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

鬼子窯灣鎮守備中隊長野鍾小次郎大尉尉也是征戰多年的老兵,九一八事變時就在東北作戰,因爲勇敢殘酷從士官提拔爲少尉,到33年東北局勢趨穩升中尉退役回國,爲了加強新佔領區的守備,日本軍部除了組建新編作戰師團外還編練了不少旅團級別的獨立守備隊。

平漢、津浦、膠濟鐵路時常被截斷,連雲港到徐州的小隴海鐵路作爲支持華北、華中兩大戰場的物資運輸通道顯得尤爲重要,設置了一個守備隊,隊部在徐州、邳州、新安鎮、東海、連雲港各有一個大隊駐守,野鍾中隊就隸屬於駐防邳州的藤森守備大隊。

按說以守護交通線爲任務的守備部隊都在鐵路、公路佈防,可窯灣卻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碼頭和商業重鎮,得益於明清漕運和鹽業的興盛,往來船隻南達蘇杭,北抵京津,店鋪櫛比,商賈雲集,街上行人如織,水上舟楫連綿。經濟上、軍事上都是必爭之地。

到民國初期,鎮上常駐人口一萬多戶,流動人口六萬人,十幾個國家在這裡建起商號、教堂、醫院,外國常住人口數百人,全國有十八個省在鎮上建有商會,店鋪,錢莊、當鋪、茶館、旅店六百多家,溝通南北、貿易四方,生活安定、風俗現代,故有蘇北小上海之稱。

袁世凱死後,北洋內爭不休、逐漸軍閥林立、炮火連天,商路斷絕、物流困難、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加之鐵路興建水運不振,窯灣這顆運河明珠也是深受其害漸漸衰落,好在地處偏僻水涔涔的青石板路兩旁千年古槐、歷代建築、城垣商鋪、古廟殘碑得以保存至今。

中原大戰後,馮玉祥兵敗退隱其部將張華棠率騎兵第一師坐鎮窯灣多年,提出不擾民,真愛民,誓死救國的口號,軍紀森嚴維護百姓利益、輕徭薄賦促進工商發展、生活簡樸整頓社會醜惡現象、不謀私利禁菸禁賭戒酒。對窯灣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貢獻頗大。

農忙季節出動軍隊幫助百姓修渠、耕作、收穫,訓練之餘官兵們挑土平地在城外荒地建起400米標準跑道的公共體育場、公衆休息娛樂的公園、籃球場、在護城河上新建三座堅固的石橋、修葺城牆城樓、平整拓寬道路、街巷城外廣種柳樹,舉辦規模空前的‘邳、宿、睢、沭四縣軍民聯合救國運動大會’、籃球賽,推動相對閉塞的窯灣地區向現代社會進步。

而最爲窯灣人民感念的是他動員當地鄉紳商戶集資創辦窯灣第一所現代學堂‘華棠學校’,本地學子不用遠赴邳州、徐州、宿遷就能接受現代新式教育。招收本地學子六百多人統一藍布制服、高年級學習之餘接受軍事訓練。在戲樓講演臺廊柱上書有一幅對聯:‘怡性怡情勿忘五三殺倭寇’,‘且彈且唱惟期賞花到扶桑’,他經常來校演講鼓勵學生求知報國。

直到1934年10月奉調離開,得到了窯灣民衆的真心擁戴。開拔時萬民空巷齊集碼頭灑淚擺酒歡送這隻少見的仁義之師,並把北門大道改爲華棠路、會館巷更名爲華堂巷。

徐州會戰時磯谷廉介第十師團自臨沂而下側翼包圍徐州,國民黨軍倉皇敗退窯灣淪陷。第十師團在窯灣匆匆成立了以漢奸臧子佩、謝成武、沈永蘭爲首的維持會,未加充分整治繼續南下參加武漢戰役。八路軍徐海東、羅炳輝、彭雪楓、張愛萍、張震、劉震南下部隊乘虛而入,收編潰散的國軍部隊、發動當地愛國民衆。建立了蘇北抗日根據地。

第七戰區成立後,陳海松高度重視蘇北根據地建設,派出傅秋濤、鄭維山、張震組建新六軍統一領導徐淮海地區的抗日力量,派出徐海東、羅炳輝組建57軍統一領導皖北豫東地區的抗日力量,北到臨沂、南達蚌埠,西起開封、東抵海州,十萬大軍威脅隴海津浦鐵路。

而隨著高郵、寶應、淮陰、宿遷相繼被蘇中新四軍、蘇北新六軍佔領後蘇南蘇北鬼子通過大運河的運輸動脈被割斷,而且兩部利用江蘇密集的湖泊河網通過運河互相支援,又與津浦路西的57軍遙相呼應。連徐州都被攻陷,讓日軍上下惶恐莫名,不斷加強防禦。

野鍾大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派駐窯灣的,鑑於窯灣已經成了徐州日軍遏制第七戰區竄擾蘇北的最前哨,在這裡部署了一個220人的守備中隊、一個八挺重機槍的機關槍中隊、一個兩門75山炮、六門迫擊炮組成的加強炮兵中隊、一個輜重中隊。還有兩條50噸級內河炮艇、十幾條摩托艇組成的水上巡邏艇中隊,總兵力近千人由野鍾統一指揮。

他初來蘇北並不知道窯灣民風強悍,雖有鎮長臧子佩、保安團長臧怡年、公安局長謝成武、特務隊長沈永蘭之類的漢奸,更有宿北區委書記孔憲質、獨立營長莊鴻勳、教導員晁福祥、副隊長鬍振球、連長臧公盛、張久峰、高克等抗日英雄。幾個月交鋒下來,他的外圍據點全部被拔出。幾個鐵桿漢奸數百人的鄉團被消滅,陸路被封死,只有通過運河與邳州相連。

本以爲藉助21師團向東大舉進攻的機會掃除宿北游擊隊的威脅,誰知主力連續受挫無法向他提供支援,他的討伐部隊縱然有漢奸配合還是在野地裡、湖汊裡、村莊裡接連遭遇打擊,損兵折將難以立足不得不退回窯灣憑藉水面力量和強大火力固守待援。

黃昏時就看到在窯灣附近盤旋的皇軍飛機以爲是救援他的高興的不得了,可後來發現是一架受傷的轟炸機在尋找迫降點,窯灣三面環水周圍都是水道湖區、地面鬆軟根本不適合大型飛機著陸,眼瞅著飛機向北飛去萬般惆悵。

很快徐州來電話詢問是否見到飛機,並告訴他那是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的座機,命令他立即出兵搜尋,務必找到並保護好飛機和人,21師團兩個大隊已經自鐵路沿線南下接應。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日本軍隊裡等級森嚴,保護救助長官是下級義不容辭的責任,師團長閣下親自部署的任務不能有絲毫牴觸,他趕緊集合自己手下通報了命令,決定率領有150人的步兵中隊、150來人的炮兵中隊兩個迫擊炮小隊、130多人的兩個輜重小隊還有隻剩200多人的漢奸隊出城向北搜尋,留下機關槍中隊、山炮小隊、輜重部隊水面部隊守護窯灣。

而同時正在大王莊休整的宿北獨立營也接到官場村民兵隊的報告,傍晚飛過去的大轟炸機渾身搶眼迫降在官場村西邊的田野裡,村長、隊長兩人僞裝成幫助鬼子接近並活捉了飛機上的八個鬼子,其中一個還是鬼子少將參謀長,已經押進官場村並用稻草隱藏了飛機。

孔憲質、莊鴻勳、晁福祥都是當地地下黨員出身,做羣衆鼓動、政權建設、組建民兵、後勤支援很有成績,卻沒有多少軍事鬥爭經驗,聞言吃了一驚,官莊村鄒家這哥倆真是了不起,不僅能守住村子打退鬼子小隊的進攻搶了挺機槍,還能活捉鬼子將軍,太了不起了。

旁邊的臧公盛雖然只有19歲可是在窯灣華棠學校畢業直接進入張華棠獨立44旅學兵隊訓練了半年多在臺兒莊跟鬼子拼過刺刀落下兩處刀傷的真正軍人,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作戰勇敢,張華棠要把他留在44旅授予官職被他以家中獨子不便遠行爲由謝絕回到家鄉。

從心底裡鄙視國民黨軍隊虛弱無能的他很快結識了在鄉村發展革命力量的孔憲質、晁福祥,說服了思想保守的老父親參加了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顯露出軍事才華,新四軍三師在宿遷一帶建立訓練營他作爲骨幹被送去,一個月後又被選拔到師教導隊學習了一個月。

像他這樣出身窮苦、初中文化程度、軍事技能過硬、上過戰場殺過鬼子負過傷的年輕人在部隊裡那就是寶,加之思想表現積極很快入了黨準備分配到主力部隊裡當排長。

但徐州國軍潰退後,宿北一帶形勢混亂,到處是潰兵匪幫、當地大族富商見國軍遠遁爲了自家利益紛紛投靠鬼子,組建了十幾支一千多人的漢奸武裝,替鬼子搶糧抓夫殘殺抗日軍屬,組建不久的地方武裝很難與之抗衡,爲了加強地方力量他被派回宿北獨立營當連長。

很快掃除了家鄉李圩附近兩股投靠鬼子的湖匪,站穩了腳跟,隨即把目光盯住了五里墩喪心病狂的沈永蘭特務隊,爲被殺害的兩百多地方幹部和百姓報仇。

他找到自己一心想做小買賣靠自身拳腳當普通百姓的姐夫鄒景嵩,給他講沒國就沒家的道理、鬼子的野心、窯灣附近村莊受到的摧殘讓他放棄幻想,勸他發揮特長幫助游擊隊打跑小鬼子過安定的生活,在思想進步的姐姐幫助下說動了三教九流都熟識的姐夫參加了革命。

鄒景嵩以做小買賣爲名進了五里墩說動了當僞軍排長的好友莊印章反正,約好時間打開寨門放一連和民兵隊進了五里墩,控制住僞軍後直撲特務隊營房,翻牆進入院子打開院門,把沈永蘭以下30多個鐵桿漢奸全都從被窩裡揪出來,拉到寨門外槍決,震動了整個宿北。

聽說抓了個鬼子大官他高興之餘意識到隨之帶來的風險,提醒道:“孔書記、營長、教導員,鬼子飛機是受傷迷航迫降又帶著高級軍官,肯定會組織救援,飛機飛得那麼低,周圍的鬼子一定都看得見,很快會趕往官場村,俺們必須儘快做出安排並向主力部隊報告。”

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14章 過河抗日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106章 露餡了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97章 土匪逞兇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08章 大後勤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377章 堡壘村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102章 廬山4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39章 會合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9章 甕中捉鱉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408章 大後勤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1章 延安會友2第235 海南軍區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83章 演習1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8章 各方反應第4章 別殺我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57章 特戰思想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87章 天皇毀容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159章 18軍登陸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291章 抵達重慶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275章 去就去吧
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14章 過河抗日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106章 露餡了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97章 土匪逞兇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08章 大後勤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377章 堡壘村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102章 廬山4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39章 會合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9章 甕中捉鱉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408章 大後勤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1章 延安會友2第235 海南軍區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83章 演習1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8章 各方反應第4章 別殺我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57章 特戰思想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87章 天皇毀容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159章 18軍登陸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291章 抵達重慶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275章 去就去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茂名市| 民和| 临洮县| 马龙县| 西乡县| 分宜县| 准格尔旗| 盐津县| 宜宾市| 文成县| 二连浩特市| 洱源县| 紫云| 花莲市| 迁安市| 布拖县| 米脂县| 和政县| 子洲县| 城固县| 六枝特区| 子洲县| 吉隆县| 蓝山县| 黑水县| 平邑县| 泰兴市| 黔东| 金华市| 农安县| 兴和县| 呼玛县| 宜宾市| 许昌县| 大埔县| 资阳市| 攀枝花市| 江西省| 邻水|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