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間隙
放下電話,何敏琢磨了一會,撥通了張雅雅的電話。
“雅雅,忙嗎?”
“不忙,啥指示?”張雅雅笑著說道。
“你知道江濤這個人嗎?”何敏問道。
“沒聽說過,是做什麼的?”
“東海銀行平州分行的副行長,被劉小夏招聘過來了,要成立平州分公司”,何敏簡單講述了一遍經過。
張雅雅心裡五味陳雜,有些自嘲的說道:“小夏的業務能力太強了,我比不過。他岳父家好像就是平州的,應該也很有實力。”
“你也不差。期待你的爆發。”何敏鼓勵道。
在張雅雅和何敏通話的時候,劉小夏撥打過兩次,都佔線。等通話結束後,張雅雅主動回了過去。
“小夏,什麼事?”
“雅總,我親戚給我介紹了一個平州的候選人,實力很強.”,劉小夏言簡意賅,介紹了江濤的情況。
“他原來這麼高的職務,願意做異地團隊長嗎?”張雅雅故意說成團隊長,是有目的的,她多麼希望江濤成立一家一級分公司,隸屬於她。
“願意,他不是很在乎這些。他在平州當地,很有威望。”劉小夏心裡正興奮,沒有聽懂張雅雅的弦外之音。
“小夏同學,繼續加油。”張雅雅笑著鼓勵。
下午,劉小夏又把江濤的事情告訴了王雨晨。王雨晨眼睛亮閃閃的,“夏哥威武,咱們財富中心的實力,肯定是全國第一了。比99%的分公司都厲害。”
確實。按照目前的勢頭,劉小夏財富中心的業績規模,僅次於蓉城分公司。
劉小夏笑著說道:“年中會議時,我們會被提升爲省級大區。雅總做大區總裁,我做齊州分總,你做財富中心。”
王雨晨笑吟吟的看著劉小夏,沉默了幾秒,“我繼續努力,目前來看,距離財富中心的差距還有些大。”
“一點都不大。天藝劃給你,高曉茹劃給你。現成的財富中心,這兩個月,你可以培養一個團隊長。”
王雨晨湊前一步,悄聲問道:“對我這麼好,是不是想圖謀不軌?”
劉小夏嚥了口吐沫。這是王雨晨第一次開尺度這麼大的玩笑,劉小夏不敢亂接話,笑著說道:“網上說的一點沒錯,女人一旦開起玩笑來,沒男人什麼事。”
“呵呵,逗你玩呢。你可真好玩。天也暖和了,咱們要不要組織一次戶外團建?”王雨晨笑瞇瞇的說道。
“可以啊!再過段時間,櫻桃就下來了,東哥團隊想組織客戶搞一場採摘櫻桃的活動。”
“你沒有客戶想買香江保險嗎?”王雨晨問道。
劉小夏搖搖頭,“我個人客戶一共幾個,我都沒和他們提過海外保險的事情。”
“你可以給客戶提提,陪客戶去香江也可以增進感情。”
劉小夏一想也是,點頭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媳婦的海外保險還沒買呢!”
王雨晨又岔開了話題,“江濤也是靜姐和海燕招聘的嗎?”
劉小夏搖搖頭,“不是,是我一個親戚介紹的。也屬於撿漏吧。”
“雅總肯定羨慕死了。運河和泰州團隊都半死不活的。”王雨晨笑容燦爛。
劉小夏嘆了口氣,“或許吧。”
不知不覺間,隨著自己業績的突飛猛進,他和張雅雅的關係,也變的愈發的微妙了。
自己和張雅雅,真正的蜜月期,應該是剛入職的前三個月。那個時候,自己是個小白,什麼都不懂,張雅雅也舉步維艱,有點抱團取暖的意思。兩人關係的改變,是從東旺集團的事件開始。
現在,隨著團隊的發展壯大,王雨晨等人也會有她們自己的訴求,有些時候,自己也是被推著往前走。
北都,盛唐總部。劉小夏第一次見到何敏。
劉小夏是陪江濤來北都面試的,何敏作爲人力總監,自然得先見她。總部對江濤很重視,面試安排的特別快。
“我老家也是平州的,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北都工作。”何敏笑著說道:“咱們是老鄉。”
江濤有些意外,笑著問道:“你是平州哪裡的?”
“文城。”
“嗨!文城我太熟了,我在中行的時候,在文城幹過五年行長,天天上下班來回跑。你回老家的時候,通知我一聲,我攥個局。”江濤笑著說道。
“我聽小夏說,你從東海銀行辭職後,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主要做股權投資?”
江濤點點頭,“當時都在炒新三板,各地也陸續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我們主要是服務平州的一些新三板企業,幫企業做了一些投融資。”
“基金的錢,是你們自己募集的嗎?”何敏問道。
“不是,我們是和一些中小型券商合作,他們負責拉資金。當時行情好,市場上不缺錢。只要項目好,錢都是爭著搶著投資。現在不行了,都是一陣風。風口沒了,就露出原形了。”江濤說道。
“你在銀行工作了這麼多年,和當地企業應該很熟悉吧?”
“熟悉是真熟悉,但人家買不買理財,這件事還有待觀察。平州不比齊州,經濟落後。有錢的企業少。”江濤說道。
劉小夏笑著插話道:“齊州都是些國企,難搞的很。我齊州正兒八經的機構戶,只有三家,東山銀行、東山鐵控和秋山機械。我感覺,淄州、運河、賓州的市場反而更容易開發。”
“恆石鋼鐵不是齊州的嗎?”江濤問道。
劉小夏搖了搖頭,“是泰州的。齊州一堆國企,裡面一堆事。國Z委管理的又嚴格,麻煩的很。”
“平州一個樣,有錢的民營企業不太多。永平是真牛,咱不一定能拿下來。”江濤說道。
劉小夏點了點頭,“沒辦法,人家發達了,和S領導走的又近,目中無人也是正常的。”
何敏也沒有再問其他的問題,江濤的資歷擺在這裡,成立一家分公司都綽綽有餘,何況是二級分公司。
等時間差不多了,三人來到周林的辦公室。周林簡單一聊,非常滿意,笑著說道:“劉總招聘的都是大將,一個人能頂一家分公司。我看臨州團隊發展的勢頭很好啊!”
劉小夏心裡也有些驕傲,“穆曉慧又招聘了一名非常厲害的員工,已經做了4000萬的業績。目前來看,臨州團隊年化業績突破五億,應該很輕鬆!”
“臨州都能做五個億,平州得做多少?你自己說個數。”周林笑著對江濤說道:“我也不給你壓力。”
“我也做五個億吧!我感覺五個億都有難度,平州經濟太落後。”江濤笑著說道。
“對你來說,五個億太簡單了。咱們又沒有地域保護機制,劉總的客戶,一多半都是東海的企業。東山省這麼大,你完全可以做其他地區的客戶,沒必要被平州限制住。”周林笑著說道:“今年五個億,明年爭取十個億。”
江濤笑了笑,也沒推辭,“我爭取完成。”
“劉總,你今年的個人業績,能突破三十個嗎?”周林又問劉小夏。
劉小夏決定謙虛一把,笑著說道:“很懸。我客戶越來越多,還得發展團隊,感覺時間精力不太夠用了。”
“下一步,你要多組建團隊,充分放權,多培養一些團隊長。只有這樣,你才能越來越輕鬆。分總,得學會用人。”周林心情不錯,講述了一番他的管理之道。
劉小夏自然連連稱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