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蘭來到孔明帳外之時,正好聽見孔明詢問蔣琬他二人的優劣,於是駐足不前,凝神細聽。楊儀,孟獲等人見其如此,也都不上前開口通傳。等到孔明吐血之時,李蘭才邁步進帳,急切問道:“丞相貴體如何?”楊儀此刻卻不願表現出對孔明的不忠誠,搶上前去與蔣琬一起攙扶,併爲之擦拭血跡,神色表情關切之至。

孔明聽到蔣琬那句本無心之言,卻以爲對方是在指責自己無容人之量,仔細回想起來,氣急攻心吐血。不想這一口污血吐出之後,胸口的煩悶卻稍減,又見李蘭等人入內,孔明不由精神一振,轉對衆人道:“諸公且先出帳片刻,吾有話與李將軍商談。”孟獲還道是要談他族人之事,當即與衆蠻將出帳。楊儀,蔣琬也都依命而下,只有李蘭身後親兵裝束的容兒,遲遲不肯離開。

孔明遂開口道:“姑娘且寬心,吾已是半死之人,怎能傷害李將軍?”李蘭與容兒都是一驚,這幾日的血戰,容兒身上臉上都贓污不堪,只要不開口說話,根本不能看出其女兒之身。孔明知二人疑惑,復笑道:“姑娘外面雖然不能辨認,但進帳之後,目光一直不離李將軍身上。眼光之中飽含纏綿情意,若非女子,豈不是李將軍有……呵呵。”軍中帶有女眷,確實有些違背軍紀,李蘭也不便否認,轉頭對容兒,道:“你且先出去。丞相若有心至我於死地,你在不在帳中都無礙大局。”

等容兒出帳之後,孔明仍舊含笑道:“在此九死一生之際,將軍仍能有紅顏相伴,真是福分不淺。”李蘭不願與他盡說這些不相干的廢話,乃開門見山道:“丞相使威公請前來,莫非只是說這些?”孔明在李蘭面前並不願意顯露自己將死之事,強自打起精神,問道:“實在將軍在帳外,可曾聽見吾與公琰言語?吾似乎頗不如將軍,將軍以爲如何?”

李蘭笑而不答,緩步走到孔明身前,才低聲道:“公琰之言,丞相何必放在心上。公琰與伯濟自比,便是大大的錯了。”孔明擡眼看向李蘭,適才心中還自覺有些不如李蘭度量,現在聽對方提點,也不禁恍然。蔣琬與郭淮,有很明顯的區別,蔣琬主理政務,而郭淮卻是統兵大將。如果蔣琬也掌握著軍隊,李蘭即便再是大度,也不會不加以貶斥防備。孔明方纔被蔣琬逼問,一時並不曾想到這點,只是覺得李蘭能繼續任用他的部下,而他卻不能再任用對方部下,自覺在氣量之上,顯然落了下乘。又加上疑心蔣琬責罵自己氣量狹小,不能容人,是以孔明氣急吐血,現在卻豁然開朗,原來李蘭與自己也不過是一路人,氣色頓時好了許多。

李蘭一直笑看著孔明,仔細算來他也才四十來歲,卻已經兩鬢見霜,乍眼看去便是年近花甲之人。看來智者勞心,遠勝於愚者勞力,孔明常年施政爲國,設計害人總是有代價的。見到孔明傷勢不假,李蘭便知其意,彼是想在死前將蜀漢舉國之事託付於自己。所以李蘭才願意提醒孔明,自己與他本就是一路之人,並不見得雅量高致,對人也並非真誠相待,足可以肩擔蜀漢國政。

孔明聽到李蘭如此一說,乃笑道:“將軍誠不欺吾。適才吾已將諸事告知公琰,可轉告將軍,但有兩件事,吾需得親口轉告將軍。”李蘭恭恭敬敬一揖到地,道:“還請丞相賜教。”孔明自知時候不多,也不願去分辨李蘭是真心,還是假意,並不先言其事,而是問道:“今吾放將軍一條生路,更助將軍安定南方,不知在吾身後,將軍將如何處之?莫非仍舊揹負叛臣賊子之名?”

人死爲大,以前李蘭對孔明確實存在不少恨意,但他並不是小肚雞腸的人。且不說孔明現在相助於他,即便沒有這些事情,李蘭也不願意讓孔明揹負罵名入土,遂不假思索,便答道:“丞相但可放心,身後之事,吾必盡心安排,使以公卿之禮安葬,至於叛亂等等罪名,皆可平復。”

孔明又略帶疑惑地打量李蘭,問道:“此將軍肺腑之言?”見李蘭點頭之後,孔明不禁微微搖頭,嘆息道:“常年與將軍交手,皆以將軍有婦人之仁,果不其然。吾既已死,何需計較身後之名?忠臣良相也罷,亂臣賊子也罷,與我何干?反是將軍,若不將吾之罪名公諸於世,將軍如何使得朝中百官信服?吾若是忠臣,將軍卻如何自處?”

李蘭一時不曾想到如此深遠,聽後便又躬身一禮,道:“丞相教誨的是。”孔明繼續道:“吾死之後,將軍可將各種罪行,廣告天下,又有公琰爲證。朝中如文偉,正方等人便不會再有異心,而盡心輔佐將軍,克成大業,此一事也。”說完又微微停頓,便以眼色示意李蘭附耳過去。李蘭此刻對孔明不敢露出絲毫懷疑,毫不猶豫就靠上前,低聲問道:“丞相有事情但請吩咐。”

孔明偷眼瞟向帳外,又極力壓低聲音,問道:“將軍以爲當今如何?”見李蘭臉色有變,乃輕笑道:“吾此刻乃誠心欲助將軍,將軍切不可以謊言相欺。”李蘭雖然知道孔明或者沒有惡意,但他是必死之人,隨便說什麼都可以,自己卻還要繼續在劉禪駕下當差,不能隨心所言。孔明見其仍舊沉吟不語,臉色微慍,冷然道:“事到如今,將軍還是沒有絲毫誠意,豈不讓人心寒?”

現在不禁李蘭生死,就連山上那數百口性命都或多或少的掌握在孔明的手中,原本相談甚歡,萬不能因爲這一語失和,前功盡棄。李蘭只得喃喃道:“當今主上少年……”孔明卻打斷他說話,道:“將軍便要言不由衷了。先帝喪期,主上卻仍娶立皇后,豈非大大的失孝?”見李蘭不敢接口,又繼續道:“吾久在成都,深知主上無能,將軍若不能善自相處,只怕日後將軍將處處制肘。”

劉禪是什麼樣的人,李蘭可比孔明清楚的多,在歷史上孔明與姜維的北伐有幾次便是被他的詔書召回,以至於功敗垂成。孔明的言外之意,便是想要李蘭日後在兩難之時,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被劉禪這個白癡約束。能將這樣的話說出來,李蘭確實能感受到孔明的誠意,眼光之中便多了幾分感激。孔明見李蘭聽明白了自己的言語,也不禁面露微笑……

@!!

()

第三十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卷第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章第94章 上第十八章第108章 下第57章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69章 弟代兄曹植赴樊城(上)第119章 下第50章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120章 上第99章 上第十八章第92章 下第122章 下第二百零四章第十八章第114章 下第二十五章第76章 出遊獵關興搏虎(上)公子大大的禮物第108章 下第69章 父逼子曹彰攻魯山(下)第46章 淹七軍龐德受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第104章 下第57章 下第二百九十章第103章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第86章 下第十八章第三百章第三百一十章第42章 奉王命李蘭督軍(上)第58章 奪兵權出戰呂蒙(上)第十三章第121章 上第九章第76章 七夕節兩騎夜行(下)第十五章第三十章第112章 上第56章 下第91章 上第二卷第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一卷第十二章第74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上)第一章第78章 反中計冤家逢路窄(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二百零七章第二十三章告書友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二卷第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七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53章 下第71章 侄殺叔初生牛犢(下)第七章第十四章第十九章第121章 上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二卷第四章第二百零五章好東西大家分著看第116章 上第三章第114章 上第85章 上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60章 激士氣李蘭擂鼓(下)
第三十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二卷第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章第94章 上第十八章第108章 下第57章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69章 弟代兄曹植赴樊城(上)第119章 下第50章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120章 上第99章 上第十八章第92章 下第122章 下第二百零四章第十八章第114章 下第二十五章第76章 出遊獵關興搏虎(上)公子大大的禮物第108章 下第69章 父逼子曹彰攻魯山(下)第46章 淹七軍龐德受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第104章 下第57章 下第二百九十章第103章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第86章 下第十八章第三百章第三百一十章第42章 奉王命李蘭督軍(上)第58章 奪兵權出戰呂蒙(上)第十三章第121章 上第九章第76章 七夕節兩騎夜行(下)第十五章第三十章第112章 上第56章 下第91章 上第二卷第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一卷第十二章第74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上)第一章第78章 反中計冤家逢路窄(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二百零七章第二十三章告書友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二卷第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七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53章 下第71章 侄殺叔初生牛犢(下)第七章第十四章第十九章第121章 上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二卷第四章第二百零五章好東西大家分著看第116章 上第三章第114章 上第85章 上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60章 激士氣李蘭擂鼓(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遂宁市| 绵阳市| 乌鲁木齐市| 铁岭县| 凯里市| 乐都县| 长垣县| 进贤县| 财经| 获嘉县| 蒙山县| 乌拉特前旗| 涟源市| 灵武市| 扎鲁特旗| 巴彦县| 黔西| 疏附县| 遵义县| 繁峙县| 西安市| 渑池县| 平泉县| 泸西县| 永康市| 镇赉县| 太仓市| 临桂县| 泾川县| 鞍山市| 安福县| 红安县| 兰州市| 普安县| 城市| 兴国县| 毕节市| 革吉县| 杭锦旗|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