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章 接納孩子的叛逆

如果一個4歲的孩子堅持要媽媽幫他買某個昂貴的玩具,而媽媽本月的玩具預(yù)算已經(jīng)到極限,決定不買。這時候孩子開始哭鬧,拖著媽媽的手不肯離開玩具貨架。

這是很常見的讓父母們抓狂的情景。“這時候聆聽什麼的根本不管用!還是哭!”“道理跟他講了很多遍,聽不進!”咋辦?這時候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什麼也不做,只是單純地接納孩子這種情緒的爆發(fā)。

什麼是真正的“接納”?“是不是就是‘讓他哭’?不會慣壞孩子嗎?孩子以後是不是就會認爲這樣發(fā)脾氣是正常的?那會不會讓他變成情緒化的孩子?”父母們心裡冒出一千零一個問號。

“接納”不在於行而在於心。此時,接納是心裡流淌出來的這樣的話:“我明白,在這種情況下,你現(xiàn)在有這樣的情緒是自然的,是合理的。我雖然沒有辦法滿足你的需求,但我尊重你表達情緒的權(quán)利,我也願意陪伴你宣泄自己的情緒。” 想著這些的時候,也許你的心會柔軟起來,拉著孩子的手也會柔軟起來,你會慢慢蹲下來,關(guān)切地注視著孩子的淚眼;也許你會想要抱抱孩子,儘管他掙扎著不想讓你抱,但你毫不在意,只是想把心中的關(guān)切和愛傳遞給孩子。也許慢慢的,哭累了,孩子也讓你抱了,於是就靜靜地躺在你的肩頭,讓你抱著離開。

而“不接納”則可能伴隨這樣的心理活動:“哭吧,看你哭到什麼時候,哭得再厲害也不給你買!這是規(guī)矩!”或者是“這孩子怎麼還在哭,一點小事兒,有什麼好哭這麼久的?煩死了!”“哭這麼厲害,我到底買還是不買,買了這以後就被他這招給拿住了,怎麼得了?不買這全店人都看著呢!”

想著這些的時候,你的身體和手都是硬邦邦的。你的表情也是僵住的,你和孩子僵持著,或者狠狠用力把他抱離現(xiàn)場。孩子掙扎著,哭鬧著;你的心也許是煩亂的。也許是堅硬的。也許回到家,孩子和你還爲這件事各自不痛快,你也許會覺得,跟孩子的距離,又遠了一步。

同樣是最後並沒有買這樣玩具,但兩種心態(tài)卻可以帶來完全不同的親子關(guān)係結(jié)果。“接納”的心態(tài)帶來的是愛的能量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流動,不管客觀條件怎樣,父母和孩子最終心是鏈接在一起的,是互相陪伴的。而“不接納”的心態(tài)帶來了是彼此的緊張對立,彼此的隔絕疏遠。以上述“接納”的方式對待孩子激烈情緒。真的會養(yǎng)育出一個“情緒化”“壞脾氣”的孩子嗎?

孩子之所以變成“情緒化”的孩子,並不是因爲父母們常常“接納”他們的情緒,而恰恰是因爲父母們常常“不接納”他們的情緒。因爲“不接納”,某些父母自己開始發(fā)飆,於是孩子習(xí)得了父母的這種情緒處理方式;而另一些父母用“冷處理”對待。則逼迫孩子企圖用更激烈的情緒去喚起父母的注意,或者喚起無果後,孩子將這股情緒能量轉(zhuǎn)化爲對其他更弱小的事物的攻擊。

而“接納孩子情緒”則讓孩子感覺到理解和溫暖,感覺到父母跟自己並不對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需要攻擊的敵對方,他又爲什麼需要採取更激烈的方式呢?

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會害了孩子。

其實,叛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叛逆的傾向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它也不過是暫時的。而且只有經(jīng)過了這暫時的痛苦,纔會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一篇題爲《少年》的文章,講的是一個剛滿十七歲的孩子雖還是稚氣滿臉,但壯碩的身體已儼然是個大人。母親只及他肩頭的高度。父親也開始對他仰視。叛逆,已經(jīng)成爲他和父母溝通的方式。終於有一天,父親和少年傾心交談,詢問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說:我已經(jīng)長大,不再是你們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尋找自我……

父親嘆了口氣:你打算怎麼尋找呢?

“一個行囊,一個指南針。我需要離開你們的遮蔽,去尋找自己的座標……”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媽媽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父親給了少年500元錢。少年從此離家。開始了他尋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去了離家很遠的一個城市。在那裡再也沒有老師和父母煩心的嘮叨。當(dāng)然,也沒有了父母片刻不離的噓寒問暖。

在那個光怪陸離的都市,500元錢像一杯水倒進沙漠裡一樣,很快就滲透沒了。看著日漸乾癟的錢包,少年想到了放棄,但一想到回家可能會受到的嘲笑,只好把淚水吞進了肚裡。

城市很華麗,但少年很難找到她的入口。他的成長與這個城市的喧鬧無關(guān)。爲了生存,這個在家連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開始去一些小店打工。勞累一天,只爲能擁有一頓熱飯和一個可以遮蔽風(fēng)雨的住所——這些他曾經(jīng)唾手可得而又沒有絲毫珍惜過的東西,在那個離家遙遠的城市,伴隨了少年叛逆的成長。

春去秋來,一年很快要過去了。少年在飯店刷過盤子,在大公司做過保安,在酒店做過門童,在夜市裡做過擺攤的小販……少年的雙手終於在疲於奔命的生活中漸漸長滿老繭。少年的心也隨著日出日落,懂得了以前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們對自己惴惴的愛心。

終於,在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少年撥通了那個熟記於心的號碼。電話那端,是父親激動的聲音和母親喜悅的啜泣……

父親說,如果找到了你要的東西就回來吧。

在掛斷電話的那一剎那,少年淚流滿面。不久,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車。在行囊中,多了兩件買給爸媽的內(nèi)衣,包裝得樸實而美麗。這是一個懂事了的兒子,他用自己的雙手爲父母換來的新年禮物……

故事到了這裡,就結(jié)束了。但少年的成長仍在繼續(xù)。這只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雖然短暫,卻是最爲關(guān)鍵的一個階段。從叛逆到理解,心才真正長大了。

爲什麼要叛逆?因爲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爲來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裡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隨便操縱的“棋子”了——存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心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叛逆就像一顆等待萌生的種子,在孩子的身體深處蠢蠢欲動

。這時候的家長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孩子。

一般人都承認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經(jīng)的過程,就好像毛毛蟲不經(jīng)過破繭而出,就無法變成美麗的蝴蝶。然而,對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長們大多不能像對待毛毛蟲那樣寬容:能夠同情他的掙扎。期待他的成長。反而覺得萬分苦惱,深怕這種叛逆,不只是打破成人慣有的權(quán)威,更能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於是就有了“面對叛逆的孩子怎麼辦”的問題。

其實。所有的叛逆都來自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孩子所面對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與心理的束縛外,還有周圍成人所刻意營建的各種限制。在從前,他無法意識這種束縛與限制,就是意識到了也無力反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漸漸能夠清晰地看待這個世界,一個新的自我在迷濛中躍躍欲試。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麼的嚴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長的力量又還不足以掙脫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識的束縛,這時候的孩子正承受著蛻變之苦,體會著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會產(chǎn)生種種叛逆的舉動,目的只是想以此來顯示自我的存在。

在我們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時。我們也正好暴露了這叛逆的根源——過度呵護所演變的壓制。正是這種看似善意的溫柔的束縛,讓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無所適從。所以在指責(zé)孩子不聽話的同時也應(yīng)該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縛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足夠的理解。

要知道,叛逆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也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而不是讓他們遠離父母,遠離家庭。所以,在這特殊的時期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許多父母都回感到煩惱無窮,因爲孩子大了,各種問題也會接踵而至。這時,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麼都聽父母的,有時甚至頂撞父母,做種種父母無法接受的事。使許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經(jīng)常感到又氣又恨。

在這個階段來臨之前,作爲父母,如果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麼,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強,因爲時代在變化,孩子在成長,他們的叛逆始終是有根源的。而“關(guān)心、理解”,則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回答“怎麼辦”的開始。

所以,面對成長中的孩子就需要我們徹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們的童心,才能面對所謂的叛逆。因爲“強權(quán)”解決不了問題,更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

一位家長有一個19歲的女兒,母親和女兒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朋友”。“我一直覺得,女兒和我是處在平等地位的,相互信任,經(jīng)常交流。”她說,“從小到大,女兒有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告訴自己,包括學(xué)習(xí)、和同學(xué)交往等各個方面,甚至連有男生追求她,她都會告訴我。”

她告訴我,和女兒平時的溝通是平等的,有時候因意見分歧有所爭執(zhí),若事後想想是自己不對,錯誤地批評了女兒,便會主動向女兒承認錯誤。

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她從不會不經(jīng)思索地拒絕。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會再慎重考慮之後,把它“當(dāng)做一回事”的給予響應(yīng)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瞭您的看法

不僅如此,這位家長還在許多事情上都徵求孩子的意見,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見很糟糕,也會認真傾聽並與她討論。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會用“我希望…”或“我建議...”至少要在“形式上”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xué)習(xí)、思考、省悟的空間。而不是生硬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這位母親實際上是在施行一種前衛(wèi)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孩子,讓他們感受被尊重的感覺,除非在某些情況下他們自動願意充當(dāng)小孩。這樣的父母對孩子表示永遠的支持與肯定,特別是在孩子犯了嚴重錯誤之後,更是會給予改正的機會,對其改正的態(tài)度始終抱持著肯定與支持。

在我們對孩子的教導(dǎo)中,我們必須真正以一個人的態(tài)度來對待作爲另一個人的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瞭解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也許不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成熟條件,但並不能說是由於孩子不聽話所造成的。

有這麼一個故事,兩個即將成年的孩子,分別向他們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個孩子的父親說:咋啦?家裡容不下你啦,好好給我呆著。另一個孩子的父親卻說:“好啊!需要我?guī)褪颤N忙嗎?”誰知,結(jié)果卻恰恰相反,反對孩子搬出去的父親不但沒能阻止孩子從家庭中走出,還和孩子發(fā)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親反而使孩子留了下來。原因是,第一個孩子聽到父親那麼武斷地阻止他,覺得在家裡也是沒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個孩子則完全不同,當(dāng)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時候,父親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問他需要什麼,這讓他感到了親情的溫暖,覺得其實在家裡也很好,於是決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見,孩子有了獨立的想法,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其實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纔是令人擔(dān)憂的事情呢!

但是要了解這一點,就要捨得放下父母的角色——“傳統(tǒng)的權(quán)威”。也只有暫時脫開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個“人”的態(tài)度去面對另一個“人”的掙扎。

也有許多父母擔(dān)心,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就是放縱,任其爲所欲爲了呢?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必擔(dān)心我們的孩子不受制約,正如前面例子中所顯示的,真正的制約並不完全需要強權(quán)或是威嚴。有時,一個關(guān)心的問候,一句溫暖的話語,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受到約束。

由於孩子正在掙扎著長大,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角色認同,正是自我觀念的成形,思想的啓發(fā)階段,所以最容易受影響。不幸的是,許多父母總是奢望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經(jīng)常使用絕對的壓制手段,其結(jié)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把自己對他的影響力拱手讓人,造成其他不良影響有機可乘。

於是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不理解中漸行漸遠了。所以,面對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認清事實的真象;並不是誰叛逆了誰,頂多只有一個倔強的孩子悄悄“離開”我們而已。我們當(dāng)然覺得痛苦,但憤怒則大可不必。如果,他走向正確的方向,我們就該以生命傳遞者的心情樂觀其成;若他誤入墮落的深淵,我們就該立即趕過去,陪他一塊爬起來。

暫時放下了父母的角色,我們並沒有什麼可失落的,因爲許久以前我們孕育的生命,終將遠離我們,獨立的生活。

手機閱讀:

發(fā)表書評:

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4章 選擇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yī)3第21章 天力講法第4章 活著到底爲了什麼(2)第34章 愛的法則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104章 當(dāng)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6章 佛陀6第17章 輪迴1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34章 布財陣1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04章 當(dāng)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17章 滋養(yǎng)自己第34章 布財陣1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35章 布財陣2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4章 活在當(dāng)下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12章 天力講《易經(jīng)》第82 章 四梵行1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6章 佛陀6第13章 渡6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8章 渡1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74章 性與金錢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78章 內(nèi)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4章 活在當(dāng)下第34章 愛的法則第77章 內(nèi)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6章 渡9第21章 輪迴5第6章 活在當(dāng)下3第19章 輪迴3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guān)係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41章 內(nèi)心強大的孩子第9章 渡2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chuàng)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3章 農(nóng)村奇異的野丫頭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36章 淨(jìng)土情懷2第22章 讓孩子學(xué)會覺察內(nèi)在的感受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96章 靜待花開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jīng)驗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6章 佛陀6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yī)3第69章 選擇2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3章 這個家族還有誰在?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5章 活在當(dāng)下2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
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4章 選擇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yī)3第21章 天力講法第4章 活著到底爲了什麼(2)第34章 愛的法則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104章 當(dāng)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6章 佛陀6第17章 輪迴1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34章 布財陣1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04章 當(dāng)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17章 滋養(yǎng)自己第34章 布財陣1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35章 布財陣2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4章 活在當(dāng)下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12章 天力講《易經(jīng)》第82 章 四梵行1第29章 參禪開悟2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6章 佛陀6第13章 渡6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8章 渡1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74章 性與金錢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78章 內(nèi)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4章 活在當(dāng)下第34章 愛的法則第77章 內(nèi)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6章 渡9第21章 輪迴5第6章 活在當(dāng)下3第19章 輪迴3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guān)係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41章 內(nèi)心強大的孩子第9章 渡2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chuàng)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3章 農(nóng)村奇異的野丫頭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36章 淨(jìng)土情懷2第22章 讓孩子學(xué)會覺察內(nèi)在的感受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96章 靜待花開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jīng)驗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6章 佛陀6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yī)3第69章 選擇2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3章 這個家族還有誰在?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5章 活在當(dāng)下2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苏尼特右旗| 新兴县| 营山县| 桦甸市| 惠东县| 天全县| 邯郸市| 边坝县| 咸宁市| 略阳县| 贵南县| 隆子县| 大姚县| 竹山县| 临西县| 手游| 仁化县| 岳池县| 会理县| 绍兴市| 穆棱市| 邵阳市| 奎屯市| 江口县| 阿尔山市| 油尖旺区| 无棣县| 光泽县| 民乐县| 屏东市| 龙川县| 连州市| 台湾省| 台中县| 南乐县| 郸城县| 聂拉木县| 从江县| 息烽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