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

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

“我不喜歡太胖的,要不咱們還是算了吧。”

張揚搖搖頭,他感覺再聊下去,陳彥光要自爆了。

“啊,太草率了吧?”

陳彥光看著張揚,覺得他單純因爲個人的喜好,放棄這種發財的機會不是很理智。

錢吶,掙錢吶,什麼事不能忍一忍?

“要不揚哥你再想想?”

“好吧,我說實話,斯里蘭卡那地方就不適合打撈,因爲他們國土面積小,當地政府管的非常嚴。”

“不過最主要的問題是,海撈瓷都是走量的,不是你撈起來就一定賣的上價,對銷售渠道的要求比較高。”

“你要是有人家李老闆的渠道,還賣啥海撈瓷啊,直接賣陶嫦整的那些高仿,不比賣海撈瓷掙的多?”

張揚早就看出來陳彥光對李老闆的生意有想法了。

他甚至懷疑這次出海撈東西,就是陳彥光主動和人家李老闆提的。

不然來參加一個瓷器展,對方怎麼會把他們帶到海上來開眼?

出於朋友的角度,張揚得勸一下。

幹這種活兒風險太大了。

而且以後沒事就找張揚鑑定撈出來的是啥,他也遭不住啊。

張揚可是記得很清楚,那艘宋代的沉船南海一號,上面發掘出了六萬多件文物。

萬一讓陳彥光撞大運,碰到類似的沉船,張揚真怕自己死在鑑定臺前。

陳彥光聽完,沉思了一會兒,點點頭:

“還別說,伱這話有點道理的。”

他告訴張揚,這幾個月,河東集團的海外生意全面鋪開以後,每個月的純利潤都在六百萬左右。

最後一個月甚至達到了一千一百萬。

雖然沒有當初賣假貨、全國收割韭菜來的那麼暴利,但是可以預期的是,等海外渠道完全鋪開,集團的口碑打出來了,掙的錢肯定會幾倍上漲。

到時候,真的是躺著也掙錢。

“算了算了,我還是出去看他們撈出來什麼東西吧。”

“可以,有好東西再叫我。”

張揚點點頭,拿出手機看小說。

纔看了一章,陳彥光又回來了。

這次,身後跟著的女救生員,也幫他拿了件古董。

陳彥光手裡的是個大的醬色的罈子,救生員手裡拿的是一件金屬容器。

兩人把東西放到張揚面前,陳彥光說:

“你先看著啊,外面還有幾件。”

“那些碗啊、盤子什麼的,我就不搬進來了,沒啥好看的,咱就整點特殊器型的東西。”

“別,你先別急。”

張揚只看了罈子一眼,就出聲叫住了想要轉身離開的陳彥光。

“你這件,明代萬曆時期漳州窯的鳳紋甕,不值錢的,也就幾百塊的樣子。這種東西遠不如品相完整的青花瓷。”

“要不你再看看?”

“這上面雕的是鳳凰誒,沒有什麼說法嗎?”陳彥光問道。

“沒有一點兒說法,漳州窯當時接海外華人的訂單,什麼都燒,鳳紋、龍紋啥的,別管逾不逾矩,只要給錢都能燒。”

“明朝到了萬曆的時候,基本對地方就沒咋管了,這纔有那麼多的商船去往東南亞和阿拉伯國家。”

張揚無奈的攤攤手,從前面那個疑似嘉靖官窯落款的青花瓷盤,再到這件醬釉的鳳紋甕,都很有迷惑性。

不知道的還以爲這是官船。

但其實大概率是民間交易。

這是明代晚期社會現實的一種體現,那時候開了海禁,只要願意交稅,啥東西不能賣啊。

“那這個呢?”陳彥光又拿起旁邊的金屬器。

“這就是個銅鑼啊。”張揚馬上說道。

“明代商船基本都會配銅鑼的,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手動的警報器,一旦發現緊急情況就敲鑼報警。”

“這東西,一百塊?可能還多了。”

“多少?才一百塊嗎……”陳彥光無語了。

他想著甲板上剛撈上來的那些東西,半晌纔回過神來,問張揚:“那種青花的茶盅值不值錢?”

“蓋子沒了,但是茶盅裡面有字,我看了一下好像是個【林】字,被壓在漁網最底下,沒那麼好拿出來。”

“哦,我知道你說的是什麼了。”

“那就是我剛纔提到的,海外華人在內地窯口定做的瓷器,上面寫的字基本都是他們的姓。”

“日常用品,也不值錢,兩百五吧。”

“壞了,那沒值錢的了。”陳彥光像泄了氣的皮球,直接癱倒在了椅子上,“怎麼回事啊,明代的商船,怎麼一件珍品都沒有啊。”

“你別急嘛,等他們全部撈上來,咱們上岸了再慢慢看。”張揚伸出手機,邀請道,“要不要來把象棋?”

“哦?可以可以,看我殺你個片甲不留。”

……

張揚和陳彥光是臭棋簍子遇到了臭棋簍子,大哥不說二弟。

大戰三十回合,打成了十五比十五。

就當兩人準備最後一局決勝負的時候,李老闆帶著人進來了。

他沒打擾張揚兩人,而是讓人把桌上那些、陳彥光帶進來鑑定的東西,都給搬出去。

“收工了?要清點東西了嗎?”

“沒收工呢,而且東西也不用清點。”

“那急什麼,來,李老闆,看我們倆殺一把,評價下誰的棋力比較強。”陳彥光邀請道。

“哈哈哈,不了,我等會還要確定下沉東西的位置。”

“沉東西?”張揚有點好奇,“要沉什麼?”

“當然是撈起來的那些東西。”

李老闆指著船艙外的方向說,等會兒所有的東西都要沉到公海里。

等之後他租的印度籍貨船路過的時候,再通過GPS定位把東西給撈起來,帶到印尼分裝、保管。

“爲什麼不直接帶回岸上啊?”

陳彥光問了個有點白癡的問題。

張揚感覺自己知道答案:

這些東西並不是在公海上撈的,現在就把船開回去的話,東西會算印尼的。

這種直接把東西沉到公海的方法,有點水平,但不多。

李老闆的回答和張揚的猜測有些許區別。

他說,直接帶回去的話,碼頭上已經有警察在等著收他的錢了。

錢要的倒是不多,但他不能開這樣的口子。

不然以後每次出海回港,都會有本地的警察夾道歡迎。

船隊行駛到公海後,潛水員先下去查看海底的情況。

確定東西放下去不會磕壞,也不會被洋流沖走,李老闆才指揮人把十幾袋裝在漁網裡的瓷器慢慢沉到了海底。

整個過程有條不紊的進行,非常專業。

等到船隻再次在班達亞齊靠岸,這次海撈瓷之旅就算結束了。

“張總、陳總,感覺如何?” “感謝李老闆,畢生難忘的經歷,就是我現在都有點暈,今天晚上怕是沒我了。”張揚摸著自己的額頭說道。

“哈哈哈,沒事,我讓他們把妹妹留著,等張總你恢復雄風再說。”李老闆笑道,接著問陳彥光,“陳總您呢?今晚繼續?”

“繼續?什麼繼續?”陳彥光疑惑的搖搖頭,“我晚上要和張總下象棋。”

……

兩天後,亞奇海撈瓷展,在印尼亞奇區的首府班達亞齊正式開幕。

這次展覽的形式,有點像拍賣會的預展,唯一的區別是,後續沒有拍賣會了,看上什麼東西就直接買走。

除了孤品窗口的瓷器,其他在展的瓷器大部分都有同款,考慮到市場流通性和保值的問題,每種最多隻出售五件。

售完即止,先到先得。

爲了避免“吃剩菜”,張揚和陳彥光早早的就調整好了作息,成功在展覽當日,成爲第一批入場的買家。

但即使他們七點就起牀了,同批進展館的還是有好幾十人。

大家都是有備而來。

其中不少人陳彥光都認識,用他的話說,每次東南亞的瓷器展,總會看到這幾張面孔。

感覺他們就是來蹭吃蹭喝的。

陳彥光雖然和他們去的一樣勤,但他和這些人有本質的區別,那就是他“人傻錢多”。

只要看上了就買買買。

不過張揚在,情況就不一樣了。

陳彥光進門前就給張揚交底了:“我這次準備了兩千萬,你說買啥就買啥。”

“買我兩個小時的陪伴怎麼樣?一千萬一個小時?”張揚提議道。

“謝謝哈,我不喜歡男的。”

“這樣我就放心了。”

“那你可以不要離我這麼近嗎?”張揚伸出手指把陳彥光往外推了推,這又不是古代,兩個男的把臂同遊也太怪了。

“我不是怕你等會兒又不見了嗎?”

陳彥光說的是之前,他有一次和張揚一起逛古玩市場,逛著逛著張揚人沒了。

後來才發現張揚是回去撿漏了。

讓陳彥光直呼人心險惡。

“沒事,這裡跟超市一樣,可以廣播找爹的。”

“滾滾滾。”陳彥光拉開了和張揚半步的距離,但是馬上又湊了上來,“話說,咱們先去看什麼?”

“看第一件孤品吧。”張揚拿著展覽地圖說道。

地圖上面標註出了這次展會的孤品窗口的位置,可以先上手看完貨,再決定買不買。

這次展會上的孤品,雖然全世界不一定僅此一件,但它首先肯定得是精品。

不能是那種民窯批量燒製的日用品。

不然也太對不起觀衆了。

現場,和張揚抱著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大部分買家都圍在孤品窗口的周圍,排隊等著上手看一下,接著出價。

不過這次的孤品瓷器並不是價高者得。

而是在瓷器出現後的半小時內,盲猜的價格最接近預設售價的人,獲得購買資格。

如果有好幾個價格同樣接近,比如參考價是十五萬,最接近的兩個出價是十四萬和十六萬,那價低者得,也就是十四萬的買入。

非常有趣味性的玩法。

張揚參加了那麼多次拍賣會、展會,這種競價方式還是第一次見。

可能真的和李老闆說的一樣,在他眼裡,錢只是數字,他現在完全是在享受買賣古董的氛圍。

八點整,孤品窗口打開。

拿出來的第一件瓷器就讓張揚眼前一亮。

一件非常典型的宋代建窯的黑釉鬲式香爐。

這種瓷器的香爐,靈感來自於傳統的青銅鬲。

雖然沒有青銅器繁雜的紋飾了,但是建窯瓷器本身的釉面就很不錯。

更難得的是,這件瓷香爐保存的很好,在出海水前,應該一直深埋在海底的沙子裡。

撈出來恐怕花了不少功夫。

“東西是真的嗎?”陳彥光小聲問張揚。

他知道張揚的本事,不需要排隊拿在手上把玩,遠遠的盯著看一會兒就知道真假。

“真的。”

“那我出價多少?”

“不知道。”

“???”陳彥光頓時有點急了,“別搞啊,哥,相同出價的話,先出價的有優先購買的資格。”

“快給個參考價啊,我去填。”

“我真不知道啊。”張揚搖搖頭,“我平時估價都是從網上抓取的拍賣行的成交價。”

“誰知道你們這種從源頭拿貨是什麼價啊。”

張揚說的是實話,別看這是個正經的海撈瓷展,甚至還在印尼的政府部門做了備案。

但說白了,這就是海里的“另類盜墓賊”的銷贓大會。

來的路上,他看到一件清代康熙仿宣德青花雲鳳紋大盤,價格折算成RMB的話只要八百。

八百買正品康熙青花瓷?

雖然是民窯的,但好歹有個宣德的款啊。

這要是放在國內,古董商人直接開著車在門口等著,一件一件的往車上裝,轉手就能賣個四五千。

源頭的價格,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就是這麼真實。

源頭的貨具體怎麼定價,估計只要李老闆自己才知道。

估價?算了吧。

張揚提議:“我建議你直接蒙,蒙對就算你的運氣到了。”

“蒙,那也太蠢了。”陳彥光鄙夷的撇撇嘴,拍了拍前面一位印尼本地人的肩膀,用地道的臨海腔英語問他,感覺東西能值多少錢。

對方回答說:一億印尼盾。

在張揚眼裡,這麼問路人和蒙也沒區別。

不過他還是馬上幫陳彥光換算了一下,一億印尼盾,也才四萬六千塊。

“靠譜不?”陳彥光問。

“市場價的話,我能給到十五萬。”張揚看了下資料後答道。

“那我就填四萬八,撿個小漏。”陳彥光非常果斷,第一個填了報價。

半小時後,陳彥光和張揚逛完一圈回來了。

那件建窯的黑釉鬲式香爐的成交價是:兩萬四千塊。

“靠,差這麼多?這也太難猜了。”

“要不咱們還是拍點別的東西吧?”

“別急嘛。”張揚努努嘴,示意陳彥光看屏幕。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件明代萬曆年間的青花象首軍持。

(本章完)

328.第327章 傳說中的沉香龍265.第264章 地底下的寶貝第404章 懸棺的下落第357章 漢代的象棋198.第198章 貓頭鷹,咕咕咕142.第141章 姐,你來真的啊193.第193章 文物迴流急先鋒陳彥光176.第175章 我的評價是,不如第88章 【求首訂】打假專場133.第132章 鑑寶只是工作,盜墓纔是生活第382章 老熟人吳老師第422章 遼代木棺103.第103章 蒼天有眼(打賞加更二合一)第24章 昭君出塞你入獄第418章 隴西印象第29章 假的就是假的,我都懶得分析475.第472章 拍賣還是銷贓?第377章 假窯206.第206章 我收了幾件私人珍藏431.第427章 新的財富之門第409章 牢飯早點吃321.第320章 原來是個小富婆325.第324章 自己很值錢109.第109章 三年起步310.第309章 異國斂財之道301.第300章 冥間博物館321.第320章 原來是個小富婆第421章 直接報警不行嗎第16章 這個纔是重量級第362章 黑水城與敦煌(補更)94.第94章 想引流?第370章 吳侯250.第249章 參加拍賣,沒必要太正常104.第104章 眼前一黑201.第201章 烏龜馱石碑第32章 東西到我手裡了?第88章 【求首訂】打假專場463.第460章 尋找假古董(一)432.第429章 假有錢人151.第150章 專業上交文物的450.第447章 古董局中局327.第326章 我會抓住你的軟肋165.第164章 謝謝老公296.第295章 砸場子的196.第196章 來自明老闆的反問(二合一大章298.第297章 似是故人來179.第178章 三千塊你賣不賣?第45章 (求追讀)考慮下你的個人IP191.第190章 古城 古道第389章 建築垃圾撿漏大師262.第261章 再就業情況第360章 誰讓他來惹我的第14章 你是學生,別太貪心第15章 鑑寶大師?真不熟445.第442章 魚越龍門便化龍320.第319章 20多人的團伙219.第219章 您父親是老前輩啊221.第221章 十萬沒賣虧不虧第78章 你買啥東西,我這裡都有同款166.第165章 華玉之門,還是國真府?98.第98章 真假文玩大亨138.第137章 古董行業的盲盒65.第65章 目標是拼湊出一個青銅簋第56章 汪建業的麻煩事兒205.第205章 老何他什麼都不知道229.第228章 鹹鹹的沙子109.第109章 三年起步305.第304章 運到島上去幹嘛432.第429章 假有錢人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240.第239章 回馬槍342.第341章 照妖鏡198.第198章 貓頭鷹,咕咕咕137.第136章 我們是徵集拍品,又不是銷贓93.第93章 胖瘦頭陀掘墓記第36章 假的?那就砸咯!124.第123章 我一個鑑寶的,你問我如何防盜第57章 (求追讀)親眼看到盜出來的463.第460章 尋找假古董(一)454.第451章 徵集西方藝術品第395章 接手海林博物館的產業第403章 金手指升級第364章 專門收集錯版幣的473.第470章 大英博物館是不怕的130.第129章 助力每一個夢想272.第271章 步子不能邁太大(補)300.第299章 出土文物都去哪兒了212.第212章 我回去試試449.第446章 求饒第402章 拾荒老人239.第238章 鈔能力(祝大家中秋快樂!)129.第128章 爸,東西都是我的第73章 榜二大哥的訴求187.第186章 大家都在撈312.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風水322.第321章 把錢弄進來236.第235章 辱宋了第57章 (求追讀)親眼看到盜出來的260.第259章 把張大師安排一下447.第444章 木蘭秋獮
328.第327章 傳說中的沉香龍265.第264章 地底下的寶貝第404章 懸棺的下落第357章 漢代的象棋198.第198章 貓頭鷹,咕咕咕142.第141章 姐,你來真的啊193.第193章 文物迴流急先鋒陳彥光176.第175章 我的評價是,不如第88章 【求首訂】打假專場133.第132章 鑑寶只是工作,盜墓纔是生活第382章 老熟人吳老師第422章 遼代木棺103.第103章 蒼天有眼(打賞加更二合一)第24章 昭君出塞你入獄第418章 隴西印象第29章 假的就是假的,我都懶得分析475.第472章 拍賣還是銷贓?第377章 假窯206.第206章 我收了幾件私人珍藏431.第427章 新的財富之門第409章 牢飯早點吃321.第320章 原來是個小富婆325.第324章 自己很值錢109.第109章 三年起步310.第309章 異國斂財之道301.第300章 冥間博物館321.第320章 原來是個小富婆第421章 直接報警不行嗎第16章 這個纔是重量級第362章 黑水城與敦煌(補更)94.第94章 想引流?第370章 吳侯250.第249章 參加拍賣,沒必要太正常104.第104章 眼前一黑201.第201章 烏龜馱石碑第32章 東西到我手裡了?第88章 【求首訂】打假專場463.第460章 尋找假古董(一)432.第429章 假有錢人151.第150章 專業上交文物的450.第447章 古董局中局327.第326章 我會抓住你的軟肋165.第164章 謝謝老公296.第295章 砸場子的196.第196章 來自明老闆的反問(二合一大章298.第297章 似是故人來179.第178章 三千塊你賣不賣?第45章 (求追讀)考慮下你的個人IP191.第190章 古城 古道第389章 建築垃圾撿漏大師262.第261章 再就業情況第360章 誰讓他來惹我的第14章 你是學生,別太貪心第15章 鑑寶大師?真不熟445.第442章 魚越龍門便化龍320.第319章 20多人的團伙219.第219章 您父親是老前輩啊221.第221章 十萬沒賣虧不虧第78章 你買啥東西,我這裡都有同款166.第165章 華玉之門,還是國真府?98.第98章 真假文玩大亨138.第137章 古董行業的盲盒65.第65章 目標是拼湊出一個青銅簋第56章 汪建業的麻煩事兒205.第205章 老何他什麼都不知道229.第228章 鹹鹹的沙子109.第109章 三年起步305.第304章 運到島上去幹嘛432.第429章 假有錢人第384章 精品海撈瓷240.第239章 回馬槍342.第341章 照妖鏡198.第198章 貓頭鷹,咕咕咕137.第136章 我們是徵集拍品,又不是銷贓93.第93章 胖瘦頭陀掘墓記第36章 假的?那就砸咯!124.第123章 我一個鑑寶的,你問我如何防盜第57章 (求追讀)親眼看到盜出來的463.第460章 尋找假古董(一)454.第451章 徵集西方藝術品第395章 接手海林博物館的產業第403章 金手指升級第364章 專門收集錯版幣的473.第470章 大英博物館是不怕的130.第129章 助力每一個夢想272.第271章 步子不能邁太大(補)300.第299章 出土文物都去哪兒了212.第212章 我回去試試449.第446章 求饒第402章 拾荒老人239.第238章 鈔能力(祝大家中秋快樂!)129.第128章 爸,東西都是我的第73章 榜二大哥的訴求187.第186章 大家都在撈312.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風水322.第321章 把錢弄進來236.第235章 辱宋了第57章 (求追讀)親眼看到盜出來的260.第259章 把張大師安排一下447.第444章 木蘭秋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绩溪县| 阿尔山市| 油尖旺区| 东兰县| 淅川县| SHOW| 海南省| 建德市| 麟游县| 濉溪县| 图木舒克市| 兴文县| 徐汇区| 左权县| 理塘县| 屯门区| 江源县| 乌拉特中旗| 龙里县| 宜兴市| 林芝县| 从江县| 攀枝花市| 孙吴县| 沁阳市| 章丘市| 资兴市| 安乡县| 同仁县| 遂川县| 东源县| 榕江县| 南乐县| 玛曲县| 海南省| 三都| 沅江市| 冷水江市| 上犹县|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