)第四十四章 策反(一)第五十三章 劉璋與張魯第七十七章 下邳之戰(zhàn)(九)第五十七章 攜美逃亡第二十六章 赤壁之戰(zhàn)(十九)第三十四章 柳源的親戚第十八章 風起雲(yún)涌(一)第五十九章 亂樊城(三)第三十六章 梧縣山賊(三)第八章 西涼來客(一)第十一章 佈局(4)第十七章 交易(3)第五十五章 龍爭虎鬥(19)第三十八章 劉表的煩惱第五章 曹操入套(1)第十六章 大戰(zhàn)(四)第四十八章 壽春之戰(zhàn)(1)第四十三章 益州之變第十四章 赤壁之戰(zhàn)(七)第二十四章 政治婚姻(1)第十一章 赤壁之戰(zhàn)(四)第十九章 橫禍(三)第十四章 黃雀在後(二)第六十四章 火拼劉備(十一)第四十章 錦帆賊(1)第六十五章 火拼劉備(十二)第四章 陳宮之禍(4)第五十九章 火拼劉備(六)第四十二章 議會(1)第十三章 徐州危機(三)第三十三章 凱旋(3)第四十九章 龍爭虎鬥(1)第五十三章 龍爭虎鬥(14)第十三章 赤壁之戰(zhàn)(六)第五十二章 龍爭虎鬥(11)第二十九章 三喜臨門第七十七章 戰(zhàn)襄陽(十七)第二章 遷都許昌(1)第五十三章 龍爭虎鬥(12)第四十三章 奪城(1)第七十五章 下邳之戰(zhàn)(七)第五十一章 龍爭虎鬥(8)第二十章 許昌新政第五十八章 火拼劉備(五)第七十二章 火拼劉備(十九)第四十九章 龍爭虎鬥(2)第五十七章 火拼劉備(四)第六十五章 戰(zhàn)襄陽(五)第二十四章 兵壓荊襄(二)第三十三章 八百使團第八十五章 下邳之戰(zhàn)(完)第十章 恩威並施(2)第二十二章 虎豹騎(三)第二十四章 兵壓荊襄(二)第六十八章 戰(zhàn)襄陽(八)第二十七章 師徒(2)第七十二章 戰(zhàn)襄陽(十二)第七章 微服出巡(3)第四十章 錦帆賊(1)第二十七章 戮戰(zhàn)樊城(二)第五章 陳宮之禍(7)第十六章 離間(3)第五十一章 捲入風波(一)第七十二章 建鄴大亂(三)第六十三章 一石千層浪(一)第五十六章 龍虎際會(一)第七章 罪罰關(guān)羽(二)第二十章 許昌新政第四十二章 議會(2)第七十二章 建鄴大亂(三)第七章 袁術(shù)大將(一)第十章 恩威並施(3)第一章 我是獻帝(1)第六十一章 火拼(二)第二章 遷都許昌(5)第一章 我是獻帝(2)第十八章 赤壁之戰(zhàn)(十一)第六十五章 陳氏父子第二章 遷都許昌(3)第三十八章 謀劃(4)第四十二章 大敗曹軍(六)第二十七章 神機諸葛(一)第二十三章 神醫(yī)(二)第三章 太尉楊彪(3)第三十六章 江東朝堂第三十八章 重臣張昭第二十八章 神兵堂的使命(二)第十三章 許都商戰(zhàn)(4)第五十六章 調(diào)虎離山第十二章 螳螂捕蟬(二)第六章 陳宮歸漢(1)第八十三章 下邳之戰(zhàn)(十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双柏县| 三河市| 龙陵县| 西乡县| 屏边| 英超| 巩留县| 库伦旗| 唐海县| 万载县| 苍溪县| 高陵县| 容城县| 孝义市| 高清| 夏河县| 景东| 聊城市| 上饶县| 昭觉县| 罗甸县| 屏边| 鄂温| 蓬莱市| 郴州市| 嵊州市| 武隆县| 台前县| 海阳市| 商丘市| 宾川县| 延寿县| 资阳市| 武定县| 广宗县| 平潭县| 钟山县| 称多县| 顺义区|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