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參加完資產評估師考試已是九月下旬,整體來說有進步。不同於初次考試-蒙完選擇題只能在考場上拘謹的坐著等待考試結束。這次考試希晴經過三個月的突擊,連蒙帶猜,總算熬到了交卷時間。
在陽光明媚的星期一,希晴拖著行李箱興高采烈的搭上了前往瀋陽的列車。下了高鐵坐上出租車,一行人奔向酒店。酒店位於商業區,與商場相連,工作地點也在商場內。晚上下了班可以直接在商場中吃晚飯,穿過商場返回酒店。酒店附近交通便利,公交車,輕軌,計程車一應俱全。穿過路口就是羅森便利店,店裡有各種甜點、麪包以及便當。各式各樣的三明治,手卷壽司,飯糰擺在貨架上。接款臺旁擺放著冒著熱氣的關東煮和串燒。
短暫的新鮮感過後,希晴快速進入了工作狀態。說是工作,本質上其實類似於盡職調查。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對希晴來說,有技術含量的也做不來),但是資料繁多。八十多家企業分佈在各個地勢,所有的權證被打包到了一起,需要一項一項拆分到各家的資料文件夾內。然後與明細表覈對數量,修正信息,再聯繫各家負責人補充缺失的權證。標註各家資產情況,將各家重要資產彙總到總表中。以便項目經理進行決策,協調團隊,保質保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那段時間雖然忙碌但是也很開心。項目負責人每天帶著團隊吃午餐,品嚐了很多有特色的東西。瀋陽人民對雞架愛得深沉,烤雞架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對雞架的熱愛。酸酸甜甜的拌雞架,裡面加了很多洋蔥和香菜。油汪汪的QQ雞架,甜甜的味道恰到好處。吃完晚餐,晚上不用加班的情況下,希晴和林竹會逛逛商場。和希晴相比,林竹的壓力似乎更大一些。她不久之後還要參加房地產估價考試,每天晚上要學習到十點鐘之後。
酒店的價格昂貴,空間卻很小,狹小的空隙連放平行李箱都成了奢望。酒店似乎並未考慮有人會工作學習,因此只準備了非常狹窄的桌板,檯燈散發的燈光異常昏暗讓人昏昏欲睡。面對如此艱苦的環境,林竹依然如此用功,蜷在牀與桌子的縫隙中學習,讓人心生敬佩。不久之後,整個團隊更換了工作地點。居住的賓館也換到了瀋陽小故宮旁邊的快捷酒店。那裡房間更大些,更加寬敞明亮。時光轉瞬即逝,來到了九月末。項目負責人帶領大家回家鄉休整,十一黃金週後再重返瀋陽繼續工作。
希晴怎麼也想不到,這是她最後一次跟林竹共事。如果希晴提前知道了事情的結局,可能會更加珍惜一同工作的時光吧。明明她也不懂什麼,但是卻願意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教給你。大家都是同事,工作量是均分的,可是她卻願意在情況緊迫的時候施以援手。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人的順序很重要。先遇到好人,可以堅定你對職業的規劃與人生信念。沒有勾心鬥角,沒有互相拆臺。大家互幫互助,每一天都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先遇到不那麼好的人,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三觀。彷彿竹簍裡的螃蟹,每當有希望向上攀爬時,總會被其他螃蟹拽下來。林竹的出現是希晴的幸運。同爲評估助理的沐沐似乎並沒有那麼幸運。
她跟隨的項目負責人A在工作過程中拋下了她和配合調檔的實習律師,爲了不付車錢,到了目的地就先跑了。留下沐沐和年輕的男律師兩個人在車裡面面相覷,最後男律師出於紳士風度付了車錢。這是幾個月後希晴一行人從律師口中聽到的版本。因爲之前工作安排略有調整,導致人員配置與實際有些出入,曾經被諷刺“海蔘炒麪裡沒有海蔘”。希晴對法律團隊並沒有什麼好感。所以覺得這極有可能是律師在添油加醋,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況且工作時的費用只要有理有據都可以報銷,評估師的收入也不低,完全可以承擔打車的費用。但是後來與沐沐一同出差,沐沐也對那位負責人頗有怨言,認爲負責人預支的差旅費嚴重不足,後期兩人的伙食費都是自己墊付的。這讓“棄車而逃”事件的真實性變得愈發撲朔迷離。希晴只能在心中暗自慶幸自己遇到的項目負責人都很正常。
在往後的日子裡,希晴也帶過更加年輕的評估助理一起出過項目。在工作過程中,希晴覺得自己不自覺的受到了A的影響。在面對同樣的事情,希晴總會想到A有意無意的指桑罵槐,厚此薄彼。覺得自己經歷過的事,不應該讓比自己年輕的同事再經歷一次。又覺得當時自己受到的委屈很不公平,沒有發泄的出口。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希晴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站在新加入同事的立場思考問題,避免費用的墊付以減少她們的經濟負擔。希望她們未來即使不再從事評估工作,走向其它的工作崗位,回憶起第一份實習,留下的印象依舊是美好的。
每個人都會遭受打壓,那些無法擊垮我們的人或事終將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國慶過後,項目經理重新規劃了項目分工。因爲同事的離職,希晴被經理與A一起派到了盤錦,再次回到瀋陽已經是十二月份。各地的評估師與助理在同一天先後回到了瀋陽,進行數據彙總。
“我要走了……你知道嗎?應該就是明後天的事,明天需要你交接一下我手裡的資料。”怎麼可能不知道呢,A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傳小道消息和編排同事。甚至因爲一個男助理朋友圈屏蔽了她,中午午餐時跑到項目經理耳邊嚼舌根。知道男性不屑於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小報告,無事獻殷勤。一心想做經理的紅顏知己,可謂是把女性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她的助理小愛本來是積極向上的大好青年,頭腦靈活,樂觀開朗。不到半年時間,也有樣學樣,渴望得到專屬於年輕女性的紅利與特權,在晚餐時與身邊的男助理推杯換盞。大概是因爲喝了些酒,言行舉止也不像之前那樣穩重端莊。可惜欠缺慧眼識人的本事,晚上就收到了男助理剛發出就撤回的短信,信息的內容讓人難以啓齒。
林竹收集的資料很全面,多數是商場店鋪的租賃合同,因此交接的很順利。一週後,林竹辦理了離職手續。走的倉促,甚至連與希晴吃一頓散夥飯的時間都沒有。留給希晴的念想只有一個破舊的文件袋,裡面裝著缺了一個角的藍色塑料板和幾張電子設備的作價參考。同一天走的還有兩個審計助理,她們坐在希晴的身後。經常在下班後與希晴一起逛超市,中午午休時間一起吃午餐。在希晴被反覆修改的數據折磨的焦頭爛額時,給予希晴情緒支持。
同一天走了三個最親近的人,這讓人難以接受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