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渾然不知道自己被人當成軟柿子,率軍離開雲西之後,我一路上意氣風發,豪情萬丈。李勝、趙全等諸將更是一個個急不可待,一路狂奔,恨不能一下子就趕到戰場上。
楚莫給我指定的位置是山鄰縣,和英翎、塗安的大軍呼應,位於整個戰場的最南邊。四萬關西軍分成了三部分,李勝率一營位於北路,趙全居中,蘇文位於南路;直屬營、騎兵營和我一起,華累位於最後。雖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是由於大家比較著急,所以只帶了四天的乾糧,大家一路急行,把華累拋在了後面,二百餘里的路程,第三天我們就趕到了山鄰縣境內。
按照楚莫命令,關西軍的駐紮區域位於山鄰縣北部同和縣相鄰的地方。出發之前,我就如今衆將,和莫凡一起仔細研究了拒鹿一帶的地形。山鄰的東面是拒鹿府的射縣,南面是郭山。山鄰和郭山境內多是平原,而射縣境內卻多是丘陵地。以莫凡對雲州地形的熟悉,我們很快就拿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
大軍分三部分,分別進駐盧臨、襄路和谷鎮三鎮。這三鎮呈三角形分佈,其中盧臨位於最北邊,與和縣相鄰,這支人馬可以和英翎大軍策應;襄路鎮位於最東邊,同射縣相鄰,更重要的是這裡扼守著射縣到山鄰縣幾個谷地的出口,可以防止趙軍突襲;谷鎮位於襄路之南,既可以防範從南面平原地區的攻擊,還可以策應襄路鎮。
李勝、李陵帶著各自一營五千人直奔盧臨,他倆有點不大樂意,因爲大家都認爲目前盧臨不會有大的戰事,畢竟其北面有英翎的十萬大軍在。蘇文、李志也各帶著一營五千人馬直奔谷鎮,按說他這一路也不會有多大壓力,大部分趙軍都被集中在拒水北岸,南岸的射縣境內只有一些殘餘軍隊和趙軍的探馬在活動,他們輕易不會從山裡出來。
最有壓力的應該是襄路鎮,這裡要直接面對有可能從射縣出來的趙軍,所以趙全的一營,直屬營和魏光的騎兵營全部集中到了襄路,我也把大帳設在了這裡。由於提前了兩天趕到,所以我命令各軍原地休整,熟悉環境,嚴密防守。
我深知冷兵器的戰爭,雙方打探軍情的手段主要靠探馬刺探,消息傳遞不便,有時候敵人甚至已經殺到了營門口,被攻擊方還渾著不覺。所以嚴令各軍不可懈怠,務必保持警惕。休息一天之後,我就接到楚莫將令,召我到大營議事。楚莫大營設在和縣和萊水縣之間的地方,距離我這裡有五十餘里,趕過去一趟還真不容易。
再見到楚信的時候我不由感慨萬千。一個錦衣玉食的親王殿下,如今已經洗去了公子哥的浮華,整個身上散發著一種肅殺的感覺,也更多了一種穩重與成熟。
“範大節度使,我在前方拼命,你在後面舒服得很吶,聽說還有美女相伴。”楚信一見我面就猛拍我的肩膀,連聲調笑。
他顯得特別高興,諸將之中,以楚信、我還有楚樂年齡相若。但楚樂見到楚信時總是很拘謹,兩人也就是保持著禮節上的距離。這段時間楚信鞍馬操勞,一直繃著神經,今天見到我頓時覺得心裡一鬆,心情自然大好。
諸將也進到營中,聽到我們的調笑,更是爆出一通大笑,一時之間大帳中少了幾許**與肅殺,氣氛也熱烈起來。楚莫臉上也難得露出幾分笑意,他看到諸將都已經到齊,這才咳了一聲,帳中頓時肅靜下來。楚莫掃了一眼端坐的諸將,心中感到一陣滿意。他端起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這才緩緩開始說話。我心中強烈鄙視他,“擺什麼臭譜”,可還是帶著一本正經地表情聽楚信分析軍情、然後下達指令。
楚莫說,如今雙方處於僵持階段,總體上看,趙軍人數上稍佔優勢,而且李素此人立於善於用兵,不可小覷。現在兩軍隔河相對,暫時誰也奈何不了對方。爲了打破僵局,楚莫決定把前線向前推動。
郭林和楚樂的大軍已經瀕臨拒水河,所以暫時按兵不動;楚信率領的中軍大帳從榆林向東推進二十里,到達拒南縣的重林鎮;英翎、塗安的大軍和關西軍齊頭並進,迅速佔領射縣全境,並臨河擺開。這樣大軍可以有效地壓縮可供趙軍偵察的空間,尋機向趙軍發動總攻。接著楚莫規定了大軍的各種指揮號令和聯繫方法,然後讓諸將各自回營。
英翎和塗安路上與我同行,我們需要商議一下行動方案。根據探子的消息,射縣內約有萬餘名趙軍,是雲州的敗軍一部,他們利用射縣境內的地形同大軍周旋,英翎多次派兵追殺,均無功而返。這次楚莫終於下令推進,英翎可是憋著一口氣非要把這股趙軍給滅了不可。
我這麼一聽,頓時明白了,感情人家的意思分明就是說:這射縣境內就那麼點趙軍,都不夠我十萬大軍滅的,你就別來攙合了。人家話說到這份上我,咱不能不識趣呀,我只好表態:“二位將軍,我關西軍初來乍到,對射縣的地形和敵情都不明瞭,因此末將但憑二位吩咐。我軍位於右翼策應,以防有潰兵逃竄,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兩人一聽,不禁大樂,沒想到我還挺識趣。我心中罵娘,臉上帶笑,和兩人分手之後,直奔襄路。我鬱悶地把路上發生的事跟莫凡講了,同時破口大罵這幫王八蛋。莫凡微笑著看我發泄得差不多了,這才緩緩說道:“由他們打頭陣也是好事。如今這拒鹿一帶表面上看兩軍都按兵不動,其實下面暗流涌動,不知道交手多少次了。這射縣雖說明著只有萬餘名趙軍,可境內山多路雜,大軍想擊敗他們恐怕並不容易。再者胡州方面增援的趙軍未必全部過河。以在下的估計,胡州方面應該至少有十萬援軍,可楚帥通報的情報說,拒水河以北的趙軍中,僅有六萬胡州援軍。”
我聞言沉思片刻,然後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說,趙軍可能還有一支伏兵?”
莫凡點點頭說道:“我幾乎可以斷定,趙軍必有一支伏兵位於射縣境內。之所以一直沒有動靜,可能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現在大軍一旦向前推進,各部之間協調就難免會出現漏洞。這個時候趙軍就有機可乘了。”
我點點頭,然後向帳內的親兵吩咐:“傳令,召李勝、李志、孫秀、魏光商討軍機。傳令各營加強戒備,增派探馬。探馬活動範圍擴大至五十里。”
然後我對莫凡一樂:“英翎願意當先鋒,咱也不好反對。不過,我們還真得做好策應,讓他吃點小虧還行,損失大了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