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

李霖也暫時不多去管船寮的事情,專業的事情自然要由專業人士來做,他把張姓工匠任命爲船寮之中的大匠,作爲總工頭負責整個船寮的技術工作,其他幾個工匠,各自負責一塊,有人負責船的龍骨和肋骨的建造,有的負責船板的鋪設,也有人負責甲班以上船桅的製造,李恩則負責居中調度,把各種資源整合到船寮之中,另外去專門學習船隻建造的事情。

而這個李賀作爲李家的偏枝族人,在李家的地位算是比較低的,因爲作爲李家的偏枝,他的父親以及祖父都是幹木匠出身,到他這一輩,讀書也不行,所以也就繼續繼承了父親的手藝,當了個木匠,別看他讀書不行,但是在幹木匠活方面,卻稱得上是心靈手巧。

雖然他從未造過船,但是造船工匠,也算是木匠,只是專業方面全在造船技術上,很多方面李賀可以看得明白。

所以李霖打算把李賀今後培養成爲一個李家專職的造船工匠,亦或是專門管理造船業的人員。

李賀受命之後,很是激動,雖然目前看來這個船寮算不上大,但是在李賀眼中,卻已經是相當大的產業了,船寮足足有好幾十人幹活,都歸他管,而且要造出很大的海船,李霖能把這事兒交給他負責,已經算是相當看得起他了。

作爲偏枝子弟,能被委以如此重任,李賀如何不激動,所以滿懷熱情就一頭扎入到了船寮之中,天天趴在造船的船臺上,一邊看工匠如何造船,一邊暗中偷師,這讓李霖認爲又選對了人,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不學,只要用心,沒什麼學不會的。

只可惜這時代工匠的身份都很低,絕大多數工匠基本上都大字不識一個,所學的手藝,都是祖輩手口相傳,雖然大陳的造船業算是比較發達,特別是江南這邊的造船業更是冠絕整個大陳,可是卻到現在爲止,沒有一本有關造船技術方面的書籍可供參考。

所有造船工匠的技能,都是從父輩或者是師傅哪兒通過手口相傳繼承下來的,只有極個別喜歡動腦子的工匠,纔會想辦法在原來繼承的技術基礎上,加以改進,而且也沒有精確的計算,全靠拍腦袋靈機一動,造出的船隻每個工匠都不一樣,就算是那一條船當樣品,讓幾個工匠一起仿造,最後造出的幾條船,也肯定各有不同,質量上也相差甚遠,全憑工匠們的經驗。

所以這時代真正的好船,有時候全憑運氣或者看工匠的經驗了,稍有偏差,造出的船便可能不耐用,或者不結實,承受不住風狼,李霖特別囑咐李賀和張大匠,李家船寮造船,不要求華麗,只要求結實耐用,可承受海上的大風浪,用料不用節儉,怎麼堅固怎麼來,工藝複雜一些也不怕,慢一點也無妨,但是所造出來的船隻,必須要足夠結實就行。

李霖隨口提了幾點要求,頓時便鎮住了這幾個船匠,李霖雖然對造船懂得不多,但是卻知道什麼樣的船才更適合在海上航行,所以憑藉周元留給他的經驗,提了幾點要求,全部都說到了點子上,這讓幾個船匠很是驚訝,不敢把李霖當外行看待了,這做事也自然小心了很多。

李霖完全不像是一些外行,訂船的時候,總是喜歡講排場,要求船隻儘可能的要建造的高達漂亮一些,船隻儘量要寬一些,船桅儘量要高一些,殊不知這樣的要求,在內河船上倒還問題不大,但是放在海船上,這些要求簡直就是找死。

按照他們提出的要求,造出的船,雖然外表看起來高大威猛,而且十分奢華,但是實際上在海上卻中看不中用,重心太高,一遇上大風浪,就容易翻覆,即便是造的很寬也不成,強行穩定船體,結果造成船速很慢,一天也跑不了多遠。

可是李霖看似外行,提出的各種要求卻相當內行,這讓張船匠不敢糊弄李霖了,於是按照李霖的要求,考慮了很長時間之後,才確定了船型。

而且這時候雖然船匠們不識字,也不會繪圖,可是他們卻懂得先製作一條船的模型,被他們稱之爲放樣,這已經相當厲害了,李霖也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手段。

當一條一尺多長精緻的海船模型擺在他面前的時候,李霖也吃驚不小,趕緊仔細觀看了一番,這條船船體比較狹長,也就是長寬比比較大,看上去就屬於航速較快的船型,船身比較低,只有船尾有一個較低的船樓,供船上的舵工掌舵,船上只有前後兩根桅桿,都並不很高,這樣的話船的重心就比較低。

船桅上面掛的船帆屬於大陳特有的硬帆,升降都很方便,無需船伕爬上桅桿,在甲板上就能操作,通過牽拉繩索,來調整船帆的吃風角度。

船體正中位置,是貨倉,上面加了一個可掀開的艙蓋,貨物直接可以吊放到船艙之中,如果不運貨物的話,這裡面可以塞入不少人,只是環境稍差一些罷了,不過現在李霖不會講究這些事情。

而且船底屬於標準的尖底海船,最下面的一層船艙,是放壓艙石的,通過調整壓艙石,來保持船體的平衡,整條船設計很精巧,但是沒有設計隔艙。

對於中式船隻的隔艙,李霖並不十分欣賞,雖然這樣的隔艙現在大陳的海船上已經出現,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抗沉的作用,但是李霖卻並不太喜歡這樣的設計。

李霖要的貨船,是要求裝卸方便,這樣的話船艙就要儘量的寬大,這樣裝卸貨物的時候纔會方便。

如果使用隔艙的話,那麼這條船就需要被分隔成爲一格一格的,這樣的話,船艙怎麼都不方便裝卸貨物,而且還影響貨物的擺放,於是張船匠便只在船首船尾,佈置了隔艙,但是中間的貨倉部分,卻沒有設置船艙。

李霖很喜歡張船匠這個設計,對於沒有隔艙,可能會導致船體一旦在海上受損容易沉沒的問題,李霖認爲完全可以通過加強龍骨和船肋,以及採用更厚的船板來解決,只要保證船體不破,那麼自然就不用擔心進水的問題了!

如果真的撞上了礁石的話,那麼就算是有隔艙設計,估計在茫茫大海上,也照樣是兇多吉少,所以李霖也覺得張船匠這個設計相當不錯,於是立即點頭確認下了這條船的船型,令船寮就按照這種船型建造。

於是張船匠在得到了李霖的首肯之後,便開始帶著工匠們,在船寮放料開工,正式開始建造李家第一條海船。

這日李霖正在自家的地頭上巡視,忽然間聽到遠處有人唸到:“阿彌陀佛!施主!貧僧乃是樂安縣禮佛寺的僧侶,今日遊方到此,看此地氣象清奇,想要來此結一個善緣,還請施主讓貧僧過去!”

李家在進入李家堡的路口處,一般都安排有一兩個家丁看守,不讓人隨意闖入李家的地頭上,所以有個家丁便擋住了一個光頭和尚,而這個光頭和尚正在跟這個家丁道明來意。

李霖眉頭一皺,梵門?臨海州居然有梵門勢力存在?要知道這個位面上,因爲天地法則和周元所在的位面上法則不同,中土以道教爲主,梵門作爲外來的教派,從來都受到道門的排擠,甚至是敵視。

目前歷朝歷代都尊道門,卻從無朝代尊梵門的,所以和另一個位面不同的是,梵門在中土一帶傳教並不興旺,甚至根本無法在北方立足,故此李霖前世基本上沒有和梵門有所交集,所以也對梵門並不熟悉。

但是沒想到,在山海縣這裡,卻碰上了梵門的和尚,於是他轉身放下手頭的事情,朝著路口走去。

一個身穿粗麻褐色僧衣的年輕和尚,正雙手合十,和守在路口的家丁說話,李霖暗自觀察這個和尚,發現這個年輕和尚居然道行不錯,全身上下縈繞著一團清氣,頭頂有一根微紅的本命之氣。

這就說明,這個年輕和尚已經有相當道行,在煉氣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一點類似道門之中的內門弟子,甚至核心弟子,充分說明這個和尚乃是一個高人。

李霖對於梵門理解,更多的是來自周元留給他的記憶,所以對梵門並無多少惡感,於是他走上前去,揮手讓家丁退下,對和尚抱拳道:“原來是大和尚來此探訪,在下李霖,乃是這李家堡主事之人,請問大和尚來此又有何事?”

“阿彌陀佛!貧僧禮佛寺弟子慧能,見過李施主!貧僧奉師命,離開寺廟,到各地雲遊化緣,今日途經此地,觀看此地氣象清奇,所以便駐足一觀,想前來和貴莊結一個善緣,請貴莊佈施一些香油錢!不知李施主可否成全?”

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一章 試劍石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十章 擇地分歧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三十五章 警告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十一章 坑殺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四章 惡奴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七十八章 伏殺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四章 兵破洛陽城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九十七章 調教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三章 一切有我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十四章 憐人(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三十章 買船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來有往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五十四章 橫財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十章 拿著雞毛當令箭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刀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五十六章 幾鬥水的問題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
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一章 試劍石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十章 擇地分歧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三十章 權力劃分第三十五章 警告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十一章 坑殺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四章 惡奴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七十八章 伏殺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四章 兵破洛陽城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九十七章 調教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三章 一切有我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十四章 憐人(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三十章 買船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來有往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五十四章 橫財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十章 拿著雞毛當令箭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第二十五章 範家聯姻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刀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五十六章 幾鬥水的問題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北流市| 新密市| 贵港市| 文水县| 裕民县| 颍上县| 略阳县| 朝阳区| 鹿邑县| 历史| 淄博市| 合山市| 嘉鱼县| 海阳市| 建湖县| 板桥市| 镇康县| 龙口市| 皮山县| 桐城市| 舒兰市| 澎湖县| 玛曲县| 长乐市| 垫江县| 泽库县| 康保县| 富裕县| 仲巴县| 绵竹市| 萨迦县| 溧水县| 汉寿县| 恩平市| 聊城市| 东平县| 高淳县| 保定市| 阿鲁科尔沁旗|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