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章 手抄本算什麼

剩下的都不對!

李定安的聲音不大,但足夠左近的幾位聽的清清楚楚。

這代表什麼?

意思就是東西有問題,至少絕對不是什麼四代宮廷內府收藏的宋版手抄本……

一剎那,葛教授目光呆滯,跟丟了魂一樣:原本可是值好幾億的東西,就李定安這一句,價格不得縮水個幾十上百倍?

包括女人,終於沒有了氣定神閒的姿態,小嘴微張,一副被震住了的表情。

男人也反應了過來,眼角都快崩裂了,“咚”的一拳砸到了桌子上,放大鏡和手電筒“蹦蹦蹦”的跳了好幾下。

江靈雨嚇的一個機靈,連忙從支架上拿下手機,看鏡頭角度太小,又連忙後退了幾步。還呲了呲小虎牙:敢動手,等著坐牢吧你?

又來了?

李定安嘆了一口氣,朝遠處示意了一下,導播早有準備,按住對講機說了兩句,立馬就有五六個穿白襯衣的小夥圍了過來。

直播間裡更熱鬧了:

滴不盡:“哈哈哈……開始了開始了!”

三千丈:“好險,差點就沒趕上!”

營養快線:“開盤了啊:我賭今天肯定能打起來,至不濟也得把李安之桌面上的東西摔幾件……輸了的給咱表妹刷跑車!”

我最大:“記吃不記打,你都連輸一週了?”

我鑽巷子:“保安又不是吃素的……看,這不就來了!”

一看又有人找李定安鑑定,江靈雨就開始@李定安的粉絲。收到信息,但凡在線的鐵桿粉全進了直播間。

然後沒等幾分鐘,網友們最喜聞樂見的節目就開始上演了。

包括旁邊的幾位專家,以及有事沒事就會來展覽會溜達一圈的藏友,早已見怪不怪:因爲這樣的一幕每天都會發生,甚至有時候,一天得好幾次。

不過今天換了個地兒:從李定安的席位前換到了葛教授這裡。當然,主角沒變,還是李定安……

“今天是什麼東西,古籍?”謝原平伸著脖子,“看著挺舊啊?”

“確實挺少見!”朱訓也瞅了一眼,“但看這兩位挺氣派,怎麼也急眼了!”

“估計東西不便宜!”張副教授想了想,傾了傾腰,“老葛,什麼物件?”

葛教授如夢初醒,禁不住的吞了一下口水:“宋版書!”

專家們精神一震:好傢伙……一頁宋版一兩金,這句話可不是吹出來的。

看厚度,這一本怎麼也要五六十頁,少些也要上千萬……

正轉著類似的念頭,葛教授語不驚人死不休:“周邦彥的手抄本,高宗趙構、端宗趙昰鑑賞……又經南宋秘書省,元翰林國史院,明文淵閣、國子監,清天祿琳瑯四朝內府珍藏,光是這些機構的印鑑就足有十多枚……而且除了趙構趙昰這兩位的帝璽,還有朱元璋《廣運之寶》,以及乾隆的四方太上寶藪……”

啥玩意?

不誇張,但凡聽清楚葛教授說了什麼,無一不是目瞪口呆,包括專家,藏友,以及直播間的粉絲。

然後,就聽“吱兒嘩啦”的一陣亂響,再一看,四位專家站起來了兩對,直接丟下手裡的東西,拔腿就走。

坐在椅子上的藏友一臉懵逼:不是……這看的好好的就走了?

再一問:我了個天,宋版書,而且是名家手抄,更有好幾位皇帝蓋過章?

那還鑑定個屁,看完熱鬧再說。正鑑定的拿起東西就走,正排隊哪還有心思排隊……頓時間,葛教授這就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網友們同樣被震住了:嘛玩意?

新粉絲大都是外行,也就看個熱鬧,不停的刷著公屏:是不是很值錢之類的話,而越是老粉絲,越是懵逼:宋版手抄,四朝宮廷內府鑑藏,四位皇帝鑑賞……但凡葛教授說的不是夢話,這東西不得好幾億?

嗯……唏,不對?

李定安剛說了……這東西有問題!

所以,哪還能值什麼好幾億?

頓時間,網友們分外同情這位正咬牙切齒,滿臉兇相的男人:打架算什麼,擱誰誰不拼命?

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睜大了眼睛,一眨都不敢眨。

幾位專家就站在桌子四周,全都伸著脖子盯著桌子上的書,但都只是看著,卻沒人上前翻一下。

說心裡話,這樣的東西,現在又到了這樣的程度,確實沒人敢動:被訛上了怎麼辦?

也不得不說,李定安不愧是李定安:就算覺得東西有問題,話就不能說的婉轉一點麼?

每次都是說一不二,鐵板釘釘,而且攝像機同步直播,等於東西直接判了死刑。這次更絕:好幾億的東西,人家不跟你急眼纔怪?

藏友們則是一臉興奮,暗呼有眼福:上億的物件,別說現實中,就電視上都少見,遑論拿到展覽會這樣的場合現場鑑定。

匪夷所思的是,竟然被李定安一口斷定爲假?

哈哈,這下有熱鬧看了……

眨眼的功夫,跟前就圍了幾十號人,更有幾個穿著統一制服的年輕人虎視眈眈,男人好歹算是恢復了一點冷靜。

但情緒依舊很激動,眼睛冒著兇光,恨不得把李定安剝皮活吞了:“張嘴就來,伱說有問題就有問題?”

“不是我張嘴就來!”

李定安想了想,又指了指手抄本:“做過不少檢測吧?c-14……嗯,應該還有熱釋光!”

幾位專家離的近,下意識的瞇了瞇眼:手抄本的紙張外緣,隱約有幾個米粒大小的豁口。

明白了,取過樣,做過斷代檢測,而且抽檢了好幾頁。

思忖間,李定安又翻開書:“又做了碳分子元素分析……嗯,應該還做過質譜色譜和同位素,甚至做過反輻照X光檢測……”

再一瞅,指尖前端的字跡明顯要淡一些,而且有細密的痕跡,看來是刮過墨粉。

“而且無一例外,這些檢測結果都顯示:這件手抄本,就是南宋時期的東西!”

男人猛的一愣:那你說個嘚兒?

“別急,等我說完!”

李定安又擺擺手:“也別說分子元素分析,你就是做原子吸收和離子束,也絕對沒一丁點的誤差……你也肯定找過專家,應該還不止找了一位,是不是都說沒問題?因爲人家用的全都是宋朝的東西:紙、墨、線,甚至包括印泥……憑眼力看,當然沒問題!”

什麼意思?

“你說這是……仿的?”

“對……你肯定要問我,我憑什麼這麼說?來,看這裡……”

李定安拿過手電和放大鏡,打出了一道強光,“看這幾枚乾隆的印,顏色是不是要深一些,邊緣是不是更齊整,更清晰?再看宋、元、明三朝的印,顏色是不是一模一樣?而且相對比清朝的顏色要淡一些,印章邊緣是不是有種‘擴散’、‘虛化’的感覺?

這是因爲中間差著近兩百年,清朝印鑑中的色素分子分解的晚,流失的慢,顏色當然更深,更清晰……”

離乾隆的印差著兩百年?

張教授一秒就算了出來:“除了清朝的,剩下的這些印,全是明朝萬曆年間蓋的?”

“對!”李定安點點頭,又翻到了扉負,“包括這方《清真居士》,以及《秘書省管下校書郎朱記》!”

男人反應再慢,也明白了:這本書是明朝萬曆年間僞造的,離宋徽宗時期差著四百多年,更和周邦彥沒一毛錢的關係……

“你開什麼玩笑?”

“不是我開玩笑,而是事實!”

李定安有些無奈,“知道你肯定不信……這樣,我建議你去一下故宮,他們有相關技術,而且有數據庫,只需做一下比對,一目瞭然。”

事實個屁!

一好好的四朝宮廷內府收藏、三朝皇帝御覽,名家手抄的絕版宋版書,突然就成了明朝仿造的了?

男人顫顫巍巍的舉起手指,嘴脣也跟著打哆嗦:“證據呢?”

說的這麼清楚,你還要什麼證據?

“都說了,清以前的那些印鑑的時間不對:宋、元、明三朝的那幾方印全是同一時期蓋的,所以顏色深淺、痕跡虛化程度才一模一樣,這不是僞品是什麼?我更說了,讓你去故宮檢測,他們不但有技術和數據庫,甚至收藏有好多類似的物件,一對比一個準……”

頓了頓,李定安伸手往遠處指了指:“現場直播,建議你別吵,越吵影響越大……”

看到不遠處的攝像機,男人的臉都綠了,本能的攥起了拳頭:這特麼以後還怎麼賣的出去?

倒不是要打人,想打也打不著,就是氣的有點六神無主,腦漿子攪成了粥:因爲不止是少了四五百年曆史的問題,而是價格:還幾億,現在能不能值上千萬都不一定。

越想越氣,男人恨不得把桌子都掀了,身體止不住的抖了起來。

女人適時咳嗽了一聲,他纔回過了神,指頭差點戳李定安鼻子上:“李定安是吧,等著吃官司吧你!”

李定安只是笑了笑。

吃官司算什麼,不信你問問旁邊的幾位專家:這幾天威脅要套他麻袋的、開車撞他的、半路上堵他的、燒他房子的,甚至揚言要找把槍崩了他的……多到數都數不清。

做專家做到天天都有人要和他玩命的份上,除了李定安,也是沒誰了……

男人氣的想吐血,卻又無計可施,只好拿起了書。

他都站起來,又走出去了七八步,才驚覺不對,又回過了身:“嫂子?”

“沒關係!”

女人氣定神閒的擺擺手,“我上次說的事情,你考慮一下!”

一剎那,男人的臉已不是綠,而是青。

愣了好久,他才咬著牙點了點頭:“好,我再考慮考慮!”

說完,又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定安,也轉身離開。

李定安依舊無所謂,瞅了瞅男人的背影,又看了看女人:之前只以爲是欠債的和債主子,沒想還是親戚?

正想的入神,女人又歉意的笑了笑:“李老師,不好意思!” “您客氣!”

女人點點頭,稍想了想,手又伸進了坤包。

再拿出來時,手裡多了一張紙片:“以後肯定還有麻煩您的地方,你如果有需要,可以打我電話!”

這樣的情形很常見,光這一週,他收到的名片就有八九十上百張。李定安也沒在意,下意識的接了過來。

然後瞄了一眼,眉頭不由自主的一皺:這一張,怎麼和之前收到的不一樣?

很普通的紙,古銅底色,黑色楷體。問題是,紙片上除了“齊英”兩個字,就只有一組手機號。

沒單位,沒地址,更沒職務……除了名字和電話,再多餘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

這沒頭沒尾的?

我連你是幹嘛的都不知道,能有什麼地方麻煩到你?

正摸不著頭腦,女人淺淺一笑,又站了起來:“李老師,再會!”

笑的很好看,還帶著點神秘,像是“我們肯定會見面”的那種感覺。

啥意思?

就算是你想讓我遐想,這歲數也不搭幹啊?

不誇張,這女人既便沒和老孃一個年紀,也絕對小不了幾歲……

思忖間,女人離開了座位,人羣讓開了一條道,她剛出去,又“譁”一下圍了上來。

不是……人都走了,還有什麼好看的?

李定安揮揮手:“各位,散了吧!”

“別……這不上不下的!”

“李老師,這本書是誰仿的?”

“聽您意思,清朝印都是對的,意思就是:至少清朝內廷收藏過,乾隆鑑賞過,對吧?”

“那現在還值多少錢?”

“和故宮有什麼關係?”

一堆藏友站著不動,七嘴八舌,嗓們還一個比一個大,

李定安很無奈,其他幾位專家更無奈:也別說散了,圍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就沒人再往他們的席位上坐,還怎麼鑑定?

張副教授瞅了瞅,湊了過來:“解釋一下吧,要不然不消停!”

老葛更是急不可耐:“不搞明白,我覺都睡不著!”

也不怪他堂堂一京大教授,也算是京城數得上的金石、古籍專家,卻這麼不淡定?

恰恰相反,正因爲懂的多,才覺不可思議:印鑑太多,而且各朝各代的都有,但痕跡表現卻又太統一?這個問題他也看出來了,所以一時有點拿不準,才請李定安幫忙。

不過也只是拿不準,想著是不是保存不當的原因,也不是沒懷疑過這書是不是僞造的,但說實話,不多。

李定安倒好,不但言之鑿鑿,更是指出了明確的僞造時間:明朝萬曆?

而他也說的很明確:好幾種科學檢測結論都顯示,這書就是宋版,那李定安是如何判斷的?

沒道理他的眼睛比儀器還要高精尖吧?

狐疑間,聽到李定安說“那也行”,老葛頓時來了精神。

“先說點公開的秘密:故宮也有贗品!”

確實是公開的秘密,溥義的回憶錄裡就有寫:退位之後,故宮大部分的護衛都被遣散,監管力量薄弱,所以許多老宮女和太監都從琉璃廠之類的地方帶贗品回來,把真東西換出去。

也不管字跡是不是一樣,畫風是不是相似,只要不是太離譜,大概對得上就行。

比如真跡是一幅唐寅的仕女圖,那我就找幅仕女圖,只要畫工不是太差就行,再請人題個唐寅的款,刻個唐寅的章……齊活。

包括溥義自己也這麼幹:自己出不去,也太顯眼,就讓他弟弟溥傑幹:天天上學的時候背一書包出去,袍子底下再藏一點,放學的時候再把贗品帶回來。

換出來的這些真東西,大部分都被他送給了日本人……

“我再說點好多人不知道的:溥義退位之後換出去的,其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的贗品之前就存在,具體時間要追溯到順治時期……

這其中贗品佔比最多的就是書,也就是各種清以前的珍本、善本、孤本。其次是書法字帖與畫,再次則是鼎彝與玉石……”

這個好多人還真沒聽過,比如直播間的粉絲,圍觀的藏友。但幾位專家多少了解一點,至少京大的兩位教授就知道。

頓時間,老葛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那本書……是項墨林仿的?”

李定安點點頭:“十有八九!”

粉絲和藏友卻是一頭霧水:“項墨林是誰?”

“剛查了,明朝中晚期中國最大的古董商人,還是最大的收藏家……”

“明朝就有做古玩生意的?”

“真稀奇?漢朝就有了……你以爲曹操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從墓裡盜出來的就只有金銀?”

“還真就是全國中最大……連萬曆皇帝都說:項墨林儲藏之豐,甲於海內……授璽書請他出來做官,他竟然“堅辭不授”……”

“還有乾隆:項式鑑藏之廣,之精,極一時之盛……”

“他是萬曆時期的人,差著近兩百年,乾隆怎麼知道的?”

“都不仔細看:人乾隆說的是項氏……”

“等會,查到了……這上面說:世界上許多博物館的古籍和字畫類的鎮館之寶,大多來自項氏,故宮博物院佔一半以上……”

“你從那個地攤文學上查來的?”

“《中國收藏年鑑》和《人民日報》!”

說地攤文學的立馬不吱聲了:人民日報就不說了,就說收藏年鑑:這是國家文物局出版的,捫心自問,還是相當權威的……

“好傢伙……這上面還說:順治二年,清軍攻破嘉興,盡掠項式收藏,運至京城……幹隆年間編著的書畫藏品著錄文獻《石渠寶笈》中,來自項氏收藏的歷代名家的書、字、畫,碑帖、拓片足有四萬餘……故宮的書畫類藏品有多少?”

“肯定不止十萬件,但要除去明以後的,還真就說不準……”

“一家收藏,半座故宮……長見識了!”

“明白了,李定安的意思是:這本書原先是項式收藏,順治時流入皇宮,所以清代的那些印都是真的。”

“什麼項式收藏?是項氏僞造。”

“那又是怎麼流出來的?”

“多簡單……城頭變換大王旗,說的就是民國時期的京城……那些進過京的軍閥,哪個不從皇宮裡偷東西?”

“真就說不準……”

就這樣,你查一點,他查一點,再半猜半蒙,網友和藏友們竟然理出了那本書的大致脈絡:項氏僞造,清內府收藏,乾隆鑑賞,並蓋了印……

大致就是如此,當然,細節遠比這個要精彩:項墨林不僅僅是明朝中晚期中國最大的古董商、最大的收藏家,更是當時最爲權威的鑑定家。全國知名,而且是無人可比肩的那一種。

是不是很熟悉?

熟悉就對了,不然項氏那些連萬曆和乾隆都驚歎不已的藏品是怎麼來的?

既然鑑、藏、收、售爲一體,當然就免不了仿和僞,就連相關史志都有記載:項墨林遴選能工巧匠,制榻、架、櫃、奩、盒,及彝器、金石、古玉……等等等等,鐫以銘識,惟肖惟巧,毫髮無差,假能亂真。

當時的“嘉興項氏”,已經成了仿古、僞古的代名詞。

書畫類的仿品更是不用說:他與文徵明父子皆是至交,來往甚密,時常請父子三人寫字作畫,專仿宋元名家之作。包括蘇軾在內的宋四家,黃公望在內的元四家,以及趙孟??等等等等。

還有文徵明的弟子,明四家之一的仇英,幾乎就是他培養出來的:仇英成名之前,動不動就住在項府,臨摹前代名家之作。

還有同時期與仇英同屬吳門畫派的幾位名家、明晚時期的董其昌、以及許多名氣不如這二人,但臨摹能力極高的書法家以及畫家,都受過項氏的資助,以及類似的經歷。

包括項墨林父子,也是同時期一流的字畫名家,他們自己仿的,就更多了。

而所用的紙、墨、顏料等等,大都是項墨林蒐羅來的前朝之物,做舊手法也極爲高明。所以別說現在都已過了四百多年,就是當時,能辯出項氏仿品真僞的鑑定家也是少之又少。

仿出來的作品,當然被項墨林以真品賣了出去,然後再以重金蒐購名家真跡,如此往復,生生不息。

不誇張,光是故宮之中收藏的出自項默林之手的贗品,就要以“千”計。李定安甚至見過宋高宗趙構寫給岳飛的《賜岳飛批剳卷》及手札,也就是歷史小說中的十二道金牌。

同樣,也是項墨林僞造的,上面甚至有康熙和乾隆的親筆題跋。

所以,一本週彥邦的手抄本算什麼?

第40章 下次一定第89章 有貓膩第56章 誰在叫我第399章 什麼妖孽變的第210章 想啥來啥第175章 跟丟了第188章 安本齋第268章 盜墓進去的第512章 裝病第382章 太歡快了第198章 廢了第362章 一個和尚(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315章 買不買?第223章 對什麼呀對?第70章 封口費第138章 這姑娘家裡是幹什麼的?第88章 爲什麼不謝謝我?第509章 先薅了再說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69章 這麼厲害第244章 告黑狀第487章 該自己乾的,已經幹完了第504章 炸毛了第110章 當我們不認識漢字?第161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388章 唐代禮玉六器第154章 爲什麼就你會做?第321章 事發了第407章 個人努力第484章 我不猜第467章 又不是我撕的?第218章 辭職第194章 殺瘋了第494章 裝沒看見第88章 爲什麼不謝謝我?第233章 上電視第309章 碰瓷第298章 水落石出第474章 透視眼第192章 太不可思議了第405章 不用客氣第479章 最好能上上手第257章 又被截胡了第401章 要高升了第147章 錢不是問題第181章 現代仿的第105章 半個億第52章 說明了一切第107章 這畫怎麼在你手裡?第17章 這家沒法待了第77章 跟我走第410章 還能認錯了?第270章 巫觀裡的老道士第216章 你愛信不信第455章 寶庫第471章 柴窯天青釉第380章 拄斧第281章 怎麼辦第375章 立項穩了第261章 對職業道德的不尊重第398章 時間多的是第366章 都說了不可能第502章 挖到寶了第331章 只提供技術支持第380章 拄斧第168章 這下麻煩了第67章 主播有毒第196章 查水錶的來了第256章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第224章第290章 寸步不離第145章 還不如不知道第245章 油畫是他的?第360章 木俑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133章 學生還配助理?第438章 當我是泥捏的第507章 有什麼必要?第339章 就叫李定安第451章 一個頭有兩個大第318章 這女人姓溫第16章 真有點問題?第179章 良品坊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132章 再翻一番第443章 洞塌了第289章 相當矜持第226章 打賭第214章 那可是好多錢?第51章 扯淡第119章 金頁子第454章 腦子進水了第475章 冤家路窄第300章 開國皇帝朱元璋第472章 早了三千年第94章 撲滿感謝“趣味遊戲plus”大佬的首盟。第35章 那也行第357章 龍穴第46章 孩子大了,好好說
第40章 下次一定第89章 有貓膩第56章 誰在叫我第399章 什麼妖孽變的第210章 想啥來啥第175章 跟丟了第188章 安本齋第268章 盜墓進去的第512章 裝病第382章 太歡快了第198章 廢了第362章 一個和尚(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315章 買不買?第223章 對什麼呀對?第70章 封口費第138章 這姑娘家裡是幹什麼的?第88章 爲什麼不謝謝我?第509章 先薅了再說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69章 這麼厲害第244章 告黑狀第487章 該自己乾的,已經幹完了第504章 炸毛了第110章 當我們不認識漢字?第161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388章 唐代禮玉六器第154章 爲什麼就你會做?第321章 事發了第407章 個人努力第484章 我不猜第467章 又不是我撕的?第218章 辭職第194章 殺瘋了第494章 裝沒看見第88章 爲什麼不謝謝我?第233章 上電視第309章 碰瓷第298章 水落石出第474章 透視眼第192章 太不可思議了第405章 不用客氣第479章 最好能上上手第257章 又被截胡了第401章 要高升了第147章 錢不是問題第181章 現代仿的第105章 半個億第52章 說明了一切第107章 這畫怎麼在你手裡?第17章 這家沒法待了第77章 跟我走第410章 還能認錯了?第270章 巫觀裡的老道士第216章 你愛信不信第455章 寶庫第471章 柴窯天青釉第380章 拄斧第281章 怎麼辦第375章 立項穩了第261章 對職業道德的不尊重第398章 時間多的是第366章 都說了不可能第502章 挖到寶了第331章 只提供技術支持第380章 拄斧第168章 這下麻煩了第67章 主播有毒第196章 查水錶的來了第256章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第224章第290章 寸步不離第145章 還不如不知道第245章 油畫是他的?第360章 木俑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133章 學生還配助理?第438章 當我是泥捏的第507章 有什麼必要?第339章 就叫李定安第451章 一個頭有兩個大第318章 這女人姓溫第16章 真有點問題?第179章 良品坊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132章 再翻一番第443章 洞塌了第289章 相當矜持第226章 打賭第214章 那可是好多錢?第51章 扯淡第119章 金頁子第454章 腦子進水了第475章 冤家路窄第300章 開國皇帝朱元璋第472章 早了三千年第94章 撲滿感謝“趣味遊戲plus”大佬的首盟。第35章 那也行第357章 龍穴第46章 孩子大了,好好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巫溪县| 梅河口市| 盐边县| 康保县| 凤台县| 朝阳县| 宽城| 望都县| 岫岩| 贵港市| 晋州市| 陆川县| 宿迁市| 图木舒克市| 东安县| 和林格尔县| 台安县| 和顺县| 昆明市| 陆川县| 陇川县| 舟曲县| 孟州市| 会宁县| 柳河县| 馆陶县| 易门县| 西安市| 芜湖市| 泸定县| 那坡县| 昌都县| 吉林省| 左云县| 汕尾市| 民勤县| 楚雄市| 辽阳市| 璧山县|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