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屠龍術(shù)與扶龍術(shù)!
一百二十七章屠龍術(shù)與扶龍術(shù)!
所謂的屠龍術(shù)和扶龍術(shù)計出同源。
都是深究、分析王朝的運行規(guī)則。
但側(cè)重不同,一個重“屠”,一個重“扶”。
說直白點,一個就是將皇帝拉下馬,另一個是幫人坐上皇位。
姚廣孝師承席應真爲師,學習陰陽術(shù)數(shù),他主攻的是屠龍術(shù)。
另外一個師弟鬆鴻遠,學的是扶龍術(shù)。
兩人學成之後,卻發(fā)現(xiàn)如今的天下根本用不上這樣的學問。
師弟鬆鴻遠早早的鬱鬱而終,而姚廣孝則是一直暗中等待機會。
他曾經(jīng)聽過師傅席應真人講過。
只屠龍不扶龍,天下必定禍端四起,天下大亂!
不屠龍只扶龍,更是容易引來潑天大禍,引火燒身。
只有二者合一,方成大事!
而如今,竟有人會這扶龍之術(shù).那麼自己的屠龍術(shù),便能肆無忌憚的施展開來!
而且自己上次摸骨,已經(jīng)揣測得天機。
欲得天下,非李逍不可!
這李逍不但是燕王的福星,還是老衲自己的福星啊!
不過眼下燕王殿下沒有任何反心,切不可讓他知曉太多。
不是不說只是時候未到!
“殿下,這信上所言極是,王朝的覆滅和興起,來自土地的變化,如今的大明確有此隱患。”
姚廣孝將信件還給了朱棣,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殿下,李逍這王朝的覆滅論,切正要害,直指根源,分析得透徹,貧僧心悅誠服。”
朱棣微微一驚,竟然讓大師都佩服了。
他又皺了皺眉,反問道:“道衍大師也覺得這是正確的?”
他總覺得李逍有些大膽,竟然私下妄談王朝興衰,指責眼下的政策。
“正不正確,史書裡都有答案,殿下自可去翻閱。”
姚廣孝在棋盤上點了一棋子,緩緩道:“其實許多事實就在書中,只是世人不願意相信罷了,因爲答案總是殘酷的。”
這一子,將姚廣孝的整盤棋盤活,封殺了朱棣的退路。
“本王又輸了。”
朱棣皺眉道:“大師的棋藝高超啊,再來一局。”
姚廣孝搖搖頭:“殿下的心亂了,再來一局,也是一樣的結(jié)果。”
“哎。”
朱棣嘆氣道:“按照史書的歷程和規(guī)律,我大明可能也就三百年的國祚了。”
他又期盼的看向姚廣孝道:“大師,這土地兼併的問題,可有解?”
“無解。”
姚廣孝搖搖頭,他知道每個王朝都是有壽命的。
日月變幻,興衰更替,不存在永遠屹立不倒王朝。
朱棣面色苦澀。
“咦”
姚廣孝突然咦了一聲,道:“萬事都有變故,方纔信中李逍也提到無解,這跟貧僧所想一樣,不過他好像說有轉(zhuǎn)機.”
聞言,朱棣連忙展開信件,放在棋盤之上。
兩人紛紛再次看去。
朱棣小聲朗誦:“脫離農(nóng)耕社會,進入工業(yè)社會便能徹底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
“大師,此言何意?本王竟看不懂。”
“這”
姚廣孝陷入沉思,良久纔開口道:“這李逍將眼下的江山社稷,定爲農(nóng)耕社會。要想解決王朝更替的問題,就要解決土地的問題,就要要脫離農(nóng)耕社會.進入工業(yè)社會,這工業(yè)社會是爲何物啊.”
姚廣孝第一次聽到這樣詞彙,這樣的道理。
何嘗讓他不驚訝,不吃勁,可就是連他都琢磨不透其中的含義。
工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
突然之間。
他不斷的回想,李逍這些日子,究竟幹了些什麼.
開鹽場製鹽
用新的方法制鹽,能供給無數(shù)人。
還有許多工人,給他務(wù)工,得到豐厚的工錢,足以養(yǎng)家餬口的工錢.
他們不是佃戶,只是勞工,按勞所得。
如果這樣的鹽場,不單單指鹽場,而是類似鹽場這樣的東西,遍佈大明,那麼許多農(nóng)民就不依賴土地.
前提是,有無數(shù)類似這樣的“製鹽法”!!
想想除了製鹽之外,李逍還會什麼.
白糖、煙花、火摺子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不同於師弟學的扶龍術(shù),這是另一種扶龍術(shù)!
這李逍,真是天人!
他的扶龍術(shù),已經(jīng)超越古今了!
他的扶龍術(shù),能伏出一條萬古不滅的巨龍出來!!!
姚廣孝眼睛一亮,猛地站了起來!
可很快,
他又覺得不對勁!
自己剛纔的想法有一個問題。
無數(shù)新的“製造方法”,製造出來的商品,需要所有人用得起!
這有個前提。
就需要全民都富裕起來
那就是,土地出的糧食一定要夠多!!
非常多才行!!
能夠供養(yǎng)所有人!!
飽暖纔會思淫慾,填飽肚子纔會想其他的東西。
大家不愁吃後,才能出現(xiàn)自己想的那種盛世。
否則類似無數(shù)的“製鹽法”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根本無法暢銷,沒有這麼多人去消費它.
不行不行,
除非李逍能想出增加土地糧食產(chǎn)量的“新工藝”出來.
想通了這點,姚廣孝面色變換,又緩緩坐了下去。
“大師,你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見大師失態(tài),朱棣急忙發(fā)問道。
“沒事,沒事。”
姚廣孝尷尬一笑,“方纔的確是想通了一些東西,但現(xiàn)在有一點被擋住了,待貧僧徹底悟透後,再告知燕王。”
說完,姚廣孝又提醒道:“殿下,若是李逍又有什麼新的信件,或者新的發(fā)明,能否與殿下一同觀賞,我想要看看李逍究竟如何解釋這工業(yè)社會”
“自然可以。”朱棣微微頷首。
他跟道衍大師相識十幾年,一起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人。
“不過.”
朱棣皺眉問道:“大師,本王有一事一直不接,還想請教大師。”
姚廣孝從容不迫,雙手合十:“殿下請講。”
朱棣略顯疑惑道:“自李逍進入我燕王府,誠如大師所說,鴻運當頭,好事不斷。”
“可根據(jù)本王這段時間的相處,越發(fā)的驚訝。”
“這李逍明明是是一介農(nóng)戶,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詩詞信手拈來,還能研發(fā)出無數(shù)前所未聞的東西。”
“一件也就罷了,他還能不停的研發(fā)出不同領(lǐng)域的物件,這讓本王很是費解,一個人如何有如此多的知識和智慧!”
這李逍的神秘,一直籠罩在朱棣的心頭,求而不解,今日纔跟姚廣孝透露。
姚廣孝哈哈一笑道:“如果貧僧沒猜錯的話,李逍極有可能是擁有‘宿慧’之人。”
“宿慧?”朱棣問道:“何爲宿慧。”
姚廣孝解釋道:“擁有宿慧之人,千萬中無一,這樣的人能在某個年齡段,突然甦醒前世的記憶,甚至幾世的記憶,擁有這些記憶,便能無師自通了,加上宿慧之人天生聰慧,憑藉先前的技巧,讓技藝再上一層樓,也是很正常的。”
嘶.
朱棣倒吸一口涼氣,原來世間還有這樣的人。
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樣一番解釋,這李逍多才多藝的能力,也就說得過去了。
“原來如此。”
朱棣微微頷首:“這樣一來,本王就明白了,李逍的這些記憶,應當是前世的記憶.前幾世的李逍應當詩人、手藝高超的工匠,哈哈哈,本王先前還以爲,這李逍是天上神仙的弟子呢。”
姚廣孝微微一笑,並未多言。
朱棣心情大好,又與姚廣孝廝殺了一局。
這次,朱棣得勝,心情更好了。
見朱棣心情大好,姚廣孝見機突然開口道:“殿下,貧僧昨日夜觀星象,北斗閃爍,紫色天空,近些日子可能有些大事發(fā)生,請殿下多與朝廷官員打好交道,已做準備。”
朱棣疑惑道:“大師,當今天下穩(wěn)固,一切安泰,有何大事?”
姚廣孝搖了搖頭:“此乃天機,無法探得詳細。”
朱棣點了點頭:“多大師提點。”
帶朱棣回去之後,回想方纔與道衍的談話,想到大師料事如神,於是擡起筆,給朝中交好官員寫信聯(lián)絡(luò)感情。
又過了幾日。
王府中技藝高超的鐵匠,果真根據(jù)設(shè)計圖紙,改造了府內(nèi)馬車的地盤。
即便是彈簧鋼這樣的東西,在十幾名技藝高超的鐵匠的研究下,打造出來彈性很足的鋼材。
雖然不如李逍現(xiàn)在工藝打造的彈簧鋼,但彈性也算不錯了。
如果李逍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會大吃一驚,哇,原來明朝的鋼鐵水平,已經(jīng)這麼高了呀
朱棣嘗試之後,拍手叫好,大笑道:“不愧是本王的女婿,不虧擁有宿慧之人,這馬車改造一番,也能用於戰(zhàn)場上了!”
古代的打仗,其實很大一部分打得是後勤戰(zhàn)。
兵車未動,糧草先行!
不少的陰謀詭計,都是圍繞著糧道做功夫。
斷敵糧道是最陰險的計謀,很多大軍並不是在戰(zhàn)場上失敗的,而是被飢餓打敗的。
朱棣想著,若是將這項技術(shù)用於運糧車之上,應當能加快行軍的速度!
時間一轉(zhuǎn),已經(jīng)過去了七日之久。
此時,一行人正在一條鄉(xiāng)間小路上。
一行人走走停停,即將到達滄州,到了滄州一路上就不用這麼顛簸了,走水路的話,就輕鬆了許多。
“逍郎你看,這裡的風景好美啊!”
離家越來越遠,朱凝雲(yún)的心情彷彿也打開了,看著遠處的風景不由感嘆,李逍說的沒錯,走出去,天空更廣闊的。
一路上,幾位姑娘也市場下了馬車步行走路,沿途欣賞風景。
經(jīng)過這一路的相處,大家打成一片,關(guān)係越發(fā)的親密起來。
“的確很美。”
李逍牽著朱凝雲(yún)的手,悠閒的散步。
這條大路上,旁邊就是陡峭懸崖,視野開闊,放眼看去,還能看到山下的村莊,雲(yún)煙淼淼,仙氣匍匐。
“救命啊!救命啊。”
突然之間,前面?zhèn)鱽硪魂囼}動聲,還不停的有人喊救命。
“你們幾人,快上馬車。”
聽到聲響,李逍立刻喊幾個姑娘上馬車。
“徐飛,張瓊伱們幾個跟我去前面看看。”
朱高煦同樣也聽到了聲音,上了馬匹前去打探。
李逍也趕忙帶著馬車,一同往前走去。
待過了大路的轉(zhuǎn)角處,發(fā)現(xiàn)有一商隊,地下有十幾具屍體。
那商隊只剩下七八個人,持刀正與一夥山匪對峙著,山匪人多勢衆(zhòng),差不多有二十來人。
爲首的一個獨眼大漢,哈哈大笑道:“還不束手就擒,碰到了我們黑風寨,算你們運氣不好,再抵抗,全部殺掉!”
竟然是一窩土匪,攔路搶劫。
雖然是洪武時期,土匪已經(jīng)大大減少,可架不住依舊有不少流民沒了火爐,落草爲寇。
“我們已經(jīng)上交了買路錢,你們爲何還殺人啊,你們不怕官府捉拿麼!”
商隊的領(lǐng)頭大聲道,用官府來壓人,希望對方能夠理智一點。
“官府?呵呵只要把你們都殺了,處理乾淨,誰知道呢?”
爲首的獨眼龍哈哈一笑。
話音落下,其他的土匪也紛紛大笑道:“是啊,把你們都殺了,官府也不知道啊。”
獨眼龍懶得廢話,一揮手道:“兄弟們,男的全部殺了,那女的留下來!”
聞言,那穿著黃衣的妙齡女子眼神一暗淡,癱軟在地,心知若是落入這幫山匪手中,定然是生不如死。
“兄弟們,給我殺!”
“給老子住手!”
一聲咆哮聲響起,自然是朱高煦的聲音。
朱高煦騎著馬鏘鏘趕來,一看此地的情形,就知道發(fā)生了什麼事情。
他心中駭然,這堂堂大明朝,竟然出了沿路搶劫的山匪!
這當?shù)氐墓賳T,是幹什麼吃的,朱高煦心中大怒!
那商隊的人聽到聲音,以爲是來了救兵,紛紛大喜,循聲望去,卻只發(fā)現(xiàn)了三個人,不由又失望了。
“哦,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爲首的獨眼龍大漢轉(zhuǎn)頭一看,竟然是一個年輕小夥子,不由嗤笑道:“又有不怕死的,看來我九條龍今日刀下亡魂,又要多了幾條!”
“狗東西,就你也配叫九條龍?我看你是九條蟲!”
朱高煦廢話不多說,從馬背上拿出弓箭,搭箭拉弓,一箭射去,直接貫穿那獨眼龍的腦袋。
撲通一聲,獨眼龍應聲倒地。
抽搐幾下,氣息全無。
剛纔不可一世的山匪頭子,轉(zhuǎn)眼間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二當家!二當家!!”
“那個人殺了我們二當家!”
“敵襲!敵襲!”
周圍的山匪一看二當家轉(zhuǎn)眼間就被一個年輕人給射死,不由大怒。
“兄弟們,給二當家報仇!”
這些山匪騎著馬,抽出刀,呼嘯而來。
咻!
咻!
咻!
朱高煦一同來的兩名騎兵,紛紛拿起弓箭就射。
對於這些小毛賊,對朱高煦來說,根本不夠看的。
而這時候,後來居上的李逍和剩下的八名親衛(wèi)也趕來了。
騎著馬朝這邊奔來,直接拿箭就射。
那些山匪也就二十來人,衝的最前面的人瞬間全部被射死,後面的人發(fā)現(xiàn)不對,想轉(zhuǎn)身逃跑,可惜.連跑都逃跑都來不及。
也就一刻鐘的時間,這些山匪全部被李逍一行人射殺。
“什麼情況?”
李逍騎著馬來到朱高煦的旁邊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
“一幫土匪,也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的。”
朱高煦爽快一笑:“不過一幫毛賊罷了,烏合之衆(zhòng),不堪一擊。”
“土匪?”
李逍吃了一驚,沒想到洪武時期還有土匪呢。
此時,馬車上的幾人也走了下來,看了看情況。
一看滿地屍體,韋江雪嚇得叫了一聲,閉上了眼睛。
李逍使了使眼色,朱高煦領(lǐng)會其意,急忙將韋江雪擁入懷中親暱的安撫道:“江雪.別怕,有我在,天塌下來我給你頂著!”
“嗯有你在,我不怕.”
韋江雪睫毛微顫,微微點頭。
朱凝雲(yún)微微皺眉.這話怎麼聽得這麼熟悉呢?
沒由得她多想,這時候那商隊剩下的幾人走了過來,跪地叩謝。
“謝謝幾位俠士,仗義出手啊。”
“大恩啊,救命大恩,沒齒難忘。”
“恩公啊,請受我等一拜!”
幾人說著,又砰砰砰磕了幾個響頭。
李逍一看,裡面還有老頭子呢,給我磕頭這不是折壽麼。
他連忙將幾人扶起來,“幾位,快起來吧,小事而已。”
商隊頭領(lǐng)這才站起身來,一看就是商人的模樣。
“還未請問恩公大名。”
李逍道:“李逍遙。”
朱高煦道:“霸王戟!”
朱高燧道:“雨化田!”
“李逍遙、霸王戟、雨化田三位恩公,救命之恩,還請笑納。”
商人頭領(lǐng)從袖子中拿出銀票,遞給了朱高煦。
朱高煦哪裡看得上這點銀子,揮手道:“不要不要。剛纔磕頭謝恩就夠了。”
在古代,救命之恩可是大恩,商隊頭領(lǐng)以爲對方嫌少,於是拉了拉那黃衣丫頭,“恩公若不嫌棄,家有小女許身與你。”
那黃衣丫頭本打算了卻自己性命,也不能落入山賊之手,沒成想柳暗花明,有俠義之士相救。
“小女子願以身相許。”
黃衣丫頭長得如琬似花,明豔動人,曲身一禮道。
朱高煦眼睛一亮,韋江雪頓時不樂意了,擡頭朝著那黃衣丫頭一看。
“咦表妹?”
她又看向了那商隊頭領(lǐng)。
“三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