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5章 閱兵大典

祭太廟的程序正在進行,朱駿也沒有閒著,由於大明將近,大明自朱元璋在南京稱帝以來,已歷時整整三百零九年,再過一個月的那一天,在三百零九年之前,意氣風發的朱元璋穿著袞服,戴著朱冠,意氣風發的在這裡,向天下人宣佈了蒙古人的時代的結束,朱駿在這個時候終於明白了老朱的心情,那種艱難創業,提著腦袋爭奪九鼎,驅使千千萬萬的大軍聯合縱橫、北逐驅虜所創立的天下事何等的珍貴,而那一刻對於老朱來說又是何等的風光。

朱駿心底的一個想法醞釀了很久,一直沒有發作出來,直到今天,在這金陵城的紅色宮牆之內,朱駿打算付諸行動。

沐天波、楊嗣德、周慕白三個內閣大學士被請入勤政殿,整整一年不見,朱駿先是與他們寒暄了一番,朱駿便迫不及待的道:“諸位愛卿,如今我大明已脫胎換骨,收復天下也只是時間問題,朕打算在我大明建朝的那一日舉行閱兵盛典,以鼓舞軍民士氣,揚吾國威,諸位以爲如何?”

這種事當然是不能和那些舊官僚們商議的,否則什麼難聽的話都說的出口,什麼勞民傷財之類的話朱駿已經聽得太多,幾乎每一項國策擬定之前都有這種烏鴉嘴生事,這羣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沒有任何的遠見,永遠希望銀子呆在國庫裡發黴發爛,纔會稱讚盛世之舉,殊不知一個大國不只是銀錢滿倉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從經濟、文化、軍事、政治各個方面去考量,而閱兵之舉,一來是讓各軍耀武揚威威懾敵人,二來也能提高軍隊與民衆的士氣,又是一種對各軍之間的檢驗,朝廷把銀子花出去,也只是在國內消耗,最終還是要流回國庫的。

沐天波、楊嗣德、周慕白自然不是那種迂腐的官員,實事做地越多,那些迂腐的書生氣自然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所有的一切都是從朝廷的利益方面考量,三人聽到皇上的話先是愣了愣這個皇上的新主意是極多地,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層出不窮,他們早已見怪不怪了,如今皇上提出閱兵,三個內閣大學士自然縝密的思考起來。

首先,是錢糧的問題,各地守軍入京,這一路的花銷是必不可少的,少說也要百萬兩銀子,這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倒是沒有超出三個大學士的底線。

其次,當然是閱兵是否有多少好處,正如皇上所說的那樣,提振軍民士氣是一定的,士氣這玩意是虛無縹緲的,可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卻是不可或缺地,這一點周慕白是最有感觸,江南剛剛光復草創開發區時,許多的商人就不願意去那裡投資,原因是什麼?還不是因爲那裡離滿人的疆域太近,生怕投進去了錢,一旦滿人自北殺來,銀子打了水漂嗎?這其實就是士氣和信心的問題,不管你明軍打了多少勝仗,成就了多少戰功,可是人家商人是看不到地,所有人只相信自己所能看到的東西,那麼如果一支威風凜凜地軍隊出現在百姓們眼前,用閱兵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實力並非不是一個辦法。

再接下來便是收益的問題了,閱兵雖然是砸錢下去,但並非是完全聽不到響,至少修繕修繕御道,徵募一些民夫設置些景觀,還有入京的官兵吃住花用也是要出銀子的,這些銀子最終還是流向民夫以及各個商戶,而商戶又必須向工廠進貨,表面上看,所賺取地利潤微薄,可涉及的行業也是極多地,工廠、商戶賺到了錢,工人、民夫自然也有了好處,最終,再以稅金的方式回籠一部分流向國庫,一部分到了商人手裡,另外一部分則成爲了普通百姓地工錢。

“皇上,不知閱兵的規模如何?”沐天波首先發問。

朱駿早已有了構思,立即道:“各大軍區每區調精兵一千,人數應當在一萬左右,怎麼?三位愛卿若是沒有提議,朕就要擬發中旨了。”

楊嗣德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地道:“皇上。崇兵尚武原本並無不可。只是若是助長了此等風氣。文武不能相制。恐怕……”

楊嗣德提出地纔是問題地關鍵。漢人自宋以來。一直遵從地是以文制武地傳統。文人地地位崇高。而武官就算是封侯拜公也要比之矮了一截。這種文官體制或許有他地閃光點。至少英國人就是學習這種文官體制纔開始組建內閣。形成了近代地君主立憲制。可是文官體制並非是一無是處地。最

點便是抑武地問題。使得整個國家文風斐然。而武氣後遭受外敵入侵。有經驗地武將不能施展才華。卻要受到從未經歷過戰陣地文官轄制。其結果可想而知。

楊嗣德擔心地是。一旦尚武地風氣大開。那麼武人地地位自然扶搖直上。其實自朱駿執政時起。大明地武風便越來越加旺盛。而閱兵無將使武人地地位得到更大地提高。現在國家有一個精明強幹地皇帝在這裡鎮著自然是好地。若是有一天。繼位地主君不能轄制武人該怎麼辦?

朱駿喝了口茶。扶著御案沉吟著。其實這個問題他並不是沒有想過。歷史上太多武人利用軍事力量干政地例子。就是後世。軍人政變和干政地事例也是不勝枚舉。其實朱駿所用地辦法很多。首先。朝廷收歸了訓練新軍地權利。這樣。所有地新兵訓練都成了朝廷地專屬特權。新兵入伍之時。猶如一張白紙一般。因此前期地訓練對他們價值觀地影響尤爲重要。朝廷可以在新兵訓練時期灌輸大量地忠君思想。其次。朱駿收攏了軍官選拔地權利。在從前。表面上軍官由兵部任免。但是由於兵部遠在京城。對各軍之間完全沒有一丁點地瞭解。因此大多數地軍官任命還是先由高級軍官先擬出推薦地人員。兵部只負責蓋章便可。這就等於軍官還是必須先由高級軍官推薦才能升任。往往成爲高級軍官們安插己方勢力地手段之一。而現在不同地是。由於皇家講武堂地規模逐漸擴大。朝廷可以大批地向各軍輸送低級軍官。這些軍校便被灌輸了忠孝禮義信地基層軍官顯然是一道士兵與高級軍官之間地極好屏障。高級軍官若要造反。絕不再是登高一呼這麼簡單。要動搖一羣貪婪地下級容易。可是要讓一羣有理想地年輕軍官陪著你一起造反。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朱駿有恃無恐地地方就在這裡。馳道已經修建了。蒸汽機朱駿也向一些高級工匠提出了構思。研究出來只是時間問題。原先一個月時間才能抵達地地方如今只需要七八天。以後還會不斷地縮短。從理論上來說。土皇帝根本沒有生存地土壤。朝廷由於交通地便利可以隨時監控各地。武人造反可能性微乎其微。

“文官主掌國家政經要權,武人掌兵,朕既不會虧待文人,也絕不會武人,文武不是用來相制的,只有同存共榮纔是國家興旺之道,楊愛卿所慮的並非沒有道理,但是朕以爲,不必過於杞人憂天。

”朱駿蓋棺定論的說出一席話來,文武相輕幾乎折磨了中原皇朝數千年的時間,朱駿相信,隨著變革的來臨,能夠得到改變。

“既然如此,三位愛卿想必是沒有其他意見了?”朱駿掃視三個大學士一眼,隨後道:“那麼朕立即向各軍發旨,沐愛卿,你是內閣首輔,戶部的錢糧調度便交由你去辦。楊愛卿分掌著兵部,調令要速速發下去。”

朱駿的目光落在了周慕白身上,如今周慕白的侄女生下了一個公主,尚在襁褓之中,周慕白也算是正兒八經的皇親了,這些年來他主要負責的是各地開發區的事宜,極少有空與朱駿相見,曾經那個狂傲的中年如今已兩鬢斑白,顯然是過於操勞之故,朱駿語氣緩和了一些:“周愛卿留下,朕有事與他商量。”

皇上下了逐客令,沐天波、楊嗣德連忙從錦墩上站起來,一起告辭。

朱駿吹著新換上來的茶盞,御案下的周慕白坐在錦墩上也裝模作樣的喝著茶,沉默了片刻,朱駿才悠悠道:“周愛卿,最近各開發區的形勢如何?”

周慕白正色道:“回稟皇上,如今大明的發展重心主要集中於三地,其一是海都,那裡交通南洋,周邊藩國林立,因此開發區規模浩大,如今海都人口已達一百二十萬,開發區中的大小工廠有數千之多,該地的工業規模已經上了軌道。第二便是廣東、臺灣、瓊州一代,該地也是面向南洋的,相較於江南來說建立的要早一些,主要投資者多是南洋的民,規也在不斷擴大,尤其是珠江口一帶,其繁華與海都不遑多讓,如今微臣重點看顧的是江南開發區,江南一代原本就是魚米之鄉,交通便利,東臨東海,如今雖是草創,亦有了相當的規模,唯一缺憾的卻是工業原料的問題……”

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491章 英雄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227章 撈錢第38章 論策(下)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452章 平叛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48章 日進金斗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60章 洗腦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89章 爭國本第49章 船廠第186章 野外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476章 中標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94章 三藩第174章 內鬥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6章 信心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484章 降清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490章 巷戰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38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第149章 大捷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517章 攻佔盛京第238章 琉球第166章 問政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176章 召兵第481章 新軍營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117章 盛典第440章 競爭第558章 馴服餓狼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12章 李光地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09章 排蒙第179章 叛逃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不老實 殺你全家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176章 召兵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559章 困獸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40章 暴利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483章 圍城第49章 船廠第463章 萬歲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550章 教兒子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142章 假降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23章 防禦工事第572章 搶掠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204章 金龜婿
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491章 英雄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227章 撈錢第38章 論策(下)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452章 平叛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48章 日進金斗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60章 洗腦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89章 爭國本第49章 船廠第186章 野外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476章 中標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94章 三藩第174章 內鬥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6章 信心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484章 降清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490章 巷戰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38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第149章 大捷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517章 攻佔盛京第238章 琉球第166章 問政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176章 召兵第481章 新軍營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117章 盛典第440章 競爭第558章 馴服餓狼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12章 李光地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09章 排蒙第179章 叛逃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不老實 殺你全家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176章 召兵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559章 困獸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40章 暴利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483章 圍城第49章 船廠第463章 萬歲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550章 教兒子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142章 假降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23章 防禦工事第572章 搶掠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204章 金龜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永泰县| 元氏县| 平利县| 长海县| 顺昌县| 巴彦淖尔市| 永新县| 观塘区| 永定县| 雷波县| 上蔡县| 泾阳县| 乐平市| 饶阳县| 金山区| 青海省| 和龙市| 盐城市| 峡江县| 资兴市| 清新县| 泌阳县| 聂拉木县| 孝义市| 泰宁县| 临潭县| 泸水县| 南乐县| 罗平县| 方正县| 嘉义市| 广西| 南涧| 兴城市| 奉贤区| 汉中市| 花莲市| 社会| 孟村|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