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反斜面戰術

越軍的進攻很快就開始了,就像我預想的那樣……他們在用坦克組成了一道防線後就馬上發起了攻勢。

開始照例一陣炮轟,只不過這一回越軍轟炸的重點是山頂陣地……很明顯,他們是擔心我們再次在那裡佈雷。接著就是十幾個人的小分隊上來“踩雷”……

越鬼子完全沒想到的是,這一回我們已經完全放棄了山頂陣地防禦,這使得那些負責的踩雷的越鬼子大感意外,原本根本就沒打算活著回去的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次任務會這麼輕鬆,以致於來來回回的在山頂陣地上檢查了好幾回這才向後方的越軍報告情況。

這一來越鬼子就有些不知所措了……這種心理其實也可以理解,在戰場上當一場勝利來得太容易時,那就要想想這是不是陷阱。越軍很顯然就是抱著這樣的心理……這使得越軍沒敢派大量的部隊衝上山頂陣地……最終只派了一個排小心翼翼的摸了上來。

從這一點來說,我似乎犯了一個錯誤……我應該充分發揮“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那一套,那越鬼子以爲是打敗了我們纔對。這樣至少能讓越鬼子多損失一些兵力。

不過話說回來了,主動放棄山頂陣地利用反斜面作戰……越鬼子對這一套並不陌生。

事實上,這一招最早是在我軍對付小日本的時候就已經用上了……許多人以爲,山頂陣地不是制高點嗎?那主動放棄了還不是把主動權交到了敵人手裡?這會有什麼好處呢?

但這卻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原因是我軍火炮火力不如敵人,火炮不如敵人。那麼堅守山頂陣地就會遭受到很大的傷亡。陣地是死的。是需要人來防守的。如果人都打完了,那陣地自然也就守不住。所以……在戰場上對陣地和地形的退讓有時是必須的,保存有生力量與敵人堅持鬥爭纔是目的。

如果放棄這山頂陣地就不一樣了,首先敵人的遠程炮火和直瞄炮火以及火力掩護單位都會失去作用,比如榴彈炮、無後座力炮、坦克炮、高射機槍……這些都是打低射角或是打直線的不是?山頂陣地在那擋著呢!

能起作用的就只有迫擊炮,但迫擊炮也會因爲看不見山的背面而沒有目標……也許有人會說,可以用炮兵觀察員在山頂陣地上引導射擊……那首先得炮兵觀察員保住性命啊。

總而言之……主動放棄山頂陣地,這是火力處於絕對的弱勢的情況下選擇的一種舍小取大的一種打法。用老頭的話說,就是:“放棄一點點地理上的優勢,而極大的削弱敵人火力的優勢!”

我軍自建軍以來,幾乎可以說所有的戰爭都是處於火力的弱勢之下打的……先是小日本、然後是國民黨,接下來就是抗美援朝以及中蘇、中印邊境衝突(這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62年中印衝突,這場戰爭中國軍隊在裝備上佔有優勢)。

所以,這種反斜面戰術也就理所當然的在我軍發揚光大,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時代,因爲那時敵我裝備最爲懸殊……咱們還是用二戰時代的萬國造武器,對付的卻是美國佬的飛機大炮……但是美國佬的飛機大炮就愣是無法把戰線往前推進。其秘密就在於中國軍人用了反斜面與坑道結合的戰術,極大的弱化了美軍現代化裝備的作用。

同樣的。越鬼子也在幾年前與美國佬打了一仗……他們當然也知道中國軍隊曾經以弱勢裝備在朝韓邊境上打得美國佬一點辦法都沒有,於是順理成章的……他們就像吸血鬼一樣從我們這裡學去了許多戰術並將其應用到實戰中。

反而……是我們自己,卻因爲十年動亂久不練兵而把先輩有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及戰術給忘記了。

我之所以會記得這一套,那還得感謝下老頭。

我記得老頭是這麼說的:“跟越鬼子打……咱們軍隊的炮火一般比越鬼子要猛,所以反斜面不常用,但如果一時半會兒炮彈接濟不上來,那反斜面戰術就是你保命的法寶!”

現在……我想就是用到這個法寶的時候了。

這反斜面戰術說起來很神秘其實也就是在反斜面上根據地形和我們敵我裝備的特性構築幾道戰壕……至於要構築幾道嘛,那就是根據時間或精力看情況了。

從極端上來說就是越多越好……戰壕越多咱們就可以層層阻擊不是?

但人的體力以及戰場上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於是我們只來得急構築三道戰壕。

第一道戰壕最重要也最危險,因爲它離山頂陣地只有四十米左右。

一看到四十米……我想許多人都知道這個距離就是投擲手榴彈的範圍。的確是的……這道戰壕就是專門爲投擲手榴彈設置的。躲在這道戰壕裡的戰士們可以輕鬆的將一枚枚手榴彈甩上山頂陣地……

就像現在這樣,隨著我一聲令下,位於第一道戰壕的戰士們就將早已準備好的手榴彈拉燃了朝山頂陣地上甩。接著山頂陣地上就是“轟轟”的一陣亂響,只炸得越鬼子一片怪叫。

有人也許會說……越鬼子這是佔領了制高點的,他們在山頂陣上……那手榴彈肯定要比我們投得更遠,既然我們能把手榴彈投到山頂陣地上,那越鬼子肯定也能把手榴彈投到我們的戰壕裡。甚至還可以說……手榴彈若是在戰壕這種半封閉的空間裡炸開殺傷力更大才對。

這些都沒有錯……但如果這戰壕就這麼簡單的話,當年志願軍也不可能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打敗美國佬了不是?

這其中的決竅就是……這條戰壕要挖得窄一些,而且還要把挖出來的土全都壘在靠近山頂陣地的一方。於是很自然的,在靠近山頂陣地的那個方向上就會有一個用土壘起來的突出部,而戰壕的另一邊卻遠遠低於這個突出部……

對於這樣的戰壕……就可以想像越軍從山頂陣地上投下來的手榴彈會碰到什麼情況了。就像我現在看到的那樣……越軍的確也有朝我軍方向投擲手榴彈,但這些手榴彈要麼就被突出部給擋著在戰壕前爆炸,要麼就從砸在突出部上跳到戰壕的另一面爆炸……基本沒有哪個手榴彈能甩進戰壕裡的。

換句話說……就是我軍的手榴彈能打得著越鬼子,而越鬼子卻打不著我們。

那爲什麼說他們危險呢?原因就是距離越鬼子太近……四十幾米的距離,越鬼子從上往下衝僅僅只需要幾秒的時間,這個時間第一道戰壕裡的解放軍戰士甚至都來不急有所反應就會暴露在越軍的槍口之下。

於是這就有了第二道戰壕……第二道戰壕距離第一道戰壕大約二百米,在這個距離上,我軍的武器不僅可以打到越軍的山頂陣地,還可以爲第一道戰壕提供火力掩護……這道戰壕佈置了大量的ak47、56式衝鋒槍和火箭筒,當然還有班用機槍等。

這是越軍手榴彈無法投到的距離,越軍若是要想突破第一道防線……那無疑就得突破由第二道的防線組成的火力網。

這不?兩道防線配合著朝山頂陣地一陣狂打,第二道防線上的子彈雖是打不著多少敵人……這是因爲由下自上的打有一個仰角,所以很難命中趴著的敵人。但卻可以將敵人壓在山頂陣地上無法動彈,於是第一道防線的戰士就可以朝山頂陣地上猛甩手榴彈。

反正手榴彈這玩意是又多又便宜,後方運上來的彈藥裡隨便也有幾十箱給我們隨便擡的,所以根本就不用考慮夠不夠的問題。

至於這第三和防線吧……距離山頂陣地大慨有六百多米……這是越軍m16射程的極限,但卻在機槍、重機槍以及迫擊炮的射程內,於是這裡就佈置了幾道機槍以及迫擊炮,目的就是用於壓制越軍山頂陣地的火力。

另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一旦第一道戰壕的戰士撐不住了,就可以在第二、第三道戰壕的火力掩護下通過交通壕撤退到第三道戰壕……

有人也許會說,那越鬼子要是佔領了第一道戰壕,不就可以憑藉著那道戰壕與我軍對抗了?

這就是第一道戰壕的另一個妙處了,它前高後低的獨特設計使其本身就是一個陷阱,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陷阱……

我不知道我們所面對的這支越軍是否知道這一點,又或者說他們是美軍訓練的所以對這種反斜面戰術並不熟悉,於是我就有心想試試他們。

於是就通過對講機讓刀疤把越鬼子往下放一放……

所謂的放一放,也就是第一道戰壕的戰士通過交通壕往回撤,第二道戰壕的火力收一收。

沒想到我們的火力這麼一收,越鬼子就以爲我們是彈藥不足了……越鬼子有足夠理由相信這一點,畢竟我軍的彈藥庫已經被越軍特工給“炸”了不是?所以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呢,於是大喊一聲就像潮水般的越過山頂陣地涌了過來……(未完待續。。)

第174章 想法第67章 戰場綜合癥第一章第172章 定向炸藥第126章 軍長第83章 三號山口第191章 以攻代守第100章 法卡山戰役(五)第175章 河水第2章 誤會第5章 巴基斯坦第30章 默認第29章 傘降第76章 參訓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176章 老山戰役(十)第11章 黑鷹直升機第58章 者陰山(二十三)第50章 391團團長第十章第206章 7.12戰役(五)第156章 張家口第22章 對峙(二)第149章 團指第154章 圍點打援第91章 半壁崖(二)第50章 者陰山(十五)第60章 氣氛第6章 航空兵第36章 團長第83章 法卡山第12章 坑道工事(三)第189章 公路橋(三)第1章 治安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七十一章第101章 會面第三十一章第88章 全盤計劃第161章 分層掘進第184章 墊腳石第218章 空隙第108章 法卡山戰役(十三)第22章 扣林山第186章 狙擊戰第97章 座標第163章 坦克第144章 英雄第134章 談判第111章 撫卹金第2章 海盜第188章 公路橋(二)第132章 心理戰第28章 優勢第209章 押送(二)第13章 坑道工事(四)第八十七章第224章 百姓第90章 暗渡陳倉第155章 風氣第142章 清單第81章 戰爭第120章 越軍顧問第184章 撤退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162章 任務第105章 演習(六)第66章 壓力第44章 形勢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12章 試飛第99章 目測法第128章 戰前準備第1章 治安第93章 改革(三)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5章 生日第七十一章第108章 演習(九)第48章 現實第146章 勝利第147章 選拔第81章 戰術訓練第60章 地雷第140章 救援(十)第八十二章第137章 雪崩第43章 歹徒(二)第60章 貿易第142章 衝鋒第153章 黃連山第184章 老山戰役(十八)第16章 U型坑道第181章 一言爲定第60章 坦克第86章 扮豬吃虎第105章 法卡山戰役(十)第34章 前線基地第41章 者陰山(六)
第174章 想法第67章 戰場綜合癥第一章第172章 定向炸藥第126章 軍長第83章 三號山口第191章 以攻代守第100章 法卡山戰役(五)第175章 河水第2章 誤會第5章 巴基斯坦第30章 默認第29章 傘降第76章 參訓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176章 老山戰役(十)第11章 黑鷹直升機第58章 者陰山(二十三)第50章 391團團長第十章第206章 7.12戰役(五)第156章 張家口第22章 對峙(二)第149章 團指第154章 圍點打援第91章 半壁崖(二)第50章 者陰山(十五)第60章 氣氛第6章 航空兵第36章 團長第83章 法卡山第12章 坑道工事(三)第189章 公路橋(三)第1章 治安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七十一章第101章 會面第三十一章第88章 全盤計劃第161章 分層掘進第184章 墊腳石第218章 空隙第108章 法卡山戰役(十三)第22章 扣林山第186章 狙擊戰第97章 座標第163章 坦克第144章 英雄第134章 談判第111章 撫卹金第2章 海盜第188章 公路橋(二)第132章 心理戰第28章 優勢第209章 押送(二)第13章 坑道工事(四)第八十七章第224章 百姓第90章 暗渡陳倉第155章 風氣第142章 清單第81章 戰爭第120章 越軍顧問第184章 撤退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162章 任務第105章 演習(六)第66章 壓力第44章 形勢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12章 試飛第99章 目測法第128章 戰前準備第1章 治安第93章 改革(三)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5章 生日第七十一章第108章 演習(九)第48章 現實第146章 勝利第147章 選拔第81章 戰術訓練第60章 地雷第140章 救援(十)第八十二章第137章 雪崩第43章 歹徒(二)第60章 貿易第142章 衝鋒第153章 黃連山第184章 老山戰役(十八)第16章 U型坑道第181章 一言爲定第60章 坦克第86章 扮豬吃虎第105章 法卡山戰役(十)第34章 前線基地第41章 者陰山(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德江县| 奇台县| 廉江市| 新和县| 全州县| 沽源县| 兴国县| 万源市| 尉犁县| 水富县| 临邑县| 峡江县| 丰都县| 得荣县| 临湘市| 聂拉木县| 禄丰县| 萨嘎县| 伊宁市| 乃东县| 松原市| 曲松县| 特克斯县| 宁南县| 永和县| 香港 | 维西| 彰化县| 英吉沙县| 晋宁县| 个旧市| 银川市| 化州市| 桂林市| 香格里拉县| 铜陵市| 论坛| 两当县| 顺义区|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