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八章 重臣張昭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氏(今江蘇徐州),三國時代的軍事家、政治家,因爲與孫策一見如故,因此,在孫策舉事之後,張昭曾一度出任長史和扶軍中郎將,可謂深得孫策的信任,也正是因爲如此,孫策在臨終時,纔會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由此可見,在孫策的心中,張昭的分量是何其的重要!

不過,縱觀整個三國曆史,在孫權繼位之後,張昭的仕途卻並不如意,原本以張昭的威望與才能都是東吳相位的首選之人,但是孫權卻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各種理由,阻止張昭成就相位,由此可見,孫權對張昭其實早就心生不滿,而這種不滿一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尤爲明顯,所以有人爲張昭感嘆:“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爲己;而以嚴見憚,以高見外,既不處宰相,又不登師保,從容閭巷,養老而已,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

然而,此時這位東吳的重臣卻一個人悶坐在書房之內,孫策之死,讓他悲痛不已,要知道,他與孫策名爲君臣,實爲知己,其感情比之孫策與周瑜尤有過之,因此,這三天來,張昭足不出戶,每日窩在書房中長吁短嘆,當然,這之間除了爲孫策的英年早逝而傷悲之外,張昭卻在爲另一件事頭痛不已!

回想當日,孫策臨終託付自己與周瑜好好輔佐孫權,在囑咐完後事之後,孫策一方面遣走衆人,而另一方面卻又派人暗地裡留下自己,張昭想到此處,便覺心中一痛,在那死氣沉沉的寢室之中,孫策強撐著一口氣對張昭道:“若是仲謀成氣,爾等定要竭盡全力輔佐於他,但若他不成氣!”孫策重重一嘆:“子布可取而代之!”

當然,當時的張昭完全沉寂在悲痛之中,並沒有深思這句話中的含義,直到他回到府中之後,才發現這句話越嚼越有深意,要知道,孫權雖然年輕、但是孫策曾一度對孫權說過:“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雖然孫策說這句話時,難免有自謙之意,但是對孫權的見解不可謂不是一針見血,而這在之後,孫權力抗曹魏便能夠看得出,由此可見,孫策其實早已將孫權看了個通透,他既然肯將位子傳給孫權,那就說明他對孫權還是有十二分的信心的,可是

張昭的疑惑就出現在這裡,既然孫策如此看重孫權,那麼他又豈會說出如果孫權不成氣,便讓自己取而代之的話呢?這豈非前後矛盾?難道孫策只是消遣自己?只一瞬間,張昭便否定了這個想法,常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何況自己和孫策又是知己相交,所以張昭斷定孫策這麼說必然是飽含深意,可是這其中的深意究竟是什麼?卻又讓他頭疼了!

整整三天,就在孫權給孫策張羅著喪事的這三天裡,張昭忽然有了一絲明悟:那就是孫策的死與孫權有關!

對於孫策遇刺這件事,江東的這些大臣們也都曾經私下議論過,畢竟孫策是江東之主,孫策的死很容易被人聯想到是其他勢力的暗害,雖然三個刺客已經查明身份是許貢的門客,但是,誰也不會撇除這其間有其他勢力的滲入,而當初他們更曾一度懷疑是曹操又或者是劉協下的手,因爲孫策的暴斃極有可能引發整個江東的混亂,一旦江東出現□□,那麼距離最近的這兩方勢力都有可能是最大的收益者,不過,此刻張昭卻突然發現,孫策的死亡,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成爲繼承人的孫權!

這個想法一進入張昭的腦袋,各種各樣的理由便鋪天蓋地而來,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在所有人都將懷疑的目光投向外邊的勢力時,卻完全忽略掉江東的內部人員,而孫權一直都十分低調,在江東的官場上,基本上看不到他的身影,這也就無法讓人懷疑了,而第二點,孫策這個人平時狩獵都是率性而爲,所以一般情況下幾乎沒有人能夠掌握到他的行蹤,所以,僅憑三個刺客估計還沒有這麼大的手筆,如果沒有人遇先告訴他們孫策的行蹤,僅憑這個三個人的力量就能跟蹤到孫策?張昭微微搖頭,當然,如果是作爲孫策最疼愛,又相處於同一個院落內的弟弟,那麼孫權知道孫策的行蹤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所以,這一條也成了張昭的懷疑孫權的一個疑點,當然,還有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孫策在對自己說這一番話的時候,表情十分痛苦,似乎內心十分掙扎!

張昭十分了解孫策,一個豪爽、豪氣又十分重感情的漢子,所以即使他知道是自己的親弟弟對自己下了黑手,他也不會如何去報復,更何況,他已經走到了鬼門關,如果此時將孫權謀害他的陰謀揭發,那麼江東的這些臣子定然不會輕饒於他,他不想看到,孫權那悲慘的下場,更不願看到母親連失二子的悲痛,所以,孫策強忍住心中的悲慼,將江東之主這個位子傳予孫權,並吩咐衆人好好輔佐,可是,就在他下完這些命令之後,他又突然間覺得不妥,雖然他分外瞭解自己的弟弟,可是一個連親哥哥都忍心下得了手的人,他最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所以,孫策這才召來張昭,囑咐了這一段話,當然,這些都是張昭的猜測,不過,事實也確實如此,所以,張昭在完全懷疑到孫權之後,他便陷入了兩難之地!到底自己是應該盡全力輔佐孫權還是揭發孫權的陰謀?這個問題讓他十分困擾,要知道,如果自己揭發了孫權,那麼自己似乎就對不起孫策,可是如果不揭發,自己的良心又十分不安,說到底,孫策也是自己的朋友,難道他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孫策這麼枉死?

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困擾了張昭整整三天,而今天便是孫權的第一次朝議,張昭頗爲無奈,他害怕自己若是去了,看到孫權忍不住破口大罵,所以,索性就沒有去參加朝議,而剛剛他也得到消息,闞澤和程秉因爲沒有參加朝議,已經被罰,他想到此,不禁輕聲罵道:“這兩個傢伙,居然盲目的跟隨自己!”他嘴上雖罵,心中卻爲有這樣忠誠於自己的手下而欣慰!

張昭突然間微微嘆了口氣,事情不能總一直這麼耗著,難道自己永遠不見孫權,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他必須儘快做出一個決定,而無論做出哪個決定,都將影響到整個東吳日後的發展!

眨眼間,約莫又過了刻鐘的光景,張昭腦中忽然一片清明,自己和不遵循孫策的遺願?既然孫策已經將位子傳給了孫權,自己又何必去拆這個臺?要知道,一旦孫權的醜事敗露,那麼必將引起所有官員的公憤,到時候必定是難逃一死,而一旦孫權死了,就必定要有人來接替他的位子,到時候江東孫家只怕就此沒落下去,那麼自己到時候豈非對不起九泉之下的孫策?而且,一旦事情敗露,江東動盪,其他勢力趁機發難,以江東無主之勢,又如何與之抗衡?他想到此,心中竟一陣通透,想來孫策早已盤算至此,倒是自己因爲孫策之死,範了糊塗了呢?

張昭一念至此,心中便打定主意,既然事已至此,自己就應當完成當初答應孫策的承諾,竭盡全力輔佐孫權,完成孫策一統中原的夢想,如此,自己也不算辜負孫策的知遇之恩,至於孫權嘛,既然孫策都原諒了他,自己一個外人也不會舊事重提,當然,前提是孫權不能再犯如此大的錯誤!

張昭解了心事,胸中的抑鬱之氣,一掃而光,竟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就在這個時候管家匆匆來報:“老爺中護軍周瑜周將軍求見!”

“哦?”張昭先是一愣,但轉瞬間卻明白了過來,只見他微微笑道:“你去告訴周將軍,就說老夫明日便去拜訪吳候!”

第二章 呂布是狼(1)第十九章 緣分第二十一章 虎豹騎(二)第八章 執拗郭嘉第五十五章 龍爭虎鬥(20)第三十三章 智取新野(三)第九章 千古絕句(1)第二十四章 政治婚姻(4)第六十九章 下邳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益州之變第六十六章 齷齪的勾當(二)第三章 太尉楊彪(2)第四十三章 益州之變第七章 微服出巡(4)第十六章 大漢皇叔(二)第七十八章 火拼劉備(二十五)第二十章 遇刺(3)第四十章 錦帆賊(1)第十四章 買兇殺人(3)第十五章 赤壁之戰(八)第四十八章 江州戰局(二)第三十二章 議江東(二)第十三章 赤壁之戰(六)第四十九章 龍爭虎鬥(3)第一張 江州事(一)第四十七章 大敗曹軍(十一)第十五章 大戰(三)第四十七章 訪賢(3)第十三章 許都商戰(6)第三十一章 陰謀(5)第十二章 螳螂捕蟬(二)第七十六章 戰襄陽(十六)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一)第四十六章 許昌政事(2)第三十九章 楊修歸來(3)第七十七章 戰襄陽(十七)第九章 赤壁之戰(二)第六十章 火拼劉備(七)第四十五章 大敗曹軍(九)第三十八章 謀劃(5)第五十七章 龍虎際會(二)第十九章 風起(4)第六十七章 奪小沛(二)第二十六章 官渡來客(二)第三十五章 童淵到來第二十九章 奇兵(4)第六十八章 奪小沛(三)第三十章 陰謀(3)第四章 名將(一)第三十三章 八百使團第一章 我是獻帝(3)第二十三章 相命(2)第六章 文治武功第二十七章 師徒(2)第八十章 戰襄陽(二十)第三十五章 會三英(3)第十七章 交易(3)第十六章 離間(2)第三十七章 謀劃(2)第五十五章 龍爭虎鬥(19)第十九章 大戰(七)第七十八章 戰襄陽(十八)第二十六章 官渡來客(二)第二十八章 奇兵(2)第五十二章 龍爭虎鬥(10)第二十六章 戮戰樊城(一)第二十三章 赤壁之戰(十六)第七章 一箭雙鵰(1)第二十五章 發兵荊州第七十一章 火拼劉備(十八)第六章 皇帝出宮(3)第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二)第五十四章 孫尚香的拉攏(一)第十四章 黃雀在後(二)第五章 陳宮之禍(7)第四十五章 女傑尚香(二)第十三章 許都商戰(7)第三十二章 赤壁之戰(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女傑尚香(二)第十五章 訓導第七十八章 火拼劉備(二十五)第十四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十章 齊聚江東第五十八章 火拼劉備(五)第三十三章 凱旋(1)第二十七章 戮戰樊城(二)第二十七章 師徒(2)第七十三章 建鄴大亂(四)第二章 江東勢危第十三章 徐州危機(三)第十四章 買兇殺人(1)第四十六章 大敗曹軍(十)第八章 西涼來客(一)第二十九章 奇兵(6)第十二章 許田圍獵(一)第二十六章 遠來的道士第五十八章 虛驚一場(一)第二章 遷都許昌(4)第五十七章 火拼劉備(四)第八十三章 下邳之戰(十五)
第二章 呂布是狼(1)第十九章 緣分第二十一章 虎豹騎(二)第八章 執拗郭嘉第五十五章 龍爭虎鬥(20)第三十三章 智取新野(三)第九章 千古絕句(1)第二十四章 政治婚姻(4)第六十九章 下邳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益州之變第六十六章 齷齪的勾當(二)第三章 太尉楊彪(2)第四十三章 益州之變第七章 微服出巡(4)第十六章 大漢皇叔(二)第七十八章 火拼劉備(二十五)第二十章 遇刺(3)第四十章 錦帆賊(1)第十四章 買兇殺人(3)第十五章 赤壁之戰(八)第四十八章 江州戰局(二)第三十二章 議江東(二)第十三章 赤壁之戰(六)第四十九章 龍爭虎鬥(3)第一張 江州事(一)第四十七章 大敗曹軍(十一)第十五章 大戰(三)第四十七章 訪賢(3)第十三章 許都商戰(6)第三十一章 陰謀(5)第十二章 螳螂捕蟬(二)第七十六章 戰襄陽(十六)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一)第四十六章 許昌政事(2)第三十九章 楊修歸來(3)第七十七章 戰襄陽(十七)第九章 赤壁之戰(二)第六十章 火拼劉備(七)第四十五章 大敗曹軍(九)第三十八章 謀劃(5)第五十七章 龍虎際會(二)第十九章 風起(4)第六十七章 奪小沛(二)第二十六章 官渡來客(二)第三十五章 童淵到來第二十九章 奇兵(4)第六十八章 奪小沛(三)第三十章 陰謀(3)第四章 名將(一)第三十三章 八百使團第一章 我是獻帝(3)第二十三章 相命(2)第六章 文治武功第二十七章 師徒(2)第八十章 戰襄陽(二十)第三十五章 會三英(3)第十七章 交易(3)第十六章 離間(2)第三十七章 謀劃(2)第五十五章 龍爭虎鬥(19)第十九章 大戰(七)第七十八章 戰襄陽(十八)第二十六章 官渡來客(二)第二十八章 奇兵(2)第五十二章 龍爭虎鬥(10)第二十六章 戮戰樊城(一)第二十三章 赤壁之戰(十六)第七章 一箭雙鵰(1)第二十五章 發兵荊州第七十一章 火拼劉備(十八)第六章 皇帝出宮(3)第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二)第五十四章 孫尚香的拉攏(一)第十四章 黃雀在後(二)第五章 陳宮之禍(7)第四十五章 女傑尚香(二)第十三章 許都商戰(7)第三十二章 赤壁之戰(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女傑尚香(二)第十五章 訓導第七十八章 火拼劉備(二十五)第十四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十章 齊聚江東第五十八章 火拼劉備(五)第三十三章 凱旋(1)第二十七章 戮戰樊城(二)第二十七章 師徒(2)第七十三章 建鄴大亂(四)第二章 江東勢危第十三章 徐州危機(三)第十四章 買兇殺人(1)第四十六章 大敗曹軍(十)第八章 西涼來客(一)第二十九章 奇兵(6)第十二章 許田圍獵(一)第二十六章 遠來的道士第五十八章 虛驚一場(一)第二章 遷都許昌(4)第五十七章 火拼劉備(四)第八十三章 下邳之戰(十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日土县| 景泰县| 泗水县| 普格县| 通化县| 古田县| 岳池县| 澄城县| 西乡县| 双桥区| 长治县| 新乡县| 商水县| 浮梁县| 孝感市| 宜丰县| 武宁县| 红桥区| 长武县| 桂林市| 蒙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精河县| 榕江县| 延长县| 太和县| 通辽市| 榆林市| 泰州市| 武威市| 当阳市| 微博| 高邮市| 中方县| 恭城| 苍梧县| 准格尔旗| 峨眉山市| 南汇区|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