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九章 春節

“哈哈哈——”、“這太搞了!”、“範偉怎會這麼傻?!”……

電視中正播放著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正演到這一年趙本山、範偉和高秀敏的小品《賣車》,其中搞笑的情節逗得衆人哈哈大笑。

春節,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會把春節當成這一年最重要的日子來過。而自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在央視大年三十播出後,此後每一年一家人吃著年夜飯,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就成了習俗。姜成家自然也不能免俗,從香港趕回來的姜成此時就和家人一起觀看著今年的“春晚”。

在錄製完《魯豫有約成沒有直接回上海,畢竟到了東方的“購物天堂”,要是不逛一逛那些箇中外聞名的大商場,豈不白來香港一趟?於是他又在香港逛了一天,給父母和親友們買了一大堆的新年禮物,很是出了吧購物的癮,這纔回到上海。

往常姜成家過年有點冷清,因爲就一家三口,不過今天人氣倒是興旺了很多,因爲多了兩個人。

袁弘、孫曉。

這兩位因爲要留在上海拍戲,之前就給家裡打過招呼過年不回家了,姜成見他們過年沒地方去,便邀請他們到自己家與自家一起過年。這兩位也確實感到有點孤單,便欣然答應了。

不得不說,這過年的時候,還是人多了好,熱鬧,有氣氛。尤其姜成這一屋子人算起來可哪的人都有,京城的、東北的、湖北的、臺灣的、上海的,做年夜飯的時候人人都露了一手。姜德均做了一盤自己最拿手的紅燜大蝦,高琳蘭做出了臺灣傳統小吃三杯雞,姜成做了一道地道的上海清蒸大閘蟹外加一籠灌湯包,袁弘則做了一道炒鱔片和一碗紅燒肉,至於孫曉……各種東北大燉菜擺滿了桌子!

大年三十,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本來吃完飯後,就應該包湯圓了,不過不是有孫曉在嗎,人北方人都只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才吃湯圓,年年過年都吃餃子的,而姜成前世也是北方人,從小吃慣了餃子,這過年吃湯圓還真不習慣。於是,姜家今年過年就準備兩份材料,一份餃子的,一份湯圓的。五人分爲兩組,一組包餃子,一組包湯圓,過年餃子湯圓都有,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一時間,到真是其樂融融!

家真是好多年沒有這麼熱鬧的過過春節了!這麼一感覺,真是好啊!”眼看過了晚上十一點,就要過年了,姜德均不由感嘆。

“是啊,說起來,自從成成回來跟咱們一起過,咱家就一直只有咱們三口,逢年過節的,看著別人家都熱熱鬧鬧的,咱家這麼冷清,可真有點難受!”高琳蘭也嘆道,“回想起來,咱們也好久沒回臺北了,也不知家裡人都怎麼樣了,不如年後咱們找個時間回去一趟?”

姜成聽著有點意動,不過看到姜德均臉上隱晦地閃過一絲悲傷,知其應該是想起了京城的家人,連忙說道:“爸媽,你看你們,這大過年的,說這麼傷感的話!別的事以後再說,現在咱就好好過個年!”說著,還給了袁弘、孫曉打了個眼色。

這半年朝夕相處下來,他們這一寢室的四個哥們都有了一定的默契,袁弘、孫曉雖然有點不太明白姜成他們家的事,不過見姜成的眼色,知其想轉換話題,連忙開口幫忙。袁弘當先說道:“高阿姨,聽姜成說您是臺灣人,這在臺灣過年的習俗應該與大陸差別很大吧?”

“這個說起話就長了。”聽到這個問題,高琳蘭來了興致,說道:“其實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竈’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爲止。要說習俗方面的區別的話,可能由於閩南人和客家人屢經滄桑的歲月變遷,使得臺灣春節的習俗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孫曉聽得入神,說道:“那都是怎樣的習俗啊?”

高琳蘭笑道:“這些東西還是讓我家成成說吧。”

姜成苦笑一聲,說道:怎麼又扯上我了?”

“你不也是從小在臺灣長大的嘛,同樣知道這些習俗,正好也考考你忘沒忘。”高琳蘭說道。

“好吧好吧!”嘆了一口氣,忽地又樂了出來,姜成對著袁弘、孫曉說道:“這我要講臺灣過年習俗的話,你麼也不能落下,我講完後,你們也分別講講在湖北和東北過年的不同習俗,好不好?”

“行啊!”、“沒問題!”袁弘兩人當然不慫,“那你先說。”

“好的,那我就先說說臺灣的過年習俗。”清了清嗓子,姜成緩緩說道:“臺灣過年是這樣的,每當一進入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每年的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因爲早年生活艱苦,臺灣風俗中,每個家庭每月的十六都要設法改善一次伙食,稱爲‘做牙’。而十二月的十六號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做牙,故稱‘尾牙’。這一天,各家各戶要擺上大魚大肉,祭供土地公公,感謝其一年來的保估。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各商家行號也要在這一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闆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不過,這種風俗現已絕跡。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捲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停了停,姜成又說道:“‘尾牙’完了接下來就是‘送竈’,又稱‘辭竈’,就是祭竈王爺。竈王爺傳說是上天派住在各家各戶的天神,每年年底都要返回天上向玉皇大帝‘述職’,彙報每戶人家一年來的善惡,以便玉帝決定給予獎勵或處罰,來年的吉兇也就由此而定,這對百姓來說是非同小可的,於是人們爲了讓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用豐盛的祭品來供奉竈神;送竈王爺上天之後,差不多也是過大年三十了,大年三十‘守歲’、‘派壓歲錢’這些,都與大陸的習俗差不多。”

“那之後就是吃年夜飯了吧?”袁弘問道。

“沒錯。”姜成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不過這年夜飯也有講究。在臺灣,大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少都會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邊聚餐,叫做‘圍爐’。爐邊置一些銅錢,以示溫暖如春,財氣旺盛。圍爐時所吃的一般都有象徵意義。如一定要吃‘長年菜’、‘韭菜’。此外,還要吃蘿蔔表示好彩頭雞’,灣方言諧音爲食雞起家’之意,表示全家福取其繁殖力強之意,吃完後蚶殼要放在牀下,表示會生蚶子蚶孫;吃魚丸、蝦丸、肉丸元及第’之意,;而很多經過油煎火炸的食物,表示‘家運興旺’。參加圍爐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桌上每一樣菜都要吃一點。另外還都要喝上一點酒,以討吉利。

圍爐時吃的蔬菜,洗淨後連根煮熟,吃時從頭到尾,慢慢進肚,以祝父母長壽平安。在圍爐之後,臺灣很多農村裡面,還保留著‘觀火盆’的習俗。門前點燃一盆稻草,全家男性老少依次從火盆上跳過旺如火’的吉意。邊跳邊口中唸唸有詞地說些吉利話。火熄後,將灰燼送進廚房竈腳,祈求神明保估發財。

吃完之後,年長者要給年少者‘壓歲錢’,然後全家圍坐在爐邊,說說笑笑,通宵不眠,謂之爲‘守歲’。據說如此可以祈求雙親長壽,所以又叫‘長壽夜’。‘不睡’的閩南語是‘不睏’與音,所以‘守歲’也是靜待一個‘不困窮’的新春來臨。”

“那姜成,在臺灣過東還有沒有什麼特別一點,與大陸與衆不同的習俗?”孫曉繼續問道。

“有啊!”姜成想了想,說道:“就好像在臺灣一些鄉村中,至今還保留著一種有趣的習俗,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一些寺廟裡就演戲,那些在年前無法還債的人,爲了躲避債主的催逼,就跑到廟裡去看戲避債。因爲要是債主追到廟裡來逼債,就會引起公憤,會羣起而攻之。這臺戲從除夕一直演到初一早晨,欠債的人看完戲後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回家團聚了。這種習俗叫‘避債戲’是社會的產物,卻很有人情味。不過債主也有辦法對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舊衣服,提著燈籠上門討債,佯稱自己是從年三十晚上追到現在尚未歸家,燈籠都還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討債’,這種燈便叫‘討債燈’。除非積怨很深,債主一般不會使用‘討債燈’。”

“那初一以後呢?”

“臺灣民間用一首新年歌,來說明新春期間每日的意義:初一早,意爲開門大吉取於早;初二巧,這一天女婿回孃家向岳父拜年,乃稀巧之事;初三天通巧,這天叫赤狗日,任何人皆不利外出,弄不出什麼巧事來;初四頓頓飽,因爲客人都走了,剩下的菜餚自己吃;初五隔開,因爲商家開門營業;初六舀肥,就是清除水肥;初七七元,這一天古稱‘人日’,要吃麪條,意爲延年益壽;初八原全,意爲暫時復原;初九天公天,這一天是玉皇大帝之壽誕,要拜神並送上賀禮;初十有食食,意爲有吃沒吃休息到初十;十一概概,意爲大概如此;十二漏屎,意爲吃壞肚子;十三食蚶糜配芥菜,也就是吃稀飯配素菜;十四結燈棚,就是提燈籠,因爲馬上元宵節了;十五上元瞑,就是元宵節。

別的不多說了,單說說這初一吧。正月初一日,也叫‘新正’,親友之間互相拜年,稱爲‘拜正’、‘賀正’。主人請客人吃甜料、喝甜茶,然後說吉祥話。這裡有很大講究的,對不同人要說不同的話。

對太太言‘食甜給你生後生’,就是生兒子的意思;對老人言‘食甜給你老康健,食百二’,意爲祝老人活到對商人言‘食甜給你大發財’;對小孩言‘食甜給你快大漢’,就是快長大;對小姐言‘食甜給你嫁好夫’,就是嫁個好夫婿;而一般相互間言‘新年大賺錢’,這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

初一這一天的禁忌很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葷的,也不煮,吃的飯菜必須是除夕日預做的,謂之‘隔年飯’,表示去年的飯吃不完還有剩餘。這一天忌煎粿,因爲粿類經油煎後,顏色變成赤色的與‘赤貧如洗同意,系貧窮之意,不吉祥。初一要吃乾飯,不吃稀飯,否則這一年外出時會被雨淋或遭意外。初一至初五不能掃地,不可舀肥。萬一非打掃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倒掉一樣,使家裡受窮。不可罵人,不可打架,不問人討債,不使身體受傷。如受傷,就是‘痛過年’,極爲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損毀碗盤瓷器,萬一不慎打破,就用紅紙包起來,等到初五‘隔開’之日,才把它投進河裡破瓷,錢銀一大堆’等安慰的話,如此就可逢兇化吉。絕對不可午睡,因爲老人言,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會崩潰;女人如果午睡,則廚房就會倒塌。”

“這麼多講究啊!”孫曉咂咂舌道。

“好了,我講的差不多了,該你們了!”姜成拍拍手道,“誰先來?”

“我先來吧!”袁弘說道,“在我們湖北,過年也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俗諺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這說的便都是過年的事兒。

送燈盞是也是送竈王爺,這點與臺灣差不多。

剔魚刺是指做魚丸,湖北作爲千湖之省,湖多魚多,人也嗜魚,平時婚喪嫁娶大晏小席上魚丸就是必不可少的特色菜,到了大年三十的團圓桌上其重要性就更不待言了,年年有

敲大鼓是指過了二十五就可以把各種響器拿出來,這其實主要是指從前的鄉下藝人利用過年人們圖大吉大利心理,走家串戶吹拉彈唱討利是,不過現在沒有了,更多的倒是自娛自樂或者衆娛衆樂。

二十六和二十八是宰牲的日子,但忌說要說的是討一個好口彩。除髒跡就是大掃除了,二十七主要是清理廚房,因爲廚房天天都要生火做飯,清掃得太早了,煙熏火燎的,等不到春節就又髒了。

最後一句話是說到了二十九,家家戶戶所有的年貨都準備好了,一家人團團圓圓就等著除舊歲迎新年。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的熱鬧勁兒就不用細說了。有意思的是,按風俗,出嫁的女兒可以回家吃團圓飯但不能留在家中守歲,所以在湖北,團圓飯是中午吃的,以便女兒吃完飯後回婆家,可女婿和外甥卻可以光明正大地留下來!這點很有意思,好像有‘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意思。

以前聽老人說,以前還有個舊俗,新年頭三天不能煮生米和生水,除夕下午各家主婦們就忙著煮飯,男人們則負責燒水。不過現在到沒有了,主要是過年吃剩飯太不吉利。

大年初一的春節,謂之‘出地方’。男人們以前是拎點禮物去族中尊長家敬敬長輩,或者左鄰右舍互相敘敘舊情,交交新誼;主婦們則主要是上廟裡進香抽籤,祈求在新的一年裡閤家平安財源茂盛;年輕人則成羣結隊在一起唱歌跳舞,展示自己年輕有朝氣。在舊俗裡,新年第一天的生活原則是東西不能往外拿,即使是垃圾也只能堆在牆角不能掃地出門,以免將一年的運勢都給衝跑了。

初二是給用來拜年的。頭年有人過世的人家這一天就要大擺宴席廣延親朋,謂之‘清香’。

初三才是大拜年的日子,一般是按親疏遠近來安排拜年的順序,基本上是先丈母孃家然後外婆家再到姑姨表親,但一般應在初六之前完成,去得太遲了人家就會覺得受了冷落,常常因此影響兩家的關係。如果親戚中有人家一直沒有來拜年,那就意味著他要與你斷絕往來了!

原來從初八到處十五還有賽龍舟、舞獅等習俗,不過現在少了。至於初十五元宵節,這個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好了,到我了!”孫曉在一旁說道,他早就等的不耐煩了,“我們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就特別多,不過多集中在大年三十以後。

首先,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衆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其次,年夜飯後要吃凍梨。因爲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凍梨和凍柿子。凍梨不是凍普通的梨,而是凍我們北方特有的一種名叫秋梨的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待其冰凍後再食用。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再來就是點長壽燈。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有的人家還特意把長壽燈點到正月底,爲的就是‘長長久久’。

再次,初一初二不掃地。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初一不出門,初二以後纔是走親訪友的日子,一直到初六,挨家挨戶的串門,你家過一天,我家過一天,很是熱鬧!

而在東北,上了歲數的老人過生日都不是過出生日,而是在正月過,初六過六十大壽初七過七十大壽,初八過八十大壽,初九過九十大壽,初十過百歲大壽!

之後,初十一到初十四,這是偏遠親屬串門來了,這倒沒什麼說的。

然後就是初十五元宵節,一早要吃元宵,也就是湯圓,到了晚上,就是看燈,這點全中國都一樣。不過你們是看花燈,我們東北是看冰燈!

還有,東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裡剪頭。‘二月二,龍擡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幾人說說笑笑,又吃過了餃子、湯圓,這時間就慢慢到了十二點。

新年了!

聽著春晚中的鐘聲,新的一年到來了!

“爸媽,新年好啊!”姜成在鐘響第一聲就說道。

“姜叔叔,高阿姨,新年好!”袁弘、孫曉也說道。

“好好!大家都好!”姜德均、高琳蘭笑得眼睛都咪上了,是給你們的紅包,拿著!”

說著,姜德均、高琳蘭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一人一份,遞給姜成他們三個。

“這怎麼好意思呢?姜叔叔,高阿姨,這紅包我們不能要!”袁弘、孫曉連連推脫。

你們就拿著!你們叫我們一聲叔叔阿姨,這當長輩的過年能沒點表示?拿著吧!”姜德均說道,“你們要是不拿,這叔叔阿姨可就不高興了!”

人犯難了,看向姜成。

“拿著吧,都是我爸媽一片心意,長者賜,不敢辭。新年求個喜慶!”姜成說道。

“那謝謝叔叔阿姨!”兩人道謝後,一一接過紅包。

纔對嘛!”高琳蘭笑道。

“趕緊給家裡打個電話吧,別讓家裡牽掛。”姜德均說道。

“哦對!”、“差點忘了!”兩人顧不上道謝,紛紛掏出手機,連忙給家裡打電話。這過年不回家已經說不過去了,要是不第一時間給家裡通個電話,那家裡給多惦記啊?!

見兩人手忙腳亂的打起了電話,姜成會心一笑,也拿出手機,開始給親友們發起祝福短信來。

不過這時,忽然一陣敲門聲響起。

有人敲門?

屋裡人同時皺起眉頭,這大過年二半夜的,誰會在這時候上門啊?

懷著好奇的心情,姜成起身去開門,卻見門外站著一位二十一二歲的年輕人,見到姜成便說道:“新年好啊!”

“新年好!你是?”姜成更疑惑了,這時候來拜年!這傢伙想幹什麼?

年輕人笑道:“你好,我知道你肯定疑惑我是誰,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林,來自美國,剛剛下的飛機。本來我十分鐘前就到了,不過之前還沒過年,不吉利,我就又等了十分鐘,這才敲門,隨帶給你們拜個年!”

姜成眉頭皺得更深了,這傢伙究竟想幹嘛?“林先生,您不是走錯屋了吧?我家可沒有美國親屬!”

“你是姜成吧?”

是。”

“我就是專門來找你的。”

“找我?林先生,我沒聽錯吧?您專程從美國趕來,還是在大年三十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來到我家說是要找我,我不記得曾與您有過交集啊,您確定沒找錯人?”姜成問道。

那林姓青年平靜地說道:“我們之前的確互不相識,不過我確實是來找你的。我是專門來和你商談一件事的。”

“商談什麼事?”

“商談一下你那家頂峰娛樂公司的事!”林姓青年說著,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龍》首播第三十八章 拍攝結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家藝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給金鏞講故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性光輝第六章 火爆!第一百九十一章 《宿醉2》劇情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成本的勝利第二百四十四章兩部一起拍第七十二章 不得不答應的條件(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同赴《天龍》劇組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唐雙龍傳》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演緣由第八十一章 新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知性美女與學弟第二十一章 唐人的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中西對決(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幫人化妝第二百七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簡單的“死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早餐趣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簽下蔣欣第六章 火爆!第二百四十三章新唐人第六十三章 重新開機第九十七章 收購第二百零九章 盜你沒商量第二十八章 錄製歌曲第二百六十八章 賭片巔峰(下)第七十四章 約定(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拍攝順利第二百零八章 新片上映第一百一十二章 晚宴過後的生日禮物第二百六十章 老徐新作第二十五章 一怒之下做配樂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性光輝第二百零五章 《大唐雙龍傳》開機第八十七章 確定執導第六章 火爆!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二十二章 林詣彬版的《史密斯夫婦》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演緣由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的殺青與離別第二百一十一六章 最好與最累第十一章 簽字售書第三十八章 拍攝結束第八十四章 去美國第一百章 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邵大亨的對話第七十一章 不得不答應的條件(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演員陣容第二百六十四章 中西對決(上)第二百三十五章棋逢對手第四十九章 中國版《歌舞青春》第五十九章 春節第五十章 確定演員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青與程龍求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嚇到全球的電影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路重歷第二百零九章 盜你沒商量第二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九十一章 吃蜈蚣第五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三十章 最後一幕戲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警醒第三百零六章 假的情侶真的愛情(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愚人節的玩笑第四十三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華小當家】開拍第一百三十九章 小舅的傷心往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青過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絕代書生、一代仁皇第二百六十二章 暑期第一彈!第八章 品茗論道(上)第五十三章 嚇人的電影票房!第九十二章 未來計劃(一)第二百三十章 赴美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一朋友第一百三十章 最後一幕戲第一百九十二章 配角戲第五十章 確定演員第十章 簽約唐人第十章 簽約唐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華小當家】開拍第二百六十八章 酷!第二百七十二章 派發劇本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沒有人願意居於人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誘導“龍太子”第二百零二章 奇城現狀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臉成“豬頭”的姜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邵大亨的對話第二百三十一章女偵探與女海賊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唐雙龍傳》第二百六十五章 中西對決(下)第十章 簽約唐人第二百三十八章生意與交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司成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配角戲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龍》首播第三十八章 拍攝結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家藝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給金鏞講故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性光輝第六章 火爆!第一百九十一章 《宿醉2》劇情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成本的勝利第二百四十四章兩部一起拍第七十二章 不得不答應的條件(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同赴《天龍》劇組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唐雙龍傳》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演緣由第八十一章 新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知性美女與學弟第二十一章 唐人的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中西對決(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幫人化妝第二百七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簡單的“死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早餐趣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簽下蔣欣第六章 火爆!第二百四十三章新唐人第六十三章 重新開機第九十七章 收購第二百零九章 盜你沒商量第二十八章 錄製歌曲第二百六十八章 賭片巔峰(下)第七十四章 約定(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拍攝順利第二百零八章 新片上映第一百一十二章 晚宴過後的生日禮物第二百六十章 老徐新作第二十五章 一怒之下做配樂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性光輝第二百零五章 《大唐雙龍傳》開機第八十七章 確定執導第六章 火爆!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二十二章 林詣彬版的《史密斯夫婦》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演緣由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的殺青與離別第二百一十一六章 最好與最累第十一章 簽字售書第三十八章 拍攝結束第八十四章 去美國第一百章 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邵大亨的對話第七十一章 不得不答應的條件(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演員陣容第二百六十四章 中西對決(上)第二百三十五章棋逢對手第四十九章 中國版《歌舞青春》第五十九章 春節第五十章 確定演員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青與程龍求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嚇到全球的電影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路重歷第二百零九章 盜你沒商量第二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九十一章 吃蜈蚣第五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三十章 最後一幕戲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警醒第三百零六章 假的情侶真的愛情(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愚人節的玩笑第四十三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華小當家】開拍第一百三十九章 小舅的傷心往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青過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絕代書生、一代仁皇第二百六十二章 暑期第一彈!第八章 品茗論道(上)第五十三章 嚇人的電影票房!第九十二章 未來計劃(一)第二百三十章 赴美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一朋友第一百三十章 最後一幕戲第一百九十二章 配角戲第五十章 確定演員第十章 簽約唐人第十章 簽約唐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華小當家】開拍第二百六十八章 酷!第二百七十二章 派發劇本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沒有人願意居於人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誘導“龍太子”第二百零二章 奇城現狀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臉成“豬頭”的姜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與邵大亨的對話第二百三十一章女偵探與女海賊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唐雙龍傳》第二百六十五章 中西對決(下)第十章 簽約唐人第二百三十八章生意與交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司成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配角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巧家县| 夏邑县| 高要市| 晋城| 郧西县| 临朐县| 隆化县| 金堂县| 开远市| 马山县| 垦利县| 京山县| 固阳县| 武安市| 台湾省| 漳浦县| 台江县| 乐清市| 确山县| 马关县| 从化市| 霍州市| 获嘉县| 杂多县| 太仓市| 东港市| 静乐县| 凤冈县| 墨脱县| 镇赉县| 宜城市| 辰溪县| 左贡县| 酒泉市| 顺平县| 太原市| 青铜峡市| 依兰县| 崇明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