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6章 大家都有難處

大夏王朝的武成時代已經終結,嶄新的隆昌時代已經到來。

楊致此番赴任,沒打算去各地海關分署巡視,而是直往金陵。先帝駕崩與新皇登基,雖然先前制訂的所有應對預案都沒用上,但無異於一場實戰演習。楊致很想了解演習成效,爾後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在趙啓羽翼未豐之前,只會沿襲先帝時期的策略,對楊致既用且防。楊致有錢、有權、有地盤、有艦隊,幾乎已是公開的秘密。趙啓與先帝一樣,一來顧不上,二是沒辦法,三是師出無名,再次從戰略上考慮,無論楊致有多大能耐,山東外海諸島與夷州的土地、資源、人口終歸有限,或可與大夏抗衡一定時日,若想掉過頭來吞掉大夏是絕無可能。

先帝在世之時曾與趙啓無數次談及楊致,父子倆在另一節亦持相同看法:楊氏集團未必就是鐵板一塊。秦氏架構龐大,分號遍佈天下,僱工數以萬計,根基只能紮在大夏,皇權威壓之下的顧慮,遠非楊致可比。徐文瀚有宰輔之才,衛飛揚有將帥之能,這都不假,若逢事有萬一,難道都會不顧一切的追隨楊致遠走海外不成?海關總督衙門乃是大夏官署,那就更不足慮了。收歸朝廷,不過是早晚的事。俗話都說一個好漢三個幫,頂尖人才不是大路貨,他楊致一個人憑什麼去包打天下?

而按楊致的第二步構想,至少又能爭取到三年的寶貴時間。現在已經奠定了初步基礎,接下來就該卯足了勁進入快車道了。

財富,武力,人口,三者缺一不可。財富可以掠奪式的賺取,武力可以不懈的打造,但人口的穩定良性增長,尤其是要分享人口紅利,卻是萬萬急不來的。沒有戰亂。沒有天災,安居樂業,自古至今就是小民百姓們心底最樸素、最實在的願望。剛以優厚的條件吸引他們移民定居,還沒過上幾天安生日子。又鼓動他們準備遷往更爲遙遠的海外,誰願意這麼瞎折騰?

趙啓目前最爲明智的選擇,就是學他老爹生前裝聾作啞的套路,以求於楊致兩下相安。

時間。趙啓與楊致最需要就是時間,各自最大的優勢也是時間。

突厥遣使來朝之事。徐文瀚與楊致皆有先見之明,竟是一語成讖。

夏曆隆昌一年二月,索力可汗傾西突厥舉國之力,在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時節,出其不意的向東突厥發動突襲。以原右賢王爲可汗的東突厥一衆王公貴族被誅殺殆盡,東突厥遂滅,大漠重歸一統。

三月,索力可汗再度遣使來朝“請罪”。聲言只因草原遭遇蝗災,幾至寸草不存。繼而嚴冬來臨,牛羊馬匹凍餓倒斃無數。而大夏援助糧草太少。遠不足以供其熬過一冬。於是“迫於無奈”,來不及向“天朝上國”請示,只得向東突厥發動突襲,以保屬下部族能夠活命。

大夏正值改朝換代,新老交替之時無暇他顧。去秋塞外草原爆發蝗災確有其事,以此爲藉口向你索要糧草,你小裡小氣的把我當成叫花子打發,也是事實。沒辦法,我也是一大家子要吃飯啊!沒到你家來燒殺搶掠就不錯了,難道你還不許我去搶別人?本來沒你什麼事的。但因你腰桿子太過硬朗,又怕你怪我,所以特地遣使前來請罪。夠客氣的了吧?

蒼茫大漠,歷來不乏梟雄之輩。索力對於時機把握極準。外交手段十分圓熟。

歷代中華王朝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峙中,能夠長期佔據絕對優勢的屈指可數。如今的大夏根本不具備徹底征服突厥的實力與條件,更沒有悍然向突厥發動全面戰爭的決心與勇氣。

連瞎子都看得出來,索力可汗遣使前來示弱請罪,不過是緩兵之計。趙啓需要鞏固皇位,索力同樣需要收拾殘局。鞏固汗位,兩家都不願開戰。但突厥民族向來崇尚武力,索力要應對的局面,比趙啓要簡單得多。不管怎麼說,自夏曆武成二十五年以來,因突厥分裂而形成的有利戰略態勢,已經不復存在了。

你高興也好,不樂意也罷。人家那邊都打完收工了,總不能讓他把吞進肚裡的肉再吐出來恢復原樣吧?好歹言不由衷的順勢道個賀,將突厥使節打發走人。

趙啓貌似不動聲色,從容處置,實則鬱悶之極,甚至是窩了一肚子火。這一日散朝之後,將自己關在御書房裡,一言不發的呆坐了近兩個時辰。

先帝駕崩後,內侍馬成奏請自願守陵三年,新皇如今的貼身內侍是金子善,也兼貼身保鏢。趙啓打小就不喜歡金子善,但他認爲喜歡與任用是兩碼事。

突然開口問道:“子善,如若先皇在世,將會怎生處置此番突厥來使之事?”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如果。金子善面無表情的道:“回皇上,免除突厥一年貢賦,援助糧草二十萬石,都是數月之前先帝的旨意。”

趙啓沮喪的道:“朕就知道,問了也是白問。——召徐文瀚來見!”

徐文瀚應召而來之後,趙啓徑直問道:“文瀚,朕這番處置突厥來使之事,你以爲如何?”

徐文瀚惜字如金的道:“尚可。”

“尚可”的意思,就是一般般。趙啓頹然問道:“你是不是對朕很失望?”

“皇上言重了。臣不敢。”

“是嗎?……那朕再問你,換做是楊致,他會勸諫朕怎麼做?朕自小與你們兄弟相熟,別說你不知道。”

“皇上既是這麼說,應該比臣更瞭解楊致。依臣愚見,若真換做是楊致,早在去年突厥遣使之時,他就會力主派兵尋戰。在索力可汗向東突厥發動突襲之時,他又會力主趁虛進攻。此番突厥再度遣使來朝,他仍會極力主張開戰。”

徐文瀚與楊致氣味相投,見解向來基本一致。換句話說,徐文瀚只是藉機假託楊致之口,說出自己的看法。

趙啓的心機再怎麼深沉,畢竟還很年輕。聽徐文瀚這麼一說,臉上有點掛不住了:“你的意思是,朕本有三次開戰的機會,但都沒能好好把握?楊致因血戰大漠而名振天下,一力主戰,焉知不是出於個人意氣?朕想聽你說一說開戰的理由。”

徐文瀚淡然答道:“臣只是就皇上的問詢據實回奏,別無他意。兵兇戰危,乃是國之大事。楊致素來見事深遠,從來不做損己無利之事。臣敢以性命擔保,他一力主戰絕無本分私心。”

“至於開戰理由,往大處說,突厥自古以來便是我中華王朝的北方強敵,但有打壓削弱的機會,豈有放過之理?往小處說,楊致當年在兩國議和之時幾度尋釁,悍然斬殺突厥國師忽爾赤,皇上應該記憶猶新。於他而言,開戰需要理由嗎?有沒有理由,當真那麼重要嗎?要找個理由很難嗎?大夏曾與突厥達成過無數和議,他們撕毀和約派兵南下燒殺搶掠時,給過大夏理由嗎?”

趙啓不禁一時默然。無奈的嘆道:“你方纔也說了,兵兇戰危,乃是國之大事。你應該知道,朕有朕的難處。”

徐文瀚意味深長的道:“臣知道皇上有難處。但不知皇上可曾想過,與突厥開戰委實是有利無弊。從戰術層面來說,去年突厥遭遇天災,又即將入冬,還須嚴防東突厥來襲。大夏出兵,戰之必勝。索力全力攻襲東突厥之時,後方必然空虛,仍可戰之必勝。此番遣使來朝,趁其兵疲將倦,喘息未定,立足未穩,依然可以戰之必勝。”

“從戰略層面來說,既可持續保持對突厥的有利態勢,確保其五到十年之內無力派兵南下。而皇上新登大寶,又可一戰立威。”

“臣斗膽妄言,還望皇上恕罪。”

趙啓苦笑道:“你我之間,亦師亦友,理當坦誠相見,知無不言,有什麼恕罪不恕罪的?朕承認,和有和的道理,打有打的好處。正因如此,朕才覺得心裡憋得慌,才召你來說說話。你且告退吧!”

徐文瀚離去後,趙啓又向金子善問道:“方纔有些話,朕是不是說的有點過了?”

金子善猶豫片刻,答道:“皇上憂心國事,本就不該操之過急。依據當下情勢來看,如若可以不做,最好是什麼都不做。這樣的話,皇上站在高處,可以看清楚很多人,想明白很多事。臣竊以爲,皇上並無錯處。”

趙啓嘴角泛起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老太尉已經年過七十了吧?朕不急。”

就在趙啓糾結鬱悶之時,楊致也忙得不可開交。

抵達金陵之後,立即召集雲娘與薛青雲以及商務偵緝司的下級統領,對上次返京之前制訂的預案再度進行推演。爾後向各地分署陸續發出公函或密信,作出相關安排與部署。繼而聯絡金利來商號、秦驕陽與秦空雲,商討下一步行動事宜。一直忙到四月中旬,才乘船渡海前往夷州。

楊致在夷州呆了近一個月,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將出海拓荒殖民的計劃暫時擱置。

如今夷州人口不過百萬,早期移民與原住民就已過半,真正能夠倚靠的後來移民雖然日漸增多,但目前還只有四十萬上下。在人口沒有達到一定基數之前,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持續穩定的產出。可單純依靠外界輸血維持,絕非長遠之計!(。)

第42章 獸性第58章 冒犯自己的下場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355章 風雲突變第170章 別樣小年夜第292章 回家看火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49章 縱火第299章 前度總督今又來第365章 簡單條件第104章 合夥的本錢第35章 雞肋第64章 徹底光棍第250章 最掛心的事第372章 有大用的賬簿第206章 便宜外公第171章 子系黃鼠狼第254章 請辭第320章 瘋子的霸氣第96章 和平典範第110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38章 順便發財第246章 真的怕你第225章 有天賦的小舅子第34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7章 伍趣三第318章 逼供(上)第383章 出戰第374章 銷魂的朝議第265章 搶劫帶來的商機第170章 別樣小年夜第134章 誘惑第322章 要麼做絕第111章 邪乎第228章 夜有故人來第199章 分贓第24章 求你做我姐夫第379章 升帳第276章 過把癮第30章 結拜第4章 嚴峻的任務第344章 突厥來使第103章 暗黑大亨第326章 年禮第124章 楊一刀第153章 金利來第172章 口水仗第7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9章 不是誣告的誣告第346章 大家都有難處第289章 出了口惡氣第259章 高人第193章 迎駕第64章 徹底光棍第272章 圓滿第161章 家事不足慮第408章 求職第174章 八方狗仔隊第391章 楚使第140章 臥底第342章 我就是我第8章 何處不相逢第182章 交底第70章 死得不是地方第269章 天價門票第118章 毅先生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143章 公不離婆第229章 又見朱靈兒第82章 事事皆學問第209章 登場第132章 遇伏第93章 殺心頓起第248章 說媒第392章 故友之和談(上)第164章 自作聰明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308章 訓斥第346章 大家都有難處第26章 夏帝第143章 公不離婆第27章 資格問題第59章 回家第35章 雞肋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307章 愛來不來第118章 毅先生第27章 資格問題第270章 添丁之喜第287章 老熊還是老熊第38章 羣毆第117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267章 涼拌的前因後果第1章 楊家大少爺第55章 豬頭也瘋狂第250章 最掛心的事第308章 訓斥第377章 把皇帝幹掉的設想第192章 守株待兔
第42章 獸性第58章 冒犯自己的下場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355章 風雲突變第170章 別樣小年夜第292章 回家看火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49章 縱火第299章 前度總督今又來第365章 簡單條件第104章 合夥的本錢第35章 雞肋第64章 徹底光棍第250章 最掛心的事第372章 有大用的賬簿第206章 便宜外公第171章 子系黃鼠狼第254章 請辭第320章 瘋子的霸氣第96章 和平典範第110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38章 順便發財第246章 真的怕你第225章 有天賦的小舅子第34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7章 伍趣三第318章 逼供(上)第383章 出戰第374章 銷魂的朝議第265章 搶劫帶來的商機第170章 別樣小年夜第134章 誘惑第322章 要麼做絕第111章 邪乎第228章 夜有故人來第199章 分贓第24章 求你做我姐夫第379章 升帳第276章 過把癮第30章 結拜第4章 嚴峻的任務第344章 突厥來使第103章 暗黑大亨第326章 年禮第124章 楊一刀第153章 金利來第172章 口水仗第7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9章 不是誣告的誣告第346章 大家都有難處第289章 出了口惡氣第259章 高人第193章 迎駕第64章 徹底光棍第272章 圓滿第161章 家事不足慮第408章 求職第174章 八方狗仔隊第391章 楚使第140章 臥底第342章 我就是我第8章 何處不相逢第182章 交底第70章 死得不是地方第269章 天價門票第118章 毅先生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143章 公不離婆第229章 又見朱靈兒第82章 事事皆學問第209章 登場第132章 遇伏第93章 殺心頓起第248章 說媒第392章 故友之和談(上)第164章 自作聰明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308章 訓斥第346章 大家都有難處第26章 夏帝第143章 公不離婆第27章 資格問題第59章 回家第35章 雞肋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307章 愛來不來第118章 毅先生第27章 資格問題第270章 添丁之喜第287章 老熊還是老熊第38章 羣毆第117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267章 涼拌的前因後果第1章 楊家大少爺第55章 豬頭也瘋狂第250章 最掛心的事第308章 訓斥第377章 把皇帝幹掉的設想第192章 守株待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临城县| 宜春市| 洪江市| 屏南县| 靖州| 封开县| 吉林市| 沂南县| 玉树县| 尚义县| 文山县| 左权县| 海兴县| 巴彦淖尔市| 阳山县| 松桃| 香河县| 石泉县| 正安县| 南川市| 株洲市| 许昌县| 永靖县| 汉源县| 汕尾市| 蓬溪县| 南安市| 云阳县| 莒南县| 沁源县| 榆社县| 双柏县| 乐陵市| 葵青区| 金沙县| 淮北市| 奎屯市| 桐乡市| 富平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