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0章 與孔夫子論道,名揚天下!(求訂閱

這一次的選項再次回到了四個,蘇澈看著這四個選項,不由得皺起眉頭。

這四個選擇,除了第一個之外,其他的信息量都很充足,讓蘇澈猜到了大概的存在。

第一位,蘇澈有好幾個猜測,但他不敢肯定到底是哪一位。

但第二個,應該是女帝武則天的寵臣來俊臣。

這傢伙是無賴出身,善於告密。

得到武則天的信任後,先後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太僕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

他是武則天手裡最鋒利的刀,他製造各種殘酷刑具,大興刑獄,採取刑訊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

最後的結局自然不言而喻,手套髒了就丟掉,沒有利用價值就殺掉。

第三位,應該是周處,周處除三害的故事,蘇澈略有耳聞,與這開局介紹,可謂如出一轍。

至於第四位,蘇澈猜測,應該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先賢。

按照描述來看,可能是……範(fàn)蠡?

范蠡也是南陽郡出身,被稱爲南陽五聖中的商聖。

范蠡雖然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文武雙全。

他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

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之後被拜爲上大夫、相國,輔佐越國勾踐。

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又被封爲上將軍。

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爲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著《范蠡》兵法二篇。

後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

這是一位傳奇存在。

也是這些英靈選擇中,成就最高的一個……

蘇澈沒有多想,當下選擇了第四個選擇。

選擇一出,其他選擇紛紛消失,契靈之書上出現了這樣一句話。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一句話是范蠡寫給好友文種的一句話。

也是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在後世廣爲流傳。

范蠡的用意是告誡文種,越王勾踐這個人,雖能臥薪嚐膽,一雪前恥,可共患難易,共富貴難,功成名就之後,就會對謀士、功臣下手。

可惜文種終究是沒能聽從范蠡的話,及時遠離越國,此後果真被多疑的越王勾踐給殺了。

蘇澈在看到這一句話後,眼前出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身影功成名就之後,放棄此前的所有,轉身離開了權利的漩渦,這是何等的瀟灑!

如此灑脫之人,又有什麼遺憾嗎?

是傳說中的西施?

或者是沒能拯救自己的朋友文種?

還是什麼呢……

蘇澈皺眉思考了一會兒,此刻書中文字已經開始演化,蘇澈連忙看了過去。

【你出生在楚國宛地三戶邑,一個貧窮的家庭中。】

【你的父母都是身份低賤的庶人,一輩子從事種地的工作,永遠也沒有出頭之日。】

【因爲你的母親在彭蠡湖畔,生下了伱,遂起名爲“蠡”。】

【你天生聰慧,從小便展露出不凡,你的父母四處求人教導你。】

【你的進步很快,過目不忘,逐漸掌握了你所見到的一切知識。】

【年紀輕輕,你便滿腹文采,文武雙全,在宛地小有名氣。】

【可你身份低賤,在楚國無法入仕,這讓你心生不滿。】

【你的決定是……】

【一,繼續磨鍊。二,提桶跑路。三,四處遊歷。四,親自幹涉。】

蘇澈看到選項出現,不由得露出一絲笑容。

按照以往的慣例,應該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親自幹涉。

莽就完事了!

但是這一次,蘇澈並沒有著急直接干涉,而是打算觀察一下再說。

他看著前面幾個選擇,稍稍思考了一下。

一,繼續磨鍊,說的應該是繼續鑽研文學,鍛鍊武學,磨鍊自身,這是一個很中性的選擇。

二,提桶跑路,這個時間點還是有些太早了,范蠡是結識了文種之後,和他一起投奔的越國。

三,四處遊歷,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如果不能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那諸多的學問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哦,這個階段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還沒出來,但意思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目前的范蠡雖然因爲身份低賤的緣故,無法入仕,可他已經小有名氣,應該是不缺盤纏,所以纔會出現這個選項。

蘇澈沒有多想,直接選擇第三個選擇。

【四處遊歷】

選擇一出,其他選擇紛紛消失,書中文字,繼續開始演化。

【你決定四處遊歷,將自己所學,學以致用。】

【你告別了你的父母,踏上了行程,四處遊歷,四處求學,四處打工,在各國之間遊歷,增長自己的見識與學問。】

【此時中原爭霸戰已經落幕,持續數百年的戰爭,歷經數代國君的慘烈拉鋸戰,最終以晉國的勝利而告終。】

【可爲了此戰的勝利,晉國付出的代價是十分慘痛的,晉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的權利下移的情況。】

【原本擁有雄才大略的晉悼公,英年早逝,這讓晉國的霸主地位一落千丈。】

【他的逝去也標誌著晉國從此由盛轉衰,並逐步走向滅亡。】

【不僅是曾經強大的晉國,整個天下,諸多諸侯國,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權利下移,卿大夫推翻國君的情況,可謂屢見不鮮。】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即將展開。】

【你看著這個即將拉開序幕的嶄新時代,極爲期待!】

【你遇到了周遊列國,四處講學的孔仲尼。】

【孔仲尼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他周遊列國,你早有耳聞,如今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你居於末席,聽孔子講學數場,有所感悟,你又詢問各種困惑,具被一一解答。】

【你心生敬佩,決定……】

【一,追隨孔子,二,繼續遊歷,三,迴歸家鄉,四,親自幹涉。】

蘇澈看著書中的一行行文字不斷演化,眼前也不斷閃現過一個又一個畫面,仿若身臨其境一般。

孔子……

蘇澈還真萬萬沒想到,自己讓范蠡四處遊歷,竟然剛好碰到了周遊列國,四處講學的孔子。

孔子之大名,蘇澈早有耳聞,對於這位聖人,蘇澈是敬佩的,至於他的學說被後人曲解,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孔子面對范蠡這個底層出身的讀書人,根本沒有絲毫歧視的意思,耐心爲其講解他的各種困惑,各種問題。

只聽了幾場講學,便大爲震撼,產生出了要追隨孔子的念頭。

這就是聖人的人格魅力。

看著這四個選擇。

蘇澈不由得沉思起來。

追隨孔子?

如果真要追隨孔子的話,倒也不失爲一種選擇。

只不過……

這樣一來,這還是他范蠡的故事嗎?

恐怕不知道偏到哪裡去了啊。

猶豫了一會兒,蘇澈還是搖了搖頭,看向其他兩個選項。

繼續遊歷,這不失爲一個選擇,隨著這些時日的遊歷,范蠡的見識在不斷的增加,足夠稱得上學以致用四個字。

至於回到家鄉,讓一起回到正軌,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第四個選擇,親自幹涉,那就更具有誘惑性了。

能讓蘇澈親自見一見名垂千古的孔聖人,和他交談一番,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蘇澈閉上雙眼,思索一陣,最終選擇了第四個選擇。

【親自幹涉】

蘇澈再次睜開雙眼,眼前坐著一個身材魁梧高大的男子,正是孔仲尼。

在春秋時期,姓氏是分開的,姓是姓,氏是氏。

到了秦漢之後,姓氏合一,就不分了,通稱姓。

嚴格地來講,現在的絕大部分姓,在當時,都是氏。

比如孔聖人這個‘孔’便是他的氏。

他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比如屈原,屈就是氏。

他是羋姓,名平,字原。

屈是祖先的封地,因以爲氏。

你不能叫他羋原,只能稱呼他屈原——因爲男人只可以稱氏,不可稱姓,姓是用來稱呼女人的。

所以根本就沒有羋原這個名字。

再比如秦始皇嬴政,在這個時代,是絕對不能稱呼爲嬴政的。

嬴姓趙氏,按照周制,男子不稱姓,所以應該叫趙政、秦政。

趙政是之前在趙國時的名字,秦政是來到秦國時的名字。

這是題外話。

孔子的面相並不算英俊,甚至可以說很一般,還有些奇特。

他鼻孔外翻,眼睛凸出,牙齒不整,大耳垂肩,雙手過膝,身材不勻。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有著難以言喻的人格魅力,只要和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被他深深感染。

孔子性格溫和,非常隨和,有著一腔正氣,威嚴而不兇猛,同時十分謙虛,擅長以德服人。

同時他身材魁梧高大,孔武有力,臂力驚人。

比如不久之前,馬車陷入泥潭,馬兒無法拉動,孔子下了車,單手就將其推出。

此外孔子酒量也深不可測,他與數十人豪飲,以一擋十,卻從來沒有喝醉過。

“你還有什麼困惑的問題嗎?”此刻孔子看著蘇澈,微笑著問道。

“學生還有一個問題。”蘇澈點了點頭。

“請說。”孔子擺了擺手。

“那學生便說了……”蘇澈緩緩擡起了頭:“學生想請教,如何讓天下大同?”

這話一出,孔子露出意外神色。

周邊的諸多弟子,子路、冉有、子貢、子羔,此刻一個個驚詫的看著蘇澈——這算什麼問題?

你這小子是來砸場子的吧!

這個問題確實是有些過分了。

шωш _тt kān _co

太籠統了,太虛無縹緲了,太大了!

這個問題。

也要看人。

如果是面對其他人的話,蘇澈絕對不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但面對傳說中的孔聖人,他卻還是忍不住,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在過去的幾個世界裡。

黃巾起義,蘇澈便追求的是天下大同,可那個目標是如此的遙不可及。

最終他以君主立憲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可問題是……天下真的大同了嗎?

人有差別,便不會平等。

人有慾望,便會產生分歧。

這個理念,從一開始,就根本就是空中閣樓,虛幻縹緲的存在。

即便後來君主立憲成功,獲得了短暫的成功。

可距離那天下大同,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嚴格來說,蘇澈並沒有完成自己一開始的目標。

所以。

在模擬張仲景的時候,蘇澈換了一條路,他不再造反,而是通過經商掌握國家命脈,然後瘋狂發展科技,海外殖民擴張,把國內的矛盾向外轉移,以內聖外王之道讓國家變得強盛。

而這也的確成功了,但問題是,這同樣不是所謂的天下大同,壓迫的情況同樣存在。

之後模擬崇禎的時候,蘇澈就更極端了。

他直接來了一場大清洗,大洗牌,把國內所有既得利益的階層,士紳豪族,官員家族,全部殺了個遍,讓金字塔的上層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空缺,讓國內煥然一新,從而變得蓬勃生機。

但問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還會回到當初的樣子。

這是王朝的宿命輪迴,是難以改變的情況。

人心。

終究是極其複雜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得隴望蜀之人,簡直不要太多。

蘇澈所追求的“天下大同”,其實也是孔夫子的終極目標。

爲了這個終極的目標。

孔子所行的道是仁道。

他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爲基礎,以立人極爲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爲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爲了走向他理想中的世界“大同”。

在孔子的理想世界中,那個大同的世界裡。

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爲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爲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

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

如何能做到這一切呢?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可以說,孔子是比蘇澈更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爲了這個理想,他終其一生,都在付諸行動,做出自己的努力,即便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學問並不適合這個時代。

聖人之人,豈是浪得虛名?

孔子搖了搖頭說:“我也想讓天下大同,可大同之路,何其遙遠,這是難以實現的目標,我爲此行我的仁道,就是想著能逐漸走向這個目標……”

“所以,我無法解答你的問題,因爲這個回答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或者說,沒有一個能實現的答案。”

“你對此有什麼見解嗎?”

很顯然,孔子看出了蘇澈的意圖,看出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聽著孔子的話,正坐的蘇澈稍稍直起身子,開口道:“我有一些淺薄的見識,想說給夫子聽一聽,請夫子能指點一二。”

“請說。”孔子聞言,表情認真了許多,同時也儘量坐直了身體,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蘇澈緩緩說道:“我認爲您的道路並沒有錯,所謂“大同”,只是一種模糊的願景,與其說是政治制度的重建,不如說是精神上的涅槃。”

“您推崇仁道,推崇公心公行,推崇天下爲公,這並沒有錯,可是,我認爲這很難做到!”

“既得利益者往往很難做到真正的共情,也做不到公心公行。”

“富人和掌權的人永遠無法體會到窮人的處境和情緒,他們不會理解爲什麼會有人餓死,既然吃不到糧食,那吃肉不就行了嗎?”

“爲什麼會貧窮?把閒置的宅邸,租借出去,把閒置的馬車讓下人拉客,不就行了嗎?”

“他們哪怕公心公行,天下爲公,也不會想到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人能那麼慘!”

這話一出,孔夫子皺起眉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麼,他並沒有說什麼,繼續聽著蘇澈的話語。

然而一旁,孔夫子的弟子們聽到這些言語,紛紛變了臉色……

只聽蘇澈繼續說道:

“儘管天下所有人都是連通的,但心不同,聲不協,行不一,是礙心礙行的事。”

“您認爲天子和君王,卿大夫,是天下大同的核心,您一直宣佈您的使命是在這禮崩樂壞的社會中克己復禮,使天下重回盛世。”

“但我認爲,真正的天下大同的道路,從不是復古,恰恰相反,是破而後立。”

“舊有的秩序無法維持,纔會產生禮崩樂壞的情況,這段時間固然是糟糕的……”

“但天下大同理想只有經歷長期痛苦的過程才能在短期實現。”

“禮崩樂壞,並非是天下的亂世,反而是天下的機會。”

“舊的秩序已經潰散,無論如何都無法復原,那爲什麼還要去修復這秩序呢?”

“我認爲與其復古復禮,還不如重建秩序,做到真正的破而後立。”

“我認爲您宣揚的‘仁’、‘和’、‘德’、‘天下爲公’,可能會對底層人產生精神上的奴役……”

這話一出,聲若平地驚雷,原本晴空萬里的屋外,迅速變得烏雲密佈,狂風呼嘯,大雨傾盆而至。

屋內燭火飄搖,原本還在靜坐著的子路、冉有、子貢、子羔等人,一個個站了起來。

他們臉色鐵青,一個個雙眼瞪的滾圓,已經有人忍不住拔出隨身佩戴的劍。

刷刷刷!

一羣人紛紛拔劍,指向了蘇澈。

“狂徒!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你在對誰說這些話!”

“狂妄,你懂什麼儒,你竟然敢說出這種話!”

“你是哪家學派的人?竟然敢在這裡放肆!”

“竟敢如此詆譭儒學,其心可誅!”

他們質問著蘇澈,一言不合,就要將他殺死在這裡!

蘇澈這一番話語,幾乎將孔夫子此前這一生所做的一切全部否定。

甚至否定了整個儒學,這對於他的一衆弟子而言,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這是何等的狂妄!

你是誰?一個低賤的庶人,孔夫子不嫌棄你粗鄙,將你放在身邊聽學,只是聽了幾日,竟然就敢說出這種話語,這真是無法無天了!簡直沒有任何道理!

孔子的學問是大道之行,天下爲公。

這是他們認爲讓天下走向大同世界的唯一辦法。

可蘇澈卻說這會成爲天下普通百姓的枷鎖,讓他們成爲精神上的奴隸……

這樣的暴論,自然無法讓他們接受!

他們死也不會承認,公心公行,人人仁愛,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樣的美好憧憬,竟然會導致社會變得更加糟糕!

就像是說“只要人人充滿愛”會導致世界滅亡一般,這是什麼歪門邪道,什麼奇怪言語!簡直不可理喻!

這樣的暴論,直接將他們激怒了!根本聽不下去了!

實際上,這確實是蘇澈“唯結果論”了。

因爲歷史會慢慢證明他是對的,所以他就直接以結果來反推這是錯誤的道路,別人怎麼又怎麼會接受呢?

這個時候的人,誰會知道大儒會慢慢變成賤儒、腐儒呢?

他們都是公心公行的大儒,是一心爲天下的賢士。

蘇澈這一番話,自然無法得到他們的認可。

孔夫子正在皺眉聽著蘇澈的話呢,忽然聽到自己的弟子怒罵,不由得皺起眉頭,有些奇怪的問著:“你們在做什麼?”

“夫子……他……”子貢還想說什麼,卻被孔夫子再次打斷。

“我問你們,你們在做什麼?”孔夫子平靜的問著。

“此人狂妄,我欲殺之!”子路說。

“這是想法與理念的鬥爭,你們卻要動用刀劍,這是對我的侮辱?還是對這位先生的侮辱?如果你們要殺他的話,那就先殺我吧。”孔夫子平靜的說道。

這話一出,一羣弟子不由得面面相覷,只能惡狠狠的瞪了一眼蘇澈,隨後原地坐下。

他們平時的性格並非如此,實在是因爲蘇澈這些話太過於石破天驚了,直接挑戰了他們的底線,不發作那纔怪了。

“還請先生繼續說。”孔夫子轉過頭看向蘇澈,微笑著說道。

蘇澈能感受到孔夫子的真誠,他這一生的行爲被直接否定,卻並沒有惱怒,而是讓蘇澈繼續說下去,這是何等的氣度?

蘇澈深呼一口氣,繼續說道:

“或許您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些理念,這些學說,恐怕會慢慢成爲統治者的工具,成爲他們控制底層民衆的手段。”

“您的本意是教化世人,但問題是……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事與願違的,最終的結果往往會偏向另外一個結果。”

“我認爲想要進步,就必須經過殘酷的教訓,克服一個個問題,建立起一個新的秩序,一個全新的社會理念,不同於以往。”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互相矛盾的,因爲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不平衡。”

“所謂人定勝天,就是將一切的不平衡變爲平衡,儘管後來又會從平衡到不平衡。”

“這是天道,也是人道。”

“可我們只要循環往復,不斷持續,讓每一次循環比上一次更高級,那一切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不平衡是經常的,絕對的,平衡是暫時的,相對的。”

“一次次讓不平衡歸於平衡,最終的目的地,大約便是大同。”

蘇澈說得很籠統,說得也很晦澀,一旁的幾個弟子聽得雲裡霧裡,可聽到平衡二字,便猜測原來這人是老子的學派,過來砸他們儒學的場子的!真是可惡!

然而孔聖人卻是聽懂了。

可正是聽懂了,反而讓他有些困惑……這到底是哪一派的學說呢?

平衡之道是老子的道,道德經第77章中說: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然而蘇澈所說的平衡,卻和老子的平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老子講究無爲而治,他說的平衡和蘇澈的平衡,可不是一個東西!

所以孔夫子也一時間不太清楚眼前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出自哪個學派?

孔子推崇天下爲公,而蘇澈這一番話的意思,卻是“以人爲本”,和孔子某些方面的言論不謀而合,這種理論雖然粗糙,但卻爲孔夫子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孔夫子開口問:“何爲平衡?”

蘇澈回答:“平衡即是綜合平衡。”

“綜合平衡?”孔夫子有些不理解:“這又是何解?”

蘇澈繼續說道:“諸侯與諸侯之間,卿大夫與卿大夫之間,士與士之間,民與民之間,都是不平衡的,因爲不平衡是普遍的客觀規律。”

“想要達到綜合平衡,僅有理論還不夠,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不斷的變革,最終達到天下平衡。”

孔夫子:“……”

這是何等的志向?

讓天下諸侯平衡,讓天下卿大夫平衡,讓天下士大夫平衡,讓天下之民平衡,這比他的“天下爲公”還要更難一些。

孔夫子搖了搖頭,緩緩說道:“這太難了,非一人之力、非一國之力,縱是霸主,也做不到這點,也無法做到這點,你又如何去做?如何能做到?”

這的確很難。

可蘇澈也不是那些狂妄的毛頭小子,敢說出這些話,他是有底氣的。

他歷經了三個世界,在三個世界中用不同的方法,讓原本混亂的天下再次強盛,達到某種程度的“綜合平衡”,儘管這種平衡不久之後依舊會被打破。

可問題是,世界上本就沒有一勞永逸自動解決所有問題的制度。

能短暫的達到綜合平衡,這已經是蘇澈能做到的極限了。

他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思想總結起來,然後傳達下去。

讓薪火永不息。

“此乃何人之道?”孔夫子看著蘇澈,緩緩問道。

“此乃我之道。”蘇澈說。

孔夫子又問:“你這學派,如何要做到這些?你這學派,核心又是什麼?”

蘇澈答:“無我利他,實事求是,對立統一!”

這話一出,孔夫子眉頭緊皺,他彷彿看到了那個全新世界的光景,彷彿已經進入其中,他喃喃說著:“無我利他,實事求是,我都能理解,對立統一,何解?”

蘇澈答:“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這話旁邊的弟子們沒有理解,孔夫子卻是一下聽懂了。

他當真無愧於聖人之稱,此刻點了點頭說:“一便是二,二便是一?”

“正是如此。”蘇澈點了點頭。

“非常有趣的理論,有些老子的味道,但和他的那套理論又完全不同,能否詳細和我說一說?”夫子笑著點了點頭:“讓我們坐而論道?”

“求之不得。”蘇澈點了點頭。

於是乎,蘇澈和孔夫子開始了坐而論道。

蘇澈詳細說了自己的道。

他的道,有些是來自幾千年後近現代人類文化思想的精髓,是偉人走過的道路,也是他歷經三個世界總結出的經驗,絕不是紙上空談,泛泛而論。

孔夫子同樣如此,他的道,雖然受到了這個時代的侷限性,可作爲這個時代的聖人,他的道同樣深不可測。

二人這一論道,便是七天七夜。

期間,無數大賢聞風而來,聽二人論道。

弟子將二人的對話全部記下,並且流傳下來。

這七天七夜,蘇澈受益匪淺,聖人不愧是聖人,他的道得到了很大的完善,這讓他更堅定了自己道路的想法。

而孔夫子同樣也受到蘇澈的影響,但他並沒有全盤否定自己過去的道路,而是進行了修正。

孔夫子並沒有悲觀的認爲自己的道不值一提,得到了蘇澈的補充之後,反而更加樂觀,那實事求是便很好用,稍微延伸一下,這不就是“知行合一”?

至於那“無我利他”,不就是他曾經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至於那對立統一,也和他的“己所不欲,毋施於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嗯……這個差得有點遠,但可以修正一下。

在理論上,孔夫子得到了不少補充,這讓他很開心。

七日過後,蘇澈名聲傳天下,時有人稱他爲“範子”。

名聲遠播後,蘇澈回到了家鄉。

這個時候,楚國與鄰國吳國產生了矛盾。

雙方兵戎相見,大打出手。

發生戰爭的原因卻很荒唐。

在吳國邊境,有一座卑樑的小城。

而楚國這邊,也有一座叫做鍾離的小城。

卑樑城和鍾離城比鄰而居,但卻因爲分屬不同國家,雙方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

有一天,鍾離城和卑樑城內的兩個女孩,因爲同時在邊境上的一棵桑樹上採摘桑葉,產生了口角,然後扭打了起來。

等到這兩個女子回到村子裡,將這事情說了後,頓時引起了家裡長輩的不滿。

兩家長輩大打出手,一時間不分上下。

兩家人紛紛向村子裡求援,消息傳到村子裡後,兩個村子的人紛紛參戰,直接變成了兩個村子的械鬥,在最終的混戰中,有一個吳國人被楚國人打死了。

吳國卑樑城的人聽說自己城池的人被鍾離的人打死了,於是當地長官私自帶領軍隊掃蕩了鍾離城,狠狠地報復了一把。

而楚國這邊,鍾離城被掃蕩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楚國王都,楚王當即下令,出動楚國大軍,直接攻佔了吳國的卑樑城!拿下了這座邊境小城!

吳國這邊,得知卑樑城被攻陷之後,同樣不甘示弱,同樣派遣大軍進攻楚國,不但奪回了卑樑城,還順道攻陷了楚國的鐘離城,以及重鎮居巢。

兩個採桑女的口角之爭,直接引起了“世紀大戰”,導致了“吳楚爭霸”這個混亂時代的開始!

動亂開始後,蘇澈這個底層出身的“範子”,卻依舊沒有收到楚國的橄欖枝,反而收到了吳王僚的邀請。吳王僚聽說了範子與孔子坐而論道七天七夜,便邀請到國內擔任上大夫這一職位。

蘇澈接到了這個消息後,不由得啞然失笑,他,范蠡,竟然因爲名聲,收到了吳國的邀請?

他范蠡可是滅吳主謀啊!

蘇澈原本想拒絕,可轉念一想,勾踐那小子,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實在是忘恩負義之輩,如此生性涼薄之輩,又有什麼追隨的必要呢?

所以,蘇澈欣然答應了吳王僚的邀請,帶著全家前往吳國當官去咯。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代,是沒有“大一統”這一觀念的。

千萬不要認爲蘇澈這種行爲是背叛生養自己的楚國,就是所謂叛國。

實際上,這種行爲大概理解爲“出省務工”差不多——難道你去其他省份打工,就是“叛省”嗎?

在這個時代,同樣也是如此,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況。

畢竟無論是楚國,還是吳國,都不過是諸侯國而已,都屬於周王朝!

和蘇澈一起前往吳國的,還有伍子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是楚平王的太傅。

因受費無極讒害,被抓了起來,楚王要求伍奢的兩個有才的兒子進宮,否則就殺死伍奢。

這擺明了是要將伍子胥家給全殲了,不留後患。

伍子胥的哥哥伍尚受孝道影響,甘願進宮,就擒受死。

然而伍子胥卻決定逃命,以後報仇雪恨,因爲伍子胥的逃命,楚王將伍奢和伍尚直接給殺了。

父親被殺,伍子胥立志要報仇雪恨,但他一個人如何能對抗強大的霸主楚國?

這個時候他將目光看向了吳國,跟著蘇澈一起前往了吳國。

但和蘇澈不同的是,接見他的不是吳王僚,而是吳國的公子光。

吳王壽夢生有四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

公子光是諸樊的長子,吳王僚是夷昧的長子,二人是堂兄弟的關係。

吳王夷昧去世之前,他決意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季札。

但季札辭讓,不願登基,還遠走晉國。

然後,吳國宮廷立了夷昧之子僚爲吳王。

而公子光一直認爲,王位既然傳給季札,那如果季札辭讓,那麼這王位應該是自己的。

所以他對已經登基的吳王僚非常不滿。

他主動顯示自己的才能,多次率兵攻打楚國,取得了一些勝利。

公子光覺得,只有自己才能讓吳國變得更加強大。

因此,他一方竭力擴充吳國的地盤,獲取民心。

另一方面又在暗地裡結交有才能的人,想通過他們的幫助,找機會殺掉吳王僚,奪取王位。

這裡面就包括伍子胥。

伍子胥復仇心切,天天給給公子光講述打楚國的好處,讓他趕緊出兵。

公子光聽後說:“胥之父兄爲僇於楚,欲自報其仇耳。未見其利。”

意思就是說你爸被楚國砍了,你其實就爲了你爸報仇而打仗而已,打楚國其實根本沒有利益。

伍子胥聽到後一是知道公子光看人很準,很聰明,二是看出來了這個年輕人的野心很大,爲了試探公子光,伍子胥給他介紹說:“我認識一個叫專諸的人,此人是個漁民,經常在太湖旁邊釣魚,他的炙魚(烤魚)很有特色,同時身材魁梧,力大無窮,擅長刺殺!”

公子光聽了,頓時大喜過望!

這個年代,爲了王位,‘兄友弟恭’再正常不過了。

這一位叫專諸的人,便是後來刺殺吳王僚的刺客。

他將劍藏在魚腹之中,用這一把劍殺死了吳王僚。

而這一把劍,便是大名鼎鼎的魚腸劍!

當這一切的陰謀,逐步要開始的時候……

一個意外,或者說,一位不速之客出現了。

蘇澈找到了伍子胥。

第156章 咸陽城破!天下震怖!!!(求訂閱第154章 血流成河!又一次模擬!(求訂閱)第89章 得魚忘筌第203章 隱隱有大世來臨之象!讓皇權下鄉!第134章 南陽隆中一茅廬,草堂裡論道天下!第37章 蘇澈是誰?第86章 人瘟第4章 打地主,分田地!第25章 他好像在造一種很新的反第92章 東漢魯迅是也!第128章 秦王政是身懷天命,古今少有的聖賢第125章 十三歲的秦王嬴政!我話講完,誰贊第134章 南陽隆中一茅廬,草堂裡論道天下!第226章 全新的模擬體驗,墨家新聖!(求訂第171章 華夏種族演變,橫掃諸部,三分天下第175章 朱元璋的欽點!如何破題?(求訂閱第41章 燒雞申請對戰第202章 改天換地!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第89章 得魚忘筌第98章 沉默的關明浩,英靈分身消失慘案!(第24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234章 聖王之道,四十萬秦軍的華麗轉身!第237章 模擬總結:打破循環的帝王!(求訂第151章 模擬總結:巨唐的締造者,史上第一第136章 模擬總結!新的模擬模式!!(求訂第201章 儒家之辯,民族概念!(求訂閱)第206章 分家大潮,如火如荼!(求訂閱)第137章 以一己之力將模擬難度拔高?嬴政的第234章 聖王之道,四十萬秦軍的華麗轉身!第115章 模擬總結:你的傳說一直在延續!(第223章 全是神話英靈??!(求訂閱)第236章 韓非見韓信,第二次‘秦國東出滅六第237章 模擬總結:打破循環的帝王!(求訂第167章 名動天下之日!(求訂閱)第138章 秘境模擬試煉,神話時代的聖靈,失第143章 神話英靈們的驚訝!恐怖的諸葛英靈第101章 御靈技與任務(求月票,求訂閱!)第82章 皇帝也想存錢吃利息第142章 模擬總結:世界之主!!絕境下的通第92章 東漢魯迅是也!第3章 親自幹涉第19章 道士于吉大爲震撼第73章 撰寫醫書第219章 親自幹涉 (求訂閱)第94章 這文壇就沒有一個能打的???(求訂第163章 理念之爭?聖母給我死!!!(求訂第160章 第一次神話模擬!四個神話故事中的第174章 神話級英靈,朱元璋的再次眷顧!(第94章 這文壇就沒有一個能打的???(求訂第99章 不裝了,攤牌了!(加更!求月票!求第232章 一切戰術轉偷家!傻眼的章邯!咸陽第165章 人前顯聖!十八歲的宗師?!!(求第103章 皇帝爲什麼不能造反?朱元璋的讚賞第172章 模擬總結:罪在當代,功蓋千秋!千第223章 全是神話英靈??!(求訂閱)第42章 鉅款到手!第149章 人間謫仙人!真理永遠只在射程之內第123章 我曾與孔夫子論道,荀子六徒!(求第115章 模擬總結:你的傳說一直在延續!(第103章 皇帝爲什麼不能造反?朱元璋的讚賞第191章 歷史的輪迴,這一制度,不改不行!第230章 陛下,此圖名爲:世界地圖!!(求第112章 與孫子論道,彈指滅楚!(求訂閱)第188章 被改變的歷史車輪,投機倒把必須死第104章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月票!第167章 名動天下之日!(求訂閱)第119章 又一次模擬,三大神話英靈齊聚!!第198章 兵學院授課!開闢一條條嶄新的道路第106章 人前顯聖(求訂閱,求月票)第16章 關明浩八段第49章 鎮魔都第89章 得魚忘筌第220章 九九之術(求訂閱)第203章 隱隱有大世來臨之象!讓皇權下鄉!第156章 咸陽城破!天下震怖!!!(求訂閱第65章 筆落驚風雨,文成泣鬼神!第133章 離開新手村,又一尊神話英靈的關注第29章 封狼居胥第84章 錢傾天下!第99章 不裝了,攤牌了!(加更!求月票!求第28章 一羣逆賊,揚我國威?第1章 從未如此美妙的開局第169章 仁德之君,亂世裡的一道光(求訂閱第21章 光明正大的造反事業第153章 英靈歷史協會!那些未解之謎!蘇澈第241章 踏妖庭!一切戰術轉偷家!出來就玩第52章 龍族贅婿?第49章 鎮魔都第28章 一羣逆賊,揚我國威?第214章 名震天下!(求訂閱)第86章 人瘟第182章 仙武大明!複雜的千古一帝!(求訂第32章 我是來談條件的第206章 分家大潮,如火如荼!(求訂閱)第96章 模擬總結,聖中之聖!!世間無我這般第240章 武都鎮守府,悄然而至的蘇澈!(求第94章 這文壇就沒有一個能打的???(求訂第154章 血流成河!又一次模擬!(求訂閱)第135章 真是神仙一樣的人物!(求訂閱!)
第156章 咸陽城破!天下震怖!!!(求訂閱第154章 血流成河!又一次模擬!(求訂閱)第89章 得魚忘筌第203章 隱隱有大世來臨之象!讓皇權下鄉!第134章 南陽隆中一茅廬,草堂裡論道天下!第37章 蘇澈是誰?第86章 人瘟第4章 打地主,分田地!第25章 他好像在造一種很新的反第92章 東漢魯迅是也!第128章 秦王政是身懷天命,古今少有的聖賢第125章 十三歲的秦王嬴政!我話講完,誰贊第134章 南陽隆中一茅廬,草堂裡論道天下!第226章 全新的模擬體驗,墨家新聖!(求訂第171章 華夏種族演變,橫掃諸部,三分天下第175章 朱元璋的欽點!如何破題?(求訂閱第41章 燒雞申請對戰第202章 改天換地!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第89章 得魚忘筌第98章 沉默的關明浩,英靈分身消失慘案!(第24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234章 聖王之道,四十萬秦軍的華麗轉身!第237章 模擬總結:打破循環的帝王!(求訂第151章 模擬總結:巨唐的締造者,史上第一第136章 模擬總結!新的模擬模式!!(求訂第201章 儒家之辯,民族概念!(求訂閱)第206章 分家大潮,如火如荼!(求訂閱)第137章 以一己之力將模擬難度拔高?嬴政的第234章 聖王之道,四十萬秦軍的華麗轉身!第115章 模擬總結:你的傳說一直在延續!(第223章 全是神話英靈??!(求訂閱)第236章 韓非見韓信,第二次‘秦國東出滅六第237章 模擬總結:打破循環的帝王!(求訂第167章 名動天下之日!(求訂閱)第138章 秘境模擬試煉,神話時代的聖靈,失第143章 神話英靈們的驚訝!恐怖的諸葛英靈第101章 御靈技與任務(求月票,求訂閱!)第82章 皇帝也想存錢吃利息第142章 模擬總結:世界之主!!絕境下的通第92章 東漢魯迅是也!第3章 親自幹涉第19章 道士于吉大爲震撼第73章 撰寫醫書第219章 親自幹涉 (求訂閱)第94章 這文壇就沒有一個能打的???(求訂第163章 理念之爭?聖母給我死!!!(求訂第160章 第一次神話模擬!四個神話故事中的第174章 神話級英靈,朱元璋的再次眷顧!(第94章 這文壇就沒有一個能打的???(求訂第99章 不裝了,攤牌了!(加更!求月票!求第232章 一切戰術轉偷家!傻眼的章邯!咸陽第165章 人前顯聖!十八歲的宗師?!!(求第103章 皇帝爲什麼不能造反?朱元璋的讚賞第172章 模擬總結:罪在當代,功蓋千秋!千第223章 全是神話英靈??!(求訂閱)第42章 鉅款到手!第149章 人間謫仙人!真理永遠只在射程之內第123章 我曾與孔夫子論道,荀子六徒!(求第115章 模擬總結:你的傳說一直在延續!(第103章 皇帝爲什麼不能造反?朱元璋的讚賞第191章 歷史的輪迴,這一制度,不改不行!第230章 陛下,此圖名爲:世界地圖!!(求第112章 與孫子論道,彈指滅楚!(求訂閱)第188章 被改變的歷史車輪,投機倒把必須死第104章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月票!第167章 名動天下之日!(求訂閱)第119章 又一次模擬,三大神話英靈齊聚!!第198章 兵學院授課!開闢一條條嶄新的道路第106章 人前顯聖(求訂閱,求月票)第16章 關明浩八段第49章 鎮魔都第89章 得魚忘筌第220章 九九之術(求訂閱)第203章 隱隱有大世來臨之象!讓皇權下鄉!第156章 咸陽城破!天下震怖!!!(求訂閱第65章 筆落驚風雨,文成泣鬼神!第133章 離開新手村,又一尊神話英靈的關注第29章 封狼居胥第84章 錢傾天下!第99章 不裝了,攤牌了!(加更!求月票!求第28章 一羣逆賊,揚我國威?第1章 從未如此美妙的開局第169章 仁德之君,亂世裡的一道光(求訂閱第21章 光明正大的造反事業第153章 英靈歷史協會!那些未解之謎!蘇澈第241章 踏妖庭!一切戰術轉偷家!出來就玩第52章 龍族贅婿?第49章 鎮魔都第28章 一羣逆賊,揚我國威?第214章 名震天下!(求訂閱)第86章 人瘟第182章 仙武大明!複雜的千古一帝!(求訂第32章 我是來談條件的第206章 分家大潮,如火如荼!(求訂閱)第96章 模擬總結,聖中之聖!!世間無我這般第240章 武都鎮守府,悄然而至的蘇澈!(求第94章 這文壇就沒有一個能打的???(求訂第154章 血流成河!又一次模擬!(求訂閱)第135章 真是神仙一樣的人物!(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喀喇沁旗| 犍为县| 衡东县| 井陉县| 丽江市| 保德县| 沂水县| 贵州省| 左云县| 广昌县| 太康县| 华宁县| 元江| 右玉县| 庄河市| 阳新县| 崇仁县| 徐水县| 汶川县| 湘潭县| 大新县| 蒙山县| 微山县| 九江县| 苏尼特左旗| 柳河县| 康保县| 安宁市| 塔河县| 灵武市| 博白县| 襄汾县| 龙陵县| 雅江县| 常熟市| 平利县| 金阳县| 漠河县| 岐山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