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張晨陽曾向羅立打來電話,稱他們已經在徹夜加班,連續奮戰後終於代工生產出5萬顆解碼芯片和3萬顆34M閃存芯片,當時興奮的羅立還在爲楊樹才的產能感到擔憂,覺得一週內楊樹才的工廠很難組裝3萬部MP3,可現在看來自己的確有些杞人憂天了。
望著倉庫中已經封裝的2萬5千部二代伶倫,羅立心滿意足的“哈哈”大笑了起來。不過他也對於3萬顆閃存芯片竟然只能裝配出2.5萬良品機器有些不滿。
他粗略的算了算,這樣的良品率所付出的成本竟然比從閃迪公司進口成品都要高出不少。
不過,他也明白張晨陽的公司如今纔是剛剛起步,能有這樣的成績也算是不錯。所以羅立便向楊樹才提出要讓他將這個情況原原本本反饋給張晨陽幫助他們去改進。
楊樹才面對眼前這位將自己由一個作坊老闆提攜成一家規模化公司老總的年輕人自然言聽計從。這半年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使得他對於羅立愈發欽佩,同時也對資本力量的強大感到極度震驚。
從一家只能生產模具的合作社到能夠生產組裝精密機器的綜合性公司,這天翻地覆的改變也僅僅只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如今自己的公司雖然無法研發產品,但無論是錄音機、收音機乃至電視機、洗衣機都是可以代工生產的。可以說如今自己的工廠生產幾乎已經實現了家用電器的全覆蓋。
甚至他已經陸續接到了很多企業的代工請求,所以在羅立的同意下,他的公司已經代工生產起了除MP3之外其他的產品來盈利了,這其中不乏一些國內知名品牌的電器設備。
而對於羅立來說,幫助楊樹才的公司發展成爲像富士康那樣的超級代工工廠在他的商業帝國計劃中可是件極爲重要的事情。
但他並沒有親自參與其中,而只是陸續投入資金讓楊樹才自己去引進技術、設備和人才慢慢摸索發展。因爲在代工領域羅立自己也是個門外漢,所以他寧願多花些錢讓楊樹才自己來慢慢摸索成長。
可實際上楊樹才所表現出的能力卻是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料。這半年來,楊樹才幾乎挖來了能夠覆蓋所有家用電器領域的生產技術人才和設備。所花費的代價也僅僅不到一千萬元。
這錢雖然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投資,但也能說明楊樹才的確是個能折騰的主。所以在羅立視察完楊樹才的公司後,他的心中竟然生出了一絲錯覺,感覺自己看到的並不像是富士康的雛形,反而更像是美的或是海爾似的公司。
不過這個偏離自己期望的結果倒也不壞,只不過羅立需要重新對楊樹才公司的發展做一番重新定位了。
1995年9月1日,一場華語樂壇史無前例的盛大直播在紅磡舉行,TBB聯合了香城十數家電視臺和來自馬坎、琉球甚至是大馬、新加坡等二十多個國家地區電視臺共同直播這場聲勢浩大的音樂盛典。
聯合直播的主意是龍星唱片公司提出的,他們要求TBB開放轉播權,而TBB也十分“痛快”的答應了龍星唱片公司的要求。至於其他的電視臺在得知聯合直播並不需要支付轉播費用的情況下自然紛紛欣然應邀。要知道金曲賽播出的10天裡,已經在他們的國家颳起了一股流行音樂的旋風,金曲賽更是成爲了首屈一指的節目。
所以轉播金曲賽的決賽對於各家電視臺提高收視率來說都是一件極有好處的事情。因此望著天上掉下的餡兒餅,各家電視臺又如何能不伸手去搶呢?
但明面上共贏的局面,卻是花費了龍星唱片公司不小的心思。其實當初TBB根本就不同意龍星唱片的提議,將自己獨家捏在手心裡的香餑餑讓給別人。更別說這些天來,各家電視臺從他們手裡購買轉播權的價格已經飛上了天際。
可龍星唱片公司在碰了一鼻子灰後當即表示,如果TBB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免費開放決賽的轉播權,那麼龍星唱片公司將會終止與TBB的合作。畢竟香城又不是隻有TBB一家電視臺,大不了選擇與翡翠、鳳凰等其他臺合作就是了。
TBB見龍星唱片公司的態度十分強硬,當即召集高層召開了董事會。會上,龍星唱片公司的代表副總黃橙當衆向TBB高層陳述了厲害。
“如今金曲賽已經受到全球華人界的廣泛關注,所以開放決賽的轉播權能夠讓這一名片更加響亮,觀看到比賽的觀衆人數也會增加數倍不止。
只要觀衆們認可了金曲賽,那麼對於明年第二季的播出無疑將會產生更大的關注度,到那個時候,TBB售賣版權的收入將會成倍的增加。”
黃橙的話雖然很有道理,但TBB的高層也不是傻子。開放轉播權雖然會提高收視受衆面,但也會造成到手的利益會受到損失。
所以有人當即提出撇開龍星唱片公司,自己來搞第二季金曲賽的主意。
可他的提議卻沒有多少人附和,因爲明眼人都明白,金曲賽火爆的第一原因是歌手所唱的歌曲無一不是經典,而非賽事本事。所以拋開龍星唱片,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舉辦的金曲賽會如同第一季一樣火爆。
更重要的是,如果龍星唱片公司與另外一家電視臺合作,只要他們又能寫出一些質量不錯的歌曲,那麼不管節目名稱叫什麼, 總是會取代金曲賽成爲第一歌唱比賽的。
要說這些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前世《好聲音》的人氣不就高開低走嗎。顯然TBB的絕大多數高層都能意識到沒有龍星唱片公司提供的優質歌曲,金曲賽必定只是一顆流星!
所以在一番討論下,TBB答應了龍星唱片的要求,但與此同時與龍星公司簽訂了未來兩年的獨家承辦權,以保證自己的利益。
首戰告捷後,龍星公司又一次出擊,而這次的矛頭則對準了那些想要免費參與決賽轉播的電視臺。要求他們不得掐頭去尾,必須原原本本的轉播決賽盛典從開始到結束的每一分每一秒,以保障贊助商和TBB的利益。
這些電視臺只是覺得這份要求無非就是轉播一些TBB承接的廣告而已,所以並未多想便答應了龍星唱片和TBB的要求,殊不知他們從簽訂合同的那刻就陷入了龍星唱片公司設定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