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過於穩(wěn)重就耽誤事了
電話那邊的紀斌沉默了。
於大章卻並未流露出絲毫的急躁情緒。
他依舊穩(wěn)穩(wěn)地握著手機,保持著通話時的姿勢,靜靜地等待著對方的迴應。
這麼大的事,身爲隊長的紀斌不可能一拍腦袋就決定下來。
如果做事真這麼武斷,他也不可能做到支隊長這個位置。
在面對複雜的局面時,任何一個決策都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稍有不慎便會引發(fā)難以預料的後果。
所以,無論是從團隊內部的協(xié)調合作,還是對外關係的妥善處理等諸多方面來考量,紀斌都必須深思熟慮。
大概過了半分鐘,紀斌纔開口說道:
“這件事我得上報給領導,然後再做最終決定,所以……”
所以你奶奶個哨子,慫包!
於大章差點將這話說出來。
等他上報完,這事就傳開了,殯儀館那些人早就跑路了。
國營單位,長期作案沒被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內肯定有熟人給他們通風報信。
不然之前刑偵總隊怎麼可能什麼都沒查出來。
“紀隊。”於大章打斷他的話,沉聲說道:
“要我說,你不用上報了。”
“那家殯儀館在宏口分局的轄區(qū)內,接下來的抓捕行動就交給我們分局吧,這樣也省得你們得罪人。”
“我現(xiàn)在就回去和李隊長彙報情況。”
這就是貼臉開大了。
嘲諷的意味直接拉滿。
就連屋門口的兩名組員都聽出來了,於大章這是在瞧不起清普分局刑偵隊。
“我不是怕得罪人。”紀斌解釋道:
“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我要從全局去考慮,不能頭腦一熱就做決定。”
上墳燒報紙,你糊弄鬼呢……於大章聽著他的官話,忽然覺得很膈應。
剛纔向他彙報的時候,於大章將現(xiàn)在的形勢仔仔細細地剖析了一遍。
只要稍微有點兒腦子的人,都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眼下最爲關鍵的一點便是不能打草驚蛇。
而他卻執(zhí)意要將此事上報,這樣一來,不僅會讓消息擴散,還拖延了時間。
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於大章都有點懷疑紀斌是不是和殯儀館那些人是一夥的。
“行吧。”於大章不想再和他廢話了,冷聲回道:
“我來清普分局是臨時幫忙,現(xiàn)在該做的也都做完了,既然你堅持要上報,那就隨便你吧。”
還沒等紀斌開口再說,他就將電話掛斷了。
來到門口,那兩名組員尷尬地看著於大章。
“你別生氣,我們紀隊這人就是謹小慎微慣了。”其中一名組員勸慰道:
“只要是工作上的事,他都要按照程序一步一步來,他也經(jīng)常告訴我們,小心無大錯。”
“我明白。”於大章點點頭,臉上沒有任何不滿,只是淡淡回道:
“每個人的處事方式不同,他這麼做也沒有錯。”
出了門口,他又回頭對著兩名組員說道:
“見到紀隊和他說一聲,我回宏口分局了。”
現(xiàn)在開始,每一分鐘都很重要,他不能在這裡耽誤。
紀斌既然選擇上報,案情隨時都有可能泄露。
於大章算是看明白了。
像紀斌這種穩(wěn)紮穩(wěn)打的人,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置身於險地的。
如果他有充足的證據(jù),紀斌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一分鐘都不帶耽擱的。
畢竟現(xiàn)成的功勞,誰都想要。 可現(xiàn)在專案組只有太平間監(jiān)控這種視聽證據(jù),沒有實物作爲依據(jù)。
而且假扮屍體的那四個人都化了妝,從面容上根本就無法與本人進行對比。
所以在紀斌眼裡,現(xiàn)在進行抓捕,風險太大了。
一旦抓錯人,對他的仕途也會產(chǎn)生影響。
於大章感覺紀斌有點像《人民的名義》裡面的高書記。
“你看,又急。”
“我知道你急,但你先別急。”
他可沒閒工夫和這樣的人扯犢子。
彙報彙報,人都到美國了……既然接了這個案子,於大章就會辦到底,他不允許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
出了清普分局,他立刻將電話撥給了李鈞。
“李隊,我這邊不太順利。”他一邊走向停車位,一邊說道:
“現(xiàn)在所有的線索都指向宏口區(qū)殯儀館,我認爲可以收網(wǎng)了,但清普分局這邊還要繼續(xù)上報。”
隨後他將目前的形勢快速說了一遍。
沒有抱怨,也沒有對紀斌的不滿,只是就事論事,陳述著自己的判斷。
你激進,你勇敢……那是你的事。
你沒權力讓所有人都和你一樣。
系統(tǒng)內多的是紀斌這種‘穩(wěn)重’的人,寧可不立功,也絕不犯錯。
能不得罪人就儘量不去得罪。
其實這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或者說,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認知。
“老紀還是那個樣子。”李鈞聽完後,嘆了口氣:
“你也別往心裡去,他熬了二十多年才做上這個隊長,小心一些也無可厚非。”
“我明白。”於大章的語氣很淡然,聽不出來絲毫情緒的變化:
“紀隊的做法沒有錯,只是不適合這個案子。”
如果說在此之前,於大章對於紀斌的爲人處世和工作能力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
那麼經(jīng)歷過這件事情之後,他可以說是徹底將紀斌這個人給看透了。
這個案件纔剛剛展開調查不過短短兩天時間而已,紀斌就迫不及待地尋找外援。
那個時候,於大章心裡還覺得有些奇怪,怎麼這人如此沉不住氣?
現(xiàn)在看來,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原來紀斌心裡跟明鏡兒似的。
他非常清楚以自己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破獲這起棘手的案件。
所以,他早早地就打起了小算盤,提前將遇到的難題向上面進行了彙報。
不得不說,他的確有點小聰明。
這樣一來,即便到最後這案子依舊未能偵破,他也能夠憑藉自己積極主動的工作態(tài)度,而免於遭受嚴厲的處分。
反正連其他分局那些所謂的辦案高手對此案都是束手無策,又怎能單單責怪他紀斌一個人無能。
“我這邊立刻安排警力,你儘快往回趕吧。”
顯然李鈞對紀斌很瞭解,同時他對於大章的能力也深信不疑:
“咱們在殯儀館見。”
這話怎麼聽著不太吉利……於大章立刻應道:
“行動之前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行動內容,我懷疑嫌犯認識咱們系統(tǒng)內的人。”
“不用你教我。”李鈞沒好氣地說道:
“你這疑心病太重了,連咱們分局自己的人都不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