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八一章 再戰

叱吒風雲數十年,自認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聖君的玄宗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自從他即位之後,大唐王朝蒸蒸日上,四海昇平萬方來朝成爲宇內第一強國。但這樣的豐功偉績也讓玄宗從當年那個英明睿智勤勉謹慎的聖君變成了一個喜歡聽溜鬚拍馬喜歡歌功頌德的人。

正因如此,大唐的朝廷之中如今手握大權之人也大多爲善於揣測聖意,善於歌功頌德阿諛奉承之輩。譬如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人。王忠嗣所言的好大喜功,便是玄宗晚年最大的毛病。膨脹的玄宗接受不了任何一個失敗,在他的想象中,大唐天軍鐵蹄所到之處,所有人都該跪地臣服,否則他便心情不悅,不將之徵服決不罷休。

從一代偉人到剛愎自用的晚節不保者大有人在,歷史和後世都有例子,倒也不必詳述。總而言之,玄宗決意要對吐蕃進行第二次報復,找回丟失的面子,將吐蕃人打過來的耳光更爲兇狠的打還回去。

對於玄宗的提議,羣臣盡皆默然。隴右軍和河西軍新敗,傷口尚在流血,此時再進行二次討伐的條件並不成熟。而且朝中此時處於混亂之際,王忠嗣的論罪之事鬧得沸沸揚揚,此時該想的是平息此敗的餘波,安定朝廷上下天下軍民的心情,而非又進行一次隨意的討伐。

這一次連楊國忠和李林甫都覺得不甚妥當,他們是朝廷的當家人,玄宗可以隨意的發出命令,但他們不得不掂量家底以及引發的後果。但玄宗已經下了決定,兩人隱晦的反對也被無視。這兩人都是聰明人,他們可不會像朝中的一些愣頭青一般爲了反對陛下的一些命令呼天搶地頭破血流,在知道玄宗決心已定時,這兩人不約而同的轉變了口風,並積極的開始謀劃此事。

這也是楊國忠提前寫了密信告知王源透露消息的原因。楊國忠心裡明白,隴右軍和河西軍遭受重創,本來討伐吐蕃他們是最大的主力軍,但現在新敗之後連補充新兵都來不及便要再次討伐吐蕃,隴右軍和河西軍是不可能做到的。那麼這第二次的討伐要想進行,便只能調動劍南軍和遠在崑崙山之西北的安西軍。以玄宗的脾氣,第二次的討伐規模會比第一次更大,所以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楊國忠是絕對不想讓劍南軍參與討伐吐蕃的戰鬥的,王忠嗣這樣的人物都在吐蕃人身上栽了跟頭,楊國忠擔心王源會葬送在吐蕃人的手上。王源可是楊國忠唯一的可以依賴的領軍節度使,相較於李林甫有安祿山領三鎮節度而言,自己已經寒酸的可憐。若是王源再敗於吐蕃之手,那自己可就虧大了。

但這一切

都是難以避免的,楊國忠明白,這一次劍南軍是絕對要出兵的,所以他才寫了密信通知王源,讓王源做好心理準備。

正月底,王忠嗣的案子了結之後,第二次討伐吐蕃的事情終於正式提上日程。在經過數日的商議之後,最終決定了第二次討伐吐蕃的方案和日程。

這一次玄宗下定決心要讓吐蕃人領教大唐的天威,他下令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安西軍以及所轄的土著兵馬七萬兵馬爲西路軍,從崑崙山以西的大勃律國進入吐蕃西境,從西面對吐蕃發動進攻。臨時從朔方軍中調派一萬人馬歸於河西隴右聯軍,以哥舒翰爲帥,李光弼爲副,整合兩軍近五萬大軍爲北路軍。北路軍的目的便是再一次攻擊扎陵湖和鄂陵湖一帶。而王源的劍南軍則爲東路軍,調撥山南西道和黔中道兩道中僅有的一萬兵馬歸於王源所轄,以六萬大軍自東往西攻擊吐蕃國。

這一次是真正的大手筆,三路兵馬近二十萬人,大有踏平吐蕃人的勢頭。玄宗自己都爲這個計劃而沾沾自喜,但他卻不知道,這近二十萬兵馬的出征將會耗費國庫中的多少財物。這兩次討伐吐蕃之戰幾乎要耗空了大唐的國庫。

朝廷的聖旨於二月初十抵達成都,王源早已等的心情焦躁之極。野牛城的形勢越來越緊張,已經有兵馬在野牛城西南八十里外的犛牛河畔的犛牛城集結。敵軍的探馬出沒於野牛城左近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甚至烽燧唐軍守衛已經和吐蕃人的斥候小隊有過數次的小規模遭遇戰,這一切都預示著吐蕃人將會對野牛城發動進攻。而王源卻無法趕去野牛城坐鎮,只能在成都等待聖旨,這怎不叫王源心情焦躁之極。

節度使衙門大堂中,剛剛抵達的宣旨內侍來不及歇息便展聖旨宣讀,王源率劍南道文武官員跪地傾聽。

“王源並劍南道一干官員聽旨,年前石堡城之戰失利,王忠嗣領軍不力辜負聖恩,朕實憤怒不已。但與王忠嗣大敗而歸喪我大唐國威相比,劍南節度使王源率軍奇襲野牛城一舉得手,大大打擊了吐蕃宵小氣焰,此戰之勝彌足珍貴,也給朕些許慰藉。然石堡城兵敗之後,吐蕃宵小之國舉國歡慶氣焰囂張之極,著實令我大唐臣民憤懣不已。故朕決定對吐蕃國再行兵事。特遣安西軍、河西隴右二軍以及劍南軍組成三路討伐大軍討伐吐蕃。特旨任命王源爲東路軍主帥,會同山南西道和黔中道一萬兵馬東進攻擊。……,……。”

聖旨宣讀完畢,王源高呼萬歲起身接旨,將聖旨恭敬放好後回頭對內侍笑道:“辛苦辛苦了,從京城來此宣旨是個苦差事,請上座喝茶,稍後略備薄宴用過之後,便請上差去館驛休息。”

那內侍笑瞇瞇的道:“我這算是輕巧差事呢,還有兩位傳旨之人遠赴安西之地給高仙芝將軍傳旨,那才叫苦呢。”

“都辛苦,都辛苦,請上差落座,來人,還不上茶麼?”王源高聲叫道,婢女捧著茶盤上來,將熱騰騰的茶水奉

上。

“上差喝些熱茶,喘口氣兒。”王源道。

“不忙,陛下還有東西賞賜給王節度使呢。”傳旨內侍道。

王源一愣,但見那內侍招招手,隨行之人捧了一隻錦盒過來放在桌案上。

傳旨內侍笑道:“王節度使,請打開吧。”

王源笑道:“陛下賞賜了何物?”

傳旨內侍道:“打開便知道了。”

王源上前小心的打來錦盒,一開盒蓋頓時滿眼生輝,盒子裡端端正正擺著一頂紫金冠,上邊嵌著七八顆爍爍生輝的鴿蛋大的珍珠,正中間一顆紅色的寶珠微微顫動。

王源驚訝道:“這是……”

內侍呵呵笑道:“這是紫金冠,是陛下特意賞賜於你的。陛下說了,今年你年滿二十歲,正是弱冠之年。你不在京城,陛下不能爲你行弱冠之禮,便賞賜了你這頂紫金冠,也算是替你行弱冠之禮了。”

王源驚訝道:“這禮物太貴重了,臣如何敢當?”

傳旨內侍呵呵笑道:“王節度使當不起的話誰當的起?快謝恩吧。”

王源忙跪倒謝恩,心中感慨玄宗還是懂的拉攏人心的,自己滿二十歲他都費了心思賞賜禮物,可見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有的。只是這紫金冠賞賜了自己,自己也不敢戴在頭上。紫金冠別稱太子冠,雖然並非太子一人才能戴,但其他人戴著難免遭受腹誹,玄宗不過是象徵意義的賞賜寶冠罷了,並非實用之物。

聖旨終於下達,劍南軍出征也板上釘釘再無更改,王源心裡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這次三路大軍同時出征,並非劍南軍單獨出征,已經是王源最期待的結果了。從進軍的策略來看,明顯安西軍爲主力,高仙芝率七萬大軍從西邊往東攻擊,那是最容易接近邏些城的一條道路。吐蕃人定會全力阻擊他的兵馬,這樣一來其他兩路兵馬反而壓力不大。而且高仙芝和哥舒翰的兵馬發動進攻之後會讓野牛城的危機得到緩解,吐蕃人應該沒有精力再同自己在野牛城進行爭奪了,那麼自己的財路算是保住了。

但有一點王源覺得需要仔細的斟酌。朝廷只是要自己率軍從東往西攻入吐蕃腹地,但卻並未給自己定下攻擊的目標,那麼攻入腹地之後往北還是往南便成了一個抉擇。往北可協助哥舒翰包抄吐蕃北境大軍,那會是一路輕鬆,絕對遇不到什麼兇險和硬骨頭。但若是往南往邏些城方向攻擊,必會遭遇極大的阻撓。南方是吐蕃人聚集之地邏些城更是吐蕃的都城,吐蕃人定會死命的阻擊。

王源是並不想和吐蕃人死磕的,但若自己不往南攻擊,高仙芝的西路軍便成了孤軍,很可能遭受吐蕃主力大軍的圍攻,難道坐視高仙芝兵敗?

總而言之,這是個兩難的抉擇。王源決定暫且不去想這些,反正離出征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準備,一個月後也許便有了答案,此事多想也是無益。

(本章完)

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五九零章 侷限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五六八章 助瀾第一零三三章 泄露第八二零章 準備第一六十四章 醜聞第六百四十七章 混亂第九四六章 共乘第五四零章 瘋言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三十八章 螻蟻第八五八章 洪流(下)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四二八章 國寶第九零二章 弱點第四七九章 談判(續)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九零九章 遺願(續)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四九七章 對決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五四九章 沆瀣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八三零章 飛花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十一章 梅林第八零三章 果決第七五二章 責任第四七九章 談判(續)第三四七章 絕招第七九七章 迂迴第二三五章 入甕第五八零章 謀劃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八八五章 團圓第一七八章 報應第一八六章 博弈第一一二四章 被動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六二五章 逆耳第一一二九章 心亂第六三八章 鏖戰第五百章 一劍第五五一章 舊識第一五一章 寵臣第一零二零章 攫取第一零七五章 開戰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一百章 麗人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三二九章 自罰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八七零章 取捨第六百章 人道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七三七章 馬嵬(五)第四十五章 否認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第四零五章 黑鍋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一一零七章 先手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五二一章 相見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三零二章 落定第七六一章 塊壘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七八八章 深山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七九八章 清查第六三五章 戰備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四九零章 戲耍第三八八章 登門第四二六章 毒瘴第六六三章 天倫第四零四章 巧舌第五章 西市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第一零二三章 杏園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八十二章 圈錢第一一三四章 傾覆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八一三章 棘手
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二六十四章 審問第五九零章 侷限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五六八章 助瀾第一零三三章 泄露第八二零章 準備第一六十四章 醜聞第六百四十七章 混亂第九四六章 共乘第五四零章 瘋言第一一九章 赴會第三十八章 螻蟻第八五八章 洪流(下)第八二八章 飛渡第八九八章 幽處(續二)第一五九章 越獄第四二八章 國寶第九零二章 弱點第四七九章 談判(續)第九五一章 備戰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九零九章 遺願(續)第一七零章 舌戰第四九七章 對決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六九二章 人選第五四九章 沆瀣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八三零章 飛花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十一章 梅林第八零三章 果決第七五二章 責任第四七九章 談判(續)第三四七章 絕招第七九七章 迂迴第二三五章 入甕第五八零章 謀劃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八八五章 團圓第一七八章 報應第一八六章 博弈第一一二四章 被動第六一六章 盾陣第六二五章 逆耳第一一二九章 心亂第六三八章 鏖戰第五百章 一劍第五五一章 舊識第一五一章 寵臣第一零二零章 攫取第一零七五章 開戰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三一八章 安府第一百章 麗人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三二九章 自罰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八七零章 取捨第六百章 人道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四三五章 等待第七三七章 馬嵬(五)第四十五章 否認第一零七三章 極辱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第四零五章 黑鍋第七十四章 對策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一一零七章 先手第五一零章 鉗斷第五二一章 相見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三零二章 落定第七六一章 塊壘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七八八章 深山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七九八章 清查第六三五章 戰備第三十六章 拉攏第四九零章 戲耍第三八八章 登門第四二六章 毒瘴第六六三章 天倫第四零四章 巧舌第五章 西市第九三零章 奪城(續一)第一零二三章 杏園第二十一章 殺機第一千零七章 癡狂第八十二章 圈錢第一一三四章 傾覆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八一三章 棘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泽库县| 会东县| 晋州市| 广昌县| 天全县| 宁远县| 阳新县| 平塘县| 富阳市| 潼南县| 东阳市| 志丹县| 连城县| 洛扎县| 垦利县| 镇雄县| 宁武县| 依安县| 盐源县| 镇雄县| 文水县| 故城县| 漳浦县| 峨眉山市| 满洲里市| 河东区| 台东县| 四会市| 永安市| 鄄城县| 永春县| 富民县| 临湘市| 铜陵市| 甘南县| 阳信县| 清苑县| 新余市|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