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我拒絕

“士季啊。”

“你到底是爲了司馬家,是爲了朕,還是爲了你自己呢?”

曹髦忽然開口問道。

有宦官爲兩人拿來了茶水,擺放在他們面前,鍾會沒有急著回答皇帝的問題,反而是先吃起了茶。

他輕抿了一口,似乎很是享受。

“陛下,這有什麼區(qū)別呢?”

鍾會看向了曹髦,他認真的說道:“這三者有什麼不同嗎?”

“無論是陛下,又或者是司馬昭,還是微臣,我們的利益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要匡扶社稷,治理好大魏江山,遏制羣臣,讓江山免受他們的荼毒。”

“既然目標都是一樣的,那陛下又何以如此細分呢?”

曹髦笑了起來,他搖著頭。

“不,不,誰說目標就是一樣的呢?”

鍾會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一些。

“莫非陛下是不願意治理好大魏江山?”

他實在是看不出皇帝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在當下的局勢裡,皇帝跟司馬家的私人恩怨又算是什麼呢?

再說了,你能當上皇帝,還不是因爲司馬家嗎?司馬家對你也算客氣,你跟司馬炎司馬望等人交好,司馬師也已經(jīng)死了,現(xiàn)在聯(lián)手一同對付主要敵人,這有什麼問題?

難道你要因爲私人恩怨而輕視廟堂大事??

鍾會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了起來。

倘若曹髦真的如此,那他可就不是值得輔佐的聖王了。

曹髦看著他的臉色變化,居然能大概猜出他內(nèi)心的想法,這讓曹髦都覺得不可思議,自己還挺厲害的,居然能看出這種不正常之人的想法。

曹髦問道:“士季的志向是什麼呢?”

“輔佐聖王,匡扶社稷。”

“陛下的呢?”

“匡扶社稷,給民太平。”

鍾會沒有說話,意思很明確,我們就是同道之人。

曹髦此刻卻說道:“士季啊,儘管想法都一樣,可是,朕以爲,朕心裡的盛世,跟司馬昭所想的盛世可能會有些出入。”

“哦?”

“盛世能有什麼不同呢?”

“這可有太大的不同了。”

曹髦說了一句,看向了張華跟魏舒,兩人點點頭,走到了門口盯梢。

曹髦這纔看向了鍾會,“我們先說說我那位老丈人的謀劃吧。”

“他也算是爲司馬家操碎了心啊,恨不得將飯嚼碎了餵給宗族。”

“讓朕想想,這各地的刺史,太守,將軍,怕是都被伱給利用起來了吧?”

“毌丘君匆匆離開,想來是將這裡的事情告知朕的鎮(zhèn)東大將軍?鎮(zhèn)東大將軍雖然在淮南,可是他的戰(zhàn)功皆出河北,在河北也有諸多舊部,他參與了這件事,對吧?”

“鄧艾,王基這些人就不必多說了,肯定是會貫徹大將軍之令的。”

“鄧艾在兗州,距離洛陽算是最近的,他是負責(zé)及時跟廟堂對接?包括這次,恐嚇羣臣,明擺著告訴羣臣,倘若廟堂沒有大將軍,那各地的動亂就會繼續(xù),會有更多的大族被牽連進去?”

“胡遵,石苞,何曾,這三人都是大將軍的親信”

鍾會忍不住打斷了曹髦,“這陛下就想錯了,胡遵是參與了,畢竟他雖然是大族,可乃是邊塞大族,經(jīng)學(xué)不強,被河南宗族所歧視,哪怕定品了,他也得不到高品,因此,他會參與進來。”

“石苞也參與了,但是他的任務(wù)是盯著胡遵,大將軍知道胡遵的性格,生怕他會失控,就讓石苞來盯防,必要時可以牽制。”

“何曾卻是不曾參加。”

鍾會笑了起來,“我將他踢出謀劃的行列裡了。”

“哦?爲何啊?”

“因爲我不喜歡這個人。”

“再說了,河北發(fā)生這樣的大事,總得需要一個勤勤懇懇,全力除賊的人啊,何曾來做這個大忠臣,他應(yīng)當感謝我呢。”

“在河北,真正參與這件事的人是陳本。”

“我跟他的關(guān)係還不錯,我親自書寫了所有送給他的書信,他看到這些大將軍的書信,也就同意了。”

曹髦也不失望,他點著頭,“這些我確實不知道。”

鍾會卻忍不住誇讚道:“陛下不曾見過這些人,坐在內(nèi)屋之內(nèi),就能想到這麼多的事情,實在聖王,倘若有臣的輔佐,陛下有何懼哉?臣便是陛下的留侯酇侯!陛下得臣,如魚得水!”

鍾會這開頭是吹曹髦,可接下來就開始吹自己了。

向來都是君王給大臣說這些話,曹髦還是頭次聽到有大臣給君王這麼說的。

不過,再離譜的事情,放在鍾會身上都會很合理。

就比如說這次直接攻破世家,斬世家根子的事情,這件事放在司馬師的身上會有些不著調(diào),覺得他太過激進,可若是操辦的人是鍾會,哦,那就沒事了。

至於鍾會將自己比作張良蕭何,他還真的不是胡說八道。

歷史上,他開始爲司馬昭出謀劃策,天下人都稱他爲當世張良

能讓那些厭惡他的人捏著鼻子喊張良,足見此人的生猛。

可能鍾會也確實沒有說錯,司馬師加鍾會的組合,放在天下也是極給力的組合,倘若司馬師的壽命再長一些些或許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曹髦沒有理會這自戀的傢伙,繼續(xù)說道:“所以大將軍提前跟司馬孚決裂,讓司馬孚跟隨羣臣,就是爲了這一天。”

“當初盧毓通過引發(fā)民亂來逼迫大將軍讓步,大將軍是直接引發(fā)民亂,用平息的名義來逼迫羣臣讓步。”

“如此看來,還是大將軍技高一籌,哦,不,是鍾士季技高一籌。”

曹髦又說道:“盧毓現(xiàn)在宗族受創(chuàng),聲名狼藉,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政治生涯算是毀了,至於高柔,尚書檯現(xiàn)在變成了爛攤子,我不知道他有沒有信心去接況且,高柔也從未在尚書檯辦過事。”

“司馬孚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不錯的人選,羣臣或許會推出這個人來過渡而在大將軍這裡,鄧艾王基胡遵等人只認司馬昭,對吧?”

“他還特意讓你來找我,就是爲了讓我?guī)椭抉R昭和司馬孚,讓他們登上這個位置。”

曹髦感慨道:“我這丈人當真是幸苦啊,他知道司馬昭無法接手,就用這樣的辦法,將尚書令和大將軍一分爲二,將宗族一分爲二,分別繼承。”

“但凡我要是姓司馬,我都得給他磕幾個。”

鍾會很是享受,聽著曹髦的講述,他更是輕飄飄的。

“陛下,既然您都看出來了,那也應(yīng)該明白,這對您沒有任何壞處,聯(lián)手吧。”

“以司馬孚爲尚書令,以司馬昭爲大將軍。”

“我們先穩(wěn)定住天下的局勢。”

“接下來就是讓他們兩人出面爭鬥,通過地緣和門第高下還有經(jīng)學(xué)來分化這些世家大族。”

“如今很多世家受損,這會引起新的經(jīng)學(xué)之爭,這是我們不能錯過的機會。”

“只要將經(jīng)學(xué)的權(quán)勢和定品收回廟堂所用,那門閥大族就是廟堂所養(yǎng)的犬。”

“我們能徹底收服他們,三年用以整頓國內(nèi),第四年出征蜀國”

鍾會的腦海裡有著非常清晰的計劃。

或許是司馬師在臨終之前跟鍾會所商談的?

曹髦瞇著雙眼,“所以,士季是想要通過經(jīng)學(xué)來對付這些大族?”

“這纔是世家大族的根本啊,他們壟斷了知識,想要挖斷他們的根,就要讓更多的寒門都得到讀書治經(jīng)的機會。”

“要利用經(jīng)學(xué)之爭讓他們斗的不可開交!”

“陛下不必擔(dān)心,這些門閥大族,在臣眼裡,不值一提。”

鍾會的語氣彷彿是在哄孩子,他這意思,就是告訴曹髦,事情我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你點頭就可以了,我?guī)е闾哨A,別不識擡舉。

曹髦的眼神格外的明亮。

這個最優(yōu)解,只是司馬師眼裡的最優(yōu)解而已。

司馬師想到了很多事情。

那爲什麼不想想,自己是否會按著他的謀劃去走呢?

看著面前自信的鐘會,曹髦卻沒有直接拒絕他。

對這個傢伙,做事要委婉些。

“士季,我們再說回先前的話題,盛世之別。”

曹髦的眼眸裡帶著一絲回憶。

“當我還很年幼的時候,剛剛到達元城,當時我在府邸內(nèi),無法外出,聽人說起外頭的生活,都說河北繁榮,百業(yè)興旺,百姓富裕,實在是樂土盛世。”

“我信以爲真。”

“可當我親自外出,遊玩了一番之後,我方纔明白,我所說的盛世跟別人所說的是不太一樣的。”

“郭君告訴我,廟堂行仁政,召集百姓開墾耕地,又在各地屯田守邊,安頓百姓,他也沒有告訴我,那些跟著廟堂開墾耕地的百姓,他們的收成是歸廟堂所有的,他們跟外頭那些佃戶的區(qū)別只是他們服務(wù)的人不同而已。”

“廟堂只按著人頭給予他們一定的糧食,說是免掉他們的稅賦,是仁政,可這不就是僱傭百姓給自己種地嗎?沒有廟堂的命令,他們甚至連種子都不能播種?!”

“我看到那盛世的道路上堆滿了被遺棄嬰兒的屍體,我看到耕地裡的老人逐一倒地,再也不曾起來,我看到商賈們聚集在一起,哭訴沿路官員的劫掠,我看到那些匠人們總是被官府所召,去免費打造器械,家破人亡”

“我不知道司馬師是怎麼想的,反正我眼裡的盛世不是這樣的。”

“人人能吃的上飯,能穿的上衣裳,老人能得到照顧,孩子能健康長大。”

“不必害怕外敵,不必遭受欺辱。”

“方纔是朕要的盛世!”

“故而,我不會跟他們聯(lián)手!”

第128章 開始第54章 祭祀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90章 蜀國也是嗎?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151章 名師高徒第070章 賈充你壞事做盡!第8章 一唱一和第87章 蛻變第130章 誰家的壞東西?!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065章 感謝舅父大人送來的壯士第46章 壯舉第38章 容易失控第171章 不給機會第052章 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您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40章 甩不掉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第16章 賞田令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53章 原來如此難走第71章 真是髒東西!第142章 驚變第99章 你是忠臣吧??第171章 有功否?第195章 無恥之尤第150章 直臣第26章 除掉他第98章 這都是閹人的錯!第198章 司馬師早已出手?第032章 沒那麼容易!第215章 你們是怎麼敢惹我的呀第189章 人才濟濟第121章 可我呢?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52章 太子第070章 賈充你壞事做盡!第5章 御史人選第42章 內(nèi)鬼第176章 歡迎來到門閥的時代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54章 祭祀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53章 許配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143章 明君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104章 忍無可忍第120章 絕命散師第39章 東施效顰第121章 可我呢?第41章 親征第51章 大善人第175章 他來了第141章 人生巔峰第116章 反擊第113章 戳破第29章 連璧第97章 除雜草第152章 激將法的集大成者第111章 飛鳥盡第60章 聰明的奸臣第10章 誰避誰第98章 警告第142章 少壯第138章 八議第162章 是你!鍾會!第019章 名正言順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188章 合肥!合肥!第055章 大將軍在何處?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7章 重塑第169章 以此人取代姜維第87章 秋後再算賬第133章 朕見過第165章 號角第81章 質(zhì)子第14章 沾沾光第143章 朝議第138章 大將軍真?zhèn)?/a>第216章 清談之輩第189章 鞍前馬後第91章 不喜第14章 大魏忠良第065章 感謝舅父大人送來的壯士第145章 感恩戴德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179章 郭君子第074章 賈充之死第106章 有何妙策第166章 一路向北第56章 豈曰無馬?第35章 這叫二十歲?第83章 忠良之後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160章 一視同仁
第128章 開始第54章 祭祀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90章 蜀國也是嗎?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151章 名師高徒第070章 賈充你壞事做盡!第8章 一唱一和第87章 蛻變第130章 誰家的壞東西?!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065章 感謝舅父大人送來的壯士第46章 壯舉第38章 容易失控第171章 不給機會第052章 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您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40章 甩不掉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第16章 賞田令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53章 原來如此難走第71章 真是髒東西!第142章 驚變第99章 你是忠臣吧??第171章 有功否?第195章 無恥之尤第150章 直臣第26章 除掉他第98章 這都是閹人的錯!第198章 司馬師早已出手?第032章 沒那麼容易!第215章 你們是怎麼敢惹我的呀第189章 人才濟濟第121章 可我呢?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52章 太子第070章 賈充你壞事做盡!第5章 御史人選第42章 內(nèi)鬼第176章 歡迎來到門閥的時代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54章 祭祀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53章 許配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143章 明君第26章 你不是早知道嘛第104章 忍無可忍第120章 絕命散師第39章 東施效顰第121章 可我呢?第41章 親征第51章 大善人第175章 他來了第141章 人生巔峰第116章 反擊第113章 戳破第29章 連璧第97章 除雜草第152章 激將法的集大成者第111章 飛鳥盡第60章 聰明的奸臣第10章 誰避誰第98章 警告第142章 少壯第138章 八議第162章 是你!鍾會!第019章 名正言順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188章 合肥!合肥!第055章 大將軍在何處?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7章 重塑第169章 以此人取代姜維第87章 秋後再算賬第133章 朕見過第165章 號角第81章 質(zhì)子第14章 沾沾光第143章 朝議第138章 大將軍真?zhèn)?/a>第216章 清談之輩第189章 鞍前馬後第91章 不喜第14章 大魏忠良第065章 感謝舅父大人送來的壯士第145章 感恩戴德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179章 郭君子第074章 賈充之死第106章 有何妙策第166章 一路向北第56章 豈曰無馬?第35章 這叫二十歲?第83章 忠良之後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160章 一視同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金湖县| 锡林郭勒盟| 西城区| 安徽省| 澄迈县| 贵州省| 门源| 黄浦区| 绥德县| 皮山县| 蓬安县| 区。| 永济市| 剑川县| 保康县| 蚌埠市| 马龙县| 开远市| 长乐市| 温州市| 红原县| 福建省| 盘锦市| 麻江县| 邳州市| 石河子市| 津市市| 大石桥市| 汉中市| 濉溪县| 玉环县| 鹤山市| 太白县| 共和县| 墨江| 和平区| 琼中| 大连市| 贡觉县|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