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章 肅正
幾經周折,他們又從佳市和俯賢鎮買來了各種工具,爲了解決動力電,他們在山裡修築了一條小水壩,以水輪帶動發動電機發電。
水源不足時,就利用繳獲敵人的汽車發動機,燒煤油發電。
不過,在水壩建成之前,他們參取了一個最原始的辦法,把大鐵輪安裝在木架上,掛上皮帶,四個人輪換著搖動,來帶動機牀運轉。
然而就在這時,又一個問題出現了。
修槍和造槍的原材料有的可以設法購買和動員羣衆捐獻,可是,一般鋼鐵不能造槍,需要特種鋼材,這種特種鋼材,也就是所說的槍鋼。(直到一九四四年,中國纔可以生產合格的槍鋼。)
但是,一切困難都難不到抗聯戰士們,工人們開動腦筋,提出可以用“鋼軌梗”代替,因其伸縮性小,耐磨。
但是,鋼軌只能從敵人手裡奪取,於是,唐少東派出鄭老怪去外面偵察,最終,鄭老怪終於探知,在長髮屯轉運站上,堆放著一些鋼軌。
唐少東立即命令小道士帶著手槍隊,騎上所有的戰馬前去奪取。
小道士帶著部隊立即出發,半夜趕到了長髮屯車站。
小道士並不打算打草驚蛇,於是派一個班的戰士擔任警戒,其餘的人搬運鋼軌。
可是,當鋼軌運走一半兒時,卻被車站的敵人發現了,雙方展開了激戰,小道士一面指揮戰鬥,一面指揮搶運鋼軌。
戰鬥進行的很激烈,一小時之後,小道士終於成功的完成了任務,把全部鋼軌運到了安全地帶,用繩子拴好,再接上馬套,拖回了基地。
有了原材料,終於可以生產了!
讓唐少東沒有想到的是,在隨後的時間裡,工人們竟然研究試製成功一種手槍——帶機頭的擼子,又叫“匣擼子”。
這種手槍的槍面上的漆是用豆油燒烤的,黑亮如老鴰翎,很漂亮。
唐少東看到這種槍之後很是興奮,立即讓兵工廠全力生產,生產出來的手槍,配備給自己的手槍隊外,還給每個班長以上的幹部發了一枝,如此一來,每個手槍隊員都擁有了兩支手槍,實力大增,真正的成爲了唐少東的拳頭部隊。
好事一個接著一個,在試製成匣擼子之後,這些聰明的工人又試製成功了手提式自動衝鋒槍。
槍梭彎曲細長,打匣槍子彈。這極大的加強了唐少東部的火力。
彈藥車間主要是製造子彈頭和把空彈殼裝成子彈,他們還試製成功一批迫擊炮彈,供部隊使用。
工人們在修理繳獲的三八式輕機槍時,想到三八式步槍子彈容易解決,就決定用三八式機槍零件試製一架直把輕機槍,不久,他們還就真製造成功了。
唐少東一想,連輕機槍都能造了,看看能不能再造造手榴彈。他將這個想法跟兵工廠的工人們說了之後,工人們當即表示,一定會想辦法造出手榴彈來。
唐少東將繳獲的一些日軍甜瓜手榴彈送給了他們,這些工人把手榴彈打開來研究,最終,還真讓他們試製出一種殺傷力強大的新式瓜形手榴彈。
兵工廠雖然試製出了很多的東西,然而,由於兵工廠的生產能力不足,所以,所生產的量都不大,在將近一年的時間內,最短簡單的匣擼子只生產出了一百多枝。
其它的,唐少東讓工人們優先生產衝鋒槍,於是,衝鋒槍也生產出來五十多枝,再加上後來生產的五挺自制的輕機槍,和甜瓜式手榴彈,整個獨立團,裝備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可以說,現在的獨立團,在輕武器上,甚至超過了日軍的標準配備(日軍不配備衝鋒槍),其戰鬥力,在整個三江地區,絕對是翹楚。
然而,雖說獨立團戰鬥力有了極大的加強,但是,他們面臨的生存環境卻日益惡劣起來。
從一九三二年起,日本人在東北拼湊起了僞滿洲國。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溥儀由“執政”改稱“皇帝”,年號由“大同”改爲“康德”。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開始,日本人陸續把東北四省劃爲十四省,後來,到了一九四一年又增至十九省。
黑龍江地區被劃分爲龍江、濱江、黑河、三江、牡丹江、北安、東安七省。
原省政府改稱省公署,由日本人選派漢奸出任省長,同時由掌握實權的日本人充當省的總務廳長。
各縣也是漢奸擔任縣長,日本人擔任參事官(後改稱副縣長),操縱全縣一切權力。
縣以下的區、村政權,則依靠地方上的地主勢力,作爲其統治的工具,至一九三四年底,日本人對黑龍江地區就基本上建立起從上到下的整個殖民統治體系。
然而,東北抗聯的發展壯大,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勃勃野心構成嚴重威脅,成了他們的“心腹之患”。
因此,關東軍爲了鞏固東北,採取了增兵討 伐的辦法,想要肖滅東北的反日勢力。
經過兩年的籌備,到一九三六年初,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發布了《滿洲國治安肅正計劃大綱》,提出要從一九三六年四月到一九三九年三月,分三個年度分期完成徹底肅清抗日隊伍,達到治標的目的。
其中第一年度大討 伐重點是東北東部地區,其中就包括三江省,第二年度重點依然是殲滅紅軍領導的抗日武裝。第三年度主要地區是“滿洲國”東部地區,特別是三江、濱江、安東各地及奉天的東南部。
重點是追殲抗日武裝餘部,搜捕其領導人,破壞各抗日武裝之間的聯繫。
日本人稱討 伐爲治標,而治本是建立“集團部落”,製造無人區,修築警備道路,實行經濟封鎖,斷絕抗日武裝與地方羣衆的聯繫。
所以說,一九三六年是很關鍵的一年,是日本人“三年治安肅正計劃”的第一期,以日軍對山林地區進行掃蕩“討 伐”爲主,山外阻擊,使抗日軍民一步不能出山,一個人不準進山。
而日本人標本的方法,建立集團部落,更是惡毒無比。
他們強近老百姓建立集團部落,以實現匪民分離。在其武力無法控制的邊遠山區,燒掉散劇住戶的民房,製造無人區。
爲了防止老百姓與抗日部隊接觸,在集團部落的四周築起土牆,在外圍挖八九尺深的壕溝,溝外拉鐵絲網,四角築起炮臺,門口兩側設有炮眼和瞭望塔。
日本人還以“維持治安”“保護居民”爲名,在“集團部落”內駐守“自衛團”,對老百姓加以監視和控制。
此外,還實行“十家連坐”的保甲制,即以一村爲一保,以一個部落爲一甲,以十戶爲一牌,一戶有了違法行爲,其餘九戶都要受到株連。
凡年滿十八歲的男勞力都發居民證明書,有期限的物品購買許可證,居民出入部落時,必須攜帶居民證明書,購買物品時,必須持有物品購買證。
從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五日起,僞滿洲國民政部決定,在奉天、吉林、錦洲、熱河、安東、三江、龍江、濱江、黑河等省設置八百六十四個集團部落,特別是三江省地區,要加強推行集團部落,實行經濟封鎖和政治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抗日部隊的生存環境不斷的變的惡劣起來。爲了團結起來,更好的對付敵人,一九三六年二月十日是,紅軍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八一宣言》,組織全中國統一的抗日聯軍的提議,發表了《爲建立全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決議草案》。
決定統一東北抗日軍隊的名稱,將東北人民革命軍改爲東北抗日聯軍。改組東北人民革命軍建制爲東北抗日聯軍第一、二、三、四、五、六軍,以及抗日聯軍游擊隊。
後來,又增加了七至十一軍。
一九三六年春天,東北抗日聯軍第三、第六軍成立後,爲培養更多的骨幹力量,在湯旺河溝裡的伊春河畔建立了東北民衆反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由老趙任校長,而唐少東則因爲受過專業的軍事教育,所以,被任命爲教官,參與了對學員的第一期培訓。
這所學校分爲軍官班和學生班,開設的廛程有:政治常識、革命啊政治、經濟學、社會科學、革命戰略戰術等。其中,由於唐少東主講的就是革命戰略戰術。而在這裡,他又遇到了一個熟人,這就是三軍九師師長姚賓。
當看到姚賓的時候,唐少東感到心中有一股莫名的火起,哈市學習的那一幕浮現在自己的眼前。
姚賓也看到了唐少東,在他看到唐少東的時候,立即向唐少東的旁邊張望起來,似乎在尋找什麼人。
唐少東知道,他是在尋找藍傑。
在看到藍傑並沒有來時,姚賓顯的很是失落,雖然從他的眼眸中明顯看出對唐少東的敵視,但姚賓還是虛僞的來到唐少東的面前。
“老唐啊,好久不見啊,近來看氣色不錯啊。”
“嘿嘿……”唐少東並沒有理他,瞇著眼睛從姚賓的身前走了過去,姚賓伸出去的手停在了那裡,顯的極爲尷尬。
姚賓一咬嘴脣,心中暗暗想著:“唐少東啊唐少東,早晚有一天,老子叫你救生不得,求死不能!”