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六章:風雨兼程,朝廷旨意

細雨綿綿,下個不停。

擊潰焦山賊匪後,稍作整頓,陳三郎的行伍繼續啓程,前往嶗山府。

在涇江行舟之際,要確定下一步方案時,陳三郎與周分曹等便通過雍州地圖來圈定了目標地。

大約有三處,嶗山府爲其中之一。

陳三郎曾經進入過嶗山府範疇,知道此地深受修羅教荼毒,生靈塗炭,也不知還盤踞著多少修羅勢力。

想當日在嶗山的遭遇,都還有點心有餘悸。但說實話,面對修羅教,是陳三郎所願意選擇的,故而他把第一站放在了嶗山府。除非那兒極其不適合,否則的話,便會定點於此。

去往嶗山,也是逍遙富道希望看到的。他上一次回返故土,可以說是來去匆匆,見到嶗山被修羅教弄得滿山血腥,煞氣沖天,心中不知多憤慨。但單憑他一個卻無法收拾,必須依靠別人幫忙。

陳三郎是一個最好的幫手,這書生的成長簡直堪稱“恐怖”,其能筆墨鎮江,大妖都得給面子;也能衝鋒陷陣,斬殺匪盜賊寇……

現在面對他,道士心裡半點沒底。

爲了“慫恿”陳三郎落根嶗山府,道士在他面前很是花費了不少口舌,其中提及嶗山蘊含的豐富礦藏。

嶗山乃天下名山,山域巨大,綿延千里,具備衆多自然資源,比如說木材、石頭、草藥等等。最重要的便是道士說到的鐵礦銅礦之類。

逍遙富道自幼在嶗山長大,幾乎把偌大山域都活動遍了。作爲修道之人,採集各種特殊材料來煉製丹藥符咒,這是必修功課。而那些材料,與礦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尋找材料的同時,發現礦藏存在,順理成章。

不過對於那時候的道士而言,普通的鐵銅並無用處,也難以發掘出來,自是不加理會。

這些礦藏在嶗山區域不知沉睡了多少年頭,歷代雍州官府都懶得去尋找開發,又不是金礦銀礦。在本地官員眼裡,價值不大。

可在陳三郎的計劃中,礦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聽了道士的言語後,不假思索,當即便要隊伍進發嶗山府。

嶗山府距離嶗山並不遠,站在嶗山府中的高層建築之上,甚至都能遠眺見嶗山頂峰的山林。

抵達目的地,當然不能就住在嶗山,爲此,陳三郎還與周分曹等人開了個會議,商討具體的戰略方針。

在會上,陳三郎提出直接佔據嶗山府的想法。

這個想法頗爲大膽,不管怎麼說,嶗山府都屬於一個府城,府城比縣城,字面上只大一個層次,但實際上,不知大了多少。一般每個府城,下面都管轄有數個縣城。在政治的領域裡,這可不是加法那麼簡單的。

那麼,以區區數百人就能佔領一座府城?

未免有些癡人做夢的意思吧……

不過諸人都視陳三郎爲頭,馬首是瞻,既然是陳三郎直截了當提出的想法,大夥兒也不好辯駁。

隨後陳三郎開始分析理由,其一:雍州紛亂,大大小小的勢力多如牛毛,但只要沒有大隊蠻軍坐鎮,便不是問題;其二:只有佔據了嶗山府,才能高屋建瓴,不斷吸納周邊的勢力投奔……

最後,時不我待,已經不允許按部就班慢慢發展了。

“當然,也不是一定要馬上攻克府城。終歸到底,還得看那邊具體情形如何,我已經請逍遙道長出馬,率先前往嶗山府去打探消息。”

逍遙富道的道士身份,最適合做探子,他本身法力非凡,也不擔心安全問題。再加上,他本就是當地人呀,簡直毫無破綻。

不用等大部隊,逍遙富道有心賣弄,做起法來,也不用騎馬,便風馳電掣而去。

這一幕被衆人見到,無不驚歎有加,視爲神明。

聽完陳三郎的話,諸人紛紛贊同,並無異見。想著也是這麼個理,衆人歷經千辛萬苦而來,總不能窩在個小村莊裡種田吧,要等春播秋收,那不得把人都等老了。

直接就佔個府城,那纔算豪氣。

大丈夫做事,建功立業,當如是也。

這般想著,諸人彷彿已經看到入駐府城,成爲嶗山之主了,光想著,就覺得熱血奔騰,興奮不已。

陳三郎看在眼裡,暗暗點頭:

在涇縣,他是縣令,下面位置不過縣丞縣尉那麼寥寥幾個。若是陳三郎當了知府大人,搭建的班子當然得擴大數倍,增加許多位置。

有位置,也就意味著在座諸人都可能當上官。

是真正的官。

話說回來,其實以前周分曹在涇縣主事,代理全縣大小事務,但他的身份不過是幕僚而已,根本不算官。

一個縣城,真正能稱爲官的也就縣令縣丞縣尉三個,別的人,諸如文書、捕快、衙役之流,只是吏,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工。

讀聖賢書,所爲何事?

也許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就是爲了當官。當然,肯定有不少心懷高義,爲國爲民者,但如果做不成官,做不了大官,又如何爲民做主,報效國家?

讀書爲做官,與仁義道德一點不衝突。

跟隨陳三郎的人,大都渴望做官。周何之不用說,他是中不得舉,無奈落魄;周分曹雖然數次拒絕元文昌,不過他是不願意與元家爲伍,同流合污;就連心態最爲淡泊的宋志遠,他也是想當官的。教書育人,書院院長,也有著官場身份,只是清閒許多罷了。

嚮往仕途,施展心中抱負,是天下讀書人的心願,本無可厚非。

衆人冒著生死危險追隨陳三郎,若單純只爲了恩情,就絕無法長久。

他們有血有肉,也是想建功立業的。

現在,機會來了。

雍州淪落,朝廷屯兵中州,抵禦蠻軍北上,但在擊潰蠻軍之前,是難以派遣兵甲來收復雍州的了,當今形勢,根本沒有那個能力。不過朝廷也不是就此坐視不理,前一陣子,特地下了一道旨意,號召雍州民衆自發組織,組成義軍,攻擊剿殺蠻軍。只要有功,就會封官。功業越大,官就越大,如果能光復雍州,甚至還能成爲雍州刺史……

這個餡餅就大了。

毫無疑問,在處理雍州的手腕上,朝廷下了一步極爲高明的棋,也不知是哪位大臣想出的策略,想必在遙遠的京城,那邊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毫無作爲。

朝廷在雍州封官,並無實質俸祿,所付出的,就是區區名銜,別的一切,都得當事人自己爭取,得不斷與蠻軍修羅教派做鬥爭。不奢望這些義軍能夠給予蠻軍重創,但只要形成一定的騷擾損耗,便算成功了。

雍州位於蠻州與中州之間,具備著非同一般的戰略意義,對於石破軍而言,雍州已經屬於後方了。如果這塊地域有人搗亂,便等於切斷了蠻軍與大後方蠻州之間的聯繫,使得蠻軍難以爲繼。

有消息傳言,石破軍已經急不可耐地想要舉兵攻打中州了。從某個角度上看,這位蠻王應該也是意識到了危機。

朝廷用意並不隱晦,但許多人仍趨之若鶩,都想參加義軍。

因爲當官,並非是讀書人的專利願望,天下人,都想當官。草莽也好,土豪也罷,都逃不了官字的吸引。

人多了,魚目混珠,紛紛擾擾,爲了立功,不惜濫殺無辜;而彼此之間又自然而然發生內訌爭鬥,卻都是人心使然,無需多說。

由此理解朝廷旨意,若是佔據了嶗山府,陳三郎便可申請成爲知府,下面的人當然也是飛黃騰達了。

這一路風雨兼程,道上也曾遭遇數撥人馬勢力,不過都是不入流的貨色,有自動讓道的,也有不長眼來攻打卻被殺得落花流水的……

總之算是順利地過來了。

這一日,終於進入到了嶗山府區域內。

第三百七十七章:夜梟哭喪,碩鼠爲禍第三百九十一章:遠方風來,夜雨敲窗第三百零六章:去留由人第兩百零九章 :神出鬼沒,草木皆兵第兩百一十一章 :大火燒山,無處可逃第五百零三章:堂上任命,金印納氣第三百九十章:千金買骨,念念不忘第八十六章:南柯一夢,夢中無佛第兩百零三章 :河伯問罪,天雷滾滾第兩百四十九章 :返鄉之情,嶗山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騎馬插花,登臺賦詩第四百五十七章:新宜見將,軍營閱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年除夕,屠夫入京第一百零七章:家族雛形,從零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月黑風高,雨夜刺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懾神過關,攜劍進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龍氣壓身,帛書受困第四百九十五章:統制三州,不爲炮灰第兩百九十五章:烽煙四起第兩百三十章 :生死對決,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四章:衙門邪風,鷹妖霸氣第五百三十七章:田野豐收,打回揚州第四百一十章:婚期臨近,老僧入城第三百章:爲奴爲僕第四百一十四章:房中鬥法,最後神通第兩百八十五章:一夫當關第三百九十二章:雍州大勢,誰主沉浮第七十五章:脣槍舌劍,長聯無敵第十章:縣試伊始,開門見紅第一百六十六章 :養豬成虎,蓄氣爲劍第一百零六章:縣尊丟官,解元歸家第四百零三章:顧此失彼,一語成讖第五百四十一章:才子乞丐,難民惡霸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端波瀾,借刀殺人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憐故鄉水,送遊子舟第五百二十五章:狂暴突進,神兵天降第五百零六章:一路逃亡,傷者誰人第四百三十二章:岸邊人家,待客有箭第十八章:風起波惡,下筆落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見逍遙,富道有難第五百二十二章:激戰方酣,援軍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獨善其身,達濟天下第三百零一章:龍君顯靈第十六章:府試開考,酒中真言第五百八十六章:龜蛇交鋒,耐人尋味第五百九十章:許你相見,請進門吧第兩百一十八章 :難得糊塗,誰家妹夫第兩百六十六章 :龍虎天師,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四章:郎情妾意第五百八十七章:借刀殺妖,真入宮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圍而殲之,勝而賞之第四百一十二章:一人一城,一儒一僧第三百零八章:人在此處第四百一十七章:滿城朝宗,萬人空巷第兩百零五章 :書生意氣,民心所歸第四百六十八章:大將病重,機會來了第兩百五十九章 :偷工減料,岌岌可危第五百六十一章:寶在此地,塔在何處第五百三十六章:洞庭之變,隱士不得第兩百一十五章 :古寺之夜,升棺發材第四百二十七章:一路風土,流民修路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馬初到第四百四十章:土地金身,侵體惑神第五百五十七章:所爲何來,以茶論事第兩百七十一章 :鷹擊長空,巨人橫行第五百七十六章:揚州變天,天何不公第三百二十四章:書生遇兵,一箭落馬第四百八十三章:陳家有後,馬車論勢第三百九十八章:人心浮動,使者獻禮第四百零五章:嚴冬前夕,無路可走第四百七十六章:峽谷之戰,血流成河第兩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方便之門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馬初到第兩百零五章 :書生意氣,民心所歸第三百九十五章:中州之戰,驚天懸賞第十三章 :落難書生,絕境求生第兩百零七章 :南陽來兵,剿匪之行第一百零二章 :舊賬重提,風浪又起第五百二十六章:一劍飛來,不寒而慄第四百八十三章:陳家有後,馬車論勢第兩百七十八章:長纓在手,縛妖索成第兩百七十一章 :鷹擊長空,巨人橫行第四十二章:江上問名,門戶報喜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觀危機,急轉而下第四百五十三章:大人回城,村民安置第兩百九十章:求救無門第三十三章 :眼中見妖,路上悟劍第十二章:風雨狂暴,血流染江第五百五十六章:真實身份,丞相大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茶一畫,一飲一啄第四百一十四章:房中鬥法,最後神通第五百章:命運轉折,孟家到來第三百二十五章:國將不國,人將不人第五百八十二章:人蛇大戰,公子小心第十七章:偷得浮生,古寺絕對第四百九十八章:趨利避害,念舊思情第五百四十八章:踏島尋妖,霧中鬥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生道士,合作無間第二十七章:荊棘滿布,謀生之路
第三百七十七章:夜梟哭喪,碩鼠爲禍第三百九十一章:遠方風來,夜雨敲窗第三百零六章:去留由人第兩百零九章 :神出鬼沒,草木皆兵第兩百一十一章 :大火燒山,無處可逃第五百零三章:堂上任命,金印納氣第三百九十章:千金買骨,念念不忘第八十六章:南柯一夢,夢中無佛第兩百零三章 :河伯問罪,天雷滾滾第兩百四十九章 :返鄉之情,嶗山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騎馬插花,登臺賦詩第四百五十七章:新宜見將,軍營閱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年除夕,屠夫入京第一百零七章:家族雛形,從零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月黑風高,雨夜刺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懾神過關,攜劍進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龍氣壓身,帛書受困第四百九十五章:統制三州,不爲炮灰第兩百九十五章:烽煙四起第兩百三十章 :生死對決,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四章:衙門邪風,鷹妖霸氣第五百三十七章:田野豐收,打回揚州第四百一十章:婚期臨近,老僧入城第三百章:爲奴爲僕第四百一十四章:房中鬥法,最後神通第兩百八十五章:一夫當關第三百九十二章:雍州大勢,誰主沉浮第七十五章:脣槍舌劍,長聯無敵第十章:縣試伊始,開門見紅第一百六十六章 :養豬成虎,蓄氣爲劍第一百零六章:縣尊丟官,解元歸家第四百零三章:顧此失彼,一語成讖第五百四十一章:才子乞丐,難民惡霸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端波瀾,借刀殺人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憐故鄉水,送遊子舟第五百二十五章:狂暴突進,神兵天降第五百零六章:一路逃亡,傷者誰人第四百三十二章:岸邊人家,待客有箭第十八章:風起波惡,下筆落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見逍遙,富道有難第五百二十二章:激戰方酣,援軍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獨善其身,達濟天下第三百零一章:龍君顯靈第十六章:府試開考,酒中真言第五百八十六章:龜蛇交鋒,耐人尋味第五百九十章:許你相見,請進門吧第兩百一十八章 :難得糊塗,誰家妹夫第兩百六十六章 :龍虎天師,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四章:郎情妾意第五百八十七章:借刀殺妖,真入宮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圍而殲之,勝而賞之第四百一十二章:一人一城,一儒一僧第三百零八章:人在此處第四百一十七章:滿城朝宗,萬人空巷第兩百零五章 :書生意氣,民心所歸第四百六十八章:大將病重,機會來了第兩百五十九章 :偷工減料,岌岌可危第五百六十一章:寶在此地,塔在何處第五百三十六章:洞庭之變,隱士不得第兩百一十五章 :古寺之夜,升棺發材第四百二十七章:一路風土,流民修路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馬初到第四百四十章:土地金身,侵體惑神第五百五十七章:所爲何來,以茶論事第兩百七十一章 :鷹擊長空,巨人橫行第五百七十六章:揚州變天,天何不公第三百二十四章:書生遇兵,一箭落馬第四百八十三章:陳家有後,馬車論勢第三百九十八章:人心浮動,使者獻禮第四百零五章:嚴冬前夕,無路可走第四百七十六章:峽谷之戰,血流成河第兩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方便之門第四百七十二章:春耕伊始,人馬初到第兩百零五章 :書生意氣,民心所歸第三百九十五章:中州之戰,驚天懸賞第十三章 :落難書生,絕境求生第兩百零七章 :南陽來兵,剿匪之行第一百零二章 :舊賬重提,風浪又起第五百二十六章:一劍飛來,不寒而慄第四百八十三章:陳家有後,馬車論勢第兩百七十八章:長纓在手,縛妖索成第兩百七十一章 :鷹擊長空,巨人橫行第四十二章:江上問名,門戶報喜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觀危機,急轉而下第四百五十三章:大人回城,村民安置第兩百九十章:求救無門第三十三章 :眼中見妖,路上悟劍第十二章:風雨狂暴,血流染江第五百五十六章:真實身份,丞相大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茶一畫,一飲一啄第四百一十四章:房中鬥法,最後神通第五百章:命運轉折,孟家到來第三百二十五章:國將不國,人將不人第五百八十二章:人蛇大戰,公子小心第十七章:偷得浮生,古寺絕對第四百九十八章:趨利避害,念舊思情第五百四十八章:踏島尋妖,霧中鬥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生道士,合作無間第二十七章:荊棘滿布,謀生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婺源县| 商洛市| 三门县| 白玉县| 理塘县| 达孜县| 开远市| 霍山县| 呼和浩特市| 五莲县| 莱芜市| 崇州市| 新龙县| 安徽省| 樟树市| 乌审旗| 赤城县| 隆回县| 吉首市| 旅游| 安平县| 太湖县| 镇安县| 崇信县| 天水市| 天门市| 南投县| 吴桥县| 永年县| 通辽市| 华宁县| 广饶县| 海林市| 永德县| 永顺县| 如皋市| 平安县| 永兴县| 敦化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