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3章 真實的背後

“這位姑娘,剛纔我也沒有看見你出過錢那,不過既然姑娘喜歡,那掌櫃的,有沒有同一種樣式,不同顏色的?給我另拿一個如何?”

葉四孃的話剛說完,那少女就很鄙夷的說道:“珍寶閣的首飾從來都沒有一款兩個顏色的,都是獨一無二的,要不這樣,誰會來這裡買?要不這樣,珍寶閣能有這麼好的生意?你不會是鄉下來到哦土包子吧,這都不知道,還來什麼珍寶閣。

“那我真是受教了,不過姑娘,我覺得這個首飾不適合你。”

“怎麼就不適合了?你亂說什麼?”

“你今天是遍地撒花的裙子,據我所知,你這種料子,就是因爲花色多,所以就不能戴這種顏色比較重的頭飾,得素雅一些纔會相得益彰,我想這位姑娘平時都是喜歡穿這種花色多的衣服,買了這個頭飾,用處就不大了,掌櫃的,我說的有道理吧。”葉四娘問旁邊的掌櫃的,這位是專業人士,自然問他比較有說服力。

那掌櫃的點頭道:“這位姑娘說的是,這種嵌寶石蝴蝶樣式的,就該穿的素雅一些,方能顯得更好看一些,不如姑娘選一些別的如何?”

“哼,莫不是你們串通的,我告訴你,我還今天就要買這個了,不買這個就不成了,我今天就跟你們耗著了。”

而另一邊青枝早就悄悄的把那老婦人給帶出了店外,小聲對那老婦人說道:“婆婆,我們姑娘說,現在那位姑娘的注意力都在那個簪子上了,您走了也不會有人注意的,您是一個人?沒有家裡人陪著?我們姑娘讓我務必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去。”

那老婦人忙感激的說道:“你們姑娘是剛纔過來的那位姑娘吧,真是個好姑娘。不過,這樣會不會給你們姑娘惹下麻煩?”

“您老人家放心,我們姑娘說了,剛纔那位姑娘就是氣兒不順,只有最後讓她爭贏了那個簪子,她就會高興起來的,婆婆,您住哪裡,我讓人送您吧。”

“不用,不用,我老婆子今天就是想給我要出嫁的孫女買一個首飾,都聽他們說珍寶閣的最好,我想著我孫女一輩子的事情,所以就自己過來了,誰知道這珍寶閣的東西那麼貴,實在是買不起,還差點惹了一場事,你替我謝謝你們姑娘了,以後有機會,我自然會報答。”

青枝笑道:“婆婆可別說這樣的話,我們姑娘如果是因爲要您報答,她就不會出頭去了。”

送走了老人家青枝回到了店裡,對葉四娘輕輕的點了點頭,葉四娘說道:“這東西誰都沒有付錢,掌櫃的哦,您把價格說了,我立刻付了錢,我實在是很喜歡這個簪子。”

掌櫃的說道:“這簪子十兩銀子。”

“我出十二兩!掌櫃的給我包起來。”那少女立刻說道。

葉四娘咬了咬牙,說道:“那我出十二兩五百錢。”

“十四兩!”少女得意洋洋。

“十五兩。”葉四娘有些咬牙切齒。

“二十兩,我倒是要看看你到底能出多少,你出多少,我都能加。”

“唉,我實在是沒有那麼多錢,那這簪子,我,我還是不要了吧。”葉四娘很是可惜。眼看著那簪子依依不捨。

“哼,掌櫃的,聽見了沒有,趕緊給我包起來,這東西是我的了!”那少女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對掌櫃的說的。

最後那少女拿著那二十兩的首飾得意洋洋的走了,到現在也沒有反應過來,她最開始還要讓那老婦人給自己磕頭認錯。

葉二孃看著這樣的四娘,心裡是欣慰的,不過因爲葉七娘在,她也不好誇獎她,不然這七娘說不定會亂說。

“好了,買不到那個簪子,咱們買二樓的,今天二姐姐給你買些好的。”葉二孃說道。

“那可是二姐姐說的,不許說話不算話。”葉四娘笑道。

掌櫃的聽了,趕緊說道:“那幾位請隨我來。”掌櫃的是個明白人,自然知道這位姑娘是個那位老婦人解圍。

且這方法和方式,還真是讓人覺得耳目一新那,既不像那種魯莽的人,上去就要打抱不平,最後爭吵不休,這樣一打岔,既然那姑娘賠了銀子,又讓那老婦人平安無事了。

“幾位貴客請隨便看,這都是我們珍寶閣的東西,絕對是好貨!剛纔謝謝這位姑娘給我們解圍了,還讓我們珍寶閣多賺了十兩銀子,所以一會兒這裡面貴客們看中了什麼,我們都會便宜價出售的。”

葉二孃忙道:“可別,該是什麼價就是什麼價,不能讓你們吃虧。”

葉四娘也笑著說道:“掌櫃的就當那十兩銀子給那位姑娘給你的賠禮錢吧,我們這邊不相干的。”

“呵呵,姑娘說的是,那姑娘請慢慢挑。”

貴客們不喜歡有人陪著,都是喜歡自己挑的,掌櫃的又下樓去做生意去了。

葉二孃道:“你啊你,怎麼就去打抱不平了,萬一人家不買賬,你看你怎麼辦?還跟人打起來?”

葉四娘忙道:“那現在那姑娘也興高采烈的走了,那位老婆婆也不用磕頭賠罪了,這不是挺好的?”葉四娘看見那姑娘最開始就盯著那嵌寶石蝴蝶簪子,肯定是喜歡纔是,她過去和她搶,就她那種別人撞到她,她就能讓人磕頭賠罪的性子,怎麼能容忍自己看上的都關係被人搶走,絕對是不行的。

葉四娘只不過是把她從一件事上轉移到另一件事事上,人的精力,只能高度集中在一件事兒上,何況還是這撐面子的時候?

最後讓她覺得自己得勝了,那麼那前面的怨氣肯定就沒有了,與葉四娘來說,也根本就沒有損失什麼。

“好了,好了,你和七娘都好好的挑吧,小姑娘家家的,就該多帶些好看的,都不要客氣。”

葉七娘剛纔見識了葉四孃的厲害,心裡正在嘀咕了,現在二姐姐讓自己隨便挑,她心裡高興極了,這樣的機會,她一定要挑一個最好看的。不然就白出來這一趟了。

姊妹三個都挑了兩件東西,還另外給付氏也挑了幾個,這就打道回府去了,葉二孃在車上對葉四娘和葉七娘說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天的事兒,就不要跟娘說了,免得她要說我們。”

“二姐姐放心,今天的事兒,我一定不會說的。”她得了這麼值錢的東西,要是讓嫡母知道了,說不得就要說自己了,所以今天的事兒不說,不能說。

葉四娘心裡好笑,二姐姐這是拿東西賄賂七娘了,還真是個好方法啊。其實這事兒就是說出去,她也不怕的,畢竟自己幹得是好事兒。

還把自己給摘除了呢,雖然旁觀者清,不過又沒有遇到熟人,誰認識誰啊,頂多就說珍寶閣有兩個姑娘爭搶一個簪子,這樣的事兒,在珍寶閣可不是少見,珍寶閣的首飾精美,有些姑娘都會看上同一款的東西,爲了買東西大打出手的多的是,她這件事兒不過是衆多事兒中的一個微小顆粒了,要不是那姑娘讓一個老婆婆給她磕頭賠禮,根本就一點兒影響力就沒有。

且不說葉四娘姊妹幾個回去不提,那老婦人轉了一條街,直接走到了一個馬車旁,那馬車邊上的婆子和丫鬟都急壞了,見到這老婦人,就忙說道:“太夫人,您可要急死我們了,這一錯眼的功夫,就找不著您了,可把我們嚇壞了。玳瑁這個丫頭膽子也太大了,怎麼能讓您一個人出去呢?”

那老婦人笑著說道:“我這不是平安歸來了嗎?好久沒有這樣單獨去逛過了,青天白日的,有什麼事兒?我的身手你們不知道?一般人不是我的對手。”

那是您年輕的時候好不好,如今您都這個歲數了,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的,那可怎麼辦好?

這太夫人怎麼越活越成了小孩了,那嬤嬤還是在嘮嘮叨叨說個不停,直到上了馬車,她還在說,“您看您,穿成這樣,有些人就是勢利眼,萬一衝撞了您那可怎麼辦?玳瑁那丫頭等回去了,一定要好好的罰罰她!”

“這是我的命令,她難道能不聽?錦鯉,玳瑁沒有什麼錯,你可不要冤枉了人。”錦鯉是這嬤嬤的閨名,一聽太夫人這樣叫自己,李嬤嬤就知道不能這樣說玳瑁了,可是實在是擔心太夫人會繼續這樣。

“錦鯉,下次我會帶著人的。我這老胳膊老腿,還真是要好好的保養保養了。對了,回去後,把大夫人找來,我有話要說。”

“是,太夫人!”

這位太夫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太后的孃家嫂子趙太夫人,不過她未出閣前也是皇室中人,是被御封的永寧郡主。

年輕的時候的永寧郡主,能文能武,據說還上過戰場,也是一位巾幗英雄。

今天這位趙太夫人之所以會穿著那一身出去,是因爲她要相看孫媳婦,自己的大兒媳說了這皇后孃家的侄女兒,但是今天看著,此女不是良配,爲人跋扈不說,還絲毫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品行,竟然讓一個年紀大的老人給她磕頭賠罪。

可見平時是多麼的驕縱了!自己不過是無意撞了她一下,就能那樣,這以後成了孫媳婦,那絕對是能把家裡攪合的不成樣子。

這樣的姑娘,他們趙家要不起啊。

倒是那位給自己解圍的姑娘,很是不錯,有勇有謀,又有善心,她得讓人去打聽這是誰家的姑娘了。

好姑娘要趁早下手啊,不然就被人搶走了。

趙太夫人又到了去面見趙太后的時候,他們這對姑嫂,嚴格說起來,都是既是姑又是嫂,從黃家來說,這太后是她的嫂子,她是太后的小姑子,雖然不是親的,是堂的,可是也是不是?

而從太后的孃家來說,趙太夫人就是太后的嫂子了,而太后是趙太夫人的小姑子。

“大嫂,可別多禮,這裡就我們姑嫂,平時見到個人就要給我磕頭行禮的,我這幾十年都看煩了,你可別這樣了,咱們都是要入土的人了,大嫂和我多說說話。”

在趙太夫人面前。趙太后也不說哀家了。可見姑嫂感情很好。

“那我就不客氣了,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經摺騰啊。”趙太夫人取笑道。

“您那,身子骨硬著呢,我怎麼聽說,你還時不時的自己一個人出去?”趙太后問道。

“不過那麼一兩次,就被嘮叨成這樣。不過這次來,真是有事兒和太后您說說。”趙太夫人說道。

“大嫂,你說!”能勞煩自己這位大嫂過來說的事兒,肯定不是什麼小事兒。

“皇后的孃家有意把她家的孩子許配給我們家的孩子,不過我心裡有些不樂意。”趙太夫人說道:“那丫頭我也親自去想看過,太過嬌縱,得理不饒人,趙家要是娶了她,以後就不得安寧了。“

事關趙家的大事兒,趙太夫人也不含糊。

趙太后淡笑道:“大嫂自己私自出去,就是爲了相看皇后的侄女兒去了?“趙太后能想象這位大嫂是如何相看的,肯定是在不讓對方知道自己身份的情況下相看的,因爲這才符合自己這個嫂子的脾氣,說這樣才能看出真性情來。

趙太后有些感興趣了,就讓趙太夫人把這相看的事兒說一遍。

趙太夫人也想讓太后出手,把這個皇后的侄女兒給解決了,就把那次的事兒說了一遍,“不是我看不起皇后的孃家,也許他們家有好的姑娘,只是這個姑娘實在是太厲害了,我們趙家要不起啊。”

趙太夫人倒是沒有說她有些看中那個姑娘,畢竟不過是見了一次面,也不想把人家姑娘給推到風口浪尖裡去。

趙太后淡笑道:“這樣的姑娘,我們趙家是要不起。”

這話說出來,趙太夫人就放心了。畢竟這裡面關係到皇后的面子。也只有太后出手纔是最好。

作者有話要說:時間過得真快啊,不捨得!

第91章 眼中釘第166章 初提親第157章 喜事連連第135章 搬不搬?第220章 未雨綢繆第110章 壞事兒第98章 以貌取人第101章 氣暈183 新人勝第296章 防備第156章 越矩第46章 形勢比人強第162章 預演第196章 亂點鴛鴦譜?第143章 太巧合第89章 杯子第8章 一封信第171章 忍受委屈第296章 防備第86章 則問題第59章 得意的六娘第11章 心寒第294章 毒死?第53章 做點該做的第178章 說實情第167章 禮佛第94章 哭功了得第86章 則問題第90章 借錢第298章 楚王逝第92章 站隊的問題第140章 有沒有所悟?第206章 福報第262章 中風第302章 漸顯第6章 這陣勢第273章 這事兒好辦第293章 心思第44章 這機鋒打的第161章 帥氣的姐夫第298章 楚王逝第92章 站隊的問題第45章 這場面第135章 搬不搬?第236章 瞧著一家子第206章 福報第220章 未雨綢繆第42章 登船回京第89章 杯子第143章 太巧合第121章 幻滅第130章 親戚上門第231章 擔憂第289章 隱藏的目的第68章 對策第120章 眉頭一皺第148章 中舉第193章 荒唐第25章 厚道第143章 太巧合第22章 三個女人第284章 親近第117章 利益和算計第87章 訓斥第297章 內情第153章 真實的背後第204章 所謂的好人家第185章 喪事第177章 小姑子第150章 二孃歸京第40章 二孃出嫁第110章 壞事兒第285章 扭轉第34章 喜事臨門第172章 大公主第277章 遺言?第58章 未來女婿第259章 半個好消息第278章 疼愛第108章 意外事故第39章 人情帳第16章 好友第40章 二孃出嫁第136章 算命的半仙第260章 好孕第104章 小產第205章 不懼流言第13章 當婆婆的第80章 還是定下來了第53章 做點該做的第163章 庸人第214章 綠帽子戴不得啊第287章 安排第266章 小傢伙第116章 管家婆?第13章 當婆婆的第89章 杯子第260章 好孕第194章 現實第3章 技術活兒
第91章 眼中釘第166章 初提親第157章 喜事連連第135章 搬不搬?第220章 未雨綢繆第110章 壞事兒第98章 以貌取人第101章 氣暈183 新人勝第296章 防備第156章 越矩第46章 形勢比人強第162章 預演第196章 亂點鴛鴦譜?第143章 太巧合第89章 杯子第8章 一封信第171章 忍受委屈第296章 防備第86章 則問題第59章 得意的六娘第11章 心寒第294章 毒死?第53章 做點該做的第178章 說實情第167章 禮佛第94章 哭功了得第86章 則問題第90章 借錢第298章 楚王逝第92章 站隊的問題第140章 有沒有所悟?第206章 福報第262章 中風第302章 漸顯第6章 這陣勢第273章 這事兒好辦第293章 心思第44章 這機鋒打的第161章 帥氣的姐夫第298章 楚王逝第92章 站隊的問題第45章 這場面第135章 搬不搬?第236章 瞧著一家子第206章 福報第220章 未雨綢繆第42章 登船回京第89章 杯子第143章 太巧合第121章 幻滅第130章 親戚上門第231章 擔憂第289章 隱藏的目的第68章 對策第120章 眉頭一皺第148章 中舉第193章 荒唐第25章 厚道第143章 太巧合第22章 三個女人第284章 親近第117章 利益和算計第87章 訓斥第297章 內情第153章 真實的背後第204章 所謂的好人家第185章 喪事第177章 小姑子第150章 二孃歸京第40章 二孃出嫁第110章 壞事兒第285章 扭轉第34章 喜事臨門第172章 大公主第277章 遺言?第58章 未來女婿第259章 半個好消息第278章 疼愛第108章 意外事故第39章 人情帳第16章 好友第40章 二孃出嫁第136章 算命的半仙第260章 好孕第104章 小產第205章 不懼流言第13章 當婆婆的第80章 還是定下來了第53章 做點該做的第163章 庸人第214章 綠帽子戴不得啊第287章 安排第266章 小傢伙第116章 管家婆?第13章 當婆婆的第89章 杯子第260章 好孕第194章 現實第3章 技術活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蒲城县| 延边| 福建省| 定安县| 甘谷县| 徐水县| 龙山县| 镇安县| 阳城县| 汪清县| 密云县| 航空| 南安市| 海伦市| 泌阳县| 富民县| 读书| 冕宁县| 七台河市| 应城市| 鄢陵县| 会同县| 太原市| 抚松县| 常山县| 眉山市| 通许县| 高陵县| 丹棱县| 保德县| 油尖旺区| 苏尼特右旗| 焦作市| 南部县| 桂东县| 西盟| 陈巴尔虎旗| 南京市| 成都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