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

親密關係中的伴侶是最可貴,最明亮的鏡子,你可以籍此找出你的反應背後隱藏著什麼。你或許會發現長久以來一直攜帶著的某些創傷和內心深處的陰影,那也許是你童年和年輕時的一段傷痛,已經好幾世以來的思維慣性,誰知道呢?

在親密關係中你可以去面對的那個經驗,那正是自我認識和自我覺察的最佳機會。遺憾的是,多數人都不喜歡這樣的“被顯露”出來,因而一再否認和排斥那面照出自己本然的鏡子。其實除了親密關係,無論是你與你的老闆、同事、下屬、閨蜜、或子女的關係皆然。

不是去外求,而是向內求。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見自己本身的問題。雖然這種盲目現象很容易理解——正因爲我們看不見,問題纔會是問題。然而問題也出在這裡,當問題發生時,我們總習慣把手指向別人,卻忘了看向自己。

他爲什麼這樣對你說話,那是他的問題,爲什麼他用那種態度,那是他的事,誰知道他在想什麼。但爲什麼你會那麼在意?爲什麼你會覺得受傷?爲什麼你會那麼生氣?這問題出在你,那纔是你要關心的。

閉起眼睛,向自己內心探尋。把那個指責你的人忘掉,不要去想,不論別人做了什麼都將它忘掉,只要深入你自己,你將發現在你內在的傷口。

你痛苦,不是因爲別人的錯誤,他們或許做了某些事,但那是他們的事,除非你身上有傷口,否則不論他們撒鹽、灑水,甚至隨便地觸碰,你都不會受任何影響。

經營關係永遠應該在自己的身上著力,要別人爲你負責。等於是在“求人”,你成了奴隸,這樣遲早會被牽著鼻子走。要想成爲主人,一個人必須瞭解到:“不論什麼事發生在我身上。我都必須無條件地完全負責。”在剛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沮喪,因爲你無法再在別人身上找答案,但是如果你能堅持下去,繼續“向內求”,把指向別人的手轉過來指向自己,把對別人的要求轉成對自己的要求,很快的,你就能活出了自己。

不是去改變,而是去接受。愛情的目的,就是讓彼此學習成爲“更理想”和“更完整”的人。然而問題也出在這裡。當人進入了愛情,往往就迷糊了,他們不是讓自己成爲理想的人,而是努力讓對方合於自己的理想;不是讓自己成爲更完整的人,而是期待對方填補自己的缺憾。

你去觀察一下人們的感情。是不是彼此都在挑對方的毛病,都在試圖改變對方?當你愛一個女人,你就會立刻開始改善她,你就會認爲她應該怎樣。所以,伴侶間吵來吵去都是爲了同樣的事、相同的問題、相同的衝突。太太有一個概念,認爲先生應該這樣,而先生則認爲太太不應該那樣。雙方都在試著改變對方,使對方符合自己的“理想版本”,結果把原本美好的關係搞得很糟。

到了最後,他們甚至都不再說話,要怎麼說呢?因爲一開口談話表示爭執又開始了,而那是老掉牙的問題。沒有改變的餘地,反正已經爭論過無數回,每次的結局都是一樣,他們已經對彼此失望透頂。

爲什麼你曾經愛上這個人,然後又一直嘗試要改變他?如果他必須變得更好。你才能夠愛;或是他不改變,你就不愛,那不是愛,而是你爲愛開出的條件。 要是你努力想改變對方,就表示你不是真正愛他,你愛的是你自己。

如果你真的懂得愛,你會讓自己成爲那個理想的人,而不是改變他人來符合你的理想。 要別人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終於放棄改變他人,就叫“成熟”;懂得改變自己,就叫“成長”。

不是變完美,而是變完整。有個非常理性的男人和一個非常感性的女人在一起。對男的來說,如此可以發展他的情感面,變得更完整。而對女的來說,培養超然理性態度,讓她更平衡。

如果這兩個人不整合自己的對立能量,而是企圖改變彼此,則他們會失衡而且分裂。這男人會變得更理性,喜歡說理;而這女人則會變得更感性,更容易“情緒化”。在這種情形下,他們會越來越痛恨彼此。

愛一個人,不能只愛半個,不能只愛你愛的部分,要愛就愛他的全部。愛他美的部分也愛他醜的部分,愛現在也愛過去,愛優點也愛缺點,因爲那缺點也是他的一部分。你愛的是一個對象,而不是一個偶像。你尋找另一半是爲了有機會讓自己的心靈更完整,而不是找一個完美無缺的人。

不是去求人愛,而是去愛人。每個人都有需要,你需要這個,我需要那個。經常是,我們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一個需要滿足的機會。於是兩人開始交易,如果你給我你有的東西,我便給你我有的東西。人們把這種交易稱爲“愛”,而當對方無法給你對等價值的東西,你很難再交易,也就“不愛”了。

如果你深入去看人們的戀愛關係,它們就像是商業關係。很多怨偶,常覺得心有不甘,都覺得自己犧牲太多;很多失戀或失婚的人,會苦苦糾纏,也是不甘心。因爲我對你一再付出,你就是不應該辜負我,你就應該給我回報,這樣的愛,跟“做生意”有什麼不同?

因爲兩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慾望,都爲了滿足自己而要求別人,這種關係怎麼會有愛?只要你需要別人愛你,你就是欠缺愛的人,而如果你心中欠缺愛,你又如何給人愛呢?那就好像兩個乞丐在互相乞討它們沒有的東西。

愛不是名詞,而是動詞。愛的感覺,是行動所帶來的結果。用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去做你希望對方爲你做的事。

不要被激怒,而是去感激。藉由別人你才能認識自己。是的,如果沒有別人給你打擊,你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脆弱;如果沒有別人讓你忿恨,你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包容力;如果沒有人讓你氣憤,你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氣度。

可惜的是。很少人善用關係這面鏡子。當人們從別人身上發現鏡中的自己,要不是轉身視而不見,就是否認或破壞它。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個鏡子使我變醜,所以我就摧毀鏡子。那樣我就不醜;因爲這個人讓我變醜,因此我就醜化他……但是這樣做有用嗎?當然沒用,不管你打破再多的鏡子也無法改變你的容貌。

如果我們這一生從來沒有遇過那些傷害你、批評你、指責你的人,你恐怕永遠都長不大,不是嗎?你會對那個診斷出你疾病的醫生生氣嗎?即使醫生開刀傷害你,但當你得到救治,你是不是也應該感激他呢?

當別人以他的“惡”來成就你的“善”,難道你不覺得應該感謝對方嗎?

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會員張女士分享:

剛結婚時,我倆經常爲了臭襪子該扔哪裡鬧脾氣,爲了晚上該不該早點睡鬧脾氣。爲了該誰洗碗誰做飯鬧脾氣.....後來越來越覺得這人好象不是我理想中的人了!怎麼辦,我這麼死愛面子的人,剛結婚也不能離啊,會讓那些八卦的同學笑死的!我開始尋求方法,我去修忍辱。修心性。還不錯,兩個人好像和諧了一些。後來就有了孩子。孩子到來,要面對的事多了好幾倍,不同意見再次突顯,加上婆婆來帶孫子,問題就更復雜了。

我和先生的距離越來越遠,我的忍辱幾乎讓自己忍出病來。連脾氣都不會發了,偏偏先生也是個不會表達的人,冷戰就開始啦。記得最長的冷戰超過半年,半年和他沒有任何交流。冷戰是內傷啊!很難受,心像冰封住了,對外界還要保持滿腔的熱情。孩子四五歲的時候他去了外地工作,都不寄錢回來養家。我一個人要上班。帶孩子,照顧整個家,就這樣自己撐著也不敢讓別人知道,如同沒有丈夫的女人一樣。可憐了我的孩子,孩子天性都很敏感。那陣子他默默承受了在幼兒園裡的不開心不讓我知道,回家來看著辛苦的媽媽又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煩惱,就經常爲一點小事生氣,比如下雨把他褲子淋溼啦,我的手不小心碰到他啦......他一生氣,我會哄他,哄不奏效,想到自己這麼辛苦他還不聽話,就罵他打他,罵完了孩子哭我也哭......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了!可是孩子還這麼小,離婚會對他造成多大的傷害啊!基於對孩子的考慮,又拖了幾年。那幾年裡我的重點都放在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身上,至於先生,已經當沒有這個人存在了!

到了孩子快上小學,家裡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其實是我個人的經濟情況好了很多,因爲之前我幾乎都不用先生的錢的),請了保姆照顧家裡,我肉身輕鬆了,內心對愛的渴望再度升起,同在一個屋檐下的丈夫對於我已形同陌路。

我就跟孩子說:“媽媽不想和爸爸在一起過了,媽媽想到國外去,你跟媽媽去嗎?”

兒子馬上問:“你們要離婚嗎?不行,你們不能離婚!”

我說:“可是媽媽跟爸爸都已經沒法過了啊,那要我怎麼辦?”

兒子回答我:“至少等我長大你們纔可以離婚。”

我問他要等他長到多大?他說要到他讀初中。我的媽,到那時我都老了!!要怎麼辦??那時的先生在我眼裡已經一無是處了,我可以列出他一籮筐的缺點來:不思進取沒有精神追求啦;好打麻將不顧家啦;冷漠不懂關心人啦;整天做在電腦前面,用後背對著我;沒有一句溫暖的話啦;不會掙錢啦很沒用啦;不守信用總是遲到啦;不愛乾淨到處是菸灰啦......等等等等。當時的我,看到的全是先生不好!很討厭他!又無可奈何,就那樣怨恨著,忍著,不甘著......

直到06年兒子上小學,有一天我陪他做功課。他在念語文書上的反義詞:“熱情對冷漠,愛對恨”。我隨口感嘆:“我跟你爸啊,就是熱情對冷漠。”兒子想了一下,用很堅定的語氣說:“不對!爸爸跟你是愛對恨!”說完了看我不明白,再補充了一句:“爸爸愛你,你恨他!”我問他憑什麼這麼說,兒子說:“你一直都在說爸爸不好,爸爸卻從來沒有說過你一句壞話!”

兒子的話象當頭棒喝,讓我收回指責先生的手,回看自己。我到底怎麼了??從那以後,我開始讀各種心理學和有關靈脩的書籍,後來又開始唸佛經。關係有所改善,但還是知道做不到,即使對他好,也是有點心不甘情不願。

很幸運,後來我遇到了深層溝通,透過深層溝通的技術,經由我婚姻的現狀一路回溯到我的童年、幼年、胎兒時期、甚至更早以前,竟然看到問題真的出在自己身上。而當這些問題穿越以後,我的婚姻徹底改變了,先生也好象變了個人,朋友們都說他的氣色比以前好很多,笑容很燦爛,而他並沒有被溝通,一次也沒試過。

第36章 讀書會2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2章 我是誰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69章 選擇2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26章 相由心生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3章 活著到底爲了什麼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20章 真相第59章 陰陽八卦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85章 四梵行4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40章 合一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123章 成熟第2章 職業倦怠第123章 成熟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21章 療愈故事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57章 明心見性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3章 五奶奶第14章 療愈之路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59章 陰陽八卦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37章 合作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50章 “定家神針”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8章 渡1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124章 智慧母親的修煉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34章 愛的法則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2章 佛陀2第34章 愛的法則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88章 切換自卑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31章 天真的心第12章 靈心療法第82 章 四梵行1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14章 療愈之路
第36章 讀書會2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2章 我是誰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69章 選擇2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26章 相由心生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3章 活著到底爲了什麼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20章 真相第59章 陰陽八卦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85章 四梵行4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40章 合一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67章 體重過重來自於心事太重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123章 成熟第2章 職業倦怠第123章 成熟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21章 療愈故事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57章 明心見性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20章 接納父母第23章 五奶奶第14章 療愈之路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59章 陰陽八卦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37章 合作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50章 “定家神針”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8章 渡1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124章 智慧母親的修煉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34章 愛的法則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2章 佛陀2第34章 愛的法則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88章 切換自卑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31章 天真的心第12章 靈心療法第82 章 四梵行1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14章 療愈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香港 | 夹江县| 吴川市| 沈丘县| 乌鲁木齐县| 那坡县| 济宁市| 怀安县| 峨边| 钦州市| 南川市| 张家界市| 江永县| 绥江县| 祁连县| 尼玛县| 土默特右旗| 孝昌县| 周至县| 深州市| 融水| 依兰县| 麻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涡阳县| 扬中市| 巫溪县| 天柱县| 宜川县| 临泉县| 高密市| 张家口市| 拉萨市| 宜州市| 凤翔县| 尉犁县| 鞍山市| 洪江市| 红安县|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