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6章 雲中橋 青城雀舌

高功住持,行崖道人!

陳玉樓默默將老道名號記下。

以往偏居湘陰一隅之地,閉門修行,只聽聞天下有武當、龍虎二山,前者爲天下第一仙山,後者是道教祖庭。

真正修道入境,行走天下後。

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洞天福地,名山大川,縱是末法時代,修行之輩也如過江之鯽。

真人隱居山中,高道藏於市井。

不在世人面前顯露。

如藥王廟中那位搗了一輩子藥石的歸元老真人,常年往返于山中採藥,與山中隱士下對弈,和香客閒聊寒暄。

但幾個人知道,他築基多年,只差一步,便能在氣海爐火中凝鍊金丹。

還有當日登山途中所見的那座喇嘛廟。

老和尚慈眉善目,晨鐘暮鼓,敲木魚誦佛經,和山下古寺中的和尚並無區(qū)別,但見過面才知道,他佛法之精深,已然修到了一個極高境界。

老話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其實就是受限於自身實力,難以擁有更高的眼界。

而今眼前這位行崖道人,名號聽上去與當日在終南山三聖殿那位明崖有些相似。

但……

兩人之間境界卻是天差地別,恍如雲泥。

明崖雖然也是住持,但並未修行,更不要說破境,脫離凡塵,而行崖道人一身氣息深不可測。

比起歸元老真人也絲毫不差。

甚至隱隱更勝一籌。

氣海之中,可見丹形。

也就是說他至少已經到了半步金丹境。

絕對是他下山入世以來,所見修爲最高的一人。

“我等冒然而至,還請真人勿怪。”

只轉眼間。

陳玉樓心裡已經有了判斷。

看周圍香客,對他一臉陌生,只是下意識躬身行禮的樣子就知道,行崖真人估計大部分時間都在後山避世修行。

平日絕不會輕易露面。

想來其實也正常。

畢竟到了他這個層次,入定閉關,動輒數(shù)日,食炁飲露,幾爲仙人,一入金丹,自此長命百歲,何必理會凡塵俗事?

也就是陳玉樓他們幾個。

都已經到了這等大境界,還在四處晃盪。

甚至連真正的修行之輩都沒見過幾個。

縱觀天底下,也算是少見了。

放到其他同境修士身上,拜山之前,至少要先遞拜帖,得到答覆方纔上山入觀,哪能如此隨意?

就是江湖武夫,切磋之前還要下個帖子。

也就是行崖道人道行深厚,沒有在這種小事情上計較,不然真不好說過去。

陳玉樓這會也反應了過來。

當即雙手抱拳,輕聲解釋道。

“無妨。”

“老道也多年不曾下山,不是今日諸位上山,也不知曉天下變化竟是如此之大……”

聽到這話。

行崖老道只是搖了搖頭。

陳玉樓心中驚歎,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眼前幾人如此年輕,看上去最多也不過而立之年,但觀衆(zhòng)人身上氣息,卻是磅礴驚人,如山如嶽。

恍惚間。

行崖老道忽然覺得,自己避世修行是不是走錯了路。

閉門造車,等於給雙眼蒙上了一層黑巾。

不然,只是短短幾十年,江湖上出了這等天賦過人的後輩,他竟是一無所知。

甚至對方都已經自報家門。

他仍舊毫無印象。

湘陰他倒是知曉,三湘四水之地,臨近洞庭大湖邊,與湘西接壤,年少時與師傅前往龍虎山,拜會此代天師,曾渡船過洞庭湖,然後走沅江從城外走過一次。

但他卻從未聽聞,湘陰有哪一位高道修行。

或者說,境內有名山大宗。

至於鷓鴣哨,這名字一聽就像是江湖諢號,觀他身上氣息也像,眉宇間,隱隱有一絲深重殺氣。

眸光凌厲,開闔之間,隱有兇殺之意。

但偏偏身著道袍,結道髻,與道門中人無異。

這倒是讓他有些捉摸不透。

再看剩下幾人,也都是江湖翹楚,人中龍鳳,不似尋常之輩。

尤其是崑崙,幾如道門傳聞中,真武大帝麾下皁纛玄旗,金甲玄袍的六丁六甲。

“真人說笑了。”

“陳某一行人不請自來,已經是失禮在先。”

聽出他話裡的弦外之意。

陳玉樓也是一臉無奈。

這一幕與當日終南山之行何其相似。

歸元老真人、照葫真人,見到他們幾個時都是如此反應。

只不過,他們又怎麼可能想得到。

眼前這一行人,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掛壁般的存在。

不說陳玉樓,單說崑崙,自小被遺棄在雁蕩山,跟野人沒有任何區(qū)別,靠著漿果、獵物活下來。

被獵人盯上,受山賊圍剿。

竟然每一次都能相安無事。 шωш★ Tтka n★ CΟ

走投無路時,還能碰上陳玉樓,將他從深山老林裡帶回陳家莊,視爲手足心腹。

等瓶山大墓開啓前,註定要死在其中。

陳羽又穿越而來,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不但沒有重走原著裡的路,如今更是成了江湖上屈指可數(shù)的武道宗師。

甚至又開始轉而修道。

假以時日,越過龍門只是遲早的事情。

而行崖道人他們,縱然天賦再高,根骨過人,但又豈能與他們這幫掛壁相提並論,閉關修行,厚積薄發(fā),終究也不如一粒金丹吞入腹,祖龍頂上過天橋。

“好了。”

“不說這些。”

“諸位遠道而來,入我建福宮便是緣分。”

行崖老道那雙澄淨的眸子裡閃過一絲黯然,許是想到自己在山中枯坐大半輩子,還不如幾位少年郎,心中難掩失落。

不過,終究是得道高修,這份情緒只是一閃而逝。

心緒便再度歸於平靜。

手中浮塵一揮,做了個請的手勢。

“還請隨貧道往後山住處小坐。”

“好,前輩相邀,陳某不敢拒。”

陳玉樓當即答應下來。

建福宮始建於唐開元十二年,時名爲丈人觀,距今已經一千多年,原爲寧封子修道隱居之處。

直到宋代才更爲會慶建福宮。

只不過,歷代受戰(zhàn)禍、兵燹、匪患,古觀差點毀於一旦,眼下他們所見到的大殿,還是光緒年間在原址基礎上重新修葺。

但就算如此。

大部分古蹟仍舊保存完好。

跟在行崖老道身後,一行人繞過前殿,很快喧鬧聲便爲之一清,上山燒香求神的香客信士,只被允許在前後兩進大殿。

至於後山。

乃是觀中修士所居。

過了兩重大殿,只見行崖道人半點沒有停下的意思,引著衆(zhòng)人穿過一面烏瓦白牆的月牙門後。

一股幽隱清淨之氣頓時撲面而來。

蒼松翠柏、飛瀑靈泉。

一座石橋橫在兩座山頭之間,身下雲霧翻涌,隱隱還能見到靈光閃爍,在石橋另一側,山崖間矗立著一座閣樓。

“這……”

“娘咧,難怪叫神仙都會,洞天福地。”

“好重的靈氣,這地方修行,怕不是一日能抵十天之功。”

一行人還是頭一次來到如此洞府。

比起終南山那些洞窟,不知勝過多少倍。

天地間浮游的靈氣之盛,就是才接觸修行的崑崙和楊方都能感受得到。

一時間,人人臉上都是難掩震驚,滿是驚奇的看向四周。

只覺得這地方,和話本小說,說書先生口中的神仙府幾乎沒有任何區(qū)別。

和他們純粹的驚歎不同。

陳玉樓看的更多。

雲橋之間,除卻驚人的靈氣之外,最爲驚人的是,他能察覺到一股若隱若現(xiàn),卻異常熟悉的氣息。

正是當日在拔仙臺上,那一閃而過的玄德洞天。

所以……

寧封子選擇在此修道,絕非偶然。

或許就是因爲找到了進入洞天的門。

這麼看來,行崖道人能夠突破假丹,距離煉化金丹只有一步之隔,也並非意外。

洞天幽隱於洞府外。

就算不曾入內。

只是沾染一絲其中靈氣修行,都是難以想象的大機緣。

“好長的對聯(lián)。”

“這得有好幾百字吧?”

就在他眺望雲霧,追尋洞天痕跡時,耳邊忽然傳來一聲驚歎。

陳玉樓下意識收回目光。

循著幾人視線看去。

這纔看到,橋頭山崖兩側石壁上,一左一右,赫然矗立著一座通天柱,上面鐫刻著一副極爲驚人的對聯(lián)。

溯禹跡奠岷阜以還:南接衡湘,北連秦隴,西通藏衛(wèi),東至夔巫……

自軒壇拜寧封之後:漢標李益,晉著範賢,唐隱薛昌,宋徵張俞……

粗略一掃。

這副對聯(lián)上下竟然共有三百九十四個字。

陳玉樓心中默默唸了一遍,只覺得氣勢磅礴,將青城山幾千年底蘊說的明明白白,通透無比。

方纔他全部心思都在洞天福地上。

完全沒有察覺到,這雲橋石廊外竟然還有一副如此驚人的古蹟。

似乎察覺到衆(zhòng)人的驚歎。

一手握著浮塵,一手負在身後,長髮白鬚,青袍綸巾的行崖老道,不由轉過身來,淡淡一笑道。

“此乃青城山一絕。”

“也是我建福宮的名景之一。”

陳玉樓點點頭。

這副對聯(lián)也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至少古往今來,他還從未聽過有哪一副對聯(lián)在字數(shù)上能夠超過它,而且對仗之工整,句意之通順,亙古罕見。

最爲關鍵的是,其中一句一景,又暗合道法自然,韻味渾然天成。

也難怪就算是行崖道人,說起時,神色間也是難掩傲然。

“前方便是老道修行之處,諸位請隨我來。”

沒有過多停留。

簡單聊了幾句後,行崖便帶著幾人穿過雲橋,一路往那座古閣中走去。

閣樓並不算大。

甚至連名號都無。

與青城山上老君閣似乎完全沒有可比性。

但勝在幽隱,遠離喧譁。

若是山下采藥人或者獵戶誤入此地,怕是都要懷疑是山上神仙所居之地。

帶著幾人進入樓中。

其中簡陋無比,除卻一張石牀,就只有一張矮桌,幾道蒲團,然後就是些他所收藏的古書道經,筆墨紙硯以及茶具。

很難想象,這竟然是建福宮住持的居所。

不過……

若是將他身份換成半步金丹境大真人,此處便可以算得上是神仙洞府。

沒看鷓鴣哨和老洋人師兄弟,眼睛都看直了。

這種好地方。

也就是千年傳承的道門,不然,上哪去尋第二處?

早都被他們祖上佔了。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凡是有名號處,無一例外。

真以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首先要是名山大川,方纔能夠吸引高道隱居自此,修行傳道。

行崖老道自顧自的拿起沸騰的水。

又取出一盒野山茶。

爲幾個人各自泡上一杯。

看此處並無童子,或者門人的痕跡,估計平日裡修行,也不願被人打擾。

只是,有幾個人能有這份心境?

就是他陳玉樓,讓他放棄如今的優(yōu)渥生活,忽然迴歸野人一樣的生活,他自問也很難做得到這一步。

真當行走江湖,餐霞飲露就能過活?

就是搬山一脈。

雖然號稱倒鬥只求丹珠之物,但上千年來,族人四處尋找雮塵珠下落,不事生產,真以爲光靠著那些婦人在村裡種幾畝田地就能養(yǎng)活全族之人?

這種話,也就兩三歲的小孩會信。

就如楊方。

從下山開始到如今,算起來已經七八年,四處闖蕩,找人切磋。

兜裡沒錢,還能蹦躂?

更別說練武最是耗費銀錢。

誰又知道,他小子拜山尋武之餘,不是尋龍倒鬥,就是劫富濟貧。

不然別說走遍大江南北,早就餓死在半路上了。

胡思亂想著。

陳玉樓拿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

只是……

茶水一入腹中,竟是迅速化作一股熱流,沿著四肢百脈,使得渾身通透,氣海中靈氣都增長了一絲。

“靈茶?!”

行崖老道口中的野山茶,竟然蘊藏著如此濃郁的靈氣。

即便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低頭看去,清亮透徹的茶湯中,茶葉青嫩,猶如雀鳥之舌。

“老真人,這……可是青城雀舌?”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忍不住挑了挑眉問道。

聞言,行崖道人則是一臉意外。

“道友好眼力,確是丈人峰中所種雀舌。”

見他確認,陳玉樓總算明白過來。

青城山自古就有道茶名揚天下,陸羽在茶經中就專程記載下了青城山茶,除卻雀舌外,還有片甲、鳥嘴、麥顆以及蟬翼四種。

皆是散茶之最上者。

其中又以雀舌和蟬翼爲最。

甚至被歷代奉爲絕品。

他也只是在書中看到過,沒想到,今日入觀,竟然還能見到。

聽著兩人的話。

此刻圍爐而坐的剩下四人,哪裡還不明白,這看似尋常的所謂野山茶,乃是天下少見的靈物。

當即也不敢遲疑。

一個個捧起茶盞,小心翼翼的品了起來。

隨著茶湯流入腹中。

一行人很快便察覺到身上的變化。

越是境界低微,感受到的變化便越強烈。

尤其是崑崙和楊方,此刻更是覺得腹下三寸處的丹田內,恍如有一座爐子升起,火意流轉,氣息蘊藏。

“看來兩位小友有了機緣。”

“且去樓上,尋一蒲團,自行入定,說不得能夠越過龍門!”

第201章 彭道宗 渾天補氣法第218章 玄黃亂逆 陰陽舛錯第217章 陳某志在長生久視第336章 玉瓶洞天 吞丹衝境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第363章 悟道蒲團 照葫真人第132章 龍骨天書 地底星門第21章 吞食妖丹 祖血覺醒第168章 蛟珠未成 也敢逞兇?第45章 雲中仙青池道人第45章 雲中仙青池道人71.第71章 泥丸秘境 煉化橫骨第284章 千年前的水勢機關第494章 龜眠寶地 金井生水第193章 熊耳山古墓 四族蹤跡93.第93章 土司之禍 乘船西行第301章 雲籙祖符 五行相剋第68章 凝靈種 破瓶頸 連入三境!第192章 亂象將起 落子佈局第354章 太乙山 玄德洞天第164章 靈氣凝液 辭別啓程第207章 大戟戰(zhàn)鐵鞭 崑崙對楊方第351章 無拘無束,天地皆寬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202章 養(yǎng)神功 蛟弓成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279章 鏡傘斬邪 生剋制化第365章 大雪坪 請真人賜教第39章 摸金取銀 歸墟卦鼎第106章 破蛇關 斬蛇尾 拆蛇骨第166章 金烏西墜 林中鬼城第465章 地仙村 觀山藏骨樓第483章 巫民後裔 破山出殺第365章 大雪坪 請真人賜教第286章 金銀神樹生鬼花第495章 金漿玉液 無眼龍符第326章 茍活至今,也該去死了!第221章 龍虎道宗 武道雙修第300章 邪靈之體 長鞭之兇第99章 道劍術 遮龍山 古氐羌寨第266章 雙黑山下 城上懸屍第206章 楊方候你多時了第438章 黑雲催城 大魚上鉤第450章 元神入虛 白猿化魈第229章 天罡火符 梟首鎮(zhèn)屍第46章 雲藏寶殿 露閣丹室第186章 鳳凰翎羽 山神恩賜第241章 西出玉門 黑山石刻92.第92章 走馬過水 都雲洞第115章 九宮蟾蜍 鎖龍井第248章 突厥部 一箭定天山第485章 清點收穫 北上津門【5K】第431章 洞天之中煉元神第421章 千年黃精 識海種靈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第100章 馬鹿佤寨 魔巴西古第318章 洞庭君山 崑崙神宮61.第61章 金書玉篆,地煞七十二術第334章 井中石眼 崑崙仙山第448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76章 天磚甬道 雲中巨蛇第32章 天生神力崑崙奴第156章 丹砂異書 別後重逢第209章 天師洞玄真道人第361章 洞天可曾有仙人?第275章 換陣穿牆 真龍方位第31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章 殃神崔老道?第231章 雷字符 引雷珠!第245章 死亡沙海 突厥後裔第161章 飛花摘葉 憑空傷人第262章 姑墨王棺 金蛇圖騰第120章 遠古石雕 狩獵不死蟲!第223章 搬攔倒捶 力能扛鼎第436章 鱗甲烏刀 瞬殺諸妖第382章 驚蟄復甦 當局者迷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477章 就爾等也配稱仙?第179章 老蛟關竅種靈契第361章 洞天可曾有仙人?第479章 別有洞天 金棺玉袍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第220章 打神鞭上符籙現(xiàn)第338章 重樓道象開洞天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408章 四不像 麋鹿白澤第16章 籠絡人心 滴水不漏第354章 太乙山 玄德洞天第372章 龍蛇行走 地脈縱橫第15章 五行生剋 鳳鳴怒晴第216章 龍蛇之蟄 重重加密第43章 屍有不朽 道人遺蛻第136章 黑鱗鮫人 萬年窨木第129章 道門符甲 乘龍登仙第445章 搜魂術 呂巖斬蛟第181章 十年之約 一劍斷河第194章 陳掌櫃修成了真人?第383章 過羌水 問道青城山第367章 劍差一著 閉關參悟第260章 姑墨州 黑鱗蛇
第201章 彭道宗 渾天補氣法第218章 玄黃亂逆 陰陽舛錯第217章 陳某志在長生久視第336章 玉瓶洞天 吞丹衝境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第363章 悟道蒲團 照葫真人第132章 龍骨天書 地底星門第21章 吞食妖丹 祖血覺醒第168章 蛟珠未成 也敢逞兇?第45章 雲中仙青池道人第45章 雲中仙青池道人71.第71章 泥丸秘境 煉化橫骨第284章 千年前的水勢機關第494章 龜眠寶地 金井生水第193章 熊耳山古墓 四族蹤跡93.第93章 土司之禍 乘船西行第301章 雲籙祖符 五行相剋第68章 凝靈種 破瓶頸 連入三境!第192章 亂象將起 落子佈局第354章 太乙山 玄德洞天第164章 靈氣凝液 辭別啓程第207章 大戟戰(zhàn)鐵鞭 崑崙對楊方第351章 無拘無束,天地皆寬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202章 養(yǎng)神功 蛟弓成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279章 鏡傘斬邪 生剋制化第365章 大雪坪 請真人賜教第39章 摸金取銀 歸墟卦鼎第106章 破蛇關 斬蛇尾 拆蛇骨第166章 金烏西墜 林中鬼城第465章 地仙村 觀山藏骨樓第483章 巫民後裔 破山出殺第365章 大雪坪 請真人賜教第286章 金銀神樹生鬼花第495章 金漿玉液 無眼龍符第326章 茍活至今,也該去死了!第221章 龍虎道宗 武道雙修第300章 邪靈之體 長鞭之兇第99章 道劍術 遮龍山 古氐羌寨第266章 雙黑山下 城上懸屍第206章 楊方候你多時了第438章 黑雲催城 大魚上鉤第450章 元神入虛 白猿化魈第229章 天罡火符 梟首鎮(zhèn)屍第46章 雲藏寶殿 露閣丹室第186章 鳳凰翎羽 山神恩賜第241章 西出玉門 黑山石刻92.第92章 走馬過水 都雲洞第115章 九宮蟾蜍 鎖龍井第248章 突厥部 一箭定天山第485章 清點收穫 北上津門【5K】第431章 洞天之中煉元神第421章 千年黃精 識海種靈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第100章 馬鹿佤寨 魔巴西古第318章 洞庭君山 崑崙神宮61.第61章 金書玉篆,地煞七十二術第334章 井中石眼 崑崙仙山第448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76章 天磚甬道 雲中巨蛇第32章 天生神力崑崙奴第156章 丹砂異書 別後重逢第209章 天師洞玄真道人第361章 洞天可曾有仙人?第275章 換陣穿牆 真龍方位第31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章 殃神崔老道?第231章 雷字符 引雷珠!第245章 死亡沙海 突厥後裔第161章 飛花摘葉 憑空傷人第262章 姑墨王棺 金蛇圖騰第120章 遠古石雕 狩獵不死蟲!第223章 搬攔倒捶 力能扛鼎第436章 鱗甲烏刀 瞬殺諸妖第382章 驚蟄復甦 當局者迷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477章 就爾等也配稱仙?第179章 老蛟關竅種靈契第361章 洞天可曾有仙人?第479章 別有洞天 金棺玉袍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第220章 打神鞭上符籙現(xiàn)第338章 重樓道象開洞天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408章 四不像 麋鹿白澤第16章 籠絡人心 滴水不漏第354章 太乙山 玄德洞天第372章 龍蛇行走 地脈縱橫第15章 五行生剋 鳳鳴怒晴第216章 龍蛇之蟄 重重加密第43章 屍有不朽 道人遺蛻第136章 黑鱗鮫人 萬年窨木第129章 道門符甲 乘龍登仙第445章 搜魂術 呂巖斬蛟第181章 十年之約 一劍斷河第194章 陳掌櫃修成了真人?第383章 過羌水 問道青城山第367章 劍差一著 閉關參悟第260章 姑墨州 黑鱗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高雄县| 金堂县| 中阳县| 深泽县| 寿光市| 新河县| 江孜县| 江华| 桑日县| 五大连池市| 武冈市| 牡丹江市| 济阳县| 怀安县| 新晃| 宜宾县| 卢氏县| 高雄县| 和田县| 石首市| 涿州市| 杂多县| 营山县| 万安县| 新安县| 东平县| 桐柏县| 浦东新区| 澎湖县| 葫芦岛市| 鸡东县| 余庆县| 博爱县| 基隆市| 杭锦旗| 招远市| 江油市| 白水县| 运城市|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