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4章 四派古聞 巡江走水

品咂出他此刻神態以及話語裡的不對。

陳玉樓眼睛微微一瞇。

驚異的掃了他一眼。

按理說,時隔數百年,觀山一脈和四派之間,縱是血海深仇,也該漸漸消散了。

至少對他和鷓鴣哨皆是如此。

不過……

這種事終究不能以常理來論。

當年四派,就屬摸金和發丘最爲慘淡,毀符破印,一度在江湖上銷聲匿跡,差點破門滅戶。

自東漢末年,天下羣雄爭鋒,曹操爲了籌措軍資餉銀,特設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統領摸金校尉。

身懷發丘天官印,上鑄‘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古篆字,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而且發丘一脈自有傳承,尋龍訣、發丘指、縮骨功,行蹤神秘,身手過人。

至於摸金校尉,則是掛摸金符。

雖然同樣有尋龍訣。

不過發丘尋龍訣是以六十四天卦爲根基,而摸金尋龍訣則是以十六字天卦爲基礎,兩者之間不可同日而語。

因爲身份不同。

發丘傳承更少。

據說一開始,只設立了一正一從兩名發丘中郎將。

世上也就只有兩塊發丘印。

而摸金校尉卻有足足十枚。

大明一朝,觀山太保奉皇命鎮壓四派,毀去一塊發丘印以及七枚摸金符。

讓發丘天官自此絕跡。

摸金校尉也只能隱姓埋名,躲入深山,再不敢在江湖上露面。

反倒是搬山道人,因爲只求丹珠之物,觀山太保爲朱元璋設計皇陵時,特地避開了這一點,也就不足爲慮。

而卸嶺力士本身就是綠林響馬出身。

歷朝歷代都剿之不盡。

要麼聚嘯山嶺,要麼散佈天下。

雖然鎮殺了不少,但其實大都是佔山爲王的匪寇,並非卸嶺門人。

這麼看的話,四派當中,摸金、發丘對觀山太保恨之入骨也就不意外了。

只是……

眼下這事還真不好辦。

時隔數百年不說。

雙方又差了一輩。

若是金算盤前輩還活著,二人之間或許還好冰釋前嫌。

一旁的鷓鴣哨明顯也察覺過來,兩人四目相對,無聲的交流了下,但一時間竟是找不到思路。

至於崑崙和老洋人,這會更是不知如何開口。

“楊方兄弟……怎麼忽然問起了這個?”

猶豫了下。

陳玉樓還是旁敲側擊的問了一句。

無論如何,得先搞清楚楊方的態度。

不然,真上了青城山,到時候雙方不說握手言和,萬一大打出手,也不好收場。

似乎感受到了氣氛忽然緊張。

楊方嘴角勾起一絲無奈。

“陳掌櫃,別慌,我就是確認下。”

自小跟隨在師傅身邊。

他就經常聽金算盤說起倒鬥往事,四派八門,四門八法,搬山卸嶺、摸金髮丘、風水方術、尋藥求財。

四派之外,又有四家。

其中重點提到的便是觀山太保。

幼時的他,並不清楚利害關係,只知道以好壞區分,猶記得那時他問師傅觀山太保一脈是好是壞,師傅先是沉默,然後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話。

“都是江湖上討飯吃,哪有絕對。”

“只不過形勢所迫,若是當年奉詔入京的是摸金,結局同樣如此。”

因爲當時師傅的語氣,說不出的寂寥,給年少的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故而一直記到今日。

等到年紀漸長,行走江湖的時間久了。

再回首,他也愈發能夠理解師傅這句話裡的深意了。

倒鬥江湖,聽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說到底,不過是一幫尋龍盜骨之輩,上不得檯面,見不得天光。

不說封建皇權,就是如今,他們這些人在真正的大人物面前,同樣擡不起頭。

就是師爺張三鏈子。

一輩子最引以爲傲的,不是摸金魁首,而是多年前追隨左宗棠大人入疆平亂,剿殺捻軍,以及鎮壓太平軍的經歷。

至於執掌摸金門,任職崑崙山。

對他而言,不過是傳奇人生中不值一提的一段。

就是他老人家,放在那個時代,也捅不破天。

畢竟學得屠龍術,賣與帝王家,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往今來,誰也無法拒絕的誘惑,光宗耀祖,大興門楣。

何況。

他對那個年代的往事。

幾乎都是從師傅那裡聽說。

說深仇大恨未必,頂多就是有些難以接受。

準確的說。

有忿恨,也有好奇。

他想知道,觀山太保究竟是怎麼樣一些人,纔會被劉伯溫看上,引薦入朝,爲朱元璋修建皇陵。

他們四派中人,倒鬥破墓是一把好手,但修陵建墳卻是一無所知。

感受到他言語平靜,神色淡然,並未殺氣流露的意思。

陳玉樓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剩下三人也是相視一眼,神色間的憂慮之色隨之消散。

倒不是說不能復仇。

說實話。

大明一亡,觀山太保立刻解甲歸田,回到祖地,隱姓埋名,就是因爲他們自己也明白,對四派下手太狠,遲早會遭到反噬。

只是擔心他會被仇恨矇蔽心智,到時候,好不容易纔靜下來的心神再度破壞。

那就真是得不償失。

方家山十多天的修行,等於毫未建功。

“是,巫山棺材峽,封家棺山太保。”

思緒在腦海裡一閃而過。

陳玉樓點點頭,並未隱瞞的意思。

“還真是啊。”

得到確認回覆,楊方最後一點疑惑也終於煙消雲散。

他這些年在江湖上四處奔波。

其實也曾遇到過不少同行。

只不過絕大多數,連門派都無,就是小打小鬧,或者三五成羣,或者以家族、村寨爲單位進行。

並無傳承。

更沒有秘術一類。

其實也就是江湖上說的土夫子。

但與四派相對的四門,觀山太保、陰陽端公、九幽將軍以及拘屍法王,如今還是頭一次見到。

雖然只是倒鬥世家,但與四派相比絲毫不差。

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

“陳掌櫃,這觀山一脈後人……怎麼會去青城山修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

陳玉樓搖搖頭。

說實話,他確實有些難以理解。

畢竟尋找地仙村入口而言,完全不必去深山修行,留在清溪鎮棺材峽,同樣能夠隨時出山尋找。

或許……

觀山太保熟讀道藏,又精通爐火之術,想要求仙問道似乎也不奇怪。

“回頭到了山上,見到那位玄真道人,你可以當面問問。”

“還是別了……”

察覺到陳玉樓臉上的笑意,楊方連連擺手。

他只是出於好奇。

到時候見了真人,真要問出來的話,那他這些年江湖也就白混了。

“估計快吃飯了。”

見他目露羞赧,陳玉樓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看著岷江兩岸的風景,不多時,一陣飯菜的香味,從船艙下傳來,瀰漫在空氣裡。

幾乎是話音才落。

甲板與船艙相連的扶梯處,傳來一陣咚咚的腳步聲。

下一刻。

一道年輕身影,探出頭來。

“各位,開飯了。”

“有勞少船家。”

陳玉樓笑了笑,他們在船上也有一段時間了,對年輕人並不陌生。

是船把頭的幺兒。

跟在船上學學經驗,年紀不大,爲人也親切,對誰都是笑呵呵的,是以大傢伙都喜歡以少船家相稱。

“叫我阿城就好。”

“千萬別叫少船家了。”

聽到那個稱呼,年輕人一張臉頓時漲得通紅,連連擺手。

在他看來,自己和船上那些夥計一樣,並無太多區別。

而眼前這些主顧,老爹私底下和他說過不少次,絕對都是大有來頭,至少也是世家子的身份。

他哪裡敢自以爲是。

何況,這段時間,陳玉樓和他聊過幾次,隨意指點過幾句。

在他心裡,對他簡直奉爲天人。

“陳先生,先吃飯吧,不然過會飯菜都涼了。”

“好。”

陳玉樓點點頭。

進了川渝境內後,飯菜明顯更加和他胃口,畢竟習慣了湘菜,向來都是無辣不歡,而川菜同樣如此。

船上可能食物短缺,只能靠水吃水。

但論吃魚,這些常年漂泊在江上的船家絕對沒有對手。

“走了。”

“別讓船把頭他們等久了。”

招呼了幾人一聲。

跟在少船家身後,一行人徑直朝船下走去。

一直到了廚房。

果然,桌上又是熟悉的鐵鼎罐,雜魚、肉片,滿滿一大鍋,難得一見的是,鍋裡還漂著幾塊青菜,看上去就讓人食慾大開。

除卻船把頭外,還有幾個夥計早早就在等著了。

“陳先生來了。”

“快,都請坐,按眼下的行程,差不多入夜前就能抵達。”

船把頭笑呵呵的邀請一行人入座。

見狀,陳玉樓也不耽誤,徑直找到自己的位置。

等他們入座後,那幾個年輕夥計,還有少船家這才圍著船把頭坐下。

“來來來,吃,沒啥好菜,諸位還請見諒。”

船把頭並未急著動筷,而是提著旱菸桿,靠在窗戶邊吞雲吐霧了一陣,笑瞇瞇的看著一行人吃上了,這才放下煙桿子,拍了拍手,拿起了筷子。

陳玉樓之所以對它情有獨鍾。

其實不是別的。

這種流行於川渝一帶,船家漁民常見的銅鍋,其實就是後世名動天下的川渝火鍋。

爲了節省時間,他們習慣於將食材一鍋煮,再加上跑船人常年漂泊在水上,最是忌諱寒氣,更是無辣不歡。

幹辣子、辣椒粉,和米麪糧油一樣,那都是出行必備。

陳玉樓、崑崙和楊方三人還好。

畢竟前者習慣了湘菜,後者在黃河邊長大,對這種銅鍋也不陌生,甚至頗爲得意。

但鷓鴣哨和老洋人師兄弟,自小出身在江浙一帶,口味雖然不至於到甜口的地步,但相對而言,卻是清淡許多。

這也是爲何。

當初他們師兄妹三人初到陳家莊時。

陳玉樓特地吩咐魚叔,找了個擅長淮揚菜的大師傅掌勺,就是擔心他們會不習慣湘菜的麻辣。

可是……

如今就沒那麼好的條件了。

船上夥計們吃什麼,他們跟著吃什麼。

他倆也清楚這點,只能將就著對付一口。

倒是船上他們自己釀的老白乾,頗對兩人胃口,酒水渾濁,但味道綿長,喝上一口,身子骨都能暖和起來。

窗外便是漫江碧水,偶爾還能見到其他船隻。

或是客船,或是打漁的烏篷,甚至偶爾還能見到發出嗚鳴的汽船。

就著兩岸風景,一行人邊吃邊聊。

幾個年輕夥計吃飽,便起身告辭,去前頭將掌舵的幾個夥計替換下來,少船家也沒有多留,告了聲歉,也回去忙自己的事。

很快,桌上就只剩下船把頭。

他年紀大了,胃口一般,吃了幾口便放下筷子,單手枕在窗沿上慢悠悠的抽起了旱菸絲。

笑呵呵的和幾人說著話。

船艙裡不時傳出他幾聲爽朗的笑聲。

要是往日,這種機會少之又少,船家和主顧之間涇渭分明,除卻生意上的往來,私底下幾乎不會有太多聯繫。

不是川渝本地人的話,也少有能看得上他們這種連鍋鬧的吃法。

更別說自釀的濁酒。

但陳玉樓他們不同,明明出身富貴,但卻從不會表露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再尋常不過的鐵鼎鍋,他們也能大快朵頤。

看的出來,他們絕不是裝的。

船把頭也樂於留下,和他們說說話,聽一聽外面世界的風土人情,也能長上不少見識。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很快,桌子上只剩下陳玉樓、鷓鴣哨和他三個人,楊方他們回了各自住處打坐修行。

而他們閒聊的話題,也從跑船打漁,說到了山上神仙,方外高人。

漸漸地。

窗外天光漸暗。

猿猱鳥聲,也被嘈雜聲替代。

等到一陣哨聲傳來,說話的幾個人擡頭望去,不知覺間,外邊赫然出現了一座熱鬧無比的渡口。

人聲鼎沸。

ωωω●тт kΛn●¢○

來來往往的行人,苦力、販夫走卒。

“陳先生,到地咯。”

船把頭敲了敲煙桿,將其收到腰帶裡,一張滿是皺紋,刻著滄桑的臉上,此刻竟是難掩不捨。

“外邊就是江津渡,下了船,您諸位往東邊過了小鎮,就能遠遠看見青城山。”

引著陳玉樓兩人出了船艙,上到甲板上,此時金烏西墜,正是黃昏交替時分,過往的船隻紛紛靠近渡口內,無數人正忙著搬運卸貨。

船把頭一字一句,認真吩咐著。

循著他手指的方向。

兩人下意識擡頭望去。

只見斜陽下,視線越過重重房屋,遠遠便看到一座奇峰高聳入雲,恍如一座巨人,託舉白雲天宮,赫然就是當地人所言的丈人山。

說話間。

回去修行的崑崙三人也被驚動,紛紛趕了上來。

“正好,不用去叫你們。”

“到地方了,去牽馬……夜登青城山!”

第476章 玉髓養丹 麒麟鎖龍第360章 拔仙臺 太虛浮現第454章 蛟龍長棍 巫溪棺山第180章 乘蛟龍出水仙人湖第310章 人間兇器 肉身鎮妖第120章 遠古石雕 狩獵不死蟲!第276章 天磚甬道 雲中巨蛇第231章 雷字符 引雷珠!第190章 斬八百年王朝氣運第291章 石匣古畫 先聖預言第126章 霧中詭影 屍傀下跪第18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492章 垂天之雲 天鳳鎮魔77.第77章 仙壇嶺上,紅姑娘的變化第441章 車輪戰 借妖磨刀第198章 降服心猿 拴住意馬第3章 古廟義莊 站僵女屍第206章 楊方候你多時了第442章 密宗法器 羅浮出手第122章 青銅古箱 山魈神骨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第214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111章 斷蟲道 藏棺樹第408章 四不像 麋鹿白澤第7章 白老太君就這點道行?第366章 奔雷龍鱗 純陽劍術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第134章 三獄影骨 法家古鏡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220章 打神鞭上符籙現第267章 蛇牙印 佉盧文第266章 雙黑山下 城上懸屍第182章 西極之國 拜蛇人第496章 通天嶺赤須樹 青木元胎第312章 一洞鳳火鎮神骨第50章 九鬼盤 鎮陵將!第460章 郷殿邪祭 魂臺陰河第298章 大黑邪天 無形枷鎖第206章 楊方候你多時了第265章 氣血之極,亦可鎮妖!第323章 無界妖瞳 更改風水第487章 往日種種 今日皆行第329章 海螺溝 雪山火龍第198章 降服心猿 拴住意馬第181章 十年之約 一劍斷河第171章 蛟龍洞府 神秘龍蛻第322章 禁忌之地 九層妖樓第417章 一株雷竹築洞天第154章 周天十六卦 天書密文第134章 三獄影骨 法家古鏡第416章 羽蟲之長 天鳳橫空第265章 氣血之極,亦可鎮妖!第285章 靈宮 巨棺 藏寶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第293章 先聖指引 深入鬼洞第263章 妖瞳食人 水下暗河第279章 鏡傘斬邪 生剋制化第239章 八百里秦嶺 仙人之宅第196章 古今第一神物歸墟鼎第296章 古雷符動 隔絕陰陽第130章 鼎中煮屍 紅衣女鬼74.第74章 鍛刀重鑄 八面漢劍第438章 黑雲催城 大魚上鉤第24章 卸嶺有甲 搬山有術第386章 雲中橋 青城雀舌第29章 誘妖深入 關門打狗第96章 黃河老鱉 江中黿鼉第463章 穿山穴陵破妖甲第361章 洞天可曾有仙人?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90.第90章 搬山秘錄 仙與道之分第139章 鏡傘破煞 鳳種吞鬼(二合一)第362章 樓觀派 太玄經第264章 靜水之下 石破天驚!第148章 十六墨玉指環 太歲屍洞74.第74章 鍛刀重鑄 八面漢劍第366章 奔雷龍鱗 純陽劍術第95章 撫仙湖 神秘蛇神第272章 山魈一脈 天賦神通第10章 搬山一脈鷓鴣哨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26章 瓶山頂上釣大魚第146章 太古兇神 獻王真身第491章 葫蘆法器 伏火鎮物第421章 千年黃精 識海種靈第3章 古廟義莊 站僵女屍第286章 金銀神樹生鬼花第5章 古貍碑黃妖第224章 三次洗髓 洞苗蠱師第308章 水晶自在化妖狼第498章 長生不老 飛昇仙界【大結局】第306章 八大古神 蛇形蛟骨?第253章 孔雀古河 圖騰神鏡第161章 飛花摘葉 憑空傷人第328章 真實世界 長生之志第214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378章 聞香玉 金算盤第126章 霧中詭影 屍傀下跪第320章 鬲昆後裔 遊獵雪山第178章 霧光月曦 惶惶蛟宮
第476章 玉髓養丹 麒麟鎖龍第360章 拔仙臺 太虛浮現第454章 蛟龍長棍 巫溪棺山第180章 乘蛟龍出水仙人湖第310章 人間兇器 肉身鎮妖第120章 遠古石雕 狩獵不死蟲!第276章 天磚甬道 雲中巨蛇第231章 雷字符 引雷珠!第190章 斬八百年王朝氣運第291章 石匣古畫 先聖預言第126章 霧中詭影 屍傀下跪第18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492章 垂天之雲 天鳳鎮魔77.第77章 仙壇嶺上,紅姑娘的變化第441章 車輪戰 借妖磨刀第198章 降服心猿 拴住意馬第3章 古廟義莊 站僵女屍第206章 楊方候你多時了第442章 密宗法器 羅浮出手第122章 青銅古箱 山魈神骨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第214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111章 斷蟲道 藏棺樹第408章 四不像 麋鹿白澤第7章 白老太君就這點道行?第366章 奔雷龍鱗 純陽劍術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第134章 三獄影骨 法家古鏡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220章 打神鞭上符籙現第267章 蛇牙印 佉盧文第266章 雙黑山下 城上懸屍第182章 西極之國 拜蛇人第496章 通天嶺赤須樹 青木元胎第312章 一洞鳳火鎮神骨第50章 九鬼盤 鎮陵將!第460章 郷殿邪祭 魂臺陰河第298章 大黑邪天 無形枷鎖第206章 楊方候你多時了第265章 氣血之極,亦可鎮妖!第323章 無界妖瞳 更改風水第487章 往日種種 今日皆行第329章 海螺溝 雪山火龍第198章 降服心猿 拴住意馬第181章 十年之約 一劍斷河第171章 蛟龍洞府 神秘龍蛻第322章 禁忌之地 九層妖樓第417章 一株雷竹築洞天第154章 周天十六卦 天書密文第134章 三獄影骨 法家古鏡第416章 羽蟲之長 天鳳橫空第265章 氣血之極,亦可鎮妖!第285章 靈宮 巨棺 藏寶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第293章 先聖指引 深入鬼洞第263章 妖瞳食人 水下暗河第279章 鏡傘斬邪 生剋制化第239章 八百里秦嶺 仙人之宅第196章 古今第一神物歸墟鼎第296章 古雷符動 隔絕陰陽第130章 鼎中煮屍 紅衣女鬼74.第74章 鍛刀重鑄 八面漢劍第438章 黑雲催城 大魚上鉤第24章 卸嶺有甲 搬山有術第386章 雲中橋 青城雀舌第29章 誘妖深入 關門打狗第96章 黃河老鱉 江中黿鼉第463章 穿山穴陵破妖甲第361章 洞天可曾有仙人?第251章 神木法鼓 罪神之人90.第90章 搬山秘錄 仙與道之分第139章 鏡傘破煞 鳳種吞鬼(二合一)第362章 樓觀派 太玄經第264章 靜水之下 石破天驚!第148章 十六墨玉指環 太歲屍洞74.第74章 鍛刀重鑄 八面漢劍第366章 奔雷龍鱗 純陽劍術第95章 撫仙湖 神秘蛇神第272章 山魈一脈 天賦神通第10章 搬山一脈鷓鴣哨第414章 明末道人 炁道合一第26章 瓶山頂上釣大魚第146章 太古兇神 獻王真身第491章 葫蘆法器 伏火鎮物第421章 千年黃精 識海種靈第3章 古廟義莊 站僵女屍第286章 金銀神樹生鬼花第5章 古貍碑黃妖第224章 三次洗髓 洞苗蠱師第308章 水晶自在化妖狼第498章 長生不老 飛昇仙界【大結局】第306章 八大古神 蛇形蛟骨?第253章 孔雀古河 圖騰神鏡第161章 飛花摘葉 憑空傷人第328章 真實世界 長生之志第214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378章 聞香玉 金算盤第126章 霧中詭影 屍傀下跪第320章 鬲昆後裔 遊獵雪山第178章 霧光月曦 惶惶蛟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聂荣县| 扶风县| 绥德县| 山西省| 兴文县| 南漳县| 繁昌县| 三穗县| 洪湖市| 吴堡县| 双辽市| 昌乐县| 普宁市| 大渡口区| 贵州省| 陇南市| 曲周县| 甘洛县| 榕江县| 三台县| 湖南省| 壤塘县| 云阳县| 罗山县| 姜堰市| 湟中县| 宜宾市| 信阳市| 梓潼县| 铁岭市| 博湖县| 集安市| 乌拉特中旗| 霸州市| 鞍山市| 济阳县| 布拖县| 从化市| 昭平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