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當初你父親要堅持要等你等到18歲時再拜師修道,當時我還在暗自有些小小地失落,畢竟修仙,本就是越早開始修煉越好,孩子在8到15歲階段就是奠定基礎的最佳時期。但今日你到白鶴門學武,而我在凡塵也算是白鶴門的一個掛名客卿長老。既然是緣分來到了,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天意。所以我就告訴你了這些。就看你如何選擇了?”
燕不歸本就崇尚強者,自是毫不猶豫地跪在了燕懷恩面前說願意跟其修仙。後者自是擼須一陣開心地呵呵聲:“你的跪拜,我也應該接受的起。因我修行的時間也不長,並且我也沒有人類修行的相關基礎經驗,所以我也教不了你入門功夫。”
“但我早在10年前就替你找好了師傅,他的名字叫毛成華,也算是修行界比較有名氣的,他將帶你修行,你以後如有任何需要的也不用客氣,多學多問多求教。記住了嗎?”
“嗯”燕不歸自是應聲而答。
燕懷恩然後又想起了什麼再次強調了“決鬥誓”的事情,再三重申此事不可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親人。
提到父母親人方面,燕懷恩也纔想到,都忘卻跟燕不歸說怎麼稱呼自己了。要不這複雜的關係肯定會讓這小傢伙心神暈乎乎的。
所以燕懷恩道:“在燕家我比你輩分高出太多,但如果那樣叫的話,又讓世人如何看待?而我又不是你師傅。現在你也算是修仙之人了,我們又都不是世俗之人,所以就不用管那些世俗的看法了。那你以後就叫我‘恩爺爺’好了。”
燕不歸自是乖乖地叫了聲:“恩爺爺。”樂的燕懷恩又是一陣開懷。
樂過之後燕懷恩又是嚴肅起來:“最近一段時間你就好好安心把‘伏龍樁’基礎打好。等你能夠做到涌泉與心神相融合二爲一能吸納天地精氣後,我再帶你去見你師傅。同時我也該去做些準備工作,給你搞些東西來奠定基礎。”
“還有,‘伏龍樁’的最佳修煉時間是子時到辰時。而在這段時間內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把握好時間方面將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武功方面的修煉時間比較偏近於辰時,而修仙方面的修煉就越接近於子時效果越是奇特。”
如是交代完畢,燕懷恩終才放心。又從懷裡掏出一小瓷瓶遞給了燕不歸。“這一瓶‘培元丹’有12顆,你好生保管。以後按時每月服食一顆,可讓你神清氣爽。體力方面你將以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加大,同時你的精力方面也將更是旺盛,以後你每天睡2個時辰就可以讓你神清氣爽。即或一連幾天一天睡一個時辰也都不會有睏乏感。”
“這裡天地靈氣也還勉強可以,同時除了測試白鶴崖門人弟子一般都很少來‘鬼來愁’,至於在晚上更不會有人能來這山頂。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可以每天子時來這裡練習‘伏龍樁’了。”
燕不歸的感激之情自是難以言表,又是跪下對燕懷恩磕頭跪謝!
接下來燕不歸開始專心致志地練習‘伏龍樁’,燕懷恩自是飄然離去。
如此練習了不到半個時辰,無論說是昨天燕不歸的測試還沒有恢復元氣,還是說燕不歸終究不過10歲大的孩子。加之今天到丑時這個時候都還沒有睡覺,燕不歸終是感覺到了疲勞。
於是這時燕不歸終是想起了燕懷恩給的一瓶‘培元丹’,拿出瓷瓶倒出一顆丹藥捻到嘴裡,卻只覺得一股芬芳沁人心脾,入口即化,甚是甘甜。
燕不歸頓覺氣血流通,渾身輕鬆舒暢無比!燕不歸甚是欣喜,於是接著又開始練習‘伏龍樁’直到第一遍雞鳴響起,燕不歸才悄悄回了宿舍躺了一會。
如此這般,燕不歸每天堅持子時到崖頂2小時練習‘伏龍樁’,辰時又和大夥們一起1個時辰的練習。白天其他時間就跟教官學習武術、散打等基本功夫。在逐漸的學習中,後來還來了個吳師傅專門教習燕不歸五人武器弓箭槍乾等方面的使用以及一些套路應變等。
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當一陣練習過後,其他孩子都露出疲憊的樣子時,燕不歸卻還是虎虎生風地練習著。張教官自是知曉燕不歸肯定是從燕懷恩那裡得到了什麼好處。
但張教官也沒詢問什麼,只是在大夥都累的休息的時候,就額外教了很多燕不歸其他的東西。就比如張教官打的太極拳,就很讓燕不歸著迷。
半個月後,燕不歸就明顯地感覺到了自己的體力方面肯定是以前的1倍以上。
因爲學習了武術的緣故,現在的燕不歸的速度方面更是快的沒話說,燕不歸初步評估應該是沒來白鶴門之前的2倍不止。如單就速度方面,比如快跑,別說孩子,就是那些尋常成年男人也應該是拍馬不及了。現在要是讓他進山抓野兔的話估計應該都沒問題。
……
一個月後,即使張教官等幾個教習都明顯感覺的出燕不歸就連個子方面都有了明顯長高。至於體力方面,燕不歸已經能輕鬆舉起10斤的石錘練習一會了。
至於速度方面這次沒有再象先前的那樣變態的增長,燕不歸評估應該是沒來白鶴門之前的大約3倍。現在要是讓他進山抓猴子的話估計應該都有可能。
……
2個月後,燕不歸已經可以嘗試著舉20斤的石錘了,雖然還是舉不過頭頂,但舉到胸前還是可以。
在速度方面,燕不歸應該有尋常男人的2倍快跑速度。
待燕不歸吃下第三顆‘培元丹’後沒2天,燕不歸終究是有點感覺丹田不再異於以前,至於究竟又有些什麼不同,燕不歸也一時說不清楚。
燕不歸猜測這種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感覺應該就是摸索到了涌泉與心神相融合二爲一究竟是怎麼回事了。雖說涌泉與心神相融合尚早,但如此堅持下去吸納天地之精氣也還是指日可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