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爭論(下)

華南方面軍總司令孫明元帥想了想,也開口說道:“我也認爲應(yīng)該先打印度。不過,在打印度之前,是不是可以先在非洲動一下手,擺一擺樣子。照總參的說法,英國人有意放棄印度,如果我們單單隻打印度的話,引不起太大的轟動,減輕不了德國人的負擔。非洲是協(xié)約國列強的大後方,非洲的豐富的資源,是他們得以支撐住這場戰(zhàn)爭的最大的保證。非洲有失,協(xié)約國肯定大驚失色,他們很有可能會派大批部隊前來,我們就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也起到了引虎出山的作用,對德國人也有一個好交待。等協(xié)約國出兵非洲的時候,我們立刻撤退回馬達加斯加。在那裡,我們準備修建大量機場,只要再派幾萬部隊把守著,協(xié)約國想拿下馬達加斯加也沒那麼容易。中東麼,雖然總統(tǒng)說那地方很重要,可是從戰(zhàn)略上看,那地方現(xiàn)在只是一個小角落,對戰(zhàn)局的影響並不大,而且,那裡的穆斯林勢力根深蒂固,得費不少時間去處理。我們可以先拿下印度,然後經(jīng)由印度和伊朗慢慢地東進,慢慢地把協(xié)約國勢趕出中東,並最終佔領(lǐng)蘇伊士運河,爲印度洋艦隊進攻地中海開闢一條便道。至於北美洲和南美洲麼,我也同意陳劍元帥的看法,那地方是重要,可是,現(xiàn)在不是時候。我剛纔稍微估算了一下,要想進攻美洲,單單一個太平洋艦隊,根本就無法完全保證後勤航道的安全,最起碼得把印度洋艦隊也派出大半才行。可是,如果不拿下印度,印度洋艦隊根本就沒辦法放心大膽地東調(diào),一旦許輝大將率艦隊離開了印度洋,協(xié)約國的聯(lián)合海軍會立刻再度南下,那個時候,我們想要再回到印度洋。可就麻煩了。”

大夥兒你一句我一句的,越說越熱鬧。這些人可都是軍人,爽直得很,說得上癮了,拍桌子瞪眼睛的大有人在,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們可是在總統(tǒng)的辦公室裡面。這些個傢伙,在共和軍裡可都是老朋友了,以前就常爲了一些事情吵過架,可是。每吵完後,大夥兒又哥倆好地喝開了。根本就沒有往心裡去,現(xiàn)在年紀雖然大了一些,可是那脾氣,也一點兒也沒有改變。林龍等幾個共和軍的真正大佬們,嘴裡叼著香菸,饒有興趣地看著,也不阻攔,把這些天各一方的傢伙找來,就是要讓他們討論一下。現(xiàn)在他們討論得正歡的,幾個大佬們還巴不得呢。

林傑冷眼看著,並且默默地記下了各個大將、元帥地觀點。他注意到,只有兩個人主張先打歐洲,一個是西北方面軍的司令員王保生元帥,一個是裝甲集團軍羣的司令員王猛元帥。王保生支持先打歐洲,自然有他的理由。他的西北方面軍。憑著七個軍共三十五萬的中國部隊,再加上幾十萬戰(zhàn)鬥力方面差了很多的日本僱傭軍,一直在跟俄羅斯的兩百多萬精銳部隊對抗著。打得很是艱苦,他當然希望先幹掉俄羅斯,出一口惡氣得了。這一年多來,各條戰(zhàn)線捷報頻傳的,就他西北方面軍。卻不得不一步步後退。讓出了裡海低地,讓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部分控制權(quán)。甚至於還讓出了哈薩克丘陵南部地一些地方,他心裡憋得很啊。

王猛元帥支持先打歐洲的原因也挺簡單,他是林傑手中地一張王牌。這一年多來,在戰(zhàn)場上使用坦克是正常的事情,不過,一次性頂多只出動一兩個裝甲師,規(guī)模極少上到一個軍的。可是,王猛的手下,可是中國最具實力的裝甲部隊啊,訓(xùn)練了這麼久時間,卻愣是找不到上場表演的機會,難怪他急得直罵人呢。他支持先打歐洲,當然是爲了能夠讓自己好好地打個痛快。林傑組建裝甲集團軍羣,把如此之多的坦克全放他一個人那裡,就是爲了能夠在歐洲戰(zhàn)場上逞一逞威風(fēng),把協(xié)約國的那些王八蛋們打得落花流水的。也只有歐洲地地形,才適合象裝甲集團軍這樣超大規(guī)模的重機械化部隊縱橫馳騁,你想把王猛派到南部和森林和水鄉(xiāng)作戰(zhàn),他的重機械化部隊,根本就連路也走不了。

除了這兩個人之外,包括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錢春洪元帥、中原方面軍總司令吳天樂元帥、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薩冰元帥都支持先打印度,畢竟,從各個方面考慮,先打印度,可能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一件事情了。看樣子,還是得先打印度了。只是,怎麼解決德國人的問題,還真是一件難事,即不要讓威廉二世失望,也不會太傷了咱中國軍隊的筋骨,這還得再仔細掂量掂量。

揮了揮手,叫來了自己的幾個哥哥堂哥,幾個人在角落裡面嘀咕了半天之後,終於做出了決定。林傑回到座位上,拍了拍桌子,止住了仍然在熱烈討論地大將、元帥們:“各位,我剛纔仔細地聽了你們的意見,我發(fā)現(xiàn),除了王保生元帥和王猛元帥外,幾乎所有的人都贊成先打印度。我看啊,今天請大家來地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我們就按照大夥兒的意思,先打印度得了。至於打印度之前,要不要先拿南非開一下刀,我得再跟幾個元帥商量一下,還得跟德國的那個威廉二世商量一下,至少咱們得讓德國人知道,我們中國是很關(guān)心盟友的處境地。這樣好了,大夥兒先回去準備一下,兩個月後進攻印度,爭取在兩三個月之內(nèi)結(jié)束戰(zhàn)鬥。此戰(zhàn)就由華南方面軍地孫明元帥指揮,由印度洋艦隊的許輝大將提供掩護,同時,中原方面軍地吳天樂元帥得保證在一個月之內(nèi),抽調(diào)四個軍的新軍加入到華南方面軍,還得督促日本僱傭軍加快訓(xùn)練速度,要他們在兩個月之內(nèi),準備好起碼十個軍的兵力,以後維持印度的安全,就靠這些炮灰了。”

第1章 戰(zhàn)前會議(6)第16章 偷襲(2)第37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6)第42章 陰陽對話(下)第46章 肉骨頭(中)第34章 視察(下)第82章 中國人的怒吼(上)第34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3)第18章 出擊(上)第37章 收復(fù)臺灣(7)第36章 將星墜落(下)第45章 不利局勢(中)第43章 利益第一(上)第7章 強攻(上)第15章 香山閒話(上)第1章 宣戰(zhàn)第37章 談判(中)第38章 掃墓(中)第18章 佈局(2)第25章 大棒和胡蘿蔔(中)第5章 解釋來歷第29章 家書第8章 強攻(下)第35章 記者招待會(下)第53章 狼與狽(上)第13章 請德國人上船(4)第43章 火燒日本(4)第7章 美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下)第5章 頭痛的布林頓(中)第7章 強攻(上)第3章 聚首(上)第32章 求和(下)第12章 建國(1)第15章 機會來了(中)第4章 又見陳一(中)第49章 林傑的發(fā)言(上)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22章 孤注一擲(中)第44章 火燒日本(5)第53章 日本的情況(下)第31章 巴拿馬空戰(zhàn)(上)第9章 記者招待會(2)第20章 日本內(nèi)亂(下)第12章 受降(1)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19章 偷襲(5)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28章 偷襲西班牙鎮(zhèn)(上)第37章 水煮高盧雞(下)第7章 幸災(zāi)樂禍第28章 聯(lián)軍司令(下)第42章 勝利果實(二)第54章 南美聯(lián)盟第22章 裝甲軍第2章 德國的妥協(xié)(下)第15章 判斷(上)第35章 坦克前進(下)第2章 回馬槍(下)第4章 出兵(8)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33章 視察(中)第19章 異樣的寧靜(上)第8章 糧食問題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39章 掃墓(下)第7章 強攻(上)第44章 陸軍的問題(上)第17章 判斷(下)第37章 中途島海戰(zhàn)(下)第37章 收復(fù)臺灣(7)第35章 中途島海戰(zhàn)(上)第29章 分析的結(jié)果(中)第42章 明碼標價(上)第6章 日本投降(6)第39章 掃墓(下)第46章 齊默曼密電(下)第4章 試探(上)第31章 彙報情況(下)第26章 佯攻(上)第4章 美國人的反撲(上)第32章 斯里蘭卡獨立(上)第37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6)第20章 收復(fù)東北第91章 福熙撤退第20章 協(xié)約國的不諧之音(下)第17章 判斷(下)第38章 收復(fù)臺灣(8)第78章 總統(tǒng)的結(jié)局(下)第39章 出乎意料的結(jié)果第23章 麪包的妙用(中)第27章 索姆河戰(zhàn)役(中)第22章 出兵(1)第32章 斯里蘭卡獨立(上)第6章 承德之役(13)第16章 追殲日本海軍(2)第18章 庫圖夫第34章 徐福之墓(下)第10章 鬼子的反擊(10)第16章 大沽口海戰(zhàn)(2)第12章 鬥智(下)
第1章 戰(zhàn)前會議(6)第16章 偷襲(2)第37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6)第42章 陰陽對話(下)第46章 肉骨頭(中)第34章 視察(下)第82章 中國人的怒吼(上)第34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3)第18章 出擊(上)第37章 收復(fù)臺灣(7)第36章 將星墜落(下)第45章 不利局勢(中)第43章 利益第一(上)第7章 強攻(上)第15章 香山閒話(上)第1章 宣戰(zhàn)第37章 談判(中)第38章 掃墓(中)第18章 佈局(2)第25章 大棒和胡蘿蔔(中)第5章 解釋來歷第29章 家書第8章 強攻(下)第35章 記者招待會(下)第53章 狼與狽(上)第13章 請德國人上船(4)第43章 火燒日本(4)第7章 美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下)第5章 頭痛的布林頓(中)第7章 強攻(上)第3章 聚首(上)第32章 求和(下)第12章 建國(1)第15章 機會來了(中)第4章 又見陳一(中)第49章 林傑的發(fā)言(上)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22章 孤注一擲(中)第44章 火燒日本(5)第53章 日本的情況(下)第31章 巴拿馬空戰(zhàn)(上)第9章 記者招待會(2)第20章 日本內(nèi)亂(下)第12章 受降(1)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19章 偷襲(5)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28章 偷襲西班牙鎮(zhèn)(上)第37章 水煮高盧雞(下)第7章 幸災(zāi)樂禍第28章 聯(lián)軍司令(下)第42章 勝利果實(二)第54章 南美聯(lián)盟第22章 裝甲軍第2章 德國的妥協(xié)(下)第15章 判斷(上)第35章 坦克前進(下)第2章 回馬槍(下)第4章 出兵(8)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33章 視察(中)第19章 異樣的寧靜(上)第8章 糧食問題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39章 掃墓(下)第7章 強攻(上)第44章 陸軍的問題(上)第17章 判斷(下)第37章 中途島海戰(zhàn)(下)第37章 收復(fù)臺灣(7)第35章 中途島海戰(zhàn)(上)第29章 分析的結(jié)果(中)第42章 明碼標價(上)第6章 日本投降(6)第39章 掃墓(下)第46章 齊默曼密電(下)第4章 試探(上)第31章 彙報情況(下)第26章 佯攻(上)第4章 美國人的反撲(上)第32章 斯里蘭卡獨立(上)第37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6)第20章 收復(fù)東北第91章 福熙撤退第20章 協(xié)約國的不諧之音(下)第17章 判斷(下)第38章 收復(fù)臺灣(8)第78章 總統(tǒng)的結(jié)局(下)第39章 出乎意料的結(jié)果第23章 麪包的妙用(中)第27章 索姆河戰(zhàn)役(中)第22章 出兵(1)第32章 斯里蘭卡獨立(上)第6章 承德之役(13)第16章 追殲日本海軍(2)第18章 庫圖夫第34章 徐福之墓(下)第10章 鬼子的反擊(10)第16章 大沽口海戰(zhàn)(2)第12章 鬥智(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达州市| 望谟县| 会理县| 房山区| 宁明县| 寻甸| 江西省| 红安县| 无棣县| 凤山县| 华池县| 山东| 东港市| 沁源县| 布尔津县| 崇州市| 封开县| 邓州市| 博客| 天水市| 镇巴县| 资中县| 闻喜县| 子长县| 南溪县| 伊金霍洛旗| 陈巴尔虎旗| 房产| 开江县| 南投县| 柘荣县| 海晏县| 翁源县| 深州市| 犍为县| 秦安县| 九龙城区| 龙山县| 隆德县|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