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0章 誰家的壞東西?!

洛陽,太學。

楊綜坐在了上位,打量著面前的衆(zhòng)人。

名士們或多或少的,都露出了些不服的神色。

他們是真的想不明白,楊綜有什麼資格能坐在這裡呢?

楊綜的名望當然也不小,但是這名聲並非是在學術上,他在經(jīng)學上有什麼成就?有什麼造詣?

他怎麼能成爲治學監(jiān),負責天下的治學事呢!

他自己都搞不懂經(jīng)學!

楊綜瞇起雙眼,對衆(zhòng)人的想法,他是心知肚明。

太學的官員是有品級的,這些老師都是有編制的,太學祭酒是四品,有一個從屬丞,六品,有個掌印的主簿,七品。

有博士,五品,五經(jīng)博士,五品,有助教,六品,其有屬直講。

可別覺得這些五品,六品很低。

要知道,尚書令才三品!

丞相以及三公,大司馬,大將軍之類的是一品。

九卿才輪到二品,武將裡就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等等。

尚書令啊,侍中啊,中書令,基本都是三品。

地方太守纔是五品官員。

也就是說,想要免考進太學,你父親至少得是太守起步

至於縣,大縣令一般是六品,縣令一般是七品,縣長一般是八品。

這是因爲縣城與縣城不同,是按著縣內(nèi)人口來進行劃分的,例如萬戶以下設縣長,萬戶以上設縣令,若是三萬戶四萬戶的超級大縣,那就是大縣令了。

而楊綜這個太學監(jiān),也是四品官。

但他這個四品卻可以直接管理太學祭酒。

因爲品級並不能決定一切,就說二品的九卿,他站在三品的尚書令或者侍中面前,敢指指點點嗎?

主要還是要看職責,尤其是監(jiān)察部門裡,御史中丞纔不過五品而已,你且看看那些四品敢不敢在他面前擺譜。

故而,哪怕是太學祭酒孔晁,面對楊綜也是不敢無禮的。

同級歸同級,但是職權(quán)上就被碾壓了。

楊綜此刻開了口,“我是來宣讀政令的,想必你們也都聽說了,過去的諸多招生之政,都要被廢除了”

楊綜咧嘴笑了起來。

此刻,諸多博士,助教們紛紛議論了起來。

他們也根本就不怕被楊綜聽到。

他們幾乎都在抱怨,覺得這些政策違背了設立太學的初衷。

設立太學的初衷是什麼呢?

兩漢的初衷不太清楚,但是曹魏的初衷就很清楚,就是爲了方便大族子弟。

有了太學,那些出身顯赫的人就不用再等中正了,直接入學,然後畢業(yè)爲郎,一步到位。

至於寒門和庶民,就這麼說吧,從魏晉開始,貴族和寒門分流愈發(fā)的明顯,有些科目是隻有父親的品級到了才能去學的。

甚至教導貴族弟子的博士是五品,而教導寒門的博士變成了六品在招生,專業(yè),就業(yè)等問題上,都是絕對偏袒大族,絕對排斥庶民。

寒門連參加五經(jīng)考覈的資格都沒有!

兩漢都沒有這種說法,兩漢都會鼓勵五經(jīng)考覈,有學問的都可以參與,唯獨曹魏,五品以下不許參與畢業(yè)考試。

沒錯,就是達到了這種離譜的程度,甚至對比後來的晉,這還算是不錯的!

起碼魏不會限制學科,從兩晉到隋唐,沒有出身的人只能去搞律學,書學,算學至於經(jīng)學之類的,你是想都不要去想。

因此,曹髦廢除諸多特權(quán),博士們就覺得很是不滿。

經(jīng)學這種東西,庶民和寒門也能研究明白嗎?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是爲了這種特權(quán),也有人覺得,打斷特權(quán),會讓這些大族子弟搶佔了寒門的上升空間。

若是跟大族同時競爭,寒門自然是吃虧的。

但是楊綜卻不這麼想。

大族子弟在士人裡的比例很大,但是,這還是要看士人的數(shù)量,若是士人的數(shù)量上去了,那大族子弟的比例就會下降,最終被衝潰。

而在那之前,首先得打破學術壟斷,讓更多寒門乃至庶民出身的人來讀書學習才行。

當然,這得先讓這些人吃飽飯,若是連肚子都填不飽,還讀什麼書呢?

看得出,曹髦對自己的治理還是有信心的。

楊綜就這麼聽著衆(zhòng)人的議論,也完全不生氣。

他笑著說道:“原來諸位都是這麼想的啊。”

看到楊綜臉上的笑容,這些名士們的議論聲便更大了。

孔晁坐在一旁,看著楊綜臉上的笑容,心裡總是覺得有些不安。

楊綜可是從戰(zhàn)亂時期上來的謀士,跟這些搞學問的名士不同啊。

楊綜笑著看向了身後的甲士,開口問道:“都記下了嗎?”

那甲士點著頭,“都已經(jīng)記住了。”

“好,便是這些人,且將這些人帶出去吧,罷免他們的職位。”

楊綜一聲令下,便有甲士上前,將方纔那幾個議論最大聲的博士給揪了起來,推搡著就往門外走。

一時間,衆(zhòng)人格外的安靜,甚至都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只有那幾個被抓起來的名士們,神色最爲激動,他們大聲的叫嚷了起來。

“楊綜?!你欲何爲?!”

“你們這些人反對廟堂的政策,反對陛下,太學怎麼能留下伱們這些人呢?”

楊綜大手一揮,甲士們直接將他們拖拽而出。

這些人裡不乏有著巨大名望的名士,此刻更是對著楊綜大聲辱罵。

可楊綜完全不在意。

孔晁忍不住說道:“楊公,皆名士,這般羞辱,怕是會出大事。”

“出大事?那好啊,南邊正缺人治理呢,就是缺這樣有學問的人,最好他們能多叫幾個人一同來惹事。”

楊綜的臉上雖然帶著笑容,但是眼神裡卻滿是漠然。

何其可笑啊。

就這些名士,在楊綜的眼裡簡直跟蟲子沒什麼區(qū)別。

當今的廟堂還用得著怕這些名士嗎?

連大族都得對廟堂低頭,這些名士憑什麼敢叫囂?

敢召集弟子和學子來惹事,明日就一同送去南邊了。

當真是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楊綜覺得陛下對這些名士都已經(jīng)很是縱容了,這些人明裡暗裡反對陛下都不是一次兩次了。

縱容到了這種地步,還敢這般議論,那實屬不長眼。

楊綜覺得自己有必要讓他們長長眼。

果然,在楊綜這般眼神的注視下,這些人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沒一個敢起身爲那些人說話的。

楊綜點著頭,說出了接下來的諸多要求。

往後的招生制度已經(jīng)被楊綜給折騰出來了。

往後要在秋季和春季招生,而太學和國學都要通過考覈才能進修,太學在春季,國學在秋季。

招生所用的考覈內(nèi)容都是由太學監(jiān)來負責,甚至往後的科舉也是由這個新部門來負責。

無論是太學的官員還是地方治學官員,都無法去幹預干涉。

這確實是改變了過去的招生制度。

倘若換個皇帝,如此大張旗鼓的廢除這些人的特權(quán),一定會引來巨大的麻煩,但是現(xiàn)在皇位的威望極高,在國內(nèi)完全達到了可以爲所欲爲的地步。

他現(xiàn)在哪怕就是下令當官必須要先閹了自己,估計都沒有多少人能反對

很多人都詛咒曹髦二世而亡。

就從當今的局勢來看,曹髦確實跟始皇帝極爲相似,二者都在父祖的基業(yè)上完成了大一統(tǒng),二者同樣是威望無雙,只要他們還活著,廟堂就可以爲所欲爲,肆無忌憚,完全不怕任何勢力的反抗。

但是兩人的風格卻又不同。

曹髦不折騰底層庶民,他遷徙的都是那些大族豪強,從這一點來看,其實他更像是漢高祖纔對,畢竟遷徙各地貴族和豪強是漢高祖先開的頭。

而他遷完之後,漢朝果然就比秦國活得更久了

而當某位漢帝廢除了該制度後,前漢果然就走向了沒落。

後漢壓根就不對付豪強和貴族,導致門閥崛起,國內(nèi)政務極爲混亂,遠不如前漢,魏晉更是直接當起了門閥的舔狗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對待國內(nèi)貴族豪強越好,國家就越是動亂不安。

只要曹髦還活著,國內(nèi)這些人就不敢找茬,而曹髦還很年輕,只要能不重蹈覆轍,不像前幾代那樣短命,那這情況就是無解的。

楊綜正在宣讀著新的政策,衆(zhòng)人就是不滿,也是低著頭來聽

而此刻的太極殿內(nèi),曹髦正抱著曹溫,聽著鄭嫺絮絮叨叨的說起了“政策”。

“陛下不能再這般寵愛太子了,是該給太子找啓蒙恩師了,別家的孩子,這個年紀都可以去鑽研經(jīng)典了,溫尚且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鄭嫺看起來很是急切。

曹髦卻笑呵呵的看著她,曹溫也是擺出了父親的同款表情,也是笑吟吟的看著母親。

鄭嫺被父子倆的表情弄得更加生氣。

“陛下,我看還是儘快從名士裡找個人來教導溫吧,我看啊,孫炎人就不錯,他熟悉經(jīng)典,是天下聞名的大儒,他完全可以給太子啓蒙”

曹髦笑著正要說話,忽然,他想到了什麼,臉上的笑容凝固了,模樣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皇后是不是有人找了你,說應當早些找人來教太子?還說要找老師?”

鄭嫺一愣,“不曾啊,只是先前宴會時,我與幾個夫人談起了這件事”

曹髦卻皺著眉頭。

怎麼,打不動自己,就想要打造一個扶蘇出來嗎?

曹髦的眼神變得有些銳利,“那場宴會裡,可有孫炎的家眷?”

鄭嫺不明白曹髦爲何看起來如此的生氣,可她還是認真的想了會,點著頭,“確實有”

第021章 三國第一諸葛吹第169章 以此人取代姜維第150章 毌丘儉第7章 我自前往第11章 威名猶在第73章 神醫(yī)第17章 欲何爲?第157章 不錯第95章 且慢!第159章 真吾兒也第159章 誰人可以?第118章 攻其心!第155章 無能爲力第73章 神醫(yī)第34章 怎麼會呢?第41章 司馬昭第175章 釣魚戰(zhàn)略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075章 七賢可助安世第70章 寶刀第188章 校事府第19章 摯友啊第46章 好消息!第22章 王肅傳學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212章 司馬師之死第76章 特定某人第152章 太子第115章 恩科第73章 神醫(yī)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065章 感謝舅父大人送來的壯士第50章 歸義侯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170章 司馬家也配?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119章 號召天下第183章 留侯!第125章 通通廢除第103章 五錢第166章 盛宴第88章 事已至此第94章 政略五策第152章 明君賢臣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19章 摯友啊第45章 先斬後奏第244章 聯(lián)盟與吞併第32章 苦命人第143章 此復仇也第157章 王太常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183章 爲陛下喝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第6章 虎豹騎第70章 謝謝啊第179章 大將軍要爭氣第97章 除雜草第121章 我要鍾公!第196章 絕非忠良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120章 外援第41章 親征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fā)笑?第095章 賢君能臣第28章 蠻橫第233章 順眼第102章 這就是女王??第168章 窗外的噪音(完結(jié))第150章 直臣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第102章 逃離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48章 要投就投強的第063章 造孽啊!第68章 能成否?第27章 夜下行兇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105章 誤會啊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fā)笑?第225章 舉薦第47章 末日第181章 開始怕了第100章 利害第191章 暫且隱忍第3章 竹竿狗尾第45章 先斬後奏第28章 太學講學第234章 絕不饒恕第24章 非蠻夷也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84章 種地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84章 種地第22章 與我無關第138章 得逞(新年快樂)
第021章 三國第一諸葛吹第169章 以此人取代姜維第150章 毌丘儉第7章 我自前往第11章 威名猶在第73章 神醫(yī)第17章 欲何爲?第157章 不錯第95章 且慢!第159章 真吾兒也第159章 誰人可以?第118章 攻其心!第155章 無能爲力第73章 神醫(yī)第34章 怎麼會呢?第41章 司馬昭第175章 釣魚戰(zhàn)略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075章 七賢可助安世第70章 寶刀第188章 校事府第19章 摯友啊第46章 好消息!第22章 王肅傳學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212章 司馬師之死第76章 特定某人第152章 太子第115章 恩科第73章 神醫(yī)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065章 感謝舅父大人送來的壯士第50章 歸義侯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170章 司馬家也配?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119章 號召天下第183章 留侯!第125章 通通廢除第103章 五錢第166章 盛宴第88章 事已至此第94章 政略五策第152章 明君賢臣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19章 摯友啊第45章 先斬後奏第244章 聯(lián)盟與吞併第32章 苦命人第143章 此復仇也第157章 王太常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183章 爲陛下喝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第6章 虎豹騎第70章 謝謝啊第179章 大將軍要爭氣第97章 除雜草第121章 我要鍾公!第196章 絕非忠良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120章 外援第41章 親征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fā)笑?第095章 賢君能臣第28章 蠻橫第233章 順眼第102章 這就是女王??第168章 窗外的噪音(完結(jié))第150章 直臣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第102章 逃離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48章 要投就投強的第063章 造孽啊!第68章 能成否?第27章 夜下行兇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105章 誤會啊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fā)笑?第225章 舉薦第47章 末日第181章 開始怕了第100章 利害第191章 暫且隱忍第3章 竹竿狗尾第45章 先斬後奏第28章 太學講學第234章 絕不饒恕第24章 非蠻夷也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84章 種地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84章 種地第22章 與我無關第138章 得逞(新年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克拉玛依市| 松滋市| 桓仁| 美姑县| 清原| 苍溪县| 达州市| 天津市| 昌图县| 巴青县| 曲沃县| 喀喇沁旗| 新兴县| 洛浦县| 大新县| 平定县| 新干县| 温州市| 横峰县| 荣成市| 祥云县| 广东省| 台江县| 高安市| 长顺县| 兴仁县| 共和县| 宁都县| 阜城县| 巩留县| 桐城市| 万年县| 奉新县| 民乐县| 宁乡县| 习水县| 离岛区| 贡嘎县| 曲水县|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