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帥坐著車來到了這個“故地”,他看著山漸漸的綠了起來,是春天來了,她的魔法讓這個處在貧瘠之地的人們感受到了一絲的純情,那是春天的歌聲,在那山谷裡的迴盪著。
看到山村的美麗春景,他的心又開始慢慢的融化,是一種感動。他似乎覺得自己對這個貧瘠的山村有了情,有了深深的情懷,卻又沒有辦法,他是要離開的,離開這些孩子們。回到青春校園裡,過著揮霍的每一天,吃不愁穿不愁的日子。也許這個就是他骨子裡不能磨滅的,也是無法改變的安逸。
他也有想過,如果自己從出生就是這個貧窮人家的孩子,他現在又會是怎樣的,是在工廠裡打著工,還是繼續上著學,又或許一輩子待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幹著農活放著牛羊,碌碌無爲的過著一生……這都不是郝帥想要的日子,但是這是社會中的一羣人在過著的日子。他不敢想像,也從來沒有想象過,在他之下還是有這樣的人存在,無形的階級還是有的,貧富懸殊。
走進去,他站在小學門口,看著孩子們正在上課,朗朗的讀書聲在郝帥的耳朵裡迴響著,他又彷彿回到了剛來的時候,一開始孩子們還是不太熱情,看著這個身穿名牌衣服,長的白白淨淨的大哥哥,他們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因爲從來都沒有見過。對著大哥哥是疏離的,也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之說。
慢慢的郝帥和這些孩子們之間熟悉了起來,感情也就緩緩的上升了。他們也開始重新認識了這個“好哥哥”。讓郝帥意外的是,他們對自己特別的喜歡,這是讓他很開心的一件事。一些事情不是依靠什麼待的時間長而能夠解決的,而是要用心去。郝帥的用心讓這些孩子們有了依靠,有了家的感覺,特別是留守兒童,一年都甚至見不到家人,心中的那一份渴望是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
那一次,元旦的時候,夏小滿
給郝帥寄去的是一本相冊和相機,是她用自己半個月的生活費買的,自己又做的兼職。郝帥收到說了他們需要的,正是他想要拍些照片給孩子們的父母,不能回家過年的,就郵寄過去,讓他們感受到孩子的愛,他們的呼喚。
“同學們,你們最想念的人是誰啊?”一個老師站在講臺上問著下面的一個個正襟危坐的孩子們。
“是‘郝哥哥’!”所有的孩子都異口同聲的喊著,居然不是他們的爸爸媽媽,而是這個給他們上課兩個月的郝帥,這讓身在門外的郝帥覺得心裡甜甜的,熾熱的心在燃燒著。
這個時候,郝帥突然打開門,看著孩子們,所有的一雙雙明淨的雙眸都看著門前的郝帥,頓了頓便立刻站起來,一窩蜂的擁了過去。郝帥被一羣孩子圍的水泄不通,他們聽老師說郝帥不回來了,給他們傷心的,都落下了最真摯的眼淚,這是純真的淚水,不摻和任何雜質。
郝帥霎那間感受到了無比幸福的溫暖,這是最幸福的時刻,他感動。
“哥哥……”
“哥哥,回來了……”
……
孩子們都喊著,燦爛的笑容讓他們覺得最開心的就是現在,看到郝帥站在面前,有些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有幾個孩子掐了掐自己的胳膊,發現有疼的感覺,又歡呼著,過年也不過如此。
郝帥和孩子們在院子裡玩耍著,他笑得那麼開心,陽光透過他的笑容更加的帥氣,不失大男孩的那種活潑。青春的氣息被他帶動著,這就是暢青春。
這個開心時刻是最好的,時間如果不知道,但開心的人一定是知道的,面對時間也就只好束手無策,時間是老大,其餘都是手下。
時間帶不走快樂,也帶不走溫情。當春日的陽光透過雲彩時,所有的美好都會成爲記憶,回憶裡的故事沒有一點的不爽。
郝帥享受著這個快樂,大山裡的快樂,都是來自於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許多事情都是有著太多的原則,當一切都有了那所謂的原則枷鎖,都變成了死寂一般的牢房,死沉死沉的牢具。
到了吃飯的時候,郝帥站在孩子們的身後,看著他們一個個的拿著乾巴巴的滿頭和小小一碗的菜湯,覺得心酸,直至現在都覺得好笑,不是嘲笑而是對現實的無奈,都是無法選擇的,有的人吃著山珍海味,就比如他自己,而有的人吃著殘羹剩飯,就比如這些孩子。
吃過飯後,他要給這些孩子們上最後的一節課,也算是對自己,對這些孩子的一個交代。面對這個孩子們,郝帥的心在翻滾著,是他說不出的感受,即使有著太多的情懷,也無法讓他自己訴說最後的離別。人生就是這個模樣,分離也是爲了最好的相遇,但是這一天來的太早了,都是沒有承受能力,太差的堅持,換來滿臉淚痕。
所有的孩子都坐著,認認真真的聽著郝帥講課,他們此時特別的幸福,因爲喜歡的哥哥又回來了,可是卻不知道這個幸福只是很短暫的,郝帥在上面認真的講著,留下一個最後的回憶,也是最好的回憶。
有時候,不說的分離其實都只是無形的話語。郝帥講完課後,看著全班的孩子,他眼中的淚水在打著轉,但是沒有留下淚,他要堅強。在孩子們等我面前,自己要做一個榜樣,這個榜樣是堅持。
或許最好的時光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空話帶來的,而是很真實的,有著燦爛的笑容,心裡美滋滋的,感受到幸福的,就是最好的時光。
孩子們其實是知道的,知道郝帥是要走的,他這次來是要和他們告別的。這些孩子是懂得的,他們早就明白,之前聽到了郝帥和其他老師的對話。
當郝帥上完課後,他們就要送給他一個禮物,他們都是準備了好久,等著郝帥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