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0章 流寇

荊王起兵是兩個藉口。

第一個藉口,自然不用說,他要幫兄弟討公道,他緬懷了太皇太妃的賢淑和慈祥,將她稱之爲皇宮的主心骨,在先皇故去之後,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這麼一個和藹可親、聰慧睿智的長輩,不明不白地被人害了,天理不容啊。

第二個藉口,無恥的程度超過大家的想像,荊王認爲,三湘動盪民不聊生,這跟朝廷官員的不作爲,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尸位素餐的官員,該下臺了。

但是,他們爲什麼能堂而皇之地上臺呢?那是朝廷裡出了問題,內閣裡出了問題!

那麼,大家該怎麼辦?當然是把藏在內閣裡的奸臣揪出來,好讓玉宇澄清,掃去萬里埃塵。

總之,兩名親王先後起兵,一時間天下動盪。

不過令人吃驚的是,荊王的二十萬大軍,並沒有北上博靈,而是選擇了東進,兵鋒直指淮慶郡。

對此行爲,雷谷的人倒不是很驚訝,博靈郡備戰很充分,若荊王敢直接攻擊博靈,勝了還好說,一旦兵鋒被阻,對士氣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而且東擊淮慶,還能遠離雷谷,若是北上博靈,雷谷就相當於是一把刀子,頂在他們的後腰上,若是被雷谷尋找到動手藉口,荊王府就太被動了。

東進的話,兩者之間就會留有很大的戰略空間,了不得荊王府大步後退,倒不信雷谷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主動挑釁。

李永生和公孫未明對淮慶有點不滿,要知道,幾個月前,淮慶水軍也曾經打過博靈戰馬的主意,雖然最後未能如願,但是消息還是泄露了出來。

要說淮慶軍方在這一點上,也沒做錯太多,畢竟淮慶也缺戰馬,備戰用得到的,但是跟博靈的王志雲一比,淮慶軍役使就差得太多了,

王軍役使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軍役部找戰馬,而淮慶軍役房只等著天上掉餡餅,甚至厚顏打劫過路的友軍物資,誰更值得讚賞,這還需要問嗎?

更別說其實淮慶郡的地形,容納不了太多騎兵,趁火打劫的意圖很明顯。

所以雷谷對荊王的動作無動於衷,他們更關心的,是防護好自身,庇護好周邊的黎庶。

不過,令李永生哭笑不得的是:因爲荊王東向,帶走了大批武裝力量,不安定因素減少,忠義縣周邊,秩序反倒是有了些起色。

而在大多數百姓的眼裡,所謂荊王造反,不過是趙家子孫內部爭家產,正是那句話——你家的江山,關我家屁事。

所以雷谷內部的流民,竟然有外流的趨勢。

所幸的是,三湘郡真的被折騰得不輕,就算外出,都找不到多少糧食,不少人出去幾天之後又回來了,倒是他們臨走前拼命消費貢獻點,回來之後,得加倍地勞作。

不過外面來投的流民,是真的沒多了多少。

然而緊接著,卻出現了些意外的現象,因爲荊王勢力的撤離,在權力真空地帶,出現了不少新興的小勢力,因爲沒有制約,興風作浪戕害黎庶。

雷谷守護山口的修者,不得不主動出擊,維護山口附近百里的治安。

就算是這樣,各種小勢力也製造了不少慘案。

李永生忍不住跟趙欣欣嘀咕一句:你看你趙家人做得都是什麼孽!

九公主有點不服氣,不過她也沒辦法反駁,倒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雷谷裡。

然而,又過兩天,傳來了更驚人的消息:忠義縣城遭到流寇攻擊!

攻擊者不是從山口進來的,而是翻山越嶺,從更西的山間小路上攻進來的。

李永生是中午得到的消息,看著鞋都跑丟一隻的方縣丞,他根本顧不得多說,直接去找張木子,“快,帶我一起去忠義縣城。”

張木子知道他想隱瞞修爲,原本想調侃他一句,說你爲什麼不去找杜晶晶幫忙,但是看到方縣丞狼狽的樣子,略略打聽一下實情經過,二話不說,裹起李永生電射而去。

她這裡一動作,馬上就有其他真人來問,發生什麼事了,待聽說是忠義被流寇攻擊,裡面並沒有真人級別的戰力,大家就放下心來——李永生加張木子,收拾那些散兵遊勇綽綽有餘。

忠義縣城和雷谷的距離,其實還不到四十里,張真人發力,這點距離轉瞬即到。

縣城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除了幾十棟石頭房子裡,還有人在監守,大部分的房屋已經沒人抵抗了,有些房屋正在燃燒。

縣衙也還在抵抗,不過這支近千人的流寇隊伍,似乎對攻打縣衙沒什麼興趣,只是留了百餘人在那裡看守。

其他的流寇,則是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劫掠著,時不時還傳出女子的尖叫和孩童的啼哭聲。

更有四五百青壯漢子,已經被繩索綁了,蹲在一處空地,旁邊還堆放著大量的糧食財貨。

李永生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怎麼突然之間,這山清水秀的小城鎮,就變成了人間修羅場?

他想也不想,站在空中大吼一聲,“雷谷辦事,誰都不許動,敢動者死!”

這一嗓子聲如洪鐘,又像晴空裡打了一個霹靂,迴音四起,就連幾處石屋前,激戰正酣的雙方,也聽到了這個聲音。

畫面在這一秒定格。

緊接著,從四面八方傳來了歡呼聲——忠義縣城的人,誰不知道雷谷?

流寇們看到虛立在空中的一男一女,頓時傻眼了,就算再沒文化的土鱉,也知道能凌空飛渡的,起碼得是真人。

一時間,轟地一聲流寇們就四散逃竄起來——這時候還不跑,等死嗎?

李永生雙手齊揚,打出一道道青光,中者無不四分五裂——那不是什麼厲害道器,就是隨處可見的小石子,

眨眼之間,他就收走了五六十條性命,四散的流寇,頓時不敢再向外跑。

還有些流寇,想要覓地躲藏,又丟了三十多條人命之後,終於沒人敢隨便動彈了。

這就是高階修者的威力,一名真人鎮壓千餘人易如反掌,若是地形合適——比如眼下這小小的盆地地形,鎮壓萬人也輕而易舉。

當然,這是因爲對方是流寇,對上軍隊戰陣,還這麼做就是找虐了。

李永生和張木子及時出現,迅速地平定了這一場戰亂。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流寇的首領,居然要求對方兩人“看清形勢”,因爲他是三湘西南保安團的團長,是來襄助荊王起事的。

他甚至要求對方接受他的徵辟——否則他定然稟告荊王,誅殺兩人。

李永生真的沒想到,自己竟然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奇葩。

就在他打算一刀幹掉此人的時候,杜晶晶出現了。

杜真人還是不放心他,所以跟了過來,見到眼前一幕,她馬上表示,自己可以對此人搜魂——萬一證明真是荊王做的手腳,玄女宮就可以主動出擊,對荊王的勢力做出重大打擊,直至剿滅。

杜晶晶搜魂的時候,忠義縣的居民開始收押流寇,誰敢反抗一律誅殺,。

通過簡單的審訊,李永生得知,這些流寇,其實是躲在西南山區裡的山匪,原本也就百餘人,控制著周邊幾十個山民小寨子。

他們早就接觸過荊王的使者,不過那使者也沒將他們當回事,就說荊王要奪取天下,一旦起事,你們帶兵來投,荊王絕對不會虧待你們。

那個所謂的“三湘西南保安團”,就是使者口中說出來的,但也只是嘴上一說,別說大印,就連委任書都沒有——因爲使者說了,等到你們出兵投靠過來,纔會給你們這東西。

前些日子,他們聽說荊王起事了,於是從周圍寨子裡召集了五百青壯,前來投靠荊王。

從西南出兵,按說走水路是最方便的,不過這幫山匪認爲,走水路得不到補給,於是選擇了從山裡鑽出來。

因爲本來就是山匪,他們在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連拔了諸多小山寨,搶劫到的財物不多,但也遠超出自家的消耗,順便還裹脅了不少青壯。

他們這點力量,原本是沒膽子打縣城的,但是忠義這個縣城,實在太特殊了一點,不但居民奇少,還藏在深山裡,得不到周邊的支援。

當然,最爲重要的是,這個縣城沒有城牆!

於是他們商量一下,決定強吃忠義,如果能打下一個縣城,不但能劫掠子女財富,更能讓荊王看到自家的戰鬥力,這樣纔好爭取封賞。

這千餘人的流寇,給忠義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虧得這裡山民、獵戶衆多,一邊全力抵抗,一邊向山林裡轉移,還有些人跑到了那些石頭房屋的大戶家裡,才撐到了雷谷來援。

就算這樣,忠義縣也死了將近兩百人,財產損失無數,還有不少女性慘遭蹂躪。

更令李永生鬱悶的是,這幫山溝裡鑽出來的傢伙,根本就不知道忠義縣裡有個雷谷——如果知道的話,以他們這點力量,九成九不敢來撒野。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亂世對人的影響,有多麼巨大,百餘名躲在深山老林的山匪,裹脅了流民之後,竟然有膽子在不摸底的情況下,悍然攻擊縣城。

第五百九十章 虛空生雷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無絕對序章 悲慘的觀風使第九百零九章 攀附第七百二十三章 查內奸的利器第二百四十五章 四方轟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真君第二百零八章 不排隊的後果第七百二十九章 追隨者衆第六百二十二章 王府內鬥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對王(賀盟主周扒皮900)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茅廟第八百零五章 分贓第六百九十二章 楊家又如何第七百三十章 衆口難調第三百二十五章 約戰紫雲峰第一百一十七章 道宮的拉攏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個任務第七十一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四十章 荊王府援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邪教真君第一千零六十章 氣運之塔第八百九十九章 巴蜀風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奧斯卡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行再造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經主親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青龍的承諾第五百九十二章 財帛動人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她姓趙第六百三十六章 避嫌和首肯第七百八十九章 挺進天聖原第五百七十一章 受阻第652章 求罩第一百八十三章 偏不如你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殊途同歸第九百二十五章 世子逆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拿人手軟(求八月保底月票)第五百七十六章 強闖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八十二章 真君傀儡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零九章 被寵壞的第九百五十一章 高壓姿態第三百七十七章 穩重和張狂第五百三十章 強勢圍觀第四百九十章 連連碰壁第七百一十四章 乖戾秦王第九百六十二章 孤身強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傲嬌的代價第九百八十四章 食爲天第九百八十九章 有備而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雷谷威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莫名的敵視第二百零六章 撲朔第一百七十章 終於出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詭異山民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獨斷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是真兇第二百二十章 雷霆一擊第七百五十三章 百草往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又見借鑑第八十七章 帝都,帝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暗戰不已第五百八十二章 奇葩的逼婚第二百八十二章 毀陣基第八百九十五章 朱雀叫苦第五百一十六章 欲加之罪第八百三十五章 享譽西疆第九百四十六章 糧食之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六十三章 換種勸說方式第五百八十九章 房高一尺第六十二章 誰更無辜第七百二十一章 老將出馬第682章 十路信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她?第十九章 所言非德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動總教諭第八百三十一章 樂觀的燕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荊王府來人第五十二章 三司第四百七十七章 懸絲診脈第五百七十三章 頭等艙第五百九十三章 本修生圈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攏第七百零六章 心狠第八百五十三章 國事也是戲第二百七十八章 雨中行第三十三章 便宜不好佔第五百九十八章 流民涌入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素質酒託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器真君第二百一十四章 蠻橫朝安局第八百零八章 困境中的爭奪第三百三十七章 女兒香第七百八十二章 真君傀儡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她?第三百九十四章 英王拉攏第九百六十四章 掃平簫陽
第五百九十章 虛空生雷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無絕對序章 悲慘的觀風使第九百零九章 攀附第七百二十三章 查內奸的利器第二百四十五章 四方轟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真君第二百零八章 不排隊的後果第七百二十九章 追隨者衆第六百二十二章 王府內鬥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對王(賀盟主周扒皮900)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茅廟第八百零五章 分贓第六百九十二章 楊家又如何第七百三十章 衆口難調第三百二十五章 約戰紫雲峰第一百一十七章 道宮的拉攏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個任務第七十一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四十章 荊王府援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邪教真君第一千零六十章 氣運之塔第八百九十九章 巴蜀風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奧斯卡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行再造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經主親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青龍的承諾第五百九十二章 財帛動人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她姓趙第六百三十六章 避嫌和首肯第七百八十九章 挺進天聖原第五百七十一章 受阻第652章 求罩第一百八十三章 偏不如你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殊途同歸第九百二十五章 世子逆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拿人手軟(求八月保底月票)第五百七十六章 強闖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八十二章 真君傀儡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零九章 被寵壞的第九百五十一章 高壓姿態第三百七十七章 穩重和張狂第五百三十章 強勢圍觀第四百九十章 連連碰壁第七百一十四章 乖戾秦王第九百六十二章 孤身強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傲嬌的代價第九百八十四章 食爲天第九百八十九章 有備而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雷谷威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莫名的敵視第二百零六章 撲朔第一百七十章 終於出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詭異山民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獨斷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是真兇第二百二十章 雷霆一擊第七百五十三章 百草往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又見借鑑第八十七章 帝都,帝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暗戰不已第五百八十二章 奇葩的逼婚第二百八十二章 毀陣基第八百九十五章 朱雀叫苦第五百一十六章 欲加之罪第八百三十五章 享譽西疆第九百四十六章 糧食之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六十三章 換種勸說方式第五百八十九章 房高一尺第六十二章 誰更無辜第七百二十一章 老將出馬第682章 十路信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她?第十九章 所言非德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動總教諭第八百三十一章 樂觀的燕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荊王府來人第五十二章 三司第四百七十七章 懸絲診脈第五百七十三章 頭等艙第五百九十三章 本修生圈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攏第七百零六章 心狠第八百五十三章 國事也是戲第二百七十八章 雨中行第三十三章 便宜不好佔第五百九十八章 流民涌入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素質酒託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器真君第二百一十四章 蠻橫朝安局第八百零八章 困境中的爭奪第三百三十七章 女兒香第七百八十二章 真君傀儡第一百七十四章 是她?第三百九十四章 英王拉攏第九百六十四章 掃平簫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宜宾县| 潞城市| 隆化县| 吴旗县| 泰顺县| 曲沃县| 兴义市| 河津市| 灵宝市| 贵南县| 峡江县| 油尖旺区| 壤塘县| 新平| 奉贤区| 越西县| 淮安市| 镇雄县| 洪洞县| 固始县| 秭归县| 静安区| 汉源县| 莫力| 达拉特旗| 依兰县| 兴山县| 眉山市| 剑阁县| 永兴县| 大新县| 江油市| 哈尔滨市| 双辽市| 获嘉县| 全南县| 乌拉特中旗| 抚松县| 昌平区|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