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人不服怎麼辦?好辦啊,打到他服氣爲止!”這就是吳傑給出來的答覆。
如果以國力而言,現在的齊國還是比不上魏國的,這是客觀事實,就算不承認也得承認。
但也有另外的一個客觀事實擺在這裡,那就是在桂陵之戰後,魏國縱然憑藉著強大的國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補齊軍隊的數量,但是也絕對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魏軍的戰鬥力回到桂陵之戰前。
所以說,吳傑現在屬於一個有恃無恐的狀態。
除非,魏國能夠聯合其他國家來對抗齊國,不然的話,吳傑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好怕的。
爲了防止魏國真的這麼做,所以吳傑也是未雨綢繆,做了不少工作。
楚國是魏國的死敵,如今魏國依舊勢大,楚國會很樂意看著魏國和齊國拼個你死我活,所以楚國在這一戰中肯定是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站在一邊的。
韓國剛剛拒絕了魏國出兵的要求,在眼下魏國形勢更爲困難的情況下,正常來說也不會出兵援助魏國。
趙國雖然說也不太可能,但趙國畢竟是剛剛和魏國同盟,所以吳傑也是特地派人去中山國關照了一下,前兩年剛剛在齊國幫助下打退了燕國入侵的中山王自然是投桃報李,派出軍隊大舉攻擊趙國。
如此一來,短時間內,魏國單獨面對秦齊兩國的局面已經成爲定局了。
這一次,吳傑將戰場放在了濮陽附近。
齊軍和魏軍,在濮陽東方大約三十里的地方形成了對峙。
對此,孫臏有些奇怪。
“逍遙侯,這戰線的佈置,是否有些……過於靠後了?”
濮陽是魏國的附庸國衛國的土地。
作爲主動攻擊的齊國一方,實際上卻直到了齊國邊境爲止,甚至都沒有進入到衛國境內,這其實讓人有些驚訝。
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斜倚在牀榻上的吳傑打了一個哈欠,不急不忙的將果子扔到了嘴邊:“不著急,不著急。對了,龐涓那邊最近有什麼動靜嗎?”
孫臏答道:“並沒有什麼動靜,魏軍似乎已經打定主意以防禦爲主,看上去並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
吳傑點了點頭,道:“那麼,我們也拖著好了。做好長期在這邊和魏國人抗衡的準備,明白嗎?”
孫臏皺眉,道:“可若是我們能夠主動出擊的話,戰爭應該是可以早些結束的。”
吳傑猛地從榻上坐起,面含期待的看著孫臏:“你說,如果我們主動出擊的話,能不能做到必勝無疑?”
孫臏想了想,道:“六成五左右的勝率還是有的。”
老實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高的數字了,因爲按照這個數字來說,齊軍獲勝的概率可是魏軍獲勝的兩倍。
然而吳傑在聽到了孫臏的這句話之後臉上卻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哦了一聲之後整個人重重的倒在榻上。
“才六成五啊……那就按照我說的,再等等吧。”
孫臏有些無奈:“可是,等待總得有一個理由吧?”
吳傑眼珠子一轉,道:“如今戰場在濮陽附近,魏國的軍糧必定是從衛國支出,那麼衛國的國君肯定會對魏國十分不滿,我們就等衛國和魏國離心離德的時候,再好好的利用這一點。”
孫臏想了想,道:“可是,我昨天才從中情局傳來的情報上看到說,衛候最近正在和親近之臣考慮,是不是應該主動上表魏國,將衛國正式併入魏國,以後衛候也自稱衛君。”
吳傑翻了一個白眼,突然有些後悔自己讓孫臏這個傢伙接觸到這些情報了。
看著一臉躍躍欲試的孫臏,吳傑沉默片刻,還是十分堅定的搖了搖頭:“不行,此刻不宜出戰。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給我們的盟友秦國人爭取機會!我可以告訴你,最多三個月的時間,秦國人就能夠拿下西河郡,到那個時候,不需要我們出兵,魏國人都要主動上門,跟我們割地賠款!”
孫臏一臉古怪的看著吳傑:“不知爲何,我總覺得……你在害怕。”
“害怕?”吳傑的聲音瞬間提高了一個八度:“我怎麼可能在害怕?簡直是笑話!”
孫臏面色古怪的看了吳傑幾眼,還是離開了。
等到孫臏離開之後,吳傑纔有些無奈的扶額:“……這傢伙怎麼看出來的?”
其實,倒也不能算是害怕,而是說,吳傑到了現在,多少已經有些……被盛名所累,變得保守了。
龐涓,雖然說在歷史上屬於很慘的失敗者,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在這個年代,龐涓就是整個華夏中數一數二的大將。
桂陵之戰這種,屬於劇本中的事情,但沒了劇本,還能不能搞贏龐涓?是個問題。
打其他的阿貓阿狗,其實問題不大,但打龐涓,是真的需要慎之又慎。
這可是頭號反派啊。
即便是有著孫臏這位歷史上真實的搞死了龐涓的大能幫忙,吳傑思來想去,覺得……自己其實暫時來說,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火槍兵的數量正在飛速的增加,如今齊國的火槍兵已經達到了五千人之多,只不過這五千人中很大一部分人還屬於新兵,尚需要操練。
最多兩三年的時間,齊國就將擁有上萬的火槍兵,其中至少六到八千人會是那種十分熟練的,而且火槍的威力也必然會變得更強。
時間是站在吳傑這一邊的,對於吳傑來說,每多過一天的時間,自己的齊國就變得越發的強大,而魏國則變得越發的弱小。
所以,吳傑並不是很情願在這個時候,和可能是當世最強的對手龐涓來一場大戰。
“唉……總感覺有點慫啊。”吳傑有些無奈的往嘴裡扔著果子:“可能是有了老婆的原因?果然,這男人是不能成家啊,一成家就有了牽掛,麻煩,麻煩啊。”
齊軍和魏軍的這場讓其他諸侯國都覺得大跌眼鏡的戰爭,就此開始了。
從春天到夏天,整整五個月的時間,雙方總計二十萬大軍,就這麼在邊境上對峙著,小規模的衝突時時都有,但大規模的戰爭還真的就是一場都沒有發生。
一開始的時候,孫臏十分的按捺不住,經常來找吳傑,希望吳傑率軍出戰,但都被吳傑駁回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孫臏漸漸的,不再開口了。
這並不是因爲孫臏對吳傑失望了,而是因爲孫臏突然發現……吳傑好像是對的。
或許是因爲齊國出兵的事實給了秦人士氣上的鼓舞以及對魏人士氣的打擊,或許是因爲秦軍士兵的戰鬥力在這麼多年下來之後終於變得更強,又或許是因爲秦國這幾年來在西河郡之中流了太多的血,對這片土地過於熟悉了,總之最終的軍情並沒有逃出吳傑在面對孫臏之時說出來的判斷。
在夏天即將結束的時候,秦國人,第N次攻克了少樑城,將整個西河郡拿下。
然後,魏國人的使者,就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