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帝國突然的議和請求,起初讓拉瑪四世十分驚喜,畢竟危機總算是解除了。
但他又感到異常憤怒,拉瑪四世搞不清楚奧地利方面的意圖,他更不清楚這是不是對方的圈套。
假意談判,等己方放鬆警惕之後便陰謀攻城。畢竟此時真臘方面的軍隊可謂是佔盡上風似乎完全沒有理由與暹羅王國談判,至少易地而處自己絕不會給對方任何機會。
波特將軍雖然承諾會有英國援軍到來,但印度方面遲遲沒有動靜。
另一方面暹羅國內烽火遍地,拉瑪四世到現在都不知道真臘到底來了多少軍隊,他完全成了一個困在籠子中的瞎子。
之前有大臣建議派兵進攻磅遜灣來破局,但暹羅海軍遭到了真臘艦隊的頑強抵抗,總的來說雙方互有損失,然而拉瑪四世卻不敢把艦隊全部壓上,畢竟自己還要指望海軍作爲最後的底牌。
真臘方面提出的和平提議更是讓他極爲不爽。
“尊敬的拉瑪四世陛下,
在此關鍵時刻奧地利帝國政府本著對地區和平與兩國人民負責的態度,鄭重向您提議:
第一,雙方立刻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第二,真臘軍隊將會有序撤出貴國,暹羅國內的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追擊或進行妨礙。
第三,暹羅王國必須承諾永不追究,永不索賠關於此次戰爭的一切損失,包括但不限於財產損失、人員傷亡和一切人口相關事宜。
”
這表面上是一個和平協議,但在拉瑪四世看來卻更像是一份免責聲明。
不光是把戰爭責任一推二五六,更是不允許暹羅王國追責。
除此之外更是沒有提及到兩國關於橡膠獨佔的貿易協定
“你們不宣而戰,一切就想這樣輕易結束嗎?”
這次奧地利帝國的使者是個真臘人,對於拉瑪四世的質問毫無懼色,他反問道。
“那您還想繼續打下去嗎?”
“你!.”
這句話把拉瑪四世噎得不輕,他恨不得立刻就把眼前之人碎屍萬段,但有英國公使在,拉瑪四世只能重新思考措辭。
“你們是不宣而戰。”
“是貴國違反貿易協定在先,我們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你們在我的國土上肆虐了這麼久就沒點賠償嗎?”
拉瑪四世加重了語氣。
“沒有。”
對方的回答十分乾脆。
“那不行!你們的談判太沒誠意了!居然還派了一個你這樣的人”
拉瑪四世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打斷。“抱歉,這並不是談判。我只是負責將協議送到你們手上。”
這一次拉瑪四世的血管幾乎要爆掉了,他沒想到對方居然會如此輕視自己。
另一方面安布羅修斯、德克威爾和納爾曼主教也在焦急地等待著結果,實際上這場戰爭的規模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控制。
此時消息還未到維也納,不過他們並非完全是自作主張。弗蘭茨也知道相隔萬里沒法事事親爲,但他給真臘地區留下了一些執行協議。
安布羅修斯其實也和弗蘭茨討論過這種可能,弗蘭茨的要求是最起碼要毀掉暹羅地區的橡膠林區,但不能對其進行吞併,更不能直接和英國開戰。
所以安布羅修斯在第一時間就選擇了發動戰爭,此時目標早已達成,但真臘國內很多人卻不想停止戰爭,掠奪財物、人口什麼的,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他們想要儘可能地削弱暹羅。
顯然英國人可不準備讓奧地利人一家獨大,英國公使和英軍駐印總司令分別寫信警告安布羅修斯如果繼續戰爭,後果自負。
雖然是沒有行動且十分空洞的警告,但安布羅修斯卻不敢冒著這樣的風險繼續戰爭。
他立刻召開了三方會議,高層的意見一致沒人想打下去。真臘和暹羅開戰,和越南開戰都是無關痛癢的小事,但如果變成奧地利和英國的戰爭那就很麻煩了。
其實英國方面也差不多,駐印英軍之所以沒有行動就是在考慮戰爭可能帶來的後果。
如果是代理人戰爭還好,但如果演變成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那麼他們還真沒法負責。
而且真臘軍隊在之前與暹羅王國戰爭中的表現遠遠超過英國人的預估,如果只派幾千人恐怕不但無法戰勝對方,還有可能被對方反攻馬六甲。
這樣的風險,英國人是絕對不敢冒的。
此時奧地利帝國方面提出的要求在英國人看來顯然是十分合理的,所以他們可不會在此事上插手,反而敦促拉瑪四世早點接受協議。
拉瑪四世絕望地看捧著手中的協議,他突然有些迷茫,自己到底是在做什麼?
不過好在拉瑪四世很快就想通了一切,此時橡膠林已毀,暹羅對於英國最大的價值便只剩下了馬六甲,而除了馬來半島以外對於英國人的戰略價值有限。
至於其他列強,他們甚至不想摻和進來都是持觀望的態度,畢竟暹羅的重要程度也很有限,尤其是在失去了橡膠這一重要資源之後。
最終拉瑪四世還是在絕望中籤下了這份和平條約,但他很清楚這是一份停戰協議,他早晚要把自己失去的全奪回來
維也納,霍夫堡宮。
弗蘭茨看著從真臘傳來的消息一封接著一封,當然等到他看到信的時候戰爭多半已經結束。
安布羅修斯的做法沒什麼問題,如果換成弗蘭茨也大概率會這麼做。
只不過他不會做得這麼絕,這一戰真臘軍隊不但燒燬了暹羅國內所有的橡膠林,還幾乎屠殺和俘虜了所有種植、培育橡膠的工人。
除此之外,暹羅國內將近一半的農田被毀。僅僅是被擄掠的兒童和婦女就有二十八萬人,這對於一個僅有五百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幾乎算得上是一次毀滅性打擊。
其他諸如被摧毀的城市,被破壞的道路更是無法計算。
不過既然事情已經做絕,那弗蘭茨就需要考慮進一步削弱暹羅的計劃,他一定會藉機割佔暹羅的土地。
但條約已經簽訂,此時就沒有更改的必要了。
至於那份橡膠獨佔的貿易協定,安布羅修斯提議是25年內不允許暹羅種植橡膠。弗蘭茨很快就將其否決了,畢竟想要橡膠的人並不是暹羅,而是英國。
還不如暫時觀望,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動手。反正對付一個暹羅機會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