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

站在紫禁城皇極殿也就是後世的太和殿前面的巨大廣場上,擡頭看著眼前這座氣勢恢宏的皇極殿,肖天健忽然間發(fā)現,眼前的這座皇極殿和後世他參觀過的太和殿形制上並不太相同,雖然同樣也是金碧輝煌、雕樑畫棟,但是很顯然,這座皇極殿並不是後世的滿清留下的那座太和殿。

仔細想了一下之後,肖天健才恍然大悟,其實眼下他看到的這座皇極殿,根本就不是後世他見到過的那座滿清遺留下來的太和殿。

他忽然想起來歷史上李自成入京之後,沒有能守住他一手打下的基業(yè),剛剛入京幾十天,便被建奴所敗,倉促在紫禁城登基之後,第二天便逃離了北京城,臨走的時候,李自成不甘心讓這座紫禁城留給建奴,所以下令放火燒燬紫禁城,當時一把火幾乎將紫禁城給燒光了,僅留下爲數不多的大殿,這座皇極殿便被李自成放火燒燬,後來還是建奴入關之後,順治年間又耗費巨資從新修繕了紫禁城,建起了後來的太和殿和諸多宮殿,所以這個時候他看到的紫禁城,和後世所見到的紫禁城,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

在他的背後,便是後世被稱爲太和門的皇極門,朱棣之後的歷代明朝皇帝,便在皇極門上朝御門聽政,而且在這座皇極殿之中接受萬衆(zhòng)朝賀。

可是到了幾天,這裡卻已經是人去屋空,這裡的主人朱由檢已經在他到來之前,不知去向了,雖然肖天健知道,即便沒有他的出現,崇禎最多也只能在這座輝煌的宮城之中,再多住三年不到的時間,可是因爲他的出現,崇禎的大明王朝,卻比歷史上早了三年時間被他一手摧毀。

現如今當他踏足這裡的時候,便宣告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的開始,他一手埋葬了早已腐朽不堪的大明王朝,翻開了一幅新的歷史篇章,而且和歷史上不同的是,現如今他在來到這裡之前,已經不用再擔心關外的建奴了。

通過兩個多月的山海關會戰(zhàn)和通州會戰(zhàn)之後,現如今的建奴可以說是兇焰盡消,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呼嘯於遼東的建奴大軍,在他的大中軍面前,品嚐到了有史以來他們最慘重的失敗。

皇太極率領二十萬建奴大軍南下,雖然阿巴泰和豪格領兵突入了關內,但是幸好他北上的及時,在阿巴泰和豪格尚未橫掃京畿之前,便將他們堵在了通州城外,並且一戰(zhàn)之下,幾乎全殲了阿巴泰所部,僅此一戰(zhàn),便不但幹掉了作爲奉命大將軍的阿巴泰,還幾乎將他和豪格帶入關內的三四萬建奴大軍,給打了個灰飛煙滅,只可惜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抓住豪格,也不知道豪格這廝現在是否已經逃出關外還是死在了什麼地方。

接著山海關會戰(zhàn),他又領兵將皇太極所率的剩下的建奴大軍打了個大敗虧輸,迫使其不得不灰溜溜的逃回了遼東,建奴二十萬大軍,這兩個多月下來,損失了過半人馬還有大批器甲物資,使得建奴短時間之內,已經徹底失去了南下入寇的能力,最起碼兩三年內,他們都無法恢復實力,更不敢再覬覦關內了。

所以歷史發(fā)展到這個時候,他已經對建奴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而不會再發(fā)生像李自成入京之後的那種危機了。

大明完了!在他踏入這座都城的時候,便徹底被他掃入到了歷史的垃圾堆之中,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統(tǒng)一天下,可是崇禎的失蹤,卻讓他心中始終有一種陰霾的感覺。

他比誰都清楚,一山容不得二虎,這天下被他們朱家統(tǒng)治了近三百年時間,在潛移默化之下,天下有相當多的人,將他們朱家視作正統(tǒng),覺得不管他們朱家的人乾的如何,這天下都該他們坐,所以崇禎現如今在很多人眼中,還是一個正牌的皇上,如果不抓住他的話,一旦讓他溜出北京城,隨便到個地方,振臂一揮,便還會有很多糊塗蛋會跟著他反對大中。

還有那三個皇子,即便是崇禎死了,只要他們被有心人利用,便會立即再扶持起來一個小朝廷,那麼這個小朝廷便可以凝聚起許多別有用心或者愚忠於大明之人,行分裂之事,這三個皇子的身份,比起歷史上南明的那個福王朱由菘來,威力要大的多,所以這四個人不找到的話,對於他來說,這一統(tǒng)天下的路便要艱難許多,不知道還要有多少人,死於戰(zhàn)亂之中。

想到這裡,肖天健的心情大懷,連繼續(xù)欣賞眼前的紫禁城的心情也頓時消失無蹤,忽然間對跟著他的鐵頭道:“走!咱們去煤山轉轉去!”

鐵頭和羽林衛(wèi)們都不由得一愣,現在他們好不容易拿下了紫禁城,這倆眼珠子幾乎都忙不過來了,可是肖天健卻似乎對佔領這座皇城,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意思,突然間提出要去煤山,可是既然肖天健提出要去煤山,那麼他們也只有跟著去了,反正今後這紫禁城是肖天健的,他們羽林衛(wèi)少不了要跟著入住進來,遲些再看也沒什麼,於是鐵頭帶著的羽林衛(wèi)立即接令,立即牽來了戰(zhàn)馬,肖天健也不管這裡是紫禁城,翻身上馬,帶著一幫羽林衛(wèi)便立即穿過紫禁城,朝著北面的玄武門馳去,沿途警戒的那些兵將們無不立即挺胸敬禮,一些人甚至惡趣味的在琢磨,他們皇上這麼急吼吼的朝著後宮跑,是想幹嘛的呢?

煤山就在紫禁城的玄武門外面,也稱作是萬歲山,本來元代的時候這裡便有小山,被稱作青山,後來朱棣遷都北京城,建紫禁城的時候,開挖護城河挖出的河泥和黃土都堆在了這裡,形成了現在的煤山,又遍植了各種花草樹木,便成了皇家紫禁城的後花園,皇帝和妃嬪們時常在這裡遊玩,本來這裡就不是普通人可以來的地方,此時京城之中,雖然還很混亂,但是老百姓們卻大多數很識趣的紛紛跑回自己的家中,關上了院門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趴在門縫上朝外觀望著。

雖說民間早已流傳,大中軍十分仁義,從不濫殺無辜,但是這畢竟是道聽途說,現如今京城裡面兵荒馬亂的,誰也不敢保證,在街上溜達有什麼好果子吃,於是都紛紛躲入家中觀望形勢,所以雖然京師尚未完全被大中軍控制住,但是街道上的人卻也並不多。

所以這會兒就更是沒人會跑到煤山去溜達,所以當肖天健帶著羽林衛(wèi)來到煤山腳下的時候,這裡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只有剛剛被劉耀本派來的一批兵馬,正在舉著火把登上了煤山,正在全面搜山。

肖天健之所以這個時候放著紫禁城不舒舒服服的呆著,其實還是因爲他知道,歷史上李自成入京之後,崇禎走投無路之下不願投降李自成,最終選擇奔上了煤山自縊而死,現在歷史被他提前重演了一番,天知道崇禎會不會還走這條路,所以肖天健變立即帶人趕到了煤山,想要驗證一下,崇禎會不會還按照歷史的軌跡,將他的生命結束在這裡。

一衆(zhòng)羽林衛(wèi)護著肖天健大踏步的走上了煤山,周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火把,隨著劉耀本的調派,越來越多的兵將開始集中到了煤山一帶,展開了大搜捕,不時會有一些從公衆(zhòng)逃出來的宮女太監(jiān)被他們抓住,然後從山上押送下來。

肖天健沿途見到了不少被押解下來的太監(jiān)宮女,令人立即詢問他們,可否見到了崇禎皇帝。

如同驚弓之鳥一般的這些太監(jiān)宮女們紛紛搖頭,於是肖天健便一路繼續(xù)朝山上走去。

衆(zhòng)人都不太理解肖天健爲何這麼重視煤山這個地方,在他們看來,京師這麼大,崇禎即便是逃離紫禁城,這京師裡面還有衆(zhòng)多大臣的家院,他大可找個信得過的大臣家先躲起來,也不至於跑到這小小的煤山上躲藏吧!

可是肖天健執(zhí)意要連夜搜索煤山,並且親自來到煤山上,讓他們也無法反對,畢竟煤山就在紫禁城後門,肖天健懷疑崇禎逃到這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於是在肖天健的旨意之下,連羽林衛(wèi)也馬上加入到了搜山之中……

就在肖天健來到了一個小亭子之中剛剛坐下休息的時候,便有人朝著他所在的位置跑了過來,當被羽林衛(wèi)擋在亭子外面之後,有人大聲叫道:“稟皇上!狗皇帝找到了!……”

肖天健剛剛坐下,屁股還沒有暖熱,聽到了這一嗓子便霍然站了起來,一個健步竄出了亭子,拉住那個前來報信的隊將問道:“真的?他在哪兒?……”

當肖天健在這個隊將的帶領下,快步疾走到煤山北麓的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的時候,忽然間看到前面聚集了衆(zhòng)多的大中軍的兵將,並且打著不少的燈球火把,將這裡照的通亮。

遠遠的肖天健便看到了一個身穿黃袍的人,垂掛在一棵松樹上,在不遠處的一棵樹上,還同樣掛著一個人,隨著微風緩緩的在那裡晃盪著。

肖天健的心中咯噔一下,雖然他還沒有走到近前,但是這個時代能穿著一身繡著團龍圖案黃袍的人還能有誰呢?

於是他立即走到了這顆松樹下面,擡頭望去,只見得這個身穿團龍黃袍的人披頭散髮,吊在樹枝上,旁邊還跪著兩個瑟瑟發(fā)抖的太監(jiān)。

“稟皇上!此人便是狗皇帝崇禎!這兩個太監(jiān)已經確認過了!”負責看管這裡的是一個劉耀本手下的連長,一看到肖天健大步行來,便立即迎過去帶著滿臉喜色,獻寶一般的對肖天健說道。

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33章 名儒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5章 難民潮第167章 游擊戰(zhàn)術第98章 入甕第71章 拋車第135章 剿兵安民弔民伐罪第33章 危局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89章 土火箭第200章 利益驅動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71章 異議第205章 絞肉機第189章 土火箭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89章 揮師南下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99章 借題發(fā)揮第53章 急促射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7章 捨命救主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68章 佈置第109章 義子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138章 試炮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48章 喜峰口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8章 僥倖成功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76章 誘敵追擊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68章 火炮發(fā)威第33章 暗箭2第28章 長久之計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35章 取士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89章 潰城而出第118章 虛實難定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22章 三段擊第214章 罷兵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10章 宿命?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3章 謀主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18章 出發(fā)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165章 完勝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46章 事有異常第76章 便宜可撈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00章 逆襲2第16章 合兵入關第129章 後手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90章 大敵當前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91章 背水一戰(zhàn)第89章 疑竇第2章 全面歇兵第137章 司法第38章 擴大戰(zhàn)果第112章 毒計第114章 迎戰(zhàn)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39章 紅石山第54章 換防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28章 懸賞第27章 兜頭涼水第28章 送行第15章 巡視第54章 試槍第137章 驗收第39章 再下一城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29章 填壕第89章 餘家坳血案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
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33章 名儒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5章 難民潮第167章 游擊戰(zhàn)術第98章 入甕第71章 拋車第135章 剿兵安民弔民伐罪第33章 危局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89章 土火箭第200章 利益驅動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71章 異議第205章 絞肉機第189章 土火箭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89章 揮師南下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99章 借題發(fā)揮第53章 急促射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7章 捨命救主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68章 佈置第109章 義子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138章 試炮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48章 喜峰口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8章 僥倖成功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76章 誘敵追擊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68章 火炮發(fā)威第33章 暗箭2第28章 長久之計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35章 取士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89章 潰城而出第118章 虛實難定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22章 三段擊第214章 罷兵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10章 宿命?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3章 謀主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18章 出發(fā)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165章 完勝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46章 事有異常第76章 便宜可撈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00章 逆襲2第16章 合兵入關第129章 後手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90章 大敵當前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91章 背水一戰(zhàn)第89章 疑竇第2章 全面歇兵第137章 司法第38章 擴大戰(zhàn)果第112章 毒計第114章 迎戰(zhàn)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39章 紅石山第54章 換防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28章 懸賞第27章 兜頭涼水第28章 送行第15章 巡視第54章 試槍第137章 驗收第39章 再下一城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29章 填壕第89章 餘家坳血案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克山县| 准格尔旗| 林口县| 黄大仙区| 吴川市| 淳安县| 红河县| 沛县| 江孜县| 兴安县| 大安市| 惠来县| 荥经县| 西丰县| 天门市| 赞皇县| 丹阳市| 丽水市| 湘潭市| 江陵县| 天峨县| 阳新县| 雷山县| 天峻县| 安宁市| 赤水市| 宾川县| 汉阴县| 云南省| 都昌县| 诸城市| 徐闻县| 锦州市| 青铜峡市| 维西| 旌德县| 翁源县| 固镇县| 中阳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