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8章 帝王權衡術!李逍被瘋狂彈劾!朱元璋

第178章 帝王權衡術!李逍被瘋狂彈劾!朱元璋之喜

奉天殿之上,朱元璋已經隱隱有些不悅。

前段時間,朱標病重,他一直忙於朱標的病情,可天不遂人願,標兒最終還是走了。他心情悲痛萬分,又處理朱標的後事,孤兒無暇顧及朝政。

大明有各地難民的消息,他也是剛剛得知,立刻派錦衣衛譚淵和紀綱二人前去各地調查實情。

聽來剛纔下面官員的彈劾,甚至說各地嚴重之處,竟有易子而食的情況,真是豈有此理!

現在可是洪武時期,自己的管控之下,他才放下朝政多久,標兒才病重離去多久,就讓百姓流離失所了?

朱元璋看向戶部尚書趙勉任,道:“可有此事?”

趙勉任是藍玉這邊的人,可他心道自己平時也沒有表露出來自己的立場,傳話都是派人傳的,怎麼就被集體針對了呢?

他拱了拱手道:“聖上明察,自旱災以來,臣日夜操勞,絕不敢怠慢,旱災所在之地,本官都擬下賑災款項,太子殿下親自批閱,款項也撥了下去。”

話音落下,他朝著戶部一位侍郎使了使眼色,那侍郎立馬站出來,“聖上,事實如此,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多地數年未降雨,免北平、河間、河南、開封、延安、汾州.被災田租。秋七月壬寅,命戶部稽渡江以來各省水旱災傷分數,優恤之。北平撥銀二萬兩、河間撥銀一萬八千兩、開封撥銀.”

朱元璋面無表情,卻是看不出喜怒哀樂,只是淡淡打斷道:“朕問你賑災撥款詳細了麼?朕問你究竟有沒有災民逃荒,不要顧左右而言他。”

話音落下,趙勉任額頭上的汗珠就滾落下來了。

他的確是將銀子給撥下去了,戶部的工作算是合格,但各府各地的處理情,他也管不了啊。

往往是有層層剝削的情況,可以以往是半推半就之下,事情就過去,現在不同,風口浪尖,而且的確是有災民逃荒情況的,這也是趙勉任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趙勉任知道此時再狡辯,怕是大不妙了,立馬跪地道:

“臣辦事不力,懇求聖上責罰。臣已將款項撥下,災民逃荒事情臣的確不知曉,若是屬實,各地知府賑災不力,瞞情不報讓人可恨。”

他一邊說,一邊偷偷的推卸自己的責任。

隨後目光看向剛纔彈劾的幾個官員,拱手道:“臣彈劾鄧詔、別榮、孟成、程極幾人,幾人身任監察御史、或給事中,下面各府有情況卻沒有知曉,今日才報,臣懇請陛下,治他們監察失職之罪,賜其死罪,以正朝綱正氣!”

朝堂之上,彈劾別人,都不懂就往嚴重的說。

你說我,我說伱,反正都要你死,至於真死還是假死,那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了。

隨後,藍玉陣營這邊的官員們也紛紛加入戰場。

“陛下,臣彈劾別榮,監察不利,前不久臣還看到別榮留戀花月場所,身爲監察官員,難免讓人懷疑!”

“陛下,臣彈劾程極,若是災荒屬實,定然是各地知府賑災辦事不利,如此大事現在才報.”

“陛下,陳彈劾鄧詔,此人居心叵測,前不久還寫書,書中暗諷當前朝政的局勢.”

這些人也是早有準備,掌握了別人的一些小把柄,反正是不是把柄另說,先憑藉一張嘴說出來,先把事情抹黑

隨著這幫人彈劾,另外一幫人立刻開始反擊,也是拿著對方的小把柄,攻擊對方。

很快,朝堂就熱鬧起來了,瞬間變成了菜市場,雙方爭得面紅耳赤,說著說著,就開始罵娘了,眼看就要打了起來。

“肅靜!”

朱元璋身邊的太監捏著嗓子,高聲道:“殿堂失儀,成何體統。”

隨著一聲高呵,奉天殿瞬間安靜下來。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向衆人,帝王威嚴,不知喜怒,難以琢磨,讓人不由心中一顫。

朱元璋豈會不知道眼下是什麼情況,很顯然分成了兩派。

作爲皇帝,帝王權衡之術便是要權衡朝廷的派系。

一方是以藍玉爲首,一方是朱棣爲首。

打壓哪方,全憑朱元璋的心意。

朱元璋今日算是認識到了,藍玉竟然能拉攏朝中這麼多官員,這也就罷啦,更令朱元璋不滿的是,藍玉在軍中的威望也是極高!

相比較而言,藍玉壓了朱棣一頭。

雖然朱棣也在朝中運作,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面臨儲君之位,前來爭,情有可原,人之常理。

可你一個藍玉,一個外戚,你想做什麼?

你如今已經貴爲國公,權勢朝野,你想幹什麼?

這樣一想,朱元璋對藍玉的厭惡又多了一分。

權衡之下,那就是要壓藍玉這一黨派。

朱元璋目光閃爍,看向戶部尚書趙勉任,道:

“各地荒民流離失所,你作爲戶部尚書,還裝作不知?豈有此理!你這個戶部尚書是如何當的?還說只有幾地荒民逃竄?荒謬!來人,傳錦衣衛譚淵、紀綱!”

話音落下。

戶部尚書趙勉任嚇了一個哆嗦,額頭汗珠不斷滾落。

站在前方的涼國公藍玉頓感不妙,自己在這一局似乎輸了。

他是不想看到眼下這個情況的。

譚淵他不清楚,紀綱藍玉是知道。

經過藍玉的私下調查,發現燕王女婿李逍私下和譚淵一起在德州擒拿宋國公馮勝之子馮文、還在杭州也跟譚淵一起將自己的兒子也給抓了。

由此可見,紀綱現在不是燕王的人,也算是燕王的人了!

想到李逍,藍玉心中一陣恨意升了起來。

自己已經派出了死士前去刺殺李逍,現在應該死了吧?

想到燕王朱棣馬上就要聽到自己好女婿,死在北平的消息,藍玉心中一陣暗爽。

朱棣現在你還能笑,等下便讓你哭都哭不出來!

不多時。

隨著傳召。

譚淵和紀綱兩人穿著飛魚服,來到了奉天殿。

“臣譚淵,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紀綱,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人一個往南,一個往北,分開調查,剛剛回皇宮,還來不及跟朱元璋彙報,就直接被傳召在奉天殿。

“平身。”

朱元璋微微頷首,問道:“朕讓你們查探的事情,查探的如何?”

兩人拱手:“已查探實情。”

朱元璋:“說。”

負責調查南方地區的紀綱率先開口道:“臣子奉命巡視各地,發現此次旱災比以往更加嚴重,從洪武二十三年,便有多地從六月開始不降雨,河溝全部乾涸,百姓苦苦支撐兩年,嚴重之地,已有饑荒村子開始相互換女,分而食之,今年三月徹底開始爆發,各地災民成團逃竄。”

朱元璋越聽,心中就越驚!

居然發生了這等事情,自己這段時間將重心沒有放在朝政上,下面真是一羣廢物。

接下來,紀綱開始彙報哪些地有災情,道:“陛下,災荒地方有湖廣下轄漢陽、嶽州、荊州.”

紀綱,一口氣說出來一十六處。

聽完之後,朱元璋的臉色十分不好看。

他看向戶部尚書趙勉任,道:“這就是你說的幾處?僅僅是南方就有一十六處”

說完,朱元璋沉默的看向譚淵。

譚淵拱手道:“回陛下,臣勘察的北面,情況也跟紀綱所查相差無幾,各地乾枯,連京杭運河北平段的水都乾枯,百姓無糧,連來年的稻種都給吃了,無奈只有逃向他地。有以下地方,河間、保定、兗州、東昌.共計十一處,據臣所查,許多百姓沿途就餓死了,餓死之人不下三千人,只因各地各府拒承擔他地災民.”

隨著兩名錦衣衛稟報,在場無數官員都有些膽戰心驚,陛下一怒,怕是又有許多人頭要落地了。

朱元璋的臉色越發的冰冷,猛地一拍龍椅,道:

“滿朝文武,發生了這等事情居然瞞情不報,讓百姓自尋活路,你們就是這樣做官的嗎?”

話音落下。

奉天殿的文武百官紛紛跪了下來,匍匐在地。

朱元璋看向譚淵,問道:“當地知府通通記下,哪些地方將外地災民拒之門外,也通通記下。這麼多地,就沒有一處富裕之地賑災嗎?”

話音落下。

大殿之中,有許多人暗自竊喜,特別是朱棣。

前面做了這麼多工作,彈劾他人,都是爲此刻鋪墊,並非要彈劾別人,真正的目的,就是這一刻。

譚淵拱手,道:“回聖上話,的確有一府賑濟了三府之地的災民。”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看向譚淵,道:“快說來。”

譚淵道:“聖上,此地便是北平府,北平之地雖是飽受旱災最嚴重之處,北平知府賑災得力,安撫受災之地,卻無災荒之情。

周圍三府的災民涌去北平各縣,應有數萬災民。北平燕王府燕王妃不忍災民餓死,開倉賑糧,救濟災民。

燕王之女永安郡主朱凝雲、儀賓李逍二人,帶領燕衛,有序賑災,賑災格外順利。

永安郡主朱凝雲和李逍二人,還自掏腰包,去外地購買稻種,分發給災民,分發推車等器械,助其回鄉重建家園。

另外臣還打聽到,對於一些失地農戶,不願歸鄉的人,李逍還以工代賑,將他們收下進入刊印社工作,給與一份生計。”

譚淵這一口氣,算是把話全給說完了。

滿朝文武一聽就明白了,這傢伙鐵鐵的站在朱棣那邊。

真沒想到,這錦衣衛譚淵藏得真深,太深了!

“好!好啊!”

聽完之後,朱元璋心生喜色。

不管真情實意,還是爲了做樣子,燕王府都作出了榜樣,各方各面都做的相當不錯,讓百姓獲得了真正的實惠。

“瞧瞧你們這幫人,跟朕孫女、孫女婿的做法都比之不如,差之甚遠!!”

朱元璋指著奉天殿下面所有的官員直接一頓罵,罵的這些人擡不起頭來。

朱元璋笑著看向朱棣,道:“朱棣。”

朱棣急忙起身拱手:“兒臣在。”

朱元璋道:“這段時間,你一直在應天府,北平之事,你可知曉?可是你授意的?”

朱棣急忙否決道:“兒臣不知,這來回車馬都要半月之久,這災民突然逃荒也是近日發生,兒臣也是方纔聽譚淵才得知此事。”

朱元璋微微頷首,覺得應該是如此。

略爲一想,就知道該是徐妙雲那丫頭的主意。

當初給老四謀親家的時候,徐妙雲那丫頭知書達理,心地善良,朱元璋是一眼就看上了。

他親自叫來徐達,說要給徐達賞賜一門婚事,徐達聽說是朱棣後,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那時候的朱棣十分頑皮,在大學堂常常搗蛋,四處亂跑,惡名遠播,徐達當然是不肯的。

未來給老四說上這個媳婦兒,朱元璋還特意讓馬皇后親自下廚,給徐達做最愛吃的燒鵝,好說歹說,才讓徐達這老傢伙答應這門親事。

這門親事成後,朱元璋算是肉眼可見的看到,朱棣逐漸變得沉穩起來,應當都是徐妙雲那丫頭的緣故。

老四啊老四,現在看來,唯有你家是最和睦的。

老二朱樉迷戀一個北元郡主魂不守舍。

老三的家庭關係也不和睦。

唯有徐妙雲端莊舒婉,又足智多謀,之間的感情也好,生的三個兒子,現在看來也是兄弟友恭。

現在又找了一個好女婿。這段時間跟孫兒朱高熾等人閒聊,也能感受到他們對李逍這個女婿的關係極好。

正所謂家和萬事興。

朱棣在封地所作,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家中又和睦。

朱元璋心中其實真的有些將皇位傳給朱棣這個兒子。

笑了笑道:“不錯,朱棣你在北平治理的當,才能使得北平上下官員齊心,賑災之事,值得其他各地效仿,學習,身爲大明官員,就當爲百姓謀福祉。”

朱棣拱手:“父皇過譽,這不過是兒臣的分內之事。”

朱元璋微微頷首,隨後看向紀綱、譚淵二人道:“你們二人,將此事整理出一份奏疏,誰有功,誰有過,都要給朕記得清清楚楚,有功要賞,有過要罰,一個都逃不掉,知道嗎?”

說完他的目光掃視一衆官員,令人膽戰心驚。

這眼光,太熟悉了,文武百官都明白每次有這眼神出來,怕就是要死一羣人。

在大明洪武時期,特別是中後期當官,的確不是個容易的差事,每天都要勾心鬥角的,防止自己出了差池。

因爲你說不定上午上朝,下午就回不來了。

不少官員早上上朝的時候,都要跟菩薩拜一拜。

讓菩薩保佑平安,若是晚上回家,一家人都要慶祝一番,因爲又多活了一天。

不少人小心臟受不了想要辭官,但當官不是工作,是辭不了的,你說來就來,想走還能走?

全國各地當地衙門許多官員,都被砍了腦袋,職位都空缺了,那就一人頂多個職位。

有的官員還一邊戴上了腳銬,一邊處理當地政務.

不過這兩年收斂了一些,因爲朱元璋將大部分的政務都交給了太子朱標,太子朱標仁厚,不會動不動就砍人腦袋。

但隨著朱標離去,文武百官又開始意識到,這個皇帝似乎,又回來了

“臣,領命。”譚淵、紀綱拱手。

“有事繼奏,無事退朝。”太監高呼。

此時,藍玉使了使眼色。

又一名言官站了出來,拱手道:“臣還有事要奏!”

朱元璋揉了揉太陽穴,“說。”

這名言官道:“臣要彈劾燕王朱棣以及儀賓李逍,燕王乃戍邊藩王,掌握重兵,是爲大明抵禦北元的第一道防線。

此乃國之根基,北元覬覦中原地之心未死,那邊一日不可懈怠。

無論何時,軍防之事,都是頭等一的大事。

無論何時,與其相比都沒有此事重要!

據臣所知,此次的確北平賑災有功,但動用的卻是邊防十五萬將士的軍糧。

百姓固然可憐,可若是邊防出了問題,那所死的百姓,何止三千?三萬、十萬都有可能!

臣彈劾燕王府儀賓李逍分不清孰輕孰重,動用軍糧賑災,其心可誅,置邊疆將士於不顧,將邊防事務當做兒戲,當治擾軍務之罪!

臣彈劾燕王朱棣關鍵無方,一介儀賓卻給與諾大權柄,讓他有指揮軍隊的權利,這已經是壞了規矩。

還有,據臣所知,那北平的郡王府被改爲李府,李逍在李府稱爲家主,壓郡主一頭,這是顧皇家顏面於不顧,也當治罪!”

此言一出。

滿朝文武心中大驚,這藍玉是憋了個大招啊。

兩條罪名,說起來都是大罪。

小小儀賓居然能指揮軍隊賑災,這就讓人遐想非非,更是讓將郡主府改爲李府,這天下是朱姓,姓李的壓朱姓一頭.

要知道,李姓歷朝歷代也是出了皇帝的,深入人心的就有盛唐時期的李淵、李世民等李姓,更是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李姓都有建立政權

朱元璋其實通過錦衣衛知道了,當時的確有些不悅,不過他還是轉頭看向朱棣,明知故問道:“朱棣,可有此事?”

朱棣早就知道,藍玉會拿此事大做文章,他早有準備。

拱手道:“父皇,確有此事。”

此言一出,

滿堂都有些喧譁起來。

“小小儀賓李逍,居然壓了郡主一頭,這簡直匪夷所思。”

“哪怕是駙馬,也沒有如此權柄,燕王放任不管,必成大禍。”

“別的姓氏也就罷了,李姓可不是一般的姓氏。”

“是啊,李姓那可是出了許多皇帝的,燕王這點警覺性都沒有這真的是傳言沉穩謹慎的燕王麼?”

“這李逍聽說極有才能,手下人員衆多,在北平之地風生水起,李府逐漸壯大,可我好像記得,這李逍只是個農戶吧?”

“你說一個農戶,怎麼可能有如此才能,此人該不會是李世民的後代吧?”

“哎,你這麼一說,及其可能,若真是李世民的後代,那可是不得了,這是禍端,天大的禍端,大明有此人在,不穩,不安穩吶!”

“我的天我說這李逍怎麼如此有才能,這麼一說倒是真有可能,想象令人後怕,後怕.”

“你說這燕王會不會早已知曉,只不過是暗中培養一股勢力,一股屬於他的勢力.”

特別是藍玉哪一方,特意放大聲音討論紛紛。

這羣人是越說越嚴重,拿著李府的事情大作文章,肆意抹黑,甚至李逍說成了李世民的後代,在大明是個大禍端。

而朱棣,就是包庇,放縱這個禍端的罪魁禍首。

就差沒說朱棣造反,要帶著李世民的後代謀反了.

“荒謬!荒謬至極!”

朱棣早有準備,臉色一冷,大聲道:“說李逍是李世民後代的,都是居心叵測之徒!唐朝相隔明朝幾百年了,居然拿這個說事情!”

朱棣目光狠狠的瞪著那羣人,怒目道:“一羣廢物,退一萬步說,就算李世民後代當真在此,以我朱家的大度,難道不能容之?害怕顛覆明朝,更是可笑至極,我大明泱泱大國,國強民盛,二十六路藩王坐鎮各地,聖上坐擁天下,還會怕一個李世民的後代之人嗎?笑話,懦弱,毫無心氣!”

聽完這些,朱元璋眼睛微微一亮,這話簡直是說到了他的心坎去了。

朕推翻大元,建立明朝,乃千古帝王,將來必備後世傳頌,本就不比唐宗宋祖差之!老四說的在理。

此時,朱棣已經激動的揮手,道:“父皇,此乃污衊,李逍的族譜早就上交宗人府,父皇差人一查便知,祖上十幾代,都是普通的農戶。”

“來人,將李逍族譜拿來。”

朱元璋立刻吩咐。

“是。”太監領到命令,立刻朝著宗人府走去。

朱棣早就知道藍玉要用這種方式彈劾他。

若是提前不知曉那還真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可夜不歸已經在北平運作起來,那麼許多事情,就逃不過自己的耳朵。

今日,他早已經準備的十分充分。

朱元璋微微頷首,他又看向朱棣:“族譜的事情暫且不論,李世民後代之事,無稽之談,跟別提就算是,那又如何?可李府之事,又如何解釋?”

“請父皇看!”

朱棣拿出一物,展示在衆人面前,大聲道:“父皇看此物,一切都明白了。”

(本章完)

第220章 李景隆的最後高光!高燧再敗!收養第26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樑先生組局,雷雨第230章 風頭立轉!儒生集體上京抗議!大儒第10章 姚廣孝摸骨,半個皇帝命?第134章 朱元璋大爲震撼,孫女婿是人才!第194章 景隆大敗,聖上震怒,高煦惹事!萬第345章 成功聯繫第410章 合著你之前那都是在吹牛皮?第9章 練武吃癟?原來他也有缺點第349章 進宮面聖第98章 小錢辦大事第403章 朱由校也是個苦命人第347章 加快進程第291章 殺雞儆猴!震懾百官!壓實責任,層第94章 張家人的錢不能讓姓李的賺了!第75章 枉費本王的良苦用心!第327章 時間的秘密第48章 眼神,是騙不了人的第241章 口誅筆伐?一部范進中舉送給你們!第10章 姚廣孝摸骨,半個皇帝命?第393章 我還有哪些錯?你直接說吧第185章 心意相通!朱元璋敲打朱棣!李逍的第196章 萬人祝願!愛如潮水!萬衆一心!收第19章 雪花白鹽!雞精!李逍的廚藝!第286章 先富帶後富,以點帶面!神算子出場第124章 朱棣的震撼!神藥啊!下江南!第27章 姐夫真是天縱奇才!第365章 難道咱就是個只知道吃飯的飯桶?第84章 八倍之差!朱棣喜出望外!第112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第233章 舌戰羣儒,儒生落敗!啥?這臭豆腐第323章 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歌曲第156章第101章 定盟開始!禮輕情意重!第276章 說好的拿槍,你怎麼拿劍?有人偷家第57章 女婿!努力!第353章 桃花源第304章 元璋震撼,此乃神器!第108章 塵埃落定,打入大牢!第231章 賢婿切不可貪戀長生術啊,咦?你胡第174章 幫岳父奪得大寶之位,這還叫事兒嗎第397章 膨脹的袁崇煥,奸詐的皇太極第362章 你也有臉稱自己是人?第327章 時間的秘密第82章 賣鹽?這鹽的品質也太好了!第280章 雄心壯志爲哪般?一顆真心餵了狗!第191章 結拜兄弟,免死金牌,允炆監國,邊第415章 你也不想你的那些事被太祖知道吧第409章 把朱由檢給剁碎了餵魚第125章 雙面間諜朱高燧!江湖綽號出爐!第384章 咱老朱家怎麼會有這麼廢物的皇帝?第214章 第二百一十三 震震震震震,朱元璋被第400章 打死我,我也不是亡國之君第12章 燕王府的乘龍快婿!第42章 礦場順利開工!第131章 鴛鴦陣的神奇,霸王戟朱高煦展神威第347章 加快進程第173章 朱標薨逝!李逍的謀劃!第264章 李景隆麻了,這不是搞我麼?太上皇第49章 密謀大事!第279章 大型裝逼現場,李逍的徒弟們!出發第128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348章 營救開始第378章 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吊死在煤山的那一第188章 朝堂之爭,各懷鬼胎,言官死諫!元第226章 都辭官了?沒關係,他們很快就會哭第91章 丫頭芳齡十六,公子...第203章 姚廣孝改學扶龍術!我與賭毒不共戴第377章 亡國之君最後的尊嚴第399章 朱由檢的嘴還是硬啊第106章 正主到來!朱棣震怒!第102章 快看!姐夫要人前顯聖了!第142章 一百四十一章姚廣孝震撼,又是扶龍第76章 徐妙雲肺炎好轉!第74章 夫人你好香啊!第5章 還有考驗?一步作詩!第282章 好大的膽子!國策動人心!知縣氣吐第339章 遊戲完成第422章 兩兄弟達成協議第11章 朱棣大喜!選良辰吉日,成親!第378章 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吊死在煤山的那一第340章 座標靜默第31章 永安郡主的心意!第249章 國考火爆,秀才墮如牛毛,取消科舉第255章 天下才分十鬥,國師獨佔五斗!刀下第399章 朱由檢的嘴還是硬啊第223章 朱棣震撼!李逍二十二歲封國公,你第169章 朱棣:“你跪你的,喊我作甚?”第328章 世界的秘密第370章 縮頭烏龜朱由檢,用死來逃避責任!第60章 五年來,再次有人通關燈謎!第169章 朱棣:“你跪你的,喊我作甚?”第307章 新的格局,新的時代!第280章 雄心壯志爲哪般?一顆真心餵了狗!第338章 越獄計劃第292章 家族之間並不齊心!兩級反轉!第152章 逃離揚州!朱棣炸鍋了!第38章 高煦,你確定不要嗎?第377章 亡國之君最後的尊嚴第354章 大哥,您來了!!
第220章 李景隆的最後高光!高燧再敗!收養第26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樑先生組局,雷雨第230章 風頭立轉!儒生集體上京抗議!大儒第10章 姚廣孝摸骨,半個皇帝命?第134章 朱元璋大爲震撼,孫女婿是人才!第194章 景隆大敗,聖上震怒,高煦惹事!萬第345章 成功聯繫第410章 合著你之前那都是在吹牛皮?第9章 練武吃癟?原來他也有缺點第349章 進宮面聖第98章 小錢辦大事第403章 朱由校也是個苦命人第347章 加快進程第291章 殺雞儆猴!震懾百官!壓實責任,層第94章 張家人的錢不能讓姓李的賺了!第75章 枉費本王的良苦用心!第327章 時間的秘密第48章 眼神,是騙不了人的第241章 口誅筆伐?一部范進中舉送給你們!第10章 姚廣孝摸骨,半個皇帝命?第393章 我還有哪些錯?你直接說吧第185章 心意相通!朱元璋敲打朱棣!李逍的第196章 萬人祝願!愛如潮水!萬衆一心!收第19章 雪花白鹽!雞精!李逍的廚藝!第286章 先富帶後富,以點帶面!神算子出場第124章 朱棣的震撼!神藥啊!下江南!第27章 姐夫真是天縱奇才!第365章 難道咱就是個只知道吃飯的飯桶?第84章 八倍之差!朱棣喜出望外!第112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第233章 舌戰羣儒,儒生落敗!啥?這臭豆腐第323章 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歌曲第156章第101章 定盟開始!禮輕情意重!第276章 說好的拿槍,你怎麼拿劍?有人偷家第57章 女婿!努力!第353章 桃花源第304章 元璋震撼,此乃神器!第108章 塵埃落定,打入大牢!第231章 賢婿切不可貪戀長生術啊,咦?你胡第174章 幫岳父奪得大寶之位,這還叫事兒嗎第397章 膨脹的袁崇煥,奸詐的皇太極第362章 你也有臉稱自己是人?第327章 時間的秘密第82章 賣鹽?這鹽的品質也太好了!第280章 雄心壯志爲哪般?一顆真心餵了狗!第191章 結拜兄弟,免死金牌,允炆監國,邊第415章 你也不想你的那些事被太祖知道吧第409章 把朱由檢給剁碎了餵魚第125章 雙面間諜朱高燧!江湖綽號出爐!第384章 咱老朱家怎麼會有這麼廢物的皇帝?第214章 第二百一十三 震震震震震,朱元璋被第400章 打死我,我也不是亡國之君第12章 燕王府的乘龍快婿!第42章 礦場順利開工!第131章 鴛鴦陣的神奇,霸王戟朱高煦展神威第347章 加快進程第173章 朱標薨逝!李逍的謀劃!第264章 李景隆麻了,這不是搞我麼?太上皇第49章 密謀大事!第279章 大型裝逼現場,李逍的徒弟們!出發第128章 屠龍術與扶龍術!第348章 營救開始第378章 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吊死在煤山的那一第188章 朝堂之爭,各懷鬼胎,言官死諫!元第226章 都辭官了?沒關係,他們很快就會哭第91章 丫頭芳齡十六,公子...第203章 姚廣孝改學扶龍術!我與賭毒不共戴第377章 亡國之君最後的尊嚴第399章 朱由檢的嘴還是硬啊第106章 正主到來!朱棣震怒!第102章 快看!姐夫要人前顯聖了!第142章 一百四十一章姚廣孝震撼,又是扶龍第76章 徐妙雲肺炎好轉!第74章 夫人你好香啊!第5章 還有考驗?一步作詩!第282章 好大的膽子!國策動人心!知縣氣吐第339章 遊戲完成第422章 兩兄弟達成協議第11章 朱棣大喜!選良辰吉日,成親!第378章 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吊死在煤山的那一第340章 座標靜默第31章 永安郡主的心意!第249章 國考火爆,秀才墮如牛毛,取消科舉第255章 天下才分十鬥,國師獨佔五斗!刀下第399章 朱由檢的嘴還是硬啊第223章 朱棣震撼!李逍二十二歲封國公,你第169章 朱棣:“你跪你的,喊我作甚?”第328章 世界的秘密第370章 縮頭烏龜朱由檢,用死來逃避責任!第60章 五年來,再次有人通關燈謎!第169章 朱棣:“你跪你的,喊我作甚?”第307章 新的格局,新的時代!第280章 雄心壯志爲哪般?一顆真心餵了狗!第338章 越獄計劃第292章 家族之間並不齊心!兩級反轉!第152章 逃離揚州!朱棣炸鍋了!第38章 高煦,你確定不要嗎?第377章 亡國之君最後的尊嚴第354章 大哥,您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共和县| 温泉县| 青州市| 三台县| 贞丰县| 五家渠市| 恭城| 天水市| 永靖县| 湛江市| 金华市| 灵石县| 兴隆县| 岳普湖县| 喀喇沁旗| 浑源县| 四会市| 静海县| 志丹县| 漳浦县| 临夏市| 鹤岗市| 建水县| 浠水县| 合水县| 胶州市| 离岛区| 三门峡市| 和林格尔县| 富宁县| 旅游| 临泉县| 禹城市| 澄迈县| 贵定县| 新闻| 铁力市| 松滋市| 达州市|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