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金陵的大雪總算是稍微停了一些。
金陵城裡的百姓,這幾年的日子可以說是越過越好,這會兒都掛起了彩燈,大街小巷,人頭攢動,相當熱鬧。
而在這天下午,吳王宮後宅,來了特殊的一家人,一身書生袍的李封走在最前面,他身後是一個模樣周正的三十多歲女子,這女子進了王宮之後,便用手捏著衣角,頗有一些緊張。
在這二人身後,跟了四個孩子,比較大的兩個,是兩個少女,看起來在十六歲到十四歲之間,比較小的兩個是兒子,看起來是十二三歲,十三四歲的樣子。
顯然,這是李封一家。
年關,是一家團圓的日子,李雲跟薛王后商量了一番,把他們一家請進了王宮裡,一起過年。
在侍衛的帶領下,一家人很快進了王宮後宮,進了一處偏殿裡,李封拉著自家夫人的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不要緊張。
沒過多久,他們一家人就進了這座偏殿,偏殿裡已經點起了爐子,溫暖如春。
李雲坐在主位上,懷裡抱著一個還在襁褓之中的嬰孩,薛韻兒則是帶著李元,坐在一旁不遠處。
除此之外,還有劉蘇與陸嬛兩個人,各自帶著自己的孩子,也在這座偏殿裡說話,兩個都是三四歲的姐弟倆,正在嬉笑打鬧。
薛韻兒眼尖,第一個看見李封一家人的到來,她站了起來,看了看門口守著的宮人們,開口道:“都退下罷,這裡不要人了?!?
“是?!?
幾個宮人很快退了下去,房間裡就只剩下了他們這兩家人。
李雲將懷裡的嬰孩遞給了劉蘇,也站了起來,走到了李封一家人面前。
薛王后看了一眼李雲,見李雲沒有說話,她深呼吸了一口氣,臉上擠出了一個笑容:“大年三十,一家人總算是團聚了。”
李雲看了看李封,又看了看躲在李封身後的女人,臉上也擠出來一個笑容:“哥哥嫂嫂,過年好?!?
李封這才鬆了口氣,回頭看了一眼自家的夫人。
來之前,他並沒有跟夫人說實話,只說自己跟吳王,是同宗的堂兄弟,血脈不遠,而且自小認識。
李夫人聞言,也鬆了口氣,這位富家出身的女子,大著膽子擡頭看了看李雲,又看了看薛韻兒,也規規矩矩的行禮道:“見過王上,見過王后。”
薛韻兒臉上露出笑容,拉著李夫人的手走到一邊,笑著說道:“一家人不用客氣,嫂子?!?
這個時候,劉蘇跟陸嬛,也上來見禮,互相行禮之後,薛韻兒就拉著李夫人,到一邊去,跟劉蘇還有陸嬛說話去了。
她們離開之後,李封纔看了看劉蘇懷抱之中的嬰孩,問道:“孩子取名了沒有?”
“取了。”
李雲笑著說道:“叫李蒼?!?
“李蒼。”
李封想起了蒼山大寨,默默點頭:“這名字不錯?!?
說罷,他扭頭看向身後的兒女們,沉聲道:“來…給你們二…給你們叔叔,磕頭行禮?!?
四個孩子,都很是好奇的擡頭看著李雲,不過都老老實實的上前來給李雲磕頭,口稱叔叔。
李雲早有準備,從懷裡取出一份份封了口的沉甸甸紅包,遞給四個孩子,然後一一問了名字。
問了名字之後,李雲看向已經長到李封肩膀的大侄女李淑,又擡頭看了看李封,笑著說道:“在洛陽的時候,李正跟我提過,說我這個侄女,已經亭亭玉立,可以許配人家了?!?
“他還說,要把這孩子,許配給我軍中的主將之一孟青?!?
李雲拉著李封坐了下來,開口笑道:“我那會兒,還不太同意,這時候見著了,心裡就有改觀了?!?
“這事沒準真可以。”
李雲遞了杯茶水過去,開口笑道:“孟青,將來多半是要一品二品的武將,大兄要不要讓兩個人見一面?”
李封接過茶水,他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問道:“這個事情,我能推拒麼?”
李雲啞然一笑:“當然可以。”
“我才第一次見這大侄女,難道還要強行給她指婚不成?”
李封這才鬆了口氣,問道:“那位孟將軍,今年多大了?”
“二十出頭?!?
李雲想了想,回答道:“差不多二十二三歲罷。”
男方二十二三歲,女方十五六歲,在這個時代,是比較常見的,屬於正常婚配年齡。
李封低頭喝茶,開口道:“那這個事,我回去之後,跟她孃親商量商量。”
“好?!?
李雲跟李封碰了碰杯子,笑著說道:“不答應也不要緊,不過也不要隨便找個人嫁了,我這夫人是個熱心腸,讓她給我這侄女兒,物色個好的?!?
李封點頭應是。
李雲又看了看兩個還小的侄兒,輕聲說道:“他們兩個,要好好讀書。”
李封“嗯”了一聲,默默點頭。
兄弟倆碰了碰茶杯,李雲緩緩說道:“往後,只要我在,咱們年關就都聚一聚罷。”
“起碼有個家樣?!?
李封點頭,剛想答應,只見不遠處,薛韻兒不知道跟李元說了什麼,李元一路小跑,跑到了兄弟二人面前,對著李封磕了個頭。
“伯父?!?
李封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他兩隻手去攙扶李元,又忙不迭的應了一聲。
“欸?!?
應了一聲之後,他連忙把李元攙扶了起來,慌忙忙從懷裡,取出一個也已經準備好的物件,塞在了李元手裡,然後輕拍李元的後背。
“好孩子,好孩子?!?
…………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好容易趁著年關,清閒了幾天的李雲,剛過了年關沒幾天,就被杜謙還有許昂卓光瑞等人拉著,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工作之中。
首先,就是一大堆官員的任免問題。
新的一年,江東至少有三位數的職位空缺,這些職位空缺,大部分杜謙可以自己決定,自己任命,但是還有一部分比較重要的官員。比如說各地的刺史,郡守,以及一線負責人物。
桌案上,杜謙將一份文書遞在李雲面前,開口道:“上位,中原的士族,還有一些大戶子弟,已經有不少,在年關附近進了金陵,其中有一些,在舊周名聲不小,而且官位也不小?!?
“這幾天,上位可以抽空見一見?!?
說到這裡,杜謙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其中有一些,治國理政的高手,不遜於臣?!?
李雲擡頭看了看他,笑著說道:“當真?”
“上位見過就知道了?!?
杜謙笑了笑,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就是,隨著咱們地盤越來越大,如果只用州郡爲單位,已經管不過來了?!?
杜謙低聲道:“上位,我們也需要一些能夠管理一方的官員,將各個州郡,劃分出道,再派遣官員,管理一道。”
行政劃分,是一定要劃分的,一級一級要是劃分不清楚,就會導致行政困難,政令不通,而且效率低下。
現在的江東,或者說“吳國”,已經有必要劃分出來一些“一級行政區”,用來管理各個地方的二級行政區了。
所謂的二級行政區,就是指地方上的州郡。
李雲摸著下巴想了想,微微搖頭道:“恐怕沒有合適的人選。”
“現在的人選是不多?!?
杜謙開口道:“可以從這些舊周士族裡,吸收一些有用的人才,暫時把這些差事給兼起來?!?
說到這裡,杜謙笑著說道:“上位可能還不知道,這些舊周世族還有士族,現在已經開始在我們江東走門路,想要派一些年輕子弟,到我們江東下屬的縣城任事?!?
“他們已經,看清了局勢,認可了上位,只要上位發話?!?
“今年的官缺,絕不用愁。”
李雲低頭喝茶,笑著問道:“怎麼這些高門大戶,看上咱們江東的縣官了?”
杜謙笑而不語。
卓光瑞也沒有說話。
許昂悶哼道:“也不知是誰把上位曾經說過的那句,非州縣官不得入中樞,給傳了出去,那些個世家大族,當然想要…”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李雲大概已經聽明白了,他認真思考了一番,然後開口道:“該見的人,你們給我寫個單子,我盡力見,至於那些世家的年輕人?!?
李某人悶哼了一聲:“讓他們考完試再說。”
三個文官,都低頭應是。
李雲伸手敲了敲桌子,開口道:“還有,咱們江東的那個刺史黃朝?!?
“給他去一道詔令,讓他調任滄州刺史。”
“滄州?”
杜謙愕然道:“上位,那是河北道…”
“不礙事?!?
李雲笑著說道:“按我的話做?!?
“咱們這位黃使君,到了河北道…”
“說不定正好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