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wèi)了公平公正,這幾名評判者中,有三名是跟著杜齊觀一起從京城裡下來的:一名宮中採購玉器的主管內(nèi)侍、一名精通玉雕的官員、一名癡迷於玉器的勳貴。?餘下的三位,一位是吏部尚書的父親,即見證過葉琢和聶博易比試的馮成增馮老太爺,還有兩位是南邊著名的老玉雕師。?
他們在抽號前,就被分別關(guān)進(jìn)了自己那間屋子,並沒有觀看到比賽的經(jīng)過。因此,根本不知道此時條案上放著的玉雕,是由誰雕刻完成的。?
此時六人極爲(wèi)有序地站在臺前,由那位姓文的爵爺領(lǐng)頭,一個一個輪流上去,將條案上的玉雕仔細(xì)觀賞一番,看完一個再到下一個。看完的人,則到衙役處要了紙筆,將自己的評分寫下來,投進(jìn)一個加了鎖的木箱子裡。?
爲(wèi)了避嫌,六人做這一切的時候,都默然無聲,即便兩人相熟也不互相交流。?
而臺下的衆(zhòng)人也不敢出聲,俱都睜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楚條案上放的是什麼玉器,同時也看看這些評判者有什麼異樣的表現(xiàn)。?
“葉老哥,您就別擔(dān)心了,您看,每個評判者走到五號作品前,都會呆立好一陣,然後拿起來反覆地看,眼睛裡全是震驚。不用說就知道,您那孫女,雕刻出來的玉器絕對是極品。第一名,非她莫屬。”?
雲(yún)老爺子,就是那位跟葉予期相交莫逆,曾在汪承東陷害玉琢坊的時候挺身而出的老人,湊到葉予期耳邊輕聲道。?
說著這話,他心裡無限感慨。?
當(dāng)初那個剛剛涉足玉雕界、初露鋒芒的小姑娘,誰能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就能走到這樣的高度呢?不光是他們這些老玉雕師不能仰望,便是神一樣存在的南派大師聶仲昆,也不得不擡起他高傲的頭。向這位小姑娘致以衷心的景仰。?
因評判是一件細(xì)緻而嚴(yán)謹(jǐn)?shù)幕顑海赃@一個程序,足足持續(xù)了大半個時辰。終於,一名老玉雕師最後將紙條投進(jìn)了木箱。結(jié)束了這一過程。?
在袁朝林的示意下,衙役將木箱抱到了臺前。袁朝林從懷中掏出鑰匙,當(dāng)衆(zhòng)將木箱打開,拿起裡面的一張紙條。唸了起來:“一號六十八分,二號八十九分,三號七十二分,四號五十六分。五號一百分,六號六十一分。”?
袁朝林和楊建修手下的兩名主薄,早已等候在一旁。一聽此話。兩人快速揮毫,將瑞王爺所念的分?jǐn)?shù)記了下來。另有兩名書辦也已用六把算籌,將數(shù)字一一拔了上去。?
“一百分?”聽到這個數(shù)據(jù),臺下一片譁然。?
聶仲昆每隔三年就要舉行一次玉雕比賽,雖然不如這次比賽做的嚴(yán)謹(jǐn),但程序上差不多。南山鎮(zhèn)的人,對這種比賽毫不陌生。每一屆比賽的每一件出色的玉雕的評分。都會被大家議論研究許久。然而上百年來,歷次比賽中,從未出現(xiàn)過打滿分的玉器。哪怕是奪得榜首、被聶仲昆驚爲(wèi)天才的湯如智,當(dāng)年雕刻出來的玉器,也只打了六十多分。?
當(dāng)然,這次的比賽,是頂級玉雕師比賽。與聶家舉辦的入門學(xué)徒比賽在水平上不可同日而語。但評判者評分時的心理,卻是一樣的。所有的評判者,都是以高高在上的俯視的心態(tài)去評判這些參賽的玉雕的。爲(wèi)了顯示自己在玉雕上的高超水平,表明自己足以做這些玉雕匠的老師,哪怕是再完美的作品,他們都要在雞蛋裡挑出骨頭來。?
可現(xiàn)在,他們看到了什麼?就在這一檔口,就已有三名評判者,而且是朝庭裡有爵位、官職或?qū)m裡受皇上器重的評判者——這些人是不需要看任何人臉色的,就算要看,給五號玉雕打九十幾分,也可以交待了——他們,竟然都打了滿分!?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那件玉雕,已經(jīng)完美到讓這些權(quán)威們心悅臣服的地步,面對這樣的作品,他們不敢、也不願意做出褻瀆的事情來。?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件作品,竟然能讓評判們都心悅臣服??
大家的心全都被吊了起來。?
而霍寧和孔池聽到第一個一百分時,俱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葉琢。他們有沒有聽錯?怎麼葉琢的分?jǐn)?shù)不光比他們高,還得了一百分??
兩人心裡同時涌上一荒唐的念頭,那就是:這些評判員暗地裡知道葉琢要成爲(wèi)瑞王爺?shù)膬合眿D,靖安王正妃了,所以便徇私給她打了個高分。?
不過,也不用打一百分吧??
葉琢此時倒是極爲(wèi)淡然。見到霍寧長和孔池驚訝而懷疑地瞪著自己,她隱隱能猜到他們的想法,乾脆裝著沒看見,目不斜視地注視著臺上的袁朝林。?
“……五號,一百分;六號五十五分。”袁朝林又繼續(xù)念道。?
聽到這第四個一百分,霍寧長和孔池漸漸冷靜下來。?
跟著瑞王爺從京中來的,只有三名評判者。而且,就算瑞王爺權(quán)勢很大,也大不過聶貴妃與大皇子的合力。要說他能一手遮天,讓三名評判者都給葉琢打一百分,那是不可能的。大皇子和聶家不答應(yīng),皇上也不答應(yīng)。?
這隻能說明,葉琢雕刻出了驚世之作。?
這麼一想,兩人心裡的驚駭絲毫不比剛開始聽到“一百分”時要小。?
要知道葉琢只學(xué)了一年多的玉雕。所以他們一直以爲(wèi),就算她在南山鎮(zhèn)有些名氣,也不過是因爲(wèi)她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再加上有一點玉雕方面的天賦,大家對她比較包容的緣故。而這次顧塵讓她來參加比賽,也不過是湊人數(shù)罷了。?
可現(xiàn)在,她卻雕刻出驚世之作!這怎麼可能??
兩個人的目光,不約而目地落在了臺中那三張條案之上,在幾件玉雕作品上逡巡。?
當(dāng)然,要不是剛纔在比賽中,他們都聚精會神地忙著自己手頭上的活兒,根本不知道葉琢在雕刻時的表現(xiàn),否則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麼震驚了。?
這時候,袁朝林將最後一張紙條唸了出來:“一號,七十六分;……五號,一百分;六號,六十四分。”?
這已是葉琢得的第六個一百分了。臺上臺下,此時已寂靜得沒有了任何聲音。大家都伸長了脖子,睜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臺上那個無色透明的半圓形玉雕。?
“現(xiàn)在,由瑞王爺宣佈此次比賽的結(jié)果。”袁朝林唸完分?jǐn)?shù),大聲道。?
那邊早已將名次和分?jǐn)?shù)都統(tǒng)計了出來,覈對無誤之後,將結(jié)果交給了瑞王爺,瑞王爺拿著紙條走到高臺中央,也不多說廢話,直入正題:“第一名,北派葉琢;第二名,南派湯問智;第三名,南派史元良;第四名,北派霍寧長;第五名,南派聶博易;第六名,北派孔池。”?
他念完結(jié)果,又道:“現(xiàn)在,請代表評判者的文爵爺對這些玉雕進(jìn)行點評。”?
一個六十來歲,精神矍鑠的老頭兒走了出來,對瑞王爺抱拳拱了拱手。?
這個老頭兒,是個世襲爵爺,名叫文琮,從小就喜歡玉器,畢生都在研究玉器,家裡收藏了各式各樣的名家作品。本來考慮到他年事已高,天氣又炎熱,瑞王爺在請評判者的時候,第一個將他給排除掉了。可他聽了這事,到瑞王府坐著,死活要當(dāng)這個評判,還跑到皇上面前立了生死狀。沒奈何,瑞王爺便將他一起帶了來。?
能見到雕刻精美的玉器,是文琮平生最享受的事。此時他滿面紅光,精神抖擻,彷彿年輕了十幾歲似的。?
他站到高臺中央,掃視了一週,見大家都眼定定地看著他,全場安靜得落針可聞,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大聲道:“老頭子我活了六十二年了。”他伸出手指,比劃了一下,“一生癡愛玉器,見過皇宮裡的無數(shù)玉雕精品。前一陣,瑞王爺被皇上委派來主持玉雕大賽,並沒有把老頭子我請來作評判,因爲(wèi)路途遙遠(yuǎn),我又年事已早,他生怕我在半路上死掉。”?
這話說得直白有趣,引得大家都輕笑起來。?
文琮也面露微笑。又接著道:“是我死皮賴臉地要跟著來,還跑到皇上面前立了生死狀。”說著他提高了聲音,“可是,我今天要說,這一趟,我沒白跑,就算死在半路上也值得。爲(wèi)什麼?因爲(wèi)就在剛纔,我看到了一件宗師之作。從來喜歡吹毛求疵的我,給這件玉器打了一百分。那作品,就是五號北派參賽者葉大師的無色琉璃玉雕!”?
說著,他走到條案前,小心地將葉琢那件無色琉璃種的玉器捧了起來,高高舉起,向四周示意。臺上臺下的人都伸長了脖子,想要看仔細(xì)那件玉雕到底是如何的出色,竟然被這位文爵爺稱作是“宗師之作”!?
玉雕太珍貴,文琮也不敢有半點疏忽。他將玉器輕輕放到了條案上,腳下輕移了幾步,離條案遠(yuǎn)了一些,這才又道:“大家很想知道這玉器是如何了不起,會得到六個一百分,被稱爲(wèi)是宗師之作吧?”?
他掃視了臺下一眼,見臺下所有的人都全神貫注,上千人的現(xiàn)場鴉雀無聲,這才提起聲音,高聲道:“因爲(wèi),它開創(chuàng)了兩項玉雕先河,並且展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藝和精湛的雕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