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綰青那邊戰況已定,而黎昰這邊情況卻並不理想。只見黎昰揉了揉有些疼痛的太陽穴,將手中的公文放了下來。
湊近一看,桌上凌亂的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戰報,最爲矚目的當屬右上角的那兩件......
這時,帳幕被掀起,一縷陽光隨著入帳之人進入內部,黎昰瞇了瞇眼睛,待看清來人是楊安微微一愣“你怎麼來了?”
匆匆趕來的楊安立馬躬身行禮,也不怠慢連忙說道“昨夜前方快馬來報,雷震將軍殉國戰死,慕大人重傷昏迷...”
黎昰神經瞬間緊繃,一下子從椅子上驚的跳了起來“你說什麼!!”
楊安卻不敢再開口,黎昰扶住有些疼痛的腦袋,待穩定心神過後再度詢問道“那東盟聯軍呢?”
“據說慕大人巧使計謀,以聲東擊西之策與城中流民共同打開了章揚城西門,大軍勢如破竹拿下了城池,只可惜沒能及時剿殺幾位東盟聯軍的主將...他們似乎退守到後方的高丘之上,欲至平土決戰!”
黎昰左右徘徊了一會兒,神情極其的凝重“三軍火速向前推進,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裡與前部匯合,現如今前部缺了主將,羣龍無首,想必等不到平土決戰對方就會發動反撲了!”
楊安見到黎昰如此焦急的模樣心中咯噔一下,立馬行禮告退“微臣這就去辦!”
“等等,朕率五千輕騎先行,你則率領三軍在後!”黎昰急忙叫住了他,迫切的說道。
由此可見黎昰對這件事十分的重視,楊安再度領命告退“是!”
待楊安退出帳外,黎昰昂頭呼出一口氣,牙關緊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畫面一轉,那兩份顯眼的公文上赫然寫到“帝國東部叛軍四起”“臨川城三日淪陷”
......
遠在北方的潼關要塞,戰局依舊是那般不溫不火,沒有一點的動靜,李潼雖然知道其中定有陰謀,但他清楚不論怎樣的向衆人強調,人的耐心終有一天會被消磨殆盡,到那時候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雷鳴與孫九兒都不在身邊,自己並沒有值得信任的親信,雖掌握大權,但實質上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已入深秋,李潼望著城外泛黃的草木有些入神,身後的士兵將一件略厚的棉襖披到了他的身上“將軍,天氣轉涼了,還請好好照顧好身子...”
而正在那一剎那間,李潼眉頭一皺,一拳打在了那名士兵的胸口,鮮血濺上棉袍,四周的士兵聞聲趕來,只見一柄短刀從屍體的手中跌落。
李潼面不改色,慢悠悠的說道“拖下去。”
實際上這已經是第三十七回襲擊了,李潼也見多不怪,習以爲常了。
兩邊的士兵拉住死屍的左右手拖在地上拉走了...
“看來敵人已經逐步滲透到內部了...不知道皇帝那邊情況怎麼樣了...”李潼遠望故土的方向輕聲嘆息道。
(注:李潼這個人的智商有著一個極差,忽高忽低的,鑑於這個特殊屬性的存在,其行爲舉止,個人實力上都會因而受到波動,至於屬性特徵方面此處暫不贅述)
另一邊,奉命監視潼關東部諸國的孫九兒始終沒能得到任何與之相關的兵力調動,這令孫九兒也晃了神,但命令已然下達,又不好做出過多的改變,免得到時候敵軍趁著空隙強攻潼關導致無可挽回的局面。
畢竟她並沒有軍隊之間的實戰經驗,而帳下諸將也並非能人,並不靠譜。孫九兒只能等著雷鳴那邊的情報。
而雷鳴坐鎮長天四城也並不緊緊只是單單的觀望前沿戰局,更多的是收集敵軍的情報,以策應的形勢協同潼關戰事。
但就目前爲止,令雷鳴很意外的是,他居然截取了蘭斯大帝派送給前沿將帥唐世傑的信件,而信中卻清晰的提到退兵的指令。
理由也十分的充分——“西盟有舉兵東進的動向”,“東方魔族侵入曼陀羅王國急需增援”等等字眼。
但雷鳴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證實信中所說就是實情,鑑於雙方仍然處於交戰時期,本著萬不能掉以輕心的理念,雷鳴果斷的將信件焚燬了。
沒過多久,雅德蘭斯大軍又接到第二道命令,本駐紮在潼關前沿的六支大軍竟有三支開始向東部行軍,而剩下來的軍隊也開始階梯式的撤退。
潼關守軍歡呼雀躍,連同長天四城與側翼的孫九兒部都是這般。雖然除了雷鳴沒有人知道他們因何撤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真的離開了。
這場還未真正開始的戰爭就這般潦草的結束了?勝者心裡有些焦躁,笑罵他們是羣膽小鬼,貪生怕死之人;敗者帶著不甘和羞憤離去。
領軍的唐世傑遙望那座屹立於大地之上,巍峨雄健的城堡要塞,瞇著眼睛狠狠地甩動長鞭駕馬離開。
這戲曲上的一幕在李潼雷鳴的眼中卻並非是那般模樣,他們並沒有急著撤離,而是儘可能等待著戰局落幕的時刻...
而另一邊,在永恆帝國的東部各大領域掀起了一場狂潮,他們紛紛打著“懲新復古”的口號,煽動百姓揭竿而起。
各地的軍隊紛紛開始鎮壓,但情況似乎並不理想,這羣民衆有秩序的連續侵佔了大片領地,逼迫駐守的官吏郡王。
朝廷方面集結了一萬大軍趕赴東線,欲以鎮壓叛亂,朝野上下忙的不可開交。
鎮守皇庭的林程急取派兵鎮壓也是慌不擇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這個時候的黎昰還在南線作戰,倘若因爲此事左右了黎昰的戰略決策,會直接影響南線戰局。
林程這才徵求了朝廷官員的意見,更多的是得到了丞相殷龍的支持。
這天,林程從繁忙之中抽出時間去楊佑的墳頭祭拜,雖說道不同不相爲謀,但畢竟都是一同上位的兄弟。
多年的感情並不因爲各爲其主而就此打破,那日他本不想親手殺了他,但大勢所趨他終將難逃一死,與其在大牢裡受盡折磨,到不如給他一個痛快的。
話雖如此,但心中的愧疚也是難以磨滅的,林程在墳頭給他倒了壺好酒,細細的說道“大哥,永恆帝國終將在我皇的手裡大放光彩,前途無量,你就在天上看好了,那個席捲天下,威震八方的人到底是不是他...”
話音剛落,林程忽察異樣,呵斥道“什麼人,在哪鬼鬼祟祟的,還不給我滾出來!”
見到林程已然知曉自己的到來,楊哀也不躲避,連忙從樹後走了出來“隆中王,別來無恙啊...”
林程見是楊哀很是不悅“你來這裡做什麼?”
“一場偌大的陰謀即將到來,還請您多加留心啊...”楊哀意味深長的說道。
“不知道楊閣老這是什麼意思?”林程試探道。
“朝野上下人心浮動,牆頭草數不勝數,我皇建立新朝也殺了不少有實力的臣子,而最近流入朝中新的的血脈可都是丞相引進的人啊...”
林程眉頭一皺“你這是什麼意思?”
“提防著他,他並不是什麼好人...”
面對楊哀的勸誡,林程轉念一想,微怒,拔劍而起“自我皇登基以來,你就處處不滿,現如今我皇征戰在外,你卻在這挑撥我和丞相之間的關係,你到底想幹什麼?”
楊哀不怒不喜“我只是好意提醒你,一切抉擇的權利都在你的身上,我只是一個有名無權的文官而已...”
林程收劍入鞘,不予理會“我看的出來皇帝很中意你,雖然明面上沒說,但你能夠活到今天並不只是個意外...你走吧,我就當你沒有來過...”
見到林程聽不進去自己的話,楊哀也沒有強求,只是略微嘆息的撐著有些年邁的身子緩緩離開了。
說實在的,朝廷大部分權利雖掌握在林程的手上,但林程終究只是個武將,對於人心的研究終將是弱了點,不懂得爾虞我詐...
等到林程祭拜完楊佑便匆匆趕回府中,府門守衛一邊恭敬的行禮,一邊打開了府邸的大門。
林程對待楊哀所說的話並沒有過多的在意,反而對楊哀是否具有反叛之心表示懷疑,準備等著黎昰回京便仔細查查他的底細。
剛剛進入府邸,大門在一陣吱呀聲中沉沉的關閉了,而這時候的林程也停下了腳步,眼睛的餘光掃視著周圍,忽然發現今天較比以往要顯得格外的安靜。
但空氣中卻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彷彿是被人處理過了一般,右手緩緩伸向腰間的配劍,卻在那一剎那間,數支利箭劃破長空“嗖——!”的一聲刺了過來。
林程極快的拔出長劍應聲格擋,眼眸急速搜尋四周,怒吼道“是什麼人在那裡裝神弄鬼!?”
只見院內四周的牆後越出數人,他們身披白袍,持雙刀,面不示人。
林程看見他們吃了一大驚“嗯!!?”
這幫人他見過,赫然是當初“京黎之變”跟隨黎昰變革的白衣!
林程愣了良久“爲什麼!爲什麼你們要背叛我皇!”
面對林程的質問,白衣沒有回答,他們只是雙手擡起手中的雙刀,高呼道“殺!”
頓時間白衣齊聚而來,林程揮劍而至,雙方纏鬥在一起。刀劍無影,林程劍法超人,一連刺傷數人,但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白衣可是黎昰帳下精銳中的精銳。
林程當然知道這一點,待使出氣力震退三人,便抓住空隙飛騰出牆,但警覺的白衣並不給他這個機會,其中四人從袍下掏出銀白色的利爪狠狠的丟向了半空中的林程。
林程失去借力點,完全無法躲閃,利爪分別抓住了他的四肢,連接的繩索將他從空中又狠狠的拽了回來。
一下子摔倒地上的林程還沒來得及反抗,白衣者的刀鋒便早已沒入了他的身體,林程吐出一口血水,模糊的視野裡他看著其中一名白衣者的眼眸,是那般的熟悉,他驚恐的望著他“是...是...是你嗎...”
隨即林程便沒了生機,白衣人停頓了一會兒,細細的瓜分了林程的軀體,毫無感情的帶在了身上,便有序撤退了。
第二天,將近半日沒見到林程的諸位官員竟在家中收到了一個神秘的禮盒,裡面傳來腥烈的惡臭,赫然是一個人頭,一支殘肢,又或者是一個眼球,一個內臟。
林程被暗殺的消息也在同一時間傳至京都各地,一下子朝廷炸開了鍋,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