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一章 南北合流破陣始

蘇離走了,生活還在繼續,人類世界的那件大事還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其實說起來,正是因爲蘇離走了,那件大事纔有了成功的可能,才能夠得以繼續。

徐有容帶著聖女峰一系抵達京都之後的第十七天,秋山家主爲代表的南方諸世家代表,也進入了大周國境,長生宗閉宗三年,名義上隸屬於本宗的諸多山門宗派則是派出了得力的代表。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越來越多的南方勢力代表,坐進了談判席裡。

南北合流,不再只是個存在於典籍與想象裡的名詞,越來越快地接近真實。

對於南人來說,現在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隨著蘇離與聖女的離開,他們現在沒有一位神聖領域的強者,無論在談判桌上還是在別的地方比如酒桌上,總會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出乎意料的是,無論大周朝廷還是國教,並沒有藉著這種實力對比的變化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相反,表現出來了極其罕見的大度與開明,爲南人將來的利益做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承諾。

只有那些真正明智的人才能看出隱藏在這場談判之後或者說之前的交鋒。

那是蘇離與天海聖後及教宗之間的交鋒。

他以難以想象的智慧與勇氣,放棄對南歸途中那些追殺的報復權利,隨著聖女一道離開,直接讓南方失去了所有的底氣,從而讓這場談判再也沒有機會陷入曾經重複過無數次的泥潭。

那麼聖後與教宗便要相對應的給予他足夠的回贈,要給南方異常優厚的條件。

體現在談判的細節裡,這些回贈或者說優厚的待遇便是:南北合流之後,南方將會盡可能多地保有獨立性。

這種獨立性已經超過了南方諸勢力事先最好的想象。

不需要改縣,不需要重新劃州合郡,當地官員均可自行選出,不需要由京都吏部覈定,只需要三年入京受驗一次。賦稅方面也極爲優待,而在國庫的銀資轉付上,更是極大程度地偏向南方一相對窮弱的縣府。

除此之外,南方還獲得了很多好處,尤其是大朝試和科舉,從此以後再也不需要由京都方面分出份額,而是可以像其餘州郡一樣,按照戶籍人數確定名額,以南方最近這些年的表現,這在大朝試裡將會佔極大的便宜。

當然,南人不可能只得好處沒有任何付出,談判還遠遠沒有結束,已經有一些事項得到了確認,那就是軍隊與對外事務,將來會由京都統一管理,最大的變化發生在北方那片綿延萬里的雪原邊疆裡,以往南方南方諸宗派、世家也會派出強者加入北方軍塞,對抗魔族的大軍,但都是客卿身份,聽調不聽宣,而現在這些強者則將直接加入軍隊,再加上後勤支持等多方面的變化,相信人類軍隊的實力會在很短的時間裡得到很大的提升,而這本來也就是南北合流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目的。

在南北合流談判逐漸走向成功的同時,人類世界的強者與軍隊也加強了對北方的警惕,來自南方的糧草輜重源源不絕地運往十一處重要邊關,時刻準備著對南下的魔族鐵騎給予當頭重擊,因爲很明顯,魔族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人類世界南北合流成功,肯定會做些什麼,尤其是那位陰險至極的軍師黑袍,說不定已經開始施展他的陰謀詭計。

北方的局勢有些緊張,京都的談判桌兩邊也有些緊張,但緊張的情緒是不一樣的。徐有容在南北合流裡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在精神層面她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因爲她是周人,同時又是南方聖女。很自然,她的日程也變得忙碌起來,不停地召見南方各勢力的代表,同時與大周朝廷進行交流,好在她就住在皇宮裡,想與聖後見面很是方便。

陳長生已經有十餘日沒有見過她,有些掛念,但知道她在做著極重要的事情,當然不會有任何怨言,作爲一個最珍惜時間的人,他沒有把日子浪費在想念和等待上,藉著深冬的寒意不停打磨著自己的精神,感悟著那五顆石珠,默揹著兩?刀訣,偶爾給國教學院的新生上課,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不停地學習,當然也沒有忘記別的一些重要事情。

某個風雪交加的普通冬日,他在街市上採購了大批的吃食與小玩意兒,撐著黃紙傘,避開國教學院四周的無數眼線,就在皇宮侍衛的眼皮子下走到宮牆外的那棵樹下,然後趁著大風起兮雪迷人眼的機會,跳進了北新橋的那口井。

最能吸油的毛邊紙在地上鋪了整整半個房子的大小,無數種熱乎乎的吃食很整齊地擺在上面,冒著相同的熱汽還有不同的香味,有蒸鹿尾、燒鵝燒鴨,還有十幾串糉子,但這次沒有蒸熊掌……因爲軒轅破的關係,國教學院現在沒有人吃那個。

陳長生用兩根手指從袖子裡抽出乾淨的手絹,把手上沾著的油水仔細地擦乾淨,擡頭望向黑龍說道:“唐棠把澄湖樓變成了國教學院的食堂……我忘了對你說過……但除了藍龍蝦,別的我還是在外面買的,感覺要更好吃些?!?

在滿地的食物正中間,有著一座藍龍蝦堆成的小山。

陳長生說這些話的時候一直在笑,他的笑容很乾淨,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能夠給黑龍弄這麼多好東西吃,他是真的覺得很滿足。

黑龍如山的身軀緩緩落下,一道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寒冷意味,瞬間將那些食物散發出來的蒸汽壓的低了下去。

陳長生趕緊拔劍而斬,一道隱隱帶著火光的劍意破空而去,那些食物頓時變得熱了起來,沒有被凍成冰塊。

他用的是燎天劍。

前些天夜裡,他感悟了很長時間那封信裡的劍意,接下來又看到蘇離的燎天劍與聖後的烏鳳小簪之戰,有所增益。

現在他的劍道,雖然還談不上登峰造極,但在他現有的境界裡,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圓融無雙。

只是……用極難完全領悟的燎天劍來替食物加熱,這怎麼看都覺得有些不妥。

黑龍不這樣認爲,她覺得非常妥當。

她對陳長生費心準備的滿地食物和那座小山般的藍龍蝦很滿意,她更加滿意於陳長生用燎天劍替食物加溫的做法,因爲這說明在他眼裡,讓她吃到新鮮熱乎的好食物要比保持所謂劍道尊嚴要重要的多。

她決定原諒他已經快一個月沒有來這裡看自己。

一道威嚴而遼遠、簡單卻又無比複雜的龍吟,在幽暗寒冷的地底響起。

陳長生微微怔住,不明白爲什麼黑龍不急著進食,卻要自己先上龍語課程。下一刻他忽然想起來,自己給黑龍已經送了這麼多次食物,卻似乎沒有看到她在自己面前吃過東西……

“啊……”

“呃……”

“噫……”

“嗚……”

“籲……”

地底不時響起黑龍低沉而威嚴的龍吟聲,陳長生笨拙而認真的學語聲。

陳長生非常專心致志地學習著,直至嗓音沙啞,識海一片空虛,身體虛弱至極,卻也沒有忘記每隔一段時間,便向著身邊斬下一記燎天劍,幫助那些燒鵝烤鴨在最合適的熱度下保持著原有的香氣。

黑龍的龍鬚也偶爾會飄起,灑下片片雪霜,落在那座藍龍蝦堆成的小山上,畫面很是漂亮。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今天的龍語課程終於結束了,黑龍對著他的臉輕輕吐了口氣,一道寒霜頓時出現在他的臉上,他伸手將那些寒霜揉開,只覺得一陣冰涼,神清氣爽,所有的疲憊頓時消失無蹤。

“我去那邊看看。”

陳長生沒有忘記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向後掠去,看到了那兩根鐵鏈。鐵鏈的另一端在石牆上,被那兩位傳奇神將握在手裡。與黑龍如山般的龐大軀體比起來,這兩根鐵鏈就像是兩根髮絲,然而卻能把黑龍死死地鎖在這裡。

相信在過去的數百年裡,黑龍已經嘗試過無數次方法,想要把這兩根鐵鏈掙斷,卻沒有成功。

從周園回到京都後的這大半年裡,陳長生也想過很多方法,也都失敗了。

王之策在石壁上佈下的陣法太過複雜繁妙,彷彿星海。

雨宮與秦重兩位神將在石壁上附了一縷神識,太過強大暴烈,彷彿雷電。

上次野花盛開的年代,距離現在已近千年,但那些傳奇依然是傳奇,哪怕已經化作一縷英魂,也不是現在的他能夠對抗的,甚至不是現在的他能夠觸碰的領域——那個領域的名字叫做神聖。

陳長生坐在石壁下端,就在這些傳奇的目光注視下,靜靜地讀著手裡的書。

他這時候在讀的這卷書有些舊,名字叫《射陽真人陣圖譜考》。

沒有人知道王之策的具體師承,當年天道院裡的那個普通教習,在中年時忽然星耀京都、聲震大陸,誰都不知道他的老師是誰,他在國教學院的藏書樓裡翻了數百卷書,在王之策的家鄉查到了位姓吳的普通道士。

王之策的家鄉就是射陽。

那個吳姓道士便是射陽真人。

……

……

(下章晚八點)

第一百四十四章 孤星歸來第八十七章 紅燜總是肉第三十八章 撣雪交心第十六章 年輕的皇帝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陵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上白玉京第二十九章 再臨絕境,兩個小朋友第六十九章 風雨落山崖第一百零一章 百草園懷舊第二十一章 我以祠堂做牌場第四十七章 寂靜的春天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十七路反王第三十九章 從百草園到國教學院第三十八章 太陽落山之前以及之後第八章 命運的羅盤第九十章 風流如雲散,林中有迴響第二百零二章 心血來潮第五十四章 風景舊曾諳第一百六十四章 霜雲崩石第一百零九章 欲入吾門,必受其劍第一百八十四章 以陣破陣第一百零九章 欲入吾門,必受其劍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隱之路第六十四章 選擇的意義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十四章 那一代老人第四十八章 我於同境全無敵第三十二章 再次看到的晨光第七十八章 注視著夜色的雄獅以及它的跟班第四十六章 斷碑之前續前事第三十八章 指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路難第二十三章 星之海洋第八十四章 夜話第十八章 真人第三十四章 走出祠堂第二百零九章 於晨時觀碑第一百零八章 一輛車,一幅畫第一百四十五章 舉世反天海第一百零七章 我要離去的意思(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地醫(中)第七十四章 戰鬥的意義第八十七章 亡我焉支山第二十九章 還傘問去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斷碑第六十六章 誰來反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兩地醫(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第一百一十八章 指間的星光(下)第六十五章 雲遊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啞謎第一百三十九章 森然大陣第三十一章 小原則第九十六章 遲早要去,何不早去?第一百零四章 閒聽落花送把劍第六十六章 清烈的龍吟第二百七十一章 流星第二百零四章 石像睜開了眼睛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七十七章 四九城裡說故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十三章 新元第二百七十九章 比翼第五十一章 消逝的名字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九十三章 怪一場秋雨第一百零一章 順我者,死而矣第四十七章 招生風波(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萬種解碑法(下)第三十八章 今年夏天,就看國教學院第七十九章 大事件的小序曲第四十八章 我於同境全無敵第三十六章 謝謝第七十章 再入周園第二十五章 甘露臺與百草園第九十九章 小酒館裡見故人第四十八章 榕樹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交卷的兩個人第四章 狠狠紅第二十章 人約黃昏後第七十二章 南溪齋劍陣!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因何發笑?第九十八章 鳥山明第二十三章 星之海洋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見真實第五十三章 劍行草原,彷彿離山第二百三十章 衆妙之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聽見你的聲音第二百五十五章 那邊是湖第三十三章 羣殺第十三章 半橋雨,半橋雪第八十二章 離山的山門(下)第七十六章 諸君看吧第二十二章 過四季而見陵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九十章 蔥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同行
第一百四十四章 孤星歸來第八十七章 紅燜總是肉第三十八章 撣雪交心第十六章 年輕的皇帝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陵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上白玉京第二十九章 再臨絕境,兩個小朋友第六十九章 風雨落山崖第一百零一章 百草園懷舊第二十一章 我以祠堂做牌場第四十七章 寂靜的春天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十七路反王第三十九章 從百草園到國教學院第三十八章 太陽落山之前以及之後第八章 命運的羅盤第九十章 風流如雲散,林中有迴響第二百零二章 心血來潮第五十四章 風景舊曾諳第一百六十四章 霜雲崩石第一百零九章 欲入吾門,必受其劍第一百八十四章 以陣破陣第一百零九章 欲入吾門,必受其劍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隱之路第六十四章 選擇的意義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十四章 那一代老人第四十八章 我於同境全無敵第三十二章 再次看到的晨光第七十八章 注視著夜色的雄獅以及它的跟班第四十六章 斷碑之前續前事第三十八章 指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路難第二十三章 星之海洋第八十四章 夜話第十八章 真人第三十四章 走出祠堂第二百零九章 於晨時觀碑第一百零八章 一輛車,一幅畫第一百四十五章 舉世反天海第一百零七章 我要離去的意思(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地醫(中)第七十四章 戰鬥的意義第八十七章 亡我焉支山第二十九章 還傘問去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斷碑第六十六章 誰來反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兩地醫(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第一百一十八章 指間的星光(下)第六十五章 雲遊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啞謎第一百三十九章 森然大陣第三十一章 小原則第九十六章 遲早要去,何不早去?第一百零四章 閒聽落花送把劍第六十六章 清烈的龍吟第二百七十一章 流星第二百零四章 石像睜開了眼睛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七十七章 四九城裡說故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十三章 新元第二百七十九章 比翼第五十一章 消逝的名字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九十三章 怪一場秋雨第一百零一章 順我者,死而矣第四十七章 招生風波(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萬種解碑法(下)第三十八章 今年夏天,就看國教學院第七十九章 大事件的小序曲第四十八章 我於同境全無敵第三十六章 謝謝第七十章 再入周園第二十五章 甘露臺與百草園第九十九章 小酒館裡見故人第四十八章 榕樹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交卷的兩個人第四章 狠狠紅第二十章 人約黃昏後第七十二章 南溪齋劍陣!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因何發笑?第九十八章 鳥山明第二十三章 星之海洋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見真實第五十三章 劍行草原,彷彿離山第二百三十章 衆妙之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聽見你的聲音第二百五十五章 那邊是湖第三十三章 羣殺第十三章 半橋雨,半橋雪第八十二章 離山的山門(下)第七十六章 諸君看吧第二十二章 過四季而見陵第七十四章 怒吼的亂山第九十章 蔥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同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尤溪县| 昌图县| 沂源县| 呼图壁县| 河间市| 南投市| 聂荣县| 通山县| 芒康县| 庆云县| 繁峙县| 彭水| 扬中市| 青川县| 无棣县| 德令哈市| 志丹县| 来凤县| 安塞县| 开封市| 阿拉善左旗| 五寨县| 建始县| 大庆市| 临湘市| 徐汇区| 卓尼县| 怀来县| 武义县| 司法| 砚山县| 色达县| 木里| 巴马| 保定市| 沧州市| 莱西市| 成安县| 西峡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