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5 大權(quán)在握

55 大權(quán)在握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抵達薊縣北面的昌平附近時,已經(jīng)是七月十九日。

我聽從了田豫的建議,請他親自先行返回薊縣,向盧植請示將褚燕的人馬安置在何處。

第二天一早,田豫便急急返回,同時帶來了留守的張機以及最新的消息:“前線軍情緊急,盧刺史三日前便率軍趕赴北平了。”

“這麼緊急?”我也沒有茶水招待他,只能指了塊平整的石頭讓他坐下,“國讓,盧刺史是否有話留給我?”

田豫連擦也沒擦,一屁股坐了下去:“先讓我歇口氣吧,盧刺史請馬將軍返回薊縣大營後,稍作休整便立刻馳援北平。刺史所督兵馬,雖然也有八萬至多,但大半都是新兵,倉促間迎擊敵軍,恐怕……”他一口氣終於接不上來,拍著胸口呼哧哧地喘氣。

我瞇眼看了看剛開始西沉的太陽,而後說道:“你有一刻休息時間,而後全軍返回薊縣大營。”

“不用一刻,”他已經(jīng)從石頭上站起,儘管臉頰還不斷有細汗?jié)B出,“立刻出發(fā)吧。”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稍稍休息吧。”

大軍趕在太陽下山前返回大營,原本人滿爲患的兵營已經(jīng)空無一人——正好留出空間給我三萬人馬歇腳……

第二日一早,我便督促士兵整理糧餉,準備隔天便揮軍東征。

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我虎豹飛軍裝備精良,可是……褚燕的人馬中,除了天王和金剛之外,很少有人穿得起一套牛皮軟甲。

兩萬人啊,我要給他們配備齊全,袁紹給的五千金還夠用嗎?

但是……裝備糟糕的農(nóng)民軍,跟光著身子上去送死有什麼分別?

難怪褚燕在一開始就認爲去遼東是送死,他的想法的確沒錯……

我抱著腦袋在牀上想了一個早上,終於決定放棄爲他們?nèi)蔽溲b的念頭。

而到了中午,李典回營覆命,我特意安排所有將領(lǐng)迎接他歸來。

“屬下此去涿縣募兵,總算不辱使命,有所收穫。”李典勒住坐騎,跳下馬背,恭敬地施禮。

他身後跟著一片浩浩蕩蕩的羣衆(zhòng),看起來遠遠超過之前領(lǐng)走的五百人馬。

“曼成辛苦了……”我挽起他的雙臂,詢問此次的戰(zhàn)果,“你這是招募了多少人?”

他回頭掃視身後的人馬,笑道:“涿郡子弟多有善戰(zhàn)之輩,屬下打出旗號後願從軍者不可勝數(shù),第三天時就有兩萬人來從軍了。”

我腿肚子一哆嗦:“兩萬?!”燕趙之地果然豪爽,再送給我兩萬……我真的養(yǎng)不起了啊!

“屬下謹記大人命令,擇選軍士不求多但求精,因而對應(yīng)募者加以挑選,去除體弱不能戰(zhàn)者,”他敘述辦事經(jīng)過,“最後帶回的,合計一萬兩千三百四十五人。”

我仍然有些哆嗦:“一萬兩千?”已經(jīng)超過我的主力兵馬了啊!

李典又道:“限於時日,屬下尚未對所有應(yīng)募者的出身和家世一一審清,不過此事需要地方官吏配合,屬下恐怕也難以做到。”

我深深吸了口氣,點頭道:“的確,我目前只是個有名無實的遼東太守、徵北將軍,雖然能持節(jié)去讓郡縣配合,但也未免太大材小用了。不過萬一應(yīng)募者中有敵方的細作……”

徐晃接口道:“可否令我軍可靠將士統(tǒng)領(lǐng)新兵?暫時避免新兵參與重要會議,避免我軍軍情外泄。”

“也只能如此了,”我看了看身邊的幾位大將,“一萬兩千人……實在有些太多,至少要挑選一員大將來統(tǒng)領(lǐng),你們幾位有誰願意毛遂自薦?”

張遼、高順他們兩位是並北雁門人,帶領(lǐng)騎兵纔是發(fā)揮所長,秦陣與拓拔野的情況也大致類似,從小就沒下過馬背,讓他們帶領(lǐng)步卒作戰(zhàn)……恐怕到時候單人獨騎衝入敵陣,連自己的士兵都找不到主將了。

剩下的人選就只有徐晃與李典了。

程昱笑道:“以我之意,不如讓公明與曼成兩位同領(lǐng)步卒,兩位意下如何?”

“一切聽從大人安排。”徐晃拱手道,將皮球又踢回給我。

我沉吟了片刻,對程昱提議道:“不如讓伯平來帶領(lǐng)新兵?”徐晃和李典帶領(lǐng)各自的兵馬時日已久不短,配合也早已默契,忽然調(diào)離總顯得不太合適。

他斷然拒絕:“犬子何德何能,實在不堪大用,大人還是另選大將吧?”

我繼續(xù)沉吟,又從一營中招來龐淯、陳到:“你們兩個能爲我解憂嗎?”

龐淯差點趴在地上:“少爺,那可是一萬多人的性命啊!小人可擔(dān)當不起!”

陳到更是連連搖頭:“大人,你當初跟屬下說好的,只讓屬下護衛(wèi)大人安全啊!”

這兩個混蛋沒一個說自己資歷不夠難堪大任,反而將自己的個人顧慮放在首位……

“算了算了,知道不能指望你們,”我只能將目光重新轉(zhuǎn)回徐晃與李典兩個人,“這次的步卒我個人是打算用來訓(xùn)練作爲弓弩手的,你們的射箭功夫……誰更擅長一些?”

兩位營長你看我我看你,徐晃笑道:“曼成的箭術(shù)比屬下高明瞭許多,晃自愧不如。”

李典也笑:“公明謬讚了,小弟馬上功夫太差,只能勤練箭術(shù)了。”

我搓了搓手掌:“那便讓曼成統(tǒng)領(lǐng)步卒吧。”

“統(tǒng)領(lǐng)步卒?”李典的笑容一僵,訝然道,“……只讓典一人統(tǒng)領(lǐng)所有步卒?”

“不錯,”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新兵是你招募來的,就再辛苦一下你了,連褚燕帶來的步卒也一併照顧了。另外,除了挑選善騎者歸入騎兵各營補充空額之外,其餘便全交給你帶領(lǐng)了。”

我剛說完,張遼便接口道:“大人,你似乎忘記了屬下自幷州購來的戰(zhàn)馬了……”

“是是,”我精神一振雙目霍然大亮,“文遠爲我軍平添一千戰(zhàn)馬,實在值得誇獎,只是……我似乎沒有獎賞可以賞你了,便贈你三百金吧?”這可是老子僅剩的一點家底了啊!

張遼嘿然道:“屬下跟隨大人,只求溫飽,暫時還不需要金子。不過待屬下成家之時,恐怕就要伸手向大人求助了。”

我一掌拍在他的背上:“我從來不知道文遠也會說笑!”

於是,新兵之中抽出一千兩百弓馬相對嫺熟的壯丁撥入虎豹飛軍,首先補滿了其他三個編制不滿的高順與張遼營中的兩百人空額;剩餘的一千人我便毫不客氣地收入自己麾下,於是一營的總兵力再次突破兩千。

由於還有褚燕新近加入的近四千騎兵,我不得不再次考慮麾下各營的編制問題。

經(jīng)過與各營營長的共同商議與反覆論證,除去直屬一營,每營從原有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增加一個旅,即增長到一千五百人,六個營總共消化掉褚燕一千五百名部下,而我又新設(shè)第八營,以褚燕爲營長,也按例統(tǒng)兵一千五百。

如此……還剩下一千零碎騎兵,看起來不少,但要是分給七個營卻實在不夠塞牙縫……於是,我又一次發(fā)揚風(fēng)格攬入自己麾下——作爲一軍之長,我的直屬部隊即使兩倍於其他營,也並無任何不妥。

既然以褚燕爲騎兵營營長,自然就解除了他對原有步卒的指揮權(quán),對此褚燕表現(xiàn)得極爲配合,並親自前往步卒基層,對士兵進行說服工作。在他的積極努力下,一萬六千名步卒也全部劃入了李典的指揮之下。

至於褚燕的同鄉(xiāng)趙雲(yún),加入黑山軍時間太短,軍中威勢並未完全積累起來,我便毫不客氣地將他招入一營做個旅長,反正他之前好歹也是襄國相,而他的繼任者張遼已經(jīng)是營長了……

如此下來,我手中握有的總兵力已經(jīng)突破了四萬大關(guān),其中步卒兩萬七千一百四十五,騎兵一萬三千五百。

由於步卒人數(shù)衆(zhòng)多且夾雜了大半投降的新軍,戰(zhàn)鬥力實在差勁,又缺乏可靠的大將統(tǒng)帥,因此每三千人爲一營,合計九營,而每營也分九旅。我將元老杜畿安排給李典做參軍司馬,並獨統(tǒng)一營約束軍紀,另一位元老張機也獨統(tǒng)一營掌管後勤輜重,又從七營拓拔野帳下調(diào)出了祖烈和孫文兩位旅長,一併配給李典充作步兵營中的營長——也算是安插我的親信了。

四萬大軍,這輩子真的沒有指揮過啊!

盤算著如此龐大的部隊,一時間我有些志得意滿,混不知道自己姓誰名誰了。

第30章 又見埋伏戰(zhàn)第4章 馬騰智商爲0第26章 羌漢一家16 體弱口吃工程師7 馬二爺91 長槍如龍人亦龍第25章 落魄之中的曹操53 軍事會議57 形勢不太妙第35章 宿醉之後59 盧植的決斷66 區(qū)區(qū)帝王56 撤30 妖道人氣爆棚第39章 剖心之言16 我自掏錢宴兵將第75章 再見馬家人第61章 戰(zhàn)前的動員10 高臺之上慶太學(xué)22 寶甲送英雄36 不祥的預(yù)感第12章 敢叫皇帝不高興27 軍心79 遼西首府41 不眠之夜第6章 六百石的公車司馬令19 追殺趙雲(yún)第38章 內(nèi)功盡失50 電光火石間53 褚燕與趙雲(yún)52 俘虜85 我可不想要太監(jiān)26 再拜張溫第37章 木頭第92章 人心猛於火第67章 張溫8 一份機密級別的會議記錄58 圈套第86章 臨近歲末32 河內(nèi)郡守與郡丞第58章 蔡家72 公孫家族第76章 “無情無義”56 路人戰(zhàn)趙雲(yún)40 攪局者第40章 婚後第一天58 圈套33 天降神人威武王39 總管趙信13 恩威並施君王技44 父慈子孝馬家人第50章 品嚐貂蟬的果實第13章 昏迷!昏迷!30 改變攻守之時六十四這就是你孫爺爺第92章 人心猛於火第60章 賈詡的女兒第63章 中秋之夜第68章 半渡而擊35 最佳時機已到46 聯(lián)軍聚餐77 徒河城外2 胡漢友好條約11 未動先謀賈文和42 前倨後恭皇甫固第41章 閨房之樂9 威脅3 呂布再見46 益州初平臣與將六十九禰院長吃飽了撐46 南陽郡歸降之後44 因果報應(yīng)34 新的開始51 中原郡國逆與降38 熱烈歡迎長公子接收涼州第75章 再見馬家人60 漢末八廚張孟卓第25章 坐地分贓第61章 戰(zhàn)前的動員51 天下第一美男子25 閨女七十在高歌猛進之後81 得軍如此夫復(fù)何求第58章 可怕的太平第37章 木頭6 新的開始54 陌路殊途第19章 秦陣西來11 陳到第29章 引路人7 三道戰(zhàn)報12 護衛(wèi)第21章 文學(xué)少女蔡琰44 因果報應(yīng)第24章 程昱的心裡話22 九品職級公務(wù)員第12章 未雨綢繆19 劉協(xié)的晚飯60 長江南岸渡河前第3章 英明的馬騰
第30章 又見埋伏戰(zhàn)第4章 馬騰智商爲0第26章 羌漢一家16 體弱口吃工程師7 馬二爺91 長槍如龍人亦龍第25章 落魄之中的曹操53 軍事會議57 形勢不太妙第35章 宿醉之後59 盧植的決斷66 區(qū)區(qū)帝王56 撤30 妖道人氣爆棚第39章 剖心之言16 我自掏錢宴兵將第75章 再見馬家人第61章 戰(zhàn)前的動員10 高臺之上慶太學(xué)22 寶甲送英雄36 不祥的預(yù)感第12章 敢叫皇帝不高興27 軍心79 遼西首府41 不眠之夜第6章 六百石的公車司馬令19 追殺趙雲(yún)第38章 內(nèi)功盡失50 電光火石間53 褚燕與趙雲(yún)52 俘虜85 我可不想要太監(jiān)26 再拜張溫第37章 木頭第92章 人心猛於火第67章 張溫8 一份機密級別的會議記錄58 圈套第86章 臨近歲末32 河內(nèi)郡守與郡丞第58章 蔡家72 公孫家族第76章 “無情無義”56 路人戰(zhàn)趙雲(yún)40 攪局者第40章 婚後第一天58 圈套33 天降神人威武王39 總管趙信13 恩威並施君王技44 父慈子孝馬家人第50章 品嚐貂蟬的果實第13章 昏迷!昏迷!30 改變攻守之時六十四這就是你孫爺爺第92章 人心猛於火第60章 賈詡的女兒第63章 中秋之夜第68章 半渡而擊35 最佳時機已到46 聯(lián)軍聚餐77 徒河城外2 胡漢友好條約11 未動先謀賈文和42 前倨後恭皇甫固第41章 閨房之樂9 威脅3 呂布再見46 益州初平臣與將六十九禰院長吃飽了撐46 南陽郡歸降之後44 因果報應(yīng)34 新的開始51 中原郡國逆與降38 熱烈歡迎長公子接收涼州第75章 再見馬家人60 漢末八廚張孟卓第25章 坐地分贓第61章 戰(zhàn)前的動員51 天下第一美男子25 閨女七十在高歌猛進之後81 得軍如此夫復(fù)何求第58章 可怕的太平第37章 木頭6 新的開始54 陌路殊途第19章 秦陣西來11 陳到第29章 引路人7 三道戰(zhàn)報12 護衛(wèi)第21章 文學(xué)少女蔡琰44 因果報應(yīng)第24章 程昱的心裡話22 九品職級公務(wù)員第12章 未雨綢繆19 劉協(xié)的晚飯60 長江南岸渡河前第3章 英明的馬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大英县| 连平县| 桐城市| 长顺县| 万源市| 浦东新区| 义马市| 华阴市| 西安市| 云霄县| 蕲春县| 来凤县| 时尚| 易门县| 淅川县| 桐梓县| 河南省| 故城县| 佳木斯市| 邛崃市| 文山县| 崇礼县| 阳谷县| 客服| 高碑店市| 桐城市| 石台县| 高安市| 无锡市| 丰都县| 鹤峰县| 武威市| 濮阳市| 丰城市| 双城市| 徐闻县| 临西县| 景洪市| 阿拉善右旗|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