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97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

淮水伯府治下所有的舟船數量相當龐大,能直接管理的港口碼頭,登記造冊的舟船就已經超過了一萬。

噸位有大有小,大的能裝兩千石以上的貨物,小的也有十幾二十石的樣子。

大小舟船都要登記,只是爲了讓管理制度化、正式化,硬要說從小舟上賺到什麼,基本是沒戲的。

只是對於地方駐軍,尤其是白沙勇夫來說,登記造冊時候派發的船用牌照,是一個很重要的身份標識。

幕府統治地區之外的船舶,就很容易第一眼分辨出來。

減少了地方武裝力量不必要的任務。

除此之外,登記造冊之後,船舶分類也要容易得多。以“舟傳”爲例,加槳櫓的輕舟和加單桅的快舟,通勤內河河道之時,在距離上就有任務區分。

長距離順風、順水,就用單桅快舟,“舟傳”有數人操控,幾百裡的水路,只要水流平穩,一天就能從淮中城抵達淮縣,並且順利進入邗溝,南下揚子江。

而短距離的通勤傳訊,就需要用到槳手。

這種江陰邑特製的長寬比極爲誇張的通信船隻,可以分配最高十對二十人的槳手,即便是逆流,也能不靠潛伏而快速前行,只是非常考驗槳手的體力耐力意志力。

也因爲這種特殊的工作條件,使得幕府治下的“舟傳”系統,遠比吳威王時期還要正規、嚴苛,乃至形成了幕府比價特殊的一種人才選拔加成。

凡是在幕府有過輕舟、快舟工作經歷的人,更容易被選拔進入“白沙勇夫”。

成爲“白沙勇夫”,就等於是預備鱷人,半隻腳已經踏在了領導階層的門檻上,只要表現得當,下放到義軍做隊長還是說到地方做治安隊長,甚至做淮北亭長、里長,都是問題不大。

幕府“舟傳”這些個壯士,也無需用言語來證明自己,時至今日,因爲他們大量活躍在江淮甚至濟泗、河洛之間,列國諸侯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他們驚人的素質、潛力。

這種技術優異的高素質人才,都是列國諸侯貴族所要招攬的。又因爲列國諸侯相對低調的追捧,也讓幕府“舟傳”多少也有點驕傲資本,面對通傳對象的時候,也少了爲下者的卑微,更多的是不卑不亢,自信得體。

只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幕府“舟傳”從業人員,越是在這個崗位上待得久,越是明白幕府整個體制的特殊性,才讓他們能夠發揮各自的素質、潛力。

而並非是顛倒過來,是他們的素質、潛力,構建了幕府體制的特殊性。

因此只要不是腦子一熱的“舟傳”勇士,都不會選擇改頭換面另投他處。

實在是即便跳槽換工作,也不可能有淮水伯府所有的裝備、工具、制度來配合。要發揮整個“舟傳”系統,這是個工作量極其龐大的工程。

所以面對外部貴族的招攬,絕大多數“舟傳”勇士,都選擇笑而不語婉拒。

除非真的有人學習李解的套路,玩“千金買馬骨”或者“求賢若渴”,這纔有人選擇跳槽。

一次賺個夠本,李解也沒指望能夠所有人都能抵擋這種誘惑。

“花甲宴”籌備之際,幕府“舟傳”再度忙碌開來,同樣的,往來淮中城南北東西的水路之上,想要招募幕府“舟傳”的地頭蛇們多不勝數。

只是一如既往,大多數的幕府“舟傳”,還是選擇了笑而不語婉拒,唯有自認很難再更進一步的人,纔會留一條後路,保持接觸。

直接統治的各地區全部通知到之後,聰明人立刻從“花甲宴”這件事情中看到了問題重點,淮水伯府“施恩”於地方長者,只要這個程序建立,那麼以後,整個地區有資格選擇“施恩”的人,唯有淮水伯。

這個時代的“禮”,就是這麼的微妙。

然而聰明人即便看穿,也只能乾瞪眼,因爲就算有心反對李解,硬實力上的差距,簡直不可想象。

地區大國陳國、蔡國都不會反對李解;吳國作爲李解的母國,又在忙著內鬥;老對手楚國,又因爲《大別山條約》被集體孤立,自然是無所謂楚國是否反對。

因爲楚國即便是想要號召“羣雄”反李,對“羣雄”而言,還不如直接乾死楚國來得痛快。

淮中和郢都都是渣滓成羣,兩個渣滓,死哪個不是死?

至少李解還給好處不是?

“二三子以爲‘花甲宴’之意……所圖爲何?”

在淮中城的晉國人,對李解的實力膨脹,那是相當的敏感。

而且晉國人很清楚李解不是吳國的忠臣,在晉國人看來,李解是吳威王勾陳的忠臣,但絕對不是現任吳王姬虒的忠臣。

不過吳國現在的狀況,絕大多數吳國內部山頭,都不怎麼鳥姬虒,在各地老世族眼裡,姬虒就是個會投胎能投胎的小孩子,哪來的資格對他們指指點點?

所以吳國內部橫向比較的話,李解也不算過分,至少他沒有像別的山頭那樣,直接無視中央政府的威權,在地方上打得熱火朝天不是?

“還能如何?不過是正式自立,幕府獨立於吳國之內。”

“子羽,我探聽到一個消息,想不想知道?‘花甲宴’之後,幕府有大動作。”

天天跟鹹魚醃肉打交道的胥主任一臉微妙,笑嘻嘻地看著魏羽。

“你個鹹魚運輸辦公室主任,倒是消息靈通。”

一旁滑板笑了笑,伸出手指點了點胥飛,又轉過頭看著魏羽,“子羽,我家老祖也有指示,秋收之前,淮水伯府確有大動作。”

“大動作……”

關於“大動作”這個詞,也是因爲幕府官吏說得順口,這才形成了新名詞。

“秋收之前,便是伐楚。”

魏羽說罷,看了看胥飛,又看了看滑板,“能讓仲平這般鄭重,想必不只是伐楚。”

“不錯,於幕府而言,伐楚不過是小事。”

難得乖巧的胥飛拎起茶壺,給友朋一一倒了茶,在座的人中,除了魏羽、滑板之外,千乘高氏的人也不少。

除此之外還有秦國子車氏、趙氏以及楚國的白氏、陳國陳氏、蔡國蔡氏,這些年輕人在各自老家或者家族,都算不上最頂尖的人才,但也的的確確不是庸才。

到了淮中城做高端工具人之後,情況就發生了大變,人生際遇的變換,讓他們再回到各自的家族中,給家族最頂級的精英做配套,那就沒啥意思。

吸引力極低。

哪怕是胥飛幹著鹹魚運輸的工作,可一整套班子下來,整個部門運作是一個閉環,等於說這個部門,就是他要獨當一面,絕非模棱兩可的多頭聽命。這種感覺,就類似一個歷練多年的劍客,從軍之後就能帶兵,而非從小卒炮灰做起。

體會不一樣,心境自然也是不一樣。

“二三子打聽到的消息,都是如何?”

“我聽說,淮南欲效仿江陽故事,建制縣市。”

“江陽?”

“江陽在何處?”

“江陰對面,便是江陽,亦稱海陽。有雷邑、雉邑、鹿邑、東蘆市等地,皆是李子所屬,乃吳威王在世之時所封。”

“豈非邗溝以東,多爲李子所有?”

“可以這麼說。”

這麼大一塊地盤,跟姑蘇就隔著一條揚子江,著實有點嚇人。

尤其是那些去過姑蘇的,更是明白有了李解手中那麼多船,雖然大多數船都沒啥意義,但穿梭往來平穩江面,絕對是輕輕鬆鬆。

那麼揚子江這個天險,對別人是天險,對李解來說,有意義嗎?

而且江陰邑還是李解的大本營,李解現在還有江陰縣令的正式官職,並沒有去除。

來了淮中城這麼久,傳統精英別的先不提,輿圖的認知是大大提高。

原本需要在絹布上艱難描繪的粗略圖,現在用了紙張,可以更加的詳盡。

更重要的是,淮中城的製圖手段更復雜也更先進,但只要明白識圖之後,就會對地理方位有更加清晰的認知。

此時跟著滑板、胥飛等人一起喝茶的列國年輕士子,只要略作思量,就明白剛纔的對話,透露出了多大的信息量。

按照對話所說,李解擁有的地盤,那絕對不僅僅是淮南淮北這些“垃圾”,還有十分靠近吳國核心統治區的土地。

邗溝兩岸或許沒有,但邗溝以東廣大地區,只要比較淮中城,他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只會越來越富庶,而不是越來越貧瘠。

桌子上擺滿了零嘴兒吃食,其中就有煮熟了之後,黑漆漆的菱角。

也有白色的菱角,咬開之後,肉質水嫩脆爽,口感並不粉,但是甜,一羣聰明人越吃越覺得不簡單。

因爲桌子上的菱角,就不是江陰產,而是江陽產。

江北地區新圍墾出來的土地,產量並不高,但是圍墾過程中開闢出來的水面,卻大量種植水生植物,甚至有些水田,也是種植蓮藕、荸薺、茨菰、蓴菜,這些產出,以淮中城的特殊加工工藝,同樣能夠充當冬糧。

“建制縣市……”

魏羽唸叨著這四個字,“縣市”各分職能,真要是建制縣市,那麼的的確確是幕府的大動作,對他們來說,同樣也是前所未有的大動作。

建制縣市,最緊缺的不是糧食、人口,而是官吏。

他們這些人,這些個在淮中城各個部門系統中正在工作的人,就是最佳選擇。

或許“縣”這個單位,他們這些後來者,還未必能夠進入其中佔據高位或者實權部門,但是“市”這個單位,是可以想象的,而且必定有人能夠脫穎而出。

幾個晉國人的閒聊,讓秦國、齊國、陳國、蔡國等士子也是想入非非。

秦國子車氏的人尤爲明顯,他們是武士階層,作爲秦國公族,行政施展跟他們其實關係不大,主要功用就是維護公族然後賣命賣血。

長期以來就是武鬥第一線,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都是如此。

這年頭的秦國,版圖疆域不可謂不大,但真正的精華區,還是在渭河平原上。

西域的土地無比廣袤,人口加起來,可能也就是秦國幾個城邑的體量。秦國之所以不能放棄西域,根子在無法東擴上。

晉國在一天,秦國武士階層就翻不了天,天大的功勞也就只是幹幾個蠻子部落。

沒有對晉作戰的真正戰功,秦國武士階層長期就是擺設,說是廢物有點過分,但撐死就是在戎狄區稱王稱霸,多少有點丟人。

子車氏跳出秦國這個圈子,抱住了夜月公主這條金大腿,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冒出來的念頭。

前後歷時數月,不但見證了倒黴公主逆天奇蹟,還看到了公主逆天之後的深厚實力。

這年頭,一個女人強不強,就得看她背後的男人……

子車氏對這個男人相當滿意。

“嘗聞海陽縣市,不同於五湖之地,不知諸君可有往來江東者?”

老秦人比較直接,想到了就發問。

衆人聽了這問題也是愣了一下,然後環顧四方,打探有沒有人去過江東的。

列國貴族子弟,走南闖北的極多,吳國強盛之後,前往姑蘇的自然也少不了,在場中人,必定有去過的。

只是,去過之後,願意出來講講區別的,只怕不會多。

等了一會兒,兩個齊國人起身出列,衝四方行禮之後,一人坦然道:“千乘高嚴,有禮。”

“善。”

“請。”

“高君請。”

高嚴眉目和高紈彷彿,只是他身材要更加削瘦一些,雙眼凌厲,鬚髯筆直,鼻子高挺而聲音渾厚,一開口就彷彿是在瓦罐中說話,那種宛若牛叫的低音,很對這年頭人們的胃口。

“江東自鳩茲起,一縣之長,主兵事,如南巢氏、山越、防風諸部,各地皆由縣大夫率軍鎮殺。至五湖,蠻夷稀少,沙野衆多,故五湖大夫多爲縣令、縣師,主政事,雖有戰事之責,卻多設有縣尉,以各司其職。”

一番解釋,高嚴將吳國核心區的統治模式,大差不差地說了一通,而短短的一番話,也把吳國的制度混亂講了出來。

因爲僅僅是在“縣”這個單位上,吳國就沒有貫徹如一,內外有著明顯的親疏,還是周室宗法的那一套。

越靠近中央,日子越好過,操心的事情越少;越遠離中央,日子越艱難,還要負責打仗,跟蠻夷作戰。

吃了苦頭的,未必就能有等效的回報,全看投胎技術好不好。

而在這個基礎上,還有更加奇葩的制度存在,比如說李解的出頭,就是這種奇葩制度的結果。

吳國的最高統治者,對底層的關注度,幾乎就是零。

大概就是屬於愛咋樣咋樣,只要不造反,只要願意上貢,一切都好說。

然後在關鍵的交通要道上,比如說棠邑、淮縣,就設置重兵把守,吳甲和健旅都有一定的數量,以點到面,進行輻射鎮壓。

其餘蠻夷聚集區,比如之前淮夷的核心區鹽城,則是安置政治鬥爭失敗者,羿陽君姬玄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姬玄之外,鳩茲的公子朱同樣如此,他們都是跟勾陳競爭的失敗者,但失敗者並非就一定要去死,做個工具人,被老妖怪繼續敲骨吸髓廢物利用,還是可以的。

經過老烏龜姬玄十幾年如一日的經營,鹽城現在至少已經可以種植主糧,產量低是低了些,可有和無,是兩回事。

再過十幾二十年,本地土地產出可能還是很貧瘠,但種植面積肯定能上去,而耕地面積只要上去,總的產量是可以預見的。

這種模式,周室很久之前就不用了,唯有霸主級大國,纔有這樣的資源繼續這樣玩。

晉國如此,齊國如此,楚國吳國秦國,也大抵上如此。

擴張之後的土地不想放棄,就封出去,或者分出去,幾代人下來,總能消化。

不過不同的霸主,操作模式顯然各有不同,晉國更加的單純,制度成熟不說,還極爲穩定。

吳國就有點非主流,君主強,則國強;君主弱,則國弱。

這樣的國家,在國際社會看來,都是長不了的。

當然出現李解這樣的變態,也不知道是該羨慕還是該恐懼。

“江陰、江陽駐地,一地官長非同五湖大夫。故縣令、縣師不至,縣亦泰安;縣令、縣師至,縣亦平穩。”

高嚴說罷,看著衆人又道,“江北諸縣,非吳國所置之縣,乃江陰所有之‘縣’,故縣掌民政,市管經濟。至於兵事,諸君皆已知曉。”

整個江陰系的特色制度,一地主管就算一時不在場,也不影響各個子系統下屬部門的運行,那麼整個地區的穩定,不全部是因爲縣令坐鎮的功勞;整個地區的發展,也不會因爲縣令的離開而停滯乃至動盪。

因爲動盪與否,全看槍桿子在誰手中,這些槍桿子,一縣之長和一市之長都沒有資格去碰觸,行情自然是大不同。

五湖大夫不僅僅是地位尊崇,“大夫”的大,就是比一般的“丈夫”要大,要證明一個男子比普通的“丈夫”要大,戰場上見分曉。

故“大夫”本身,就是勇力的代名詞,是天然帶著鬥爭而來的地位。

五湖地區的縣師,除了不能調動王師、健旅,他們本身家族的力量,就足夠支撐一個大夫跟政敵鬥到死。

因爲除了官職爵位,他還有家族力量可以用公家的資源來堆砌武裝。

這和江陰系的一縣之長,有著本質的區別。

世人皆知吳國體制混亂,但此刻聽了高嚴的一番解釋,衆人除了對已故的老妖怪越發尊敬之外,更是欣喜若狂,因爲根據高嚴的解釋,他們斷定,淮水伯府的前途,絕對碾壓吳國的舊有體制。

392 茍活爲上678 密謀攻魯346 不需要靜靜第一百四十三章 推測413 局勢很穩488 自討苦吃第五章 白黑戰爭458 子羽鑑李553 輝煌之思655 國破有良臣428 桐丘刺李458 子羽鑑李424 很厲害的樣子825 漢公大官家514 躺槍聖鬥士442 嬴瑩的疑惑787中間商強行賺差價!630 都是大忠臣808 名不虛傳的西施570 定個小目標546 原來是“老朋友”333 愉悅第一百五十八章 非常吳人570 定個小目標547 “尚賢”和“不尚賢”242 他鄉遇故知第四十五章 無懼472 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天這章晚點更新,有返工車輛過來。233 拯救公主322 不歡而散539 江東亂局787中間商強行賺差價!第四十八章 有搞頭526 先王,是先王605 項拔棒684 吹牛不上稅306 貫徹上下230 發跡484 反手又是勒索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馬539 江東亂局第五十九章 好消息426 冬季牲口482 相當的糾結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714 齊侯之死367 居然是同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起彼伏825 漢公大官家第六章 愛好516 頂禮膜拜385 學習姿勢找專家671 陬邑大夫子紇396 淮上大夫(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1/10)671 陬邑大夫子紇第八十九章 威震逼陽553 輝煌之思606 幾近於道570 定個小目標363 和想的不一樣415 女兵前來674 有類猛男735 宋國特產334 李解說得對370 曾子獻寶247 推演蔡國321 小感動第三十章 規矩673 同國不同命441 以正合321 小感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吳秦之好231 稱呼微妙第一百五十二章 掏錢拿地254 中士田有功620 大戰之前797 君上總是英明的214 不用多想307 上蔡大夫766 文姜公主混日子282 頭皮發癢?第四十章 無畏470 北海虎蛟344 和藹可親的微笑260 猜測第一百六十章 輸出524 融合783 戰略恐嚇老年團399 開枝散葉614 鱷魚皮包包574 不簡單的夏糧第一百五十一章 仲氏報信(給水友醉酒無楓加更的)第十三章 相印710 齊軍大捷457 行事風格第六十九章 你怎麼罵人305 自我進步404 招賢納士收費版(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5/10)第七十章 猛男
392 茍活爲上678 密謀攻魯346 不需要靜靜第一百四十三章 推測413 局勢很穩488 自討苦吃第五章 白黑戰爭458 子羽鑑李553 輝煌之思655 國破有良臣428 桐丘刺李458 子羽鑑李424 很厲害的樣子825 漢公大官家514 躺槍聖鬥士442 嬴瑩的疑惑787中間商強行賺差價!630 都是大忠臣808 名不虛傳的西施570 定個小目標546 原來是“老朋友”333 愉悅第一百五十八章 非常吳人570 定個小目標547 “尚賢”和“不尚賢”242 他鄉遇故知第四十五章 無懼472 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天這章晚點更新,有返工車輛過來。233 拯救公主322 不歡而散539 江東亂局787中間商強行賺差價!第四十八章 有搞頭526 先王,是先王605 項拔棒684 吹牛不上稅306 貫徹上下230 發跡484 反手又是勒索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馬539 江東亂局第五十九章 好消息426 冬季牲口482 相當的糾結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714 齊侯之死367 居然是同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起彼伏825 漢公大官家第六章 愛好516 頂禮膜拜385 學習姿勢找專家671 陬邑大夫子紇396 淮上大夫(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1/10)671 陬邑大夫子紇第八十九章 威震逼陽553 輝煌之思606 幾近於道570 定個小目標363 和想的不一樣415 女兵前來674 有類猛男735 宋國特產334 李解說得對370 曾子獻寶247 推演蔡國321 小感動第三十章 規矩673 同國不同命441 以正合321 小感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吳秦之好231 稱呼微妙第一百五十二章 掏錢拿地254 中士田有功620 大戰之前797 君上總是英明的214 不用多想307 上蔡大夫766 文姜公主混日子282 頭皮發癢?第四十章 無畏470 北海虎蛟344 和藹可親的微笑260 猜測第一百六十章 輸出524 融合783 戰略恐嚇老年團399 開枝散葉614 鱷魚皮包包574 不簡單的夏糧第一百五十一章 仲氏報信(給水友醉酒無楓加更的)第十三章 相印710 齊軍大捷457 行事風格第六十九章 你怎麼罵人305 自我進步404 招賢納士收費版(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5/10)第七十章 猛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阜阳市| 罗甸县| 汽车| 固原市| 上虞市| 息烽县| 视频| 容城县| 仁寿县| 和静县| 牡丹江市| 栾川县| 三亚市| 宁德市| 涿州市| 桃源县| 河曲县| 朝阳区| 龙川县| 福安市| 济阳县| 唐海县| 成武县| 南皮县| 镇宁| 綦江县| 阳泉市| 井陉县| 微博| 呼伦贝尔市| 南召县| 横峰县| 漠河县| 岳池县| 维西| 松江区| 东阳市| 宁安市| 奉化市|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