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偵探, 警察
芽幺這一嗓子,只震懾到了少部分人,卻也是沒有停多久,就又跟著混亂的人羣躁動起來。
芽幺一拳砸塌身前的桌子,厲吼道:“都給我安靜沒聽見嗎?”
轟隆的巨響,桌子散架“咵咵”掉落在地,還在餐廳的人全都怔在原地,氣氛瞬間安靜下來。
“這纔像樣嘛”,芽幺左手搭在後頸,轉動著頭,語氣輕佻的述說道:“命案現場都給我站好了,跑來跑去是想破壞現場、銷燬證據嗎?這樣子可是能讓警方將你們全部抓起來,或者說……你們聯合犯案?”
說到這,衆人暫時壓下了死人的恐慌,爲自己開脫責任。
“不…不是的。”
“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我沒殺人。”
“胡說,他們的死和我無關。”
“太吵了”,芽幺掏著耳朵咂嘴說道:“所以,你們這羣傢伙都去正廳安靜的呆著,這裡和報警的事就交由偵探來處理。”
“喂,你在怕什麼?可是偵探啊!”芽幺看著丁佳琳,有些無語,嘆息交代道:“他們就交給你來安排,順便把逃回房間的人叫出來。”
丁佳琳勉強自己說道:“沒事的,我能適應這種畫面,不用擔心……”
“他的提議不錯,丁小姐”,這時,早已伏在屍體身邊宋曉生開口說道:“你還是負責安頓慌亂的人羣比較好。雖然你也是偵探,但畢竟是女生,對這種駭人的血腥畫面感到害怕也是正常的。而且……這裡的偵探似乎不少,丁小姐不必勉強自己留在這裡。”
聞言,丁佳琳快速掃視了一圈,宋曉生說得沒錯,的確在場的偵探不少。
其中有兩個人和宋曉生一樣,對屍體進行專業的“接觸”;還有十六個人站在屍體一旁,有猶豫不決的,有躍躍欲試的。
還有和芽幺一樣無動於衷的圙,總共二十一人。
“我確實不太擅長應付這類屍體,那就交給你們了。報警也讓我也順便做吧,你們顧著這邊就行。”丁佳琳轉過身揮揮手,帶著幾十餘人朝正廳走去。
餐廳一下就清空完畢,芽幺針對目標轉向站在一旁十六人,問:“你們還留在這裡幹嘛?”
站在最前面的一名男子拿出一張警察證件,說:“我是警察。”
“張正,男,34歲,……”,芽幺照著證件上的信息唸了一遍,隨後說:“張警官吧,這麼說吧,我不確定你這個證件是不是真的,可以給我看一下嗎?”
張正有恃無恐的把警察手冊遞向芽幺:“隨便。”
正當芽幺要接過證件時,一道魁梧的身影攔在了兩人之間,二話不說推了張正一把,怒斥道:“蠢貨,你在幹什麼?”
張正被罵懵了,問:“我纔想問你在幹什麼,想襲警嗎?”
“我真的懷疑你是不是一名警察,難道在警校時你老師沒教過你不能把警察手冊交給別人嗎?
警察手冊是警員的第二生命,怎麼可以隨便經別人的手。”
“這位警官說得對”,始作俑者的芽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點頭說道:“試探一名警察的真僞,這也是一個好方法。請問警官貴姓?”
魁梧男嚴肅的自我介紹道:“我姓木,市警政總部下屬分局警察。”
芽幺點頭,說:“木警官,現在嚴重懷疑這位張警官的真僞,同是警察的你查看他的警察手冊不爲過吧!”
“正有此意。”木警官厲色盯著張正。
張正咬咬牙,甩手不屑道:“哼,要看就拿去看。”
“失禮了”,木警官接過張正的證件,查看了幾處重要的地方,最後恭敬的還給張正:“對不起,誤會你了。不過,我希望你能記牢,警察手冊不能隨便交給別人。”
張正微蹙眉,自圓其說:“你不說我也知道。我看他是偵探,纔給他看的。”
“偵探也不行。偵探再怎麼厲害,也是一羣沒有經過法政認可普通公民,與身爲法制機構的我們不對等,充其量就是大腦靈動的工具。”木警官毫不避諱的說道。
“木警官,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雖然偵探這行沒被法制認可,但也沒有反對。至少在廣大公民心中,偵探和警察是對等的存在,甚至是超越。”
說這話的人,是一個看上去充滿睿智的青年,穿著閒適的白襯衫,黑西褲。是閒站的16人之一,站在最後一排。
“我叫錢俊,今年24歲,是一名剛出道的私家偵探,辦理的案子都是微不足道,興許沒人會認識我。”
芽幺撐著下頜說:“不認識。”
“說得好直接,不過我不會受到打擊。話說,我也不認識你。”錢俊自來熟的走上前說道。
“當然的事,因爲在來這之前我根本就沒對外宣揚過我是偵探,知道這件事的人只有少數的幾個朋友。”芽幺繞過一具具屍體,走到某具男屍旁,探了探脈搏,嘆氣道:“連偷窺狂都死了,本來還想今晚去拜訪……”
錢俊彷彿試探般的說道:“哦?那你收到委託信的事情就值得深思了。”
芽幺不做解釋:“幾個小時的時間,你把我調查得很徹底嘛。”
“過獎!畢竟你太強勢了,是個棘手的傢伙。邀請你來落日林的人是你朋友嗎?”
“不能給你答案,因爲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原因。”芽幺保持對外的“神秘”形象,他也只能利用這點矇混過去。
錢俊緊咬不放:“那就是匿名投信了吧,一般人接到這種信都會棄之不顧,特別是你這種一心只想調查大案的人,很難想到你會來。”
“因爲一萬元錢啊!”
“別編了,我收到的委託信里根本沒有錢。”
“哦,看來委託人沒太看重你。”
錢俊嘴角輕揚,一副“早料到你會這樣回答”的表情轉身面向在場衆人,高聲說道:“留在這裡的人,應該還有收到委託信來此的偵探吧,現在能否站出來。”
似乎是被錢俊的話打動了,十六人中又走出二人。連宋曉生都發話道:“我也是收到委託信來的,不過裡面沒見到你說的那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